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什么叫成本税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什么叫成本税

发布时间: 2022-05-14 05:47:38

⑴ 税务成本与税收成本是什么关系呀,税务成本的定义是什么呀

税务成本是相对于纳税人而言,企业有获利就要纳税,这个道理,即使在美国和中国大陆都是不变的,在台湾,营业税与营利事业所得税是企业两大税务支出,营业税是依据销货金额课税,所以一分一毫都跑不掉,但是营所税是根据税务成本计算后的企业损益课税,所以合理的结税就是一门大学问了。对于税捐单位来说,不是企业自己要缴多少税就可以予以认定,企业除了必需要自行结算出销货成本外,更要编列税务成本报表,并且要由会计师进行签证,这样才能够申报营所税。

而税收成本是相对于税务部门而言,税收成本是国家税务机关为取得税收收入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税务部门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办公费用、工资)、人员培训、税法宣传以及税收的征收成本和开展纳税检查并处理违规案件的查处成本。

⑵ 人工工资该不该缴成本税

如果是国家规定的就应该缴纳,未规定的就按照劳动现行政策执行。

⑶ 在提供成本税发票后施工企业都需要缴纳什么税分别是多少怎么计算

一般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代扣个人所得税、社保.
企业所得税按季申报预交:企业利润*适用税率
增值税,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上月留抵(如有)+进项税额转出(如有);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3%征收率.
城建税:应交增值税*7%或5%税率
教育费附加:应交增值税*3%税率
地方教育费附加:应交增值税*2%税率
个人所得税5000元以上起征,另外个人社保、公积金可以抵个税,有六项附加扣除(下载个人所得税APP可以查看)可以使用按工资薪金税率计算3%~45%。
社保,上电子税务局查看申报基数。如果您从未操作过,建议找相关财务人员处理。

⑷ 税收是成本吗

税收是企业经营所必须面对的一项支出,税收是成本。

从根本上讲,税收筹划应归结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它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 理的目标决定的,即实现企业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也就是说,在筹划税收方案时,不 能一味地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 收入的减少,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税收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

税收筹划和其他财务管理决策一样,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有当筹划 方案的所得大于支出时,该项税收筹划才是成功的筹划。

(4)什么叫成本税扩展阅读

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税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

税收主要用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国家公务员工资发放、道路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研究、医疗卫生防疫、文化教育、救灾赈济、环境保护等领域。

税收分为国税和地税。地税又分为:资源税、个人所得税、个人偶然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屠宰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

⑸ 什么是含税成本价

含税完全成本价的意思就是含税价,含税价就是销售价格和税金的和,销售价格=成本+利润
所以,含税完全成本价就是三者之和

⑹ 税负成本是什么意思

所谓税负成本,既是企业因纳税而产生的成本。因税收的无偿性,使之呈现出企业经营纯现金流出的特性,成为企业运营的一种外在成本;税收的强制性,使之成为企业的法定义务,不管经营者愿不愿意,你都必须按时足额地缴纳。纳税人与征税者的利益冲突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完全消除。这就使得公司的财富管理离不开税负。公司各类经营业务随时随地都涉及税负成本核算问题。

由于企业经营内容不同、主体性质不同,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其所纳的税种和税负水平不尽一致,甚至差别会很大。一般说来,主要相关的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所得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印花税、车船税、附加税等十余种。几乎每一种税对应一部税法,规则繁多且常有修改和变化,纳税人稍不留神就可能犯规。一犯规就要被处罚,所以,实际上大多数纳税人不可避免地还要承担一种因违规而缴纳的额外税负。因此,企业税负大致可将其分为四大部分:

一是基本税负或称刚性税负,这是企业运营必须缴纳的最低税负。这部分税负是企业无论怎么做都无法回避的。

二是选择性税负,即企业通过相关政策的选择性利用可以规避或减免的税负。

比如同样是私营企业、如果你选择成立公司制企业。那么,你的投资获利不仅要缴纳25%的公司所得税,且公司的税后利润分配给投资者
个人时,还需要缴纳20%的个人投资收益所得税。

而如果你选择成立合伙制企业,则无需缴纳公司所得税,仅需缴纳个人投资收益所得税,税率为20%。所以,公司制企业的每一元税前盈利共需缴纳0.4元所得税,即相当于所得税率40%,而合伙企业的一元钱税前盈利仅需缴纳0.2元所得税,即所得税率仅20%,故两者的差异即为选择性税负。

