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什么叫可列支成本
扩展阅读
工业结转成本如何计算 2025-05-11 11:55:23

什么叫可列支成本

发布时间: 2022-05-30 08:30:30

1. 列支是什么意思列支和支出的区别是什么

列支就是列入在哪里可以开支。就是会计中常用的一个词汇。通俗讲就是允许的支出在那个会计科目的支出。列支和支出代表的是一个意思,二者没有区别,都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获得另一项资产、为清偿债务所发生的资产的流出。
1.列支是指把“支出”项目计入(列入)成本费用的会计专用词,做某项合计时,某些费用不包括在内。如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某些费用能税前列支。列支和支出代表的是一个意思,二者没有区别。都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获得另一项资产、为清偿债务所发生的资产的流出。如企业为购买材料、办公用品等支付或预付的款项;为偿还银行借款、应付账款及支付账款或支付股利所发生的资产的流出;为购置固定资产、支付长期工程费用所发生的支出和生活中的消费支出。
拓展资料:
会计要素:
1.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其中,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2.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
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因此,收入是会计活动带来的结果。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可以将收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建造合同收入等;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在企业的重要性,可将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5.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是企业为获得收入而付出的相应“代价”。
6.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直接记录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滑了。

2. 一般纳税人可以计入成本的费用具体有哪些

如果取得合法的发票
1、业务招待费是销售收入的千分之5的60%可以在税前列支(是用你自已的销售收入计算),超过部分不能在税前列支。所有企业都这样
2、像差旅费支出,只要是合理的,就可以列支
3、材料如果是生产用的可以列生产成本,管理部门用的可列管理费用

3. 已列支成本是什么意思

列支成本指的是税前列支成本。
税前列支中的“税”指的是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就是税前利润中可以抵扣的费用。由于会计法和税法存在了某些方面的差异,会计账务处理和税务处理对企业的收入与费用的认定口径不相同。
拓展资料:业务招待费,营业收入总额的0.5%可列支、交通费,购置了汽车的企业,所有路、桥费、油费可列支,其他为收总额的0.3%、差旅费,到外地出差的所有费用、广告费,收入总额的8%可列支、折旧费,购置2000元以上的物品入固定资产,95%分五年折旧可列支、福利费,以实际支付不超工资总额14%可列支、工资,人均工资1600元、电话费,在职人员5%每人每月400元,即如10名员工,月可列支电话费为200元、社保费,单位支付部分可列支、水电费,用单位名义缴纳的水电费、咨询费,收入总额的5%可列支、运费,取得运费发票均可列支、租赁费,取得租赁发票均可列支、保险费,指企业的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捐赠,税前利润的3%可列支。

4. 会计记账中,列支是什么意思

列支是在做某项合计时,某些费用不包括在内,如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某些费用能税前列支。

支出类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以及营业费用。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主要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核算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4)什么叫可列支成本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企业会计在登记账簿的时候,需要注意要按照记账凭证的日期,编号,内容摘要、金额等这些项逐一记入账本里。同时还应该要做到账本登记准确,及时,书写清楚等这些其他要求。

因为会计账本需要保存很长的时间,税务局的要求是最低十五年。因此为了让账簿记录一直保持清晰,耐久,便于会计账簿的保管,便于长期查考使用,所以要求会计账本禁止涂改。

会计在做账的时候,应该要使用钢笔和碳素墨水、蓝黑墨水等不易因为时间原因而淡化的笔进行书写,切记不能使用铅笔或圆球笔(但是银行的复写账簿除外)。

5. 什么叫列支,都什么需要税前列支阿,

税前列支中的“税”指的是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就是可以是所得税前利润中抵扣的费用。由于会计法和税法存在了某些方面的差异,会计账务处理和税务处理对企业的收入与费用的认定口径不相同。
比如:企业违反行政规定而受到的行政罚款,会计账务处理上做了“营业外支出”,税前利润中已扣除了这部分罚款,但税法规定,企业的受政府行政部分的行政罚款在计算所得税时不可以抵扣,所以这部分的罚款要调增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举例:企业的受行政处罚3万元,会计税前利润是80万,但税法上认定的应交所得税的利润(税收上称应纳税所得额)不是80万元,而是80+3=83万元,这3万元就是不能在税前列支的,所以要加上去一起计算所得税。
另如:依上例子,企业本年购买国库债券,取得收入10万元,会计上做了收益处理,会计税前利润80万元,税法规定购买国库债券取得的收入不要交纳所得税。所以在计算应纳所得税的利润时,应扣除这部分收益。按80+3-10=73万元计征所得税。10万元就是可以是税前列支的。

6. 列支是什么意思

列支指的是税前列支。

税前列支中的“税”指的是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就是税前利润中可以抵扣的费用。由于会计法和税法存在了某些方面的差异,会计账务处理和税务处理对企业的收入与费用的认定口径不相同。

税前列支

  1. 办公费,购置办公用品的发票及审计费、律师费

  2. 业务招待费,营业收入总额的0.5%可列支

  3. 交通费,购置了汽车的企业,所有路、桥费、油费可列支,其他为收总额的0.3%

  4. 差旅费,到外地出差的所有费用

  5. 广告费,收入总额的8%可列支

  6. 折旧费,购置2000元以上的物品入固定资产,95%分五年折旧可列支

  7. 福利费,以实际支付不超工资总额14%可列支

  8. 工资,人均工资1600元

  9. 电话费,在职人员5%每人每月400元,即如10名员工,月可列支电话费为200元

  10. 社保费,单位支付部分可列支

  11. 水电费,用单位名义缴纳的水电费

  12. 咨询费,收入总额的5%可列支

  13. 运费,取得运费发票均可列支

  14. 租赁费, 取得租赁发票均可列支

  15. 保险费 ,指企业的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

  16. 捐赠,税前利润的3%可列支

  17. 财务费用,指银行贷款的利息支出可列支

  18. 税金及附加,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防洪费可列支

  19. 装修费,装修总额分五年摊销

(6)什么叫可列支成本扩展阅读:

