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如何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如何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发布时间: 2022-05-13 17:53:49

Ⅰ 启用无功补偿装置,为什么可以节约企业用电成本

启用无功补偿装置,为什么可以节约企业用电成本:
一、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可以加强企业电力电网装置的供电能力
供电配电设备的提供电能的能力主要靠线路输送的效果和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大小来决定。针对固定容量的用电负荷,当它有功功率为定值时,功率因越低,需要供应的电流越大。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后,用电负荷需要的无功部分就靠补偿电容器来供应,用电线路和变压器只需要供应有功功率即可,所以使线路和变压器上的电流大大地减少,可以满足更大的用电负荷需求,也就进一步提高了用电设备的供电能力。
二、功功率补偿装置可以有效减少企业配电变压器的故障问题,较少企业配电用电的损耗
由于企业内的用电负荷较大,所以使供配电线路和变压器的电流大大地减少,而电网设备的电能的损耗是与通过其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的,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可以大大减少电能损耗,也减少了用电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此外,使用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可以提高企业供电电网末端的电压质量,通过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处理后,可以让得电路上的电流有明显地减少,而且,电网线路上的电压消耗也就有所减少,提高了之前电压较低的供电末端电压,所以提高了供电末端的电压质量。
三、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可以节约企业用电成本,有效减少了电费支出
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可降低供电线路和变压器等的有功功率损耗,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电能损耗,就能够有效减少电费的支出,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从另一方面看,也就是提高了企业生产产品的利润。

Ⅱ 如何为用电企业持续提供能源降本增效的服务

如何为用电企业持续提供能源降本增效的服务?降成本是大势所趋,对于电网企业有着很大的影响。

首先,电网仍然是企业。国务院国资委对于电网企业的利润考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基本没有变化。国务院国资委在日前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年中视频会议上,提出了“两个力争”,明确要求“力争绝大多数中央企业效益持续较快增长、力争中央企业总体效益实现正增长”。在这种情况下,电网企业连续16年考评为A级,难能可贵。

其次,电网作为公用事业,还要承担相应的普遍服务和社会责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的压力以及国际复杂形势交织的情况,电网企业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为整个社会降低用能成本的责任。

从长期来看,电力价格一定要通过市场自然形成,由市场供需关系来确定,要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从中近期来看,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的电价水平完全由市场供需关系来形成,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虽然有一部分电价的交叉补贴会逐步减少,但是不可能让全部的电价都由市场来决定。基于目前的特殊情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电力作为支撑,因此在“十四五”期间,电网企业仍然会面临电价压力。

借综合能源服务之力降本增效

面对电价下降,降本增效自然就成为电网企业挖掘潜力的必选项。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确定的新战略目标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其中的很多举措都是围绕着如何降本增效在努力。

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新型能源安全观、支撑企业新战略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其有利于推动国家能源结构转型,是顺应我国能源结构和用能方式变革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其有利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可以使整个能源系统降本增效,全社会用能成本下降、效率提升。

同时,推动综合能源服务发展,也是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能源互联网的物理形态,需要构造一个综合能源服务系统,它不是一个单独电能、油气、热能的系统,一定是多种能源在系统里实现互相补充、互相转换。开拓新型增值服务,可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让用户从用上电到用好电转变,才有可能不断提升消费比重,实现2050年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50%的目标。