三是弹性税负,即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可依法规避的税负。

比如,商场促销活动,假如你采取全部商品八折优惠促销,那么,100元商品按80元出售,当然也就只按80元计缴增值税,在不考虑进项税的前提下每100元商品应纳的增值税约为11.62元。

如果你选择买100元商品赠送20元的其他等价商品。那么,按税法规定,这20元赠送的礼品也同样要缴纳增值税,即你得按120元含税销售额缴纳增值税折合每100元商品要缴纳增值税约17.44元,其中相差的5.81元增值税就属于弹性税负。

换句话说,这类税负是由于纳税人自身的业务操作手法不同而引起的税负差异。

四是超额税负或违规受罚的额外税负,即由于涉税违规而受罚所缴纳的滞纳金或罚款。

本质上这不是税款在公司的财务核算和税负统计中,这部分也不包括在税额数据中,它只是纳税人在税务处理上的违约成本。但从税负分析的逻辑联系上看,它依然应属于税负成本之一。

如果把税负比作汽车的油耗,那么,从甲地到乙地你开最省油的车、走最短的路线、用最佳的驾驶技术所产生的油耗,就是刚性的或基本的油耗数,走不同路线和开不同车型带来的油耗差异就是选择性油耗,不同驾驶员走同一路线,开同一车型所产生的油耗差异就是弹性油耗,当然走错了路所带来的多余油耗就是额外油耗。用这种通俗的比喻去理解税负成本的构成,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税负是最能节约的。

⑺ 什么是计税成本请举例说明

计税成本是指企业在开发、建造开发产品(包括固定资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按照税收规定进行核算与计量的应归入某项成本对象的各项费用。
例如:
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6号)规定,债务人(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除企业改组或者清算另有规定外,应当分解为按公允价值转让非现金资产,再以与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相当的金额偿还债务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债权人(企业)取得的非现金资产,应当按照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包括与转让资产有关的税费)确定其计税成本。
举例:
甲企业于2012年1月支付价款6000万元取得A公司30%的股权,取得该项投资资产时,A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5000万元(与公允价值相同)。
会计处理分析:甲企业在取得A公司的股权后,初始投资成本为6000万元。但采用权益法核算时,A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为4500万元(15000×30%),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公允价值份额1500万元,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账务处理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6000万元,贷记“银行存款”6000万元。
税收处理分析:企业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该项投资资产的成本为6000万元。

⑻ 含税成本是什么含义

含税成本,通俗地说,就是购买商品时所支付的全部价款,从会计意义上说,也就是尚未价税分离的成本,即:成本(不包含增值税)+进项税额。

⑼ 什么是成本利税

一般来说,“利税”是利润和税收的合称,反映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对国家税收方面的贡献。 成本费用利税率是指成本费用与实现利税的比率,即所得与耗费的比率。成本费用利税率反映企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为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盈利水平,还可以通过成本费用利润率来分析。
————如果回答满意,敬请采纳给分,谢谢。

⑽ 什么是税收成本税收成本的概念

一、 税收成本的涵义

税收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收成本是指征纳双方在征税和纳税过程(该过程开始于税收政策的制定,结束于税款的全额入库)中所付出的一切代价(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的总和,具体包括征税成本、纳税成本及课税负效应三个部分。狭义的税收成本仅包括征税成本。

(一) 征税成本,指政府为取得税收收入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1)直接成本是指税务部门的税务设计成本(包括税法及相关政策的设计和宣传等)、税收的征收成本和开展纳税检查并处理违规案件的查处成本这三个部分。(2)间接成本则是指社会各相关部门及团体、组织等为政府组织税收收入而承担的各项费用。

(二) 纳税成本,指纳税人为履行纳税义务所付出的耗费。纳税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税法要求进行税务登记、建立账册及进行收入与成本的记录和核算等的支出;(2)因申报纳税而聘请会计师或税务顾问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货币支出;(3)缴纳税款时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4)为合理避税进行税务筹划及发生税务纠纷时聘请律师发生的支出。(5)因了解税制而发生的学习成本。一般而言,纳税成本要比政府的征税成本大的多。

(三) 课税负效应,主要指政府课税对经济运行和纳税主体决策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扭曲,从而造成超过政府税收收入的额外经济损失。如我国目前实行的生产型的增值税,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则企业会因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材料投入和劳务投入比例的不同而承担不同的税负,从而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阻碍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