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磁悬浮列车有什么优点与缺点
1.优点
(1)速度快。磁悬浮列车是当今唯一能达到运营速度每小时500公里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这意味着,对于间距500公里到1000多公里的城市间旅行而言,磁悬浮列车在旅行时间和旅行质量上完全可以同飞机相媲美。
(2)相对能耗低。在每小时500公里速度下,磁悬浮列车每座位公里的能耗仅为飞机的1/3至1/2,比汽车也要少3成。
(3)易拐弯,能爬坡,选线灵活,适应能力强。磁悬浮高速线路所要求的转弯半径比传统铁路要小得多,且具有最高10%的爬坡能力。这使磁悬浮线路能够更灵活地适应地形,可以减少造价。
(4)噪音小。由于无轮轨间的摩擦,在相同速度下,磁悬浮列车的噪音低于传统的铁路。
(5)无污染。由于磁悬浮列车以电为动力,这使它的发展不受能源结构,特别是燃油供应的限制;同时在轨道沿线不会排放废气,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工具。
(6)安全、舒适、维修少。磁悬浮列车在结构上保证不易脱轨,推进方式保证不易撞车。磁悬浮列车没有车轮和铁轨的接触,震动小,舒适性好,其工作属于无磨损运行,维修主要集中在电子技术方面,不需大量体力劳动。
❷ 磁悬浮列车是不是给高铁淘汰了啊
火车和铁路发展到今天,继传统铁路的货运、客运之后,又有了地铁、轻轨、高速铁路、高速列车、各式各样的单轨车……这些都是火车和铁路的亲戚。火车和铁路的家庭越来越大,再说“铁路家庭”似乎早已不科学了,应该说,这些都是“轨道运输”大家庭的成员。
磁悬浮列车,在“轨道运输”的大家庭里面,是最高级、最高档次的。它的列车和轨道都相当高级,运行过程中,车轮离开轨道,几乎没有摩擦阻力,就像飞机一样,只有空气阻力,于是得到美名,被称为“轨道上的飞机”。
要知道,磁悬浮列车,这样就比普通飞机还要高级了,普通飞机如果中途出了故障,就要从空中掉下来机毁人亡,而磁悬浮列车,就只是车轮回到轨道上滑行,没有飞机的生命危险。不怕说,磁悬浮列车,就是与飞机不相上下,竞争较量的轨道运输方式。
上个月的新闻里面,我们还看到,日本研制出飞行火车,这也就是磁悬浮列车的继续发展。或者说,飞机也要向磁悬浮列车学习,回到轨道上面飞行。我们就相信,磁悬浮列车不会被淘汰,今后还会继续发展。
目前,磁悬浮列车不被中国高铁采用,是由于磁悬浮列车,毕竟列车和轨道,各方面的设备都太高级了,修建、运行、维护、保养……的成本就相当高,建成开通运行之后,车票收费的价钱就必然相当高,高得广大普通百姓都坐不起,结果就不能把高铁修成磁悬浮列车的轨道了。目前武广高铁决定减速,最高时速从350降到300,就是为了降低维护保养的成本啊。
分析国家修建高铁,我们不妨说说自己身边的例子,想想老百姓买私家车吧。如今购房买车,可以申请银行贷款,用将来的钱,分期付款……可是我们真想要买私家车的时候,还得全面慎重考虑,除了买得起,还必须用得起、养得起、赔得起,这些都会要求我们,买车要适当地收敛一些,不能选得太高级了。
如今汽车燃油相当贵,私家车买到手,假如加油不够钱,显然我们就用不起。假如只能自己开车使用,不能按规定交纳保管费、路费、年费,不能定期做维护保养,我们就养不起。关于赔得起,就是遇到事故,车子损坏了,我们还要有钱修复。赔得起如今又提出了心理要求,就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遇到轻微的事故擦伤,司机还要尽可能私下和解不计较,不能停在路上阻碍交通。
同样道理,中国修建高铁,放弃磁悬浮方案,选择高速轮轨方案,就是为了降低成本,让列车开起来方便、修起来容易、保养起来轻松,票价收费也便宜,让更多的百姓能够买票乘坐,于是选择了相对简单的方案。
磁悬浮列车如果和飞机相比较,我们也应该明白,毕竟飞机只要出发地和目的地两边修建机场就可以了,而磁悬浮列车需要全程修建高级轨道,成本比飞机还要高啊。当然,列车运行几乎不受天气影响,可以全天候运行,轨道上面可以一趟接一趟地开车,这样的客运量飞机远远比不上。于是,磁悬浮列车就可以和飞机较量一回,在少数几条线路,我们也不妨看看,磁悬浮列车能否取代飞机,将飞机淘汰。
❸ 关于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是运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来抗拒地心引力,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而悬浮行驶。
悬浮列车有两种相应的形式:一种是推斥式,另一种则吸力式.我国使用的是吸力式,吸力式是利用磁铁异性相吸原理而设计的电动力运行系统的磁浮列车,它是在车体底部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铁,在T形导轨的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轨间保持10毫米(正负误差2毫米)的间隙,并使导轨钢板的吸引力与车辆的重力平衡,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导轨面上运行。
磁悬浮列车的磁场不会影响手机等设备的正常使用.