当下,推动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有利于改善供需关系、缓解电价矛盾。在供给角度,随着用电质量的逐步提高,电能单位成本上涨是大逻辑,因此电价不会呈现单边下降趋势;在需求角度,用电企业面对经营形势的压力,期待用电成本下降。如何调和能源供需双方的价格矛盾?实际上,用户更关心的是用能总成本而不仅仅是价格。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帮助用户提高能效,进而降低用户的用能总成本,让供需双方从博弈关系转变为协同降成本的合作关系,做到既能改善用能企业的营商环境,又能为能源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实际上,建设综合能源系统,目的就在于实现我国能源系统终端用能效率的提高、供能可靠性的提高以及用户用能成本的降低、碳排放的降低和其他污染物排放的降低(简称“两高三低”目标),助力我国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综合能源服务一定会成为电网企业未来的主营业务之一。发展综合能源的重要目标是提高用能效率,降低用能成本,提升智慧用能体验。为此,需在用户侧构建综合能源系统。一是加强用户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冷热电三联供、热泵、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等综合能源利用基础设施,推动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优化布局与高效利用,推广电动汽车等电能替代方式并完善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鼓励小区、楼宇、家庭等用户单元配备分布式储能设备,统筹智能配电网与热力、天然气等能源管网的布局与协同管理。二是因地制宜建设综合能源系统,面向工业园区、工厂、社区、楼宇等用户侧单元,充分利用其分布式设施及能源网络,分别构建相对独立的综合能源系统,实现局部综合能源的互补协调与集成利用。三是建设城市能源互联网,以集中式能源基地为依托,连接各园区、工厂、社区、楼宇等综合能源系统,实现多种能源在城镇范围内的广泛互联与综合高效利用,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Ⅲ 企业在降低用电成本方面问题

在加强管理,避免设备空转的基础上,你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生产排班管理和加强生产调度。

