㈠ 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哪些费用应计入"制造费用"帐户
几个代表性的费用,有以下 4种需要计入:
第一种、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第二种、生产车间的设备折旧费;
第三种、生产车间的水电费;
第四种、车间生产耗用的生产用工具费用;
总之,生产车间的费用一般都计入制造费用。
拓展资料:
一、固定费用
1、制造费用————工资:基本工资+加班费:是指公司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应得工资加班费。
2、制造费用————职工福利费:指公司生产部门职工节日礼金,慰问金,工伤医疗费等,劳保用品费;节日发放的福利用品;另包括每月按生产部门工资计提的福利费;
3、制造费用————折旧费:本二级科目指生产部及车间管理部门、动力及机修车间使用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每月底计提的折旧费用。
4、制造费用————机物料消耗:本二级科目指生产部、车间加工产品所需共用的零配件,印刷胶带,不干胶标签等各车间、各产品共用辅料;
5、制造费用————办公费:车间日常办公用品费+书报费+印刷费(如产品标签)
6、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本二级科目对生产资材部门使用的低值易耗品依据公司财务制度规定摊销结转费用。
7、制造费用————租赁费:本二级科目指公司生产资材部租用厂房、仓库、机器设备等发生的费用。
8、制造费用——运输费:本二级科目指公司购买原辅材料所发生的海运费、空运费、陆运费等,它分为“国内”,“国外”发生的运费。
9、制造费用——保险费:本二级科目指生产资材部门的正常职工保险和购买货物的保险费,生产部使用机器设备的保险费以及车辆保险等。
10、制造费用——差旅费:本二级科目包含生产资材部职工出差发生的长途交通费、住宿费和出差补助,另指生产资材部职工市内办公发生的交通费等。
二、变动费用
11、制造费用——水电费:本二级科目指生产车间水电消耗费用。
12、制造费用——职工教育经费:本二级科目指公司按照一定标准计提的公司生产部职工教育基金。
13、制造费用——工会经费:本二级科目指的是公司和个人按一定工资比例交纳的工会费
14、制造费用——外部加工费:本二级科目主要指支付厂外的零件、在产品发生的各种加工费、劳务费等
15、制造费用——设计制图费:新品加工制图、试验费等;
16、制造费用——劳动保护费:二级科目指公司为生产部门职工购买劳保用品所发生的费用。
17、制造费用——其他:如停工损失费、机物料合理损耗等。
㈡ 生产车间计入什么费用
生产车间计入生产费用。下面详细解释这一内容:
一、生产车间与费用关系
生产车间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发生的费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直接相关。这些费用主要包括原材料消耗、生产设备折旧、员工工资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其他辅助费用等。这些费用都是企业生产产品所必需的支出,因此统称为生产费用。
二、生产费用的内容
生产费用涵盖了多个方面,具体包括:
1. 直接材料费用:即生产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费用。
2. 直接人工费用:生产车间员工的工资及相关福利。
3. 制造费用:包括生产设备折旧、维修费、水电费、办公费等与日常生产活动相关的支出。这些都是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间接费用。计算成本时,这些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摊到产品上。
三、会计记录与处理
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在会计上需要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处理。企业一般会通过成本核算系统来归集生产费用,并计算出产品的生产成本。这些费用在生产发生时进行记录,并按照会计原则进行分摊和计提,以确保成本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总之,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主要计入生产费用,涵盖了原材料消耗、生产设备折旧、员工工资等多个方面,并在会计上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处理,以确保企业成本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㈢ 核算企业的生产业务,一般应设置的账户有哪些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生产费用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生产成本”账户
“生产成本”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
该账户借方登记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其他直接支出,以及期末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制造费用;贷方登记完工入库产成品应结转的生产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成本。
该账户可按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如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2.“制造费用”账户
“制造费用”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该账户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贷方登记期末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的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期末结转后,该账户一般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不同的生产车间、部门和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㈣ 安全生产费用应该计入哪一个科目
1.一般工业企业应计入:管理费用-劳动保护费
2.车间发生费用做:制造费用-劳动保护费
2.建筑施工单位应计入:管理费用-建筑安全监管费。
拓展资料:
安全生产费用(简称安全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安全费用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
一,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其中:
1.矿山企业安全设备设施是指矿山综合防尘、地质监控、防灭火、防治水、危险气体监测、通风系统,支护及防治边帮滑坡设备、机电设备、供配电系统、运输(提升)系统以及尾矿库(坝)等;
2.危险品生产企业安全设备设施是指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
3.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设备设施是指运输工具安全状况检测及维护系统、运输工具附属安全设备等。
(二)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三)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四)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
(五)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六)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二,在本办法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企业应当将安全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
三,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年度结余下年度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集团公司经过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可以对所属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按照一定比例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四,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使用、管理的程序、职责及权限,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
五,企业利用安全费用形成的资产,应当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
六,企业应当为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野外、矿井等高危作业的人员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个人意外伤害保险。所需保险费用直接列入成本(费用),不在安全费用中列支。
企业为职工提供的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不在安全费用中列支。
七矿山企业已提取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的,应当继续提取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但其使用范围不再包含安全生产方面的用途。
八,危险品生产企业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将安全费用结余用于处理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前危险品生产或储存的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所需支出。
九,企业由于产权转让、公司制改建等变更股权结构或者组织形式的,其结余的安全费用应当继续按照本办法管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