❹ 请问关于磁悬浮列车的动力来源和有关磁悬浮列车的一些详情…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并不深奥。它是运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使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即“磁性悬浮”。科学家将“磁性悬浮”这种原理运用在铁路运输系统上,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而悬浮行驶,成为“无轮”列车,时速可达几百公里以上。这就是所谓的“磁悬浮列车”,亦称之为“磁垫车”。
由于磁铁有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两种形式,故磁悬浮列车也有两种相应的形式:一种是 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原理而设计的电磁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利用车上超导体电磁铁形成的磁场与轨道上线圈形成的磁场之间所产生的相斥力,使车体悬浮运行的铁路;另一种则是利用磁铁异性相吸原理而设计的电动力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是在车体底部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
铁,在T形导轨的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轨间保持10—15毫米的间隙,并使导轨钢板的吸引力与车辆的重力平衡,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导轨面上运行。
磁悬浮列车与当今的高速列车相比,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
由于磁悬浮列车是轨道上行驶,导轨与机车之间不存在任何实际的接触,成为“无轮”状态,故其几乎没有轮、轨之间的摩察,时速高达几百公里;
磁悬浮列车可靠性大、维修简便、成本低,其能源消耗仅是汽车的一半、飞机的四分之一;
噪音小,当磁悬浮列车时速达300公里以上时,噪声只有656分贝,仅相当于一个人大声地说话,比汽车驶过的声音还小;
由于它以电为动力,在轨道沿线不会排放废气,无污染,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工具。
一定选哦!(*^__^*) 嘻嘻……
❺ 磁悬浮列车相较于高铁和飞机有哪些优势
磁悬浮列车在我们的交通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磁悬浮列车可以缓解一部分的交通压力,给人们带来出行的方便。同时磁悬浮列车也是非常节省能源的一种出行方式,那么磁悬浮列车相较于高铁和飞机有哪些优势?磁悬浮列车车速和高铁差不多,相比于飞机来说,磁悬浮列车更加便捷高效和安全。让我们来分析。
磁悬浮列车是一项非常好的技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大面积的普及在城际交通当中起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到时候我们的出行就会越来越方便,更加快捷。同时我们这一代人也要不停地推陈出新,将更好的科技运用到民用当中来。
❻ 磁悬浮列车问题
磁悬浮列车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工具,是人类挑战地面交通速度极限的象征,是对传统轮轨铁路技术的一次全面、根本性的革新。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全新的列车。一般的列车,由于车轮和铁轨之间存在摩擦,限制了速度的提高,所能达到的最高运行速度一般不超过300 km/h。磁悬浮列车是用磁力将列车悬浮起来,使列车与轨道脱离接触,以减少摩擦,提高车速。列车由直线电机牵引,一般电动机工作时都是转动的,其结构主要是一个定子和一个转子构成的。在定子中通入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转子就随着转动。
但是,用电动机驱动的交通工具(如电动机车和城市中电车等)需要做直线运动,用旋转电机驱动的机器的一些部件也需做直线运动。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把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直线电机。列车上装有磁体(有的就是兼用直流电机的线圈),磁体随列车运动时,使设在地面上的线圈(或金属板)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磁场和列车上的磁体(或线圈)之间的电磁力把列车悬浮起来。只要几千千瓦功率就能使悬浮列车的速度达到550 km/h。
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结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悬浮电磁铁以电磁力将车辆往上浮起,电磁控制系统保证磁悬浮列车与轨道保持1厘米间距。导向电磁铁保证列车沿线路两侧的定位。列车通过长定子同步直线电机来驱动和制动。直线电机的原理可以从旋转电机引伸出来,即将旋转电机定子和转子剖开再展直,安装在线路两侧下面。直线电机定子线圈中的电流产生一个运动磁场。在这个运动磁场的作用下,推动磁悬浮列车前进。
高速磁悬浮列车与传统的高速轮轨列车相比,除了运行速度可达450~500 km/h的速度优势之外,还有4个优点:①磁悬浮列车能量消耗低,是汽车的1/2,飞机的1/4;②启动快,爬坡能力强,选线比较灵活;③安全、舒适、维护少;④采用电力驱动,没有废气排放,运行时没有车轮,和轨道间的摩擦小,对环境影响小。
磁悬浮列车除具有上述的优点外,也存在缺点与不足:①与高速铁路相比,磁悬浮铁路的造价比较昂贵,而且无法利用已有的线路,必须全部重新投资建设;②由于磁悬浮系统是以电磁力完成悬浮、导向和驱动功能的,断电后的安全保障措施,尤其是列车停电后的制动问题有待解决;③由于常导磁悬浮的悬浮高度较低,因此对线路的平整度、路下沉量及道岔结构方面的要求比超导技术更高。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华01号”暗轨磁悬浮列车,应用的是永磁补偿式悬浮技术。它是根据磁场基本原理,利用永磁材料制造的斥悬浮和吸悬浮工作机构相互补偿而产生,与德国为代表的常导电磁吸式悬浮技术和日本为代表的超导电动悬浮技术相比,成功地解决了“超大悬浮力”、“节能悬浮”、“经济悬浮”等技术难题。
“中华01号”的导向耗能与运行阻力耗能远低于德国技术指标,由于采用车路一体化结构与控制设计,安全性能超过国外磁悬浮技术,而暗轨磁悬浮路段每千米造价仅相当于国外的1/6,是现今运行成本最低的磁悬浮列车。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对磁悬浮列车的长时间的运行考验,磁悬浮列车将以其优势,成为未来最理想的地面交通工具。
一、磁悬浮列车是怎样实现悬浮的,都有几种悬浮形式?