Ⅳ 今后如何降电价

“两三年前每度电8毛多,通过市场化交易等政策,现在平均每度电5毛多,我们企业是用电大户,平均一天8万度电,这样算算,一天就能省下2万多元电费。”青岛凤凰印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王磊告诉记者。随着近几年电力改革的深入推进,从发电到用电各个环节挤空间,电价一降再降,不少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
降电价,不停步,今年目标已经明确,马上又要进入迎峰度夏时期,如何达成目标,进一步挖掘降价空间,同时又保障用电需求?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
电价降了多少?
2015年以来累计降低3275亿元,今年一般工商业电价再降10%
“2016、2017年两年减轻企业负担超过5000亿元,其中,降低工商业电价减轻企业负担超过2000亿元。”在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召开的清费减负新闻发布会上,价格司负责人对近两年电力降成本的成果报了一个总账。
据了解,2015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已累计减轻企业用电成本3275亿元。细算这笔账,主要是6个方面的措施在发挥效用。一是煤电价格联动,两次降低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相应降低面向所有工商企业的工商业电价每千瓦时1分8,降低面向中小工商企业的一般工商业电价每千瓦时3分,合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835亿元。二是32个省级电网的输配电价改革,电网企业核减的准许收入,全部用于降低工商企业电价,工商业电价降低每千瓦时1分,涉及降低企业用电成本480亿元。三是电力市场化交易范围扩大,2017年市场交易电量1.6万亿千瓦时,包括跨省跨区电力交易和发电权交易,平均每千瓦时降低5分钱,降低企业用电成本680亿元。四是取消和降低通过电价征收的基金及附加,相应降低工商业用电价格。包括“三取消、两降低”,分别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350亿元,取消工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390亿元,取消电气化铁路还贷电价60亿元,降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各25%,共160亿元。五是完善两部制电价执行方式,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申请调整需量(容量)电价执行方式从而降低需量(容量)电费,涉及资金150亿元。六是取消对中小化肥的优惠电价,用涉及的资金170亿元降低了相关21个省的输配电价1分钱。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的目标,半年未过,通过推进区域电网和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改革、进一步规范和降低电网环节收费、临时性降低输配电价以及电力行业增值税税率调整等多项措施,相应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每千瓦时6.48分,总计648亿元,相应完成“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任务的近70%。
“完成全年目标应该很有信心。”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不过随着各项降价措施的深入推进,也意味着降电价的空间越来越小,降电价难度越来越大,需要更大的改革智慧。
继续降电价难在哪?
降价空间减少,发电成本却在增加
继续降电价为何有难度?因为面临“双重夹击”。一方面,近几年降电价招数频出,“可降的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发电成本有所上涨。
首先,发电燃料成本在提高。目前我国电厂发电仍以煤电为主,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煤炭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发电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其二,发电环保成本在增加。随着电力系统清洁化的推进,煤电企业环保改造成本增加,同时越来越多地使用成本相对较高的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降低发电价格有一定难度。
其三,工商业承担了电价交叉补贴。出于保障民生的考虑,我国对供电成本相对较高的居民、农业用电实行优惠电价,主要依靠工商业用户长期承担的交叉补贴。
另外,电力需求增长较快,供需形势的变化使得发电企业降价意愿减少。“过去电力过剩的情况下,通过竞争降低电力成本还相对容易,但今年电力从供大于求到基本供求平衡,个别高峰时段供不应求,发电企业降价动力自然弱了,这也是市场规律。”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解释。
今后如何降电价?
加快实施3项降价措施和落实清理转供电加价等政策
虽然降价越来越难,但是新出台的和酝酿推出的电力降成本措施还真不少。“今年还要从政府基金、电网、用电各个环节继续‘抠’,加快实施3项降价措施,还要继续进行制度性优化。”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第一项措施是从今年7月1日起,电力附加中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标准,在去年已经降低25%的基础上,再统一降低25%。
第二项措施是降低跨省区输电价格,扩大跨省区电力交易规模,进一步降低相关省份电价水平。“今年初,我们核减了5大区域电网输电价格,复核了宁东直流等5项输电工程输电价格,近期还将核减19条输电工程输电价格。通过降低输电价格,进一步提高西部、东北清洁能源在中东部的竞争力,扩大跨省区电力交易规模。西部、东北便宜的清洁能源送到中东部后,可以降低这些省份一般工商业电价。”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解释。
第三项措施是督促自备电厂公平负担相关费用。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期,我国建设了一批自备电厂,由于这些自备电厂用户不承担相关费用,所以用电成本较低。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为实现公平竞争,需要这些自备电厂公平负担相关费用,从而腾出电价用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
在电网环节,两项优化制度降成本的政策已经出台。一个是提高两部制电价的灵活性。两部制电价由按固定费用缴纳的需量(容量)电价和按实际用电度数缴纳的电度电价组成。此前,用户用电负荷较小时,也要按照变压器容量或者合同最大需量缴纳固定费用,而完善制度后,电力用户可以按实际最大需量缴纳该项费用,实现用多少、缴多少。另一个是逐步实现符合变压器容量要求的一般工商业用电选择执行大工业两部制电价。“大工业电价平均是6毛多,一般工商业电价7毛多,让用电负荷稳定的大型商业企业选择执行大工业电价,每度电还可以降低八九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降电价的重点对象是一般工商业,现在不少商业企业用电量并不低于工业企业,比如搞云计算的商业企业,用电量就十分可观,用电负荷也比较稳定,执行大工业电价能降低不少成本。
今年,还要着重从用电侧“抠”降价空间。重点措施是清理规范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等经营者向转供电用户在国家规定销售电价之外收取的各类加价。为啥夏天商场空调开得那么低,有的时候简直冻人呢?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现象很可能是“转供电乱加价”在作祟。商场为了吸引客流,将空调开得过分“冬暖夏凉”,而之所以不考虑用电成本是因为能将电费加价后转嫁给商场里的各个商户,这样一转嫁,有的商户电费一度高达一元多。“清理转供电费用能够降低一些商业企业的电力成本,也有利于促使商业综合体和产业园区等经营者节约用电。”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说。
“中国是一个资源能源短缺的国家,节约资源能源,实现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我们要不断挖掘整个电力系统降成本的潜力,也要高度重视用电侧这个关键环节,通过提高高能耗高污染用户的用电成本,降低一般工商业、小微企业用电成本,从而优化电力消费结构,转变用电方式,提高用电效率。”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有关负责人说。

Ⅳ 缓解煤电企业成本压力,有关部门出台了哪些政策

对疫情防控期间暂不能正常开工、复工的企业,放宽容(需)量电价计费方式变更周期和减容(暂停)期限,电力用户即日可申请减容、暂停、减容恢复、暂停恢复。申请变更的用户不受“暂停用电不得小于15天”等条件限制,减免收取容(需)量电费,对于疫情发生以来停工、停产的企业,可适当追溯减免时间。对于满足疫情防控需要扩大产能的企业,原选择合同最大需量方式缴纳容(需)量电费的,实际最大用量不受合同最大需量限制,超过部分按实计取。为疫情防控直接服务的新建、扩建医疗等场所用电,免收高可靠性供电费。