相关概念

营业外支出

比如:企业违反行政规定而受到的行政罚款,会计账务处理上做了“营业外支出”,税前利润中已扣除了这部分罚款,但税法规定,企业的受政府行政部分的行政罚款在计算所得税时不可以抵扣,所以这部分的罚款要调增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举例:企业的受行政处罚3万元,会计税前利润是80万,但税法上认定的应交所得税的利润(税收上称应纳税所得额)不是80万元,而是80+3=83万元,这3万元就是不能在税前列支的,所以要加上去一起计算所得税。

其它投资

另如:依上例子,企业购买国库债券,取得收入10万元,会计上做了收益处理,会计税前利润80万元,税法规定购买国库债券取得的收入不要交纳所得税。所以在计算应纳所得税的利润时,应扣除这部分收益。按80+3-10=73万元计征所得税。10万元就是应该是税前列支的。

参考资料:列支-网络

7. 在成本中列支什么意思

可以放在成本里,作为收入的抵减,这样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就可以用收入-成本后的金额交税。对企业来讲,是有利的。

8. 请问成本费用列支的范围和标准是什么

工资支出按照计税工资总额扣除,计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各省制定
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分别按计税工资总额的14%、1.5%、2%计算扣除
在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及其以下的,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千分之五;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该部分的千分之三,在此范围内可以据实扣除。
会议费应提供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
比如:招待费;
某公司本年度销售收入2000万元,招待费的扣除标准是1500*0.005+(2000-1500)*0.003=9万元
如果企业本年实际列支的招待费为12万元,税前扣除只能是9万元,如果企业实际支出招待费8万元,税前扣除为8万元。
会议费可以据实列支,会议费应提供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
利息支出一般可以税前列支
固定资产折旧按照税务部门规定的折旧率

9. 财务用语中出现列支是什么意思

第一种意思:

就是属于哪个科目的范围,比如说,某某来报销,财务科长会批示:管理费用的办公费列支、差旅费列支等等。

第二中意思:

就是这个费用按税法规定是否允许计入成本,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文件里经常用到,哪些费用可以税前列支,哪些不可以税前列支。

拓展资料:

财务泛指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前者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资金的活动,表明财务的形式特征; 后者指财务活动中企业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揭示财务的内容本质。因此,概括说来,企业财务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体现着企业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财务不仅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在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资金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更主要的是财产和债务,即资产和负债等。

财务的主要内容:

1.凭证管理

凭证录入,凭证查找,凭证审核。凭证登账,结转,期末结账,逐月打印凭证,各科目打印。

2.账簿管理

总账,科目明细账,数量金额账,固定资产台账,固定资产明细账,多栏账,增值税账。

3.报表管理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库存月报表,自定义报表。

4.企业资料管理

科目设置,企业资料设置,凭证向导设置,凭证摘要设置,用户权限设置,行业类别及税率设置。

5.系统功能维护

操作员授权,用户密码修改,备份数据,报表设计等。

6.超级工具(适用于会计站)

企业报表一次性打印,导入模块设置,清空资料设置,设置打印规格,压缩数据,清算数据,核对资料。

基本原则: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现金平衡原则、收益风险原则以及利益协调原则。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财务管理是集团各成员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本身又由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分配管理等诸多子系统构成。

在财务管理中坚持系统性原则,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首要出发点,它具体要求做到三点。

第一点是整体优化,只有整体最优的系统才是最优系统。

第二点是结构优化,任何系统都是有一定层次结构的层级系统,在企业资源配置方面,应注意结构比例优化,从而保证整体优化,如进行资金结构、资产结构、分配结构优化。

第三点是环境适应能力强,财务管理系统必须保持适当的弹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现金平衡原则:

现金平衡原则是指在财务管理中,贯彻的是收付实现制,而非权责发生制,客观上要求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做到现金收入(流入)与现金支出(流出)在数量上、时间上达到动态平衡,即现金流转平衡。

保持现金收支平衡的基本方法是现金预算控制。现金预算可以说是筹资计划、投资计划、分配计划的综合平衡,因而现金预算是进行现金流转控制的有效工具。

收益风险原则:

收益风险原则是指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获取收益,总得付出成本,而且面临风险,因此成本、收益、风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成本、收益、风险三位一体的观念,以指导各项具体财务管理活动。

利益协调原则:

利益协调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离不开处理与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内容各部门、债务人、被投资企业、国家(政府)、社会公众等利益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说,财务管理过程,也是一个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过程。利益关系协调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国家法律法规、企业契约(合同)、企业章程及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均是企业处理财务关系的规范。

10. 会计记账中,列支是什么意思

1.会计专业术语,是指把“支出”项目计入(列入)成本费用,简称列支. 。
2.例如:不可税前列支的项目是企业交纳所得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的项目。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有关规定,主要包括:
1)、资本性支出。纳税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支出。
2)、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3)、违法经营的罚款等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