学过物理课程的人们都知道,磁铁具有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的特性。两个磁铁同极性相对,将产生排斥力,使之悬浮起来。磁悬浮列车车厢的两侧,安装有磁场强大的超导电磁铁。车辆运行时,这种电磁铁切割轨道两侧安装的铝环,至使其中产生感应电流,同时产生一个同极性反磁场,并使车辆推离轨面7厘米,在空中悬浮起来。但是,在静止时,由于没有切割电势与电流,车辆不能产生悬浮,只能象飞机一样,用轮子支承车体。当车辆在直线电机的驱动下,并速度达到80公里/小时以上时,车辆就悬浮起来了。目前,这种磁悬浮列车已达到了550公里/小时的地表运输车辆的最高速度。
利用两个磁铁异性相吸的特性能否产生悬浮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有一个电磁铁和一只软铁球,当电磁铁通电时,软铁球将被其吸引(见图1)。倘若电磁铁中的电流是恒定的,则软铁球将被吸住,决不可能产生悬浮效果。为了实现磁悬浮,人们利用一个传感器去测量软铁球在空间的位置,再把位置信息送入一套自动控制系统中去调节电磁铁中的电流,使磁力能够变化。在控制系统能调节得使电磁铁产生的磁力与软铁球的重力相等时,软铁球不就在空间悬浮起来了吗?
由此可见,磁悬浮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称推斥式(EDS),另一种即吸力式(EMS)。
二、常导吸力型磁悬浮列车是怎样工作的,都有哪些特点?
常导吸力型磁悬浮列车的电磁铁线圈用常规导体制成(铜或铝导线),不需要低温冷却设备,在既有的工业基础水平下,可以比较容易制造。这种磁悬浮列车有高速型,如上海浦东引进德国技术建设的机场线,比较适合于500公里以上的长大干线运输,其目前最高速度已达到450公里/小时的水平。这种磁悬浮列车还有中低速型,最大速度在100~150公里/小时左右,适合于城市内的轨道交通或卫星城间的旅客运输。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轨运动中的滚动冲击和传动箱中的摩擦噪声,运动部件及轨道的磨损少,工作寿命长,具有绿色环保效果。我国新近问世的第一辆磁悬浮列车就属于这一类。
常导吸力型磁悬浮列车无论是在静止或运动状态,都能保持稳定悬浮状态。从图2中可以看出,它的电磁铁位于轨道之下,并固定在车体转向架上。其上还装有气隙测量传感器,用来测量电磁铁与轨道的气隙。电磁铁为典型的的U型铁芯形式,低碳钢轨道截面呈倒U型,它们的磁极宽度相同并相对。倘若我们以8毫米长度为电磁铁与轨道间的悬浮气隙,希望在这种状态下,使电磁产生的向上的电磁吸力总能与电磁铁上所受的重力相等,就可以实现磁悬浮。
在车辆运行中,如果由于外力的作用,使电磁铁与轨道的气隙变大(大于8毫米),则气隙传感器将以电信号形式,把这个变化信息送到悬浮控制器中,并使电磁铁中的电流增大(磁力增大),则电磁铁向上运动,气隙恢复到原设定的8毫米。反之,当气隙变小时(磁力将减小),在重力作用下,电磁铁与轨道的气隙又恢复到原设定值。由此可见,只要电磁铁偏离了悬浮设定气隙,电磁铁的电流都要相应变化,总能使磁力与重力相等。自动控制的悬浮系统的调节速度很快,只要合理配置系统参数,都能够保证在任何时刻,任何状态下,保证稳定的磁悬浮。
在常导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转向架上还装有感应式直线电机,它是一种把圆形电枢拉直的一种特殊电机。当对它通入频率和电压都可以调节的三相交流电流时,其与轨道上的铝板及下磁路之间形成一个速度可变的行波磁场,并在铝板中产生感应电流和推动力,使车辆沿轨道以可控的速度运动。因为推动力通过磁场反作于轨道,直接作用于车体,不需要象轮轨车辆那样,要依靠“粘轴力”来传递动力,故不会打滑或产生摩擦阻力,所以它的爬坡能力强,运行噪声低。
常导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车厢及其它电器设备,与地铁、轻轨或旅游大客车基本相同,完全可以直接代用。
三、常导吸力型磁悬浮列车的悬浮气隙这样小,能保持行车安全吗?