Ⅵ 如何加强契约用电负荷管理,降低用电成本

契约用电负荷管理分为被动管理和主动管理。

被动管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申请契约负荷来满足需要的管理。但被动管理只避免了增收基本电费,并未有效控制基本电费。

主动管理是指采取相应积极措施后,每月根据企业实际合理的负荷需求来申请契约负荷的管理。如负责申请的管理者应与生产计划相协调;要掌握往年各月的用电规律,作为申请负荷的依据;及时掌握电力公司对季节性、时段性等方面的特殊管理规定,避免不必要的付出;做好大容量设备的投运监控和调整,避免用电负荷不平衡等。有时根据生产实际与峰谷电价差相测算,宁可在谷电时段超出契约负荷,而多用谷电,也是值得的。总而言之,管理的根本就是以降低用电的平均单价为目的。

Ⅶ 一个生产型的公司一天的用电量大概能有多少

这个不是固定的,需要考虑的东西较多,比如说设备的耗电量,运行时间以及设备的数量等等,使用设备的不同,生产东西的不同,都会有相应的不同的耗电量,不能笼统的进行计算,所以计算电量需要知道这些不同的数据,才可以进行准确计算。
拓展资料:一.生产型公司和贸易型公司的区别
1.生产型企业和贸易型企业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货物的加工程序。有的是生产型企业,有的是贸易型企业
2.从狭义上讲,具有实物产品产出的企业应该是生产型企业
广义上讲,所有社会组织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就是生产,即只要有这个过程,企业就是生产型企业
3.制造企业的主要特点是:加工或组装销售的产品,采购原材料,采用手工生产和组装工艺。如果技术公司有加工装配外购原材料的流程,则可视为生产企业;如果没有加工流程,则不可视为生产企业。
二.生产性企业有哪些
根据工艺过程的特点,制造生产可分为连续生产和离散生产两种。
1.连续生产是指物料按照一定的工艺顺序均匀、连续地运动,形状和性能不断变化,最终形成产品的生产。连续生产又称过程生产,如化工(塑料、药品、肥皂、化肥等)、炼油、冶金、食品、造纸等生产过程。
2.离散生产是指材料按照一定的工艺顺序进行离散运动,形状和性能不断变化,最终形成产品的生产,如轧钢、汽车制造等。轧钢是将原材料(铸锭)轧制成多种产品(板材、型材和管材);汽车制造是将各种零件组装成一个产品。
3.离散零件生产,如汽车制造,也称为机加工装配生产。机床、汽车、柴油机、锅炉、船舶、家具、电子设备、计算机、服装等产品的制造属于加工装配生产。在机械加工和装配生产过程中,产品是由分立零件组装而成的。这一特性使得产品的部件可以在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国家制造。机械加工装配生产组织非常复杂,是生产管理研究的重点。

Ⅷ 生产型企业如何降低用电成本

1.第一个方面 既然用电高是长期以来的问题。可以提高产品的产出
有效产出:能够销售出去并给企业带来增值的产品(服务)。产品中带走的物资的成本,主要是从
中要解决。科学技术是关键,研发、开发、工艺革新都要服从此规律才能最大地降低成本。
存货:简单理解是有效产出带不出去的所有物资。
、边料、损耗等等等等。
费用:毋庸置疑指的是企业运作所用的所有费用。注意的是工资、奖金部分是有强烈的弹性的,要慎重。
2.存在技术上或者设备上的问题,但是肯定也有可以减少的浪费问题。在节约上下点功夫
要想节约,首先得找浪费,你能找出了多少浪费,才是你有可能能节约到什么程度
考察自己的企业用电变压器负载情况,是不是在经济运行状态。
企业用电时段分布 ,是不是高峰数段电量用得多。
检查自己一天的工作负荷曲线,曲线应尽量平缓
减少同时开机数、减少空转、找出大马拉小车的不良配置、合理设置工作流程及安排、使用高效能的设备或工艺等等

Ⅸ 企业如何降低用电成本!

1、处处节约用电(定制度从点滴做起)。2、设备更新改造(如更换老设备,前期投入节约在后面)。3、重新核算用电负荷,清理用电线路,排除漏、盗等因素。4、变电所送出来的各路电压指标符合额定值。5、合理安排生产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