不必担心,8毫米气隙指的是走行部件的相对位置。要知道,常规轮轨列车的这个间隙可是零毫米呀!悬浮电磁铁在轨道下面,只要不是吸上一个大的永磁铁块,不会发生大的行车事故,况且电磁铁的最前端还装有清障器呢!这种车辆的车体或吊挂的各种设备与轨道面的间隙都在100毫米以上,小障碍物不会影响行车。
另外,从结构图中可以看出,常导磁悬浮列车的电磁铁是包在轨道上,故不会发出轨的颠覆性事故,是很安全的。
四、磁悬浮技术还有哪些应用领域呢?
譬如,以往的飞机做气动试验时,要在风洞中进行缩比模型吹风实验。传统的风洞天平要用支架来支撑模型,至使吹风时带来支架干扰,引起实验误差。用磁悬浮技术将实验模型悬浮在风洞实验段中,可以真实地再现飞行器在空中的飞行状态,提高实验的相似性。国防科技大学磁悬浮研究中心在1995年与2000年分别研制成功15cm×15cm与30cm×30cm两座磁悬挂天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为飞行器气动实验,开辟了新领域。
利用磁悬浮列车的高速运行能力及使用地面能源的优势,还可以用它取代第一级火箭,将第二级火箭以上的载荷加速到二级火箭分离速度,并将其发射出去。为此,国外已有多个研究机构在研发这个技术,如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就拟建这个系统,计划2004年完成。
磁悬浮技术还可以开发成磁悬浮轴承,能使其主轴达到高速运转。除了在机床主轴上使用外,还可以制成卫星姿态控制飞轮,电动汽车用的储能飞轮等。
磁悬浮技术还可以用在平台隔振上,美国在“星球”大战中研制的卫星拦截器中,就研制了一种可使红外寻的探测器稳定的磁悬浮隔振系统。
总之,只要有军事、工业、交通等市场的需求,磁悬浮技术还可以在更多的领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❼ 磁悬浮列车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磁悬浮列车的优点
磁悬浮列车有许多优点:列车在铁轨上方悬浮运行,铁轨与车辆不接触,不但运行速度快,能超过500 千米/小时,而且运行平稳、舒适,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无噪音,不排出有害的废气,有利于环境保护;可节省建设经费;运营、维护和耗能费用低。
磁悬浮列车的缺点:在陆地上的交通工具没有轮子是很危险的。因为列车要从动量很大降到静止,要克服很大的惯性,只有通过轮子与轨道的制动力来克服。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如果突然停电,靠滑动摩擦是很危险的。此外,磁悬浮列车又是高架的,发生事故时在5米高处救援很困难,没有轮子,拖出事故现场困难;若区间停电,其他车辆、吊机也很难靠近。
❽ 磁悬浮列车相比较普通列车有什么优点
磁悬浮列车比普通轮轨列车,优点:速度快,噪声小,平稳舒适。缺点:造价高。
磁悬浮列车具有快速、低耗、环保、安全等优点,前景十分广阔。常导磁悬浮列车可达400至500公里/小时,超导磁悬浮列车可达500至600公里/小时。它的高速度使其在1000至1500公里之间的旅行距离中比乘坐飞机更优越。由于没有轮子、无摩擦等因素,它比目前最先进的高速火车省电30%。在500公里/小时速度下,每座位/公里的能耗仅为飞机的1/3至1/2,比汽车也少耗能30%。因无轮轨接触,震动小、舒适性好,对车辆和路轨的维修费用也大大减少。磁悬浮列车在运行时不与轨道发生摩擦,发出的噪音很低。它的磁场强度非常低,与地球磁场相当,远低于家用电器。由于采用电力驱动,避免了烧煤烧油给沿途带来的污染。磁悬浮列车一般以4.5米以上的高架通过平地或翻越山丘,从而避免了开山挖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