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暂估入库价与实际购买价出现价差该怎么办
暂估材料正确的账务处理为:
(1)月末按材料的暂估价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2)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3)实际结算凭证到达: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并且根据新价格计算应该计入成本的金额,将其与原转入成本的差额进行处理:
贷:原材料(红字或蓝字)
(1)暂估成本比实际大怎么办扩展阅读:
1、应付账款核算使用的主要科目
为了总括地反映和监督企业应付账款的发生及偿还情况,应设置“应付账款”科目。该科目的贷方登记企业购买材料、物资及接受劳务供应的应付但尚未付的款项。
借方登记偿还的应付账款、以商业汇票抵付的应付账款;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支付的应付款项。该科目应按照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以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应付账款主要的账务处理
公司购入材料、商品等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根据有关凭证(发票账单、随货同行发票上记载的实际价款或暂估价值)。
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企业接受供应单位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付但尚未支付的款项,应根据供应单位的发票账单,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企业偿付应付账款时,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抵付购货款时,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应付票据”科目。
企业的应付账款,因对方单位发生变故确实无法支付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视同企业经营业务以外的一项额外收入,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⑵ 暂估入库的估值比实际发票价格高怎么账务处理
材料成本差异这个科目你们有设置吗
暂估时,
借:原材料3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3000
收到发票时,
借:应付账款-暂估3000
进项税100
贷:应付账款2500
材料成本差异600
材料成本差异余额在贷方
月末冲当月主营业务成本
借:材料成本差异600
贷:主营业务成本600
⑶ 如果暂估和实际发生成本不一致,会不会虚列成本
如果暂估和实际不一致,会产生虚列成本。
但这个虚列成本是会计准则所允许的,且在后期来票时需要调整的。如果存在暂估与实际发生的差异,也是暂时性差异,不是永久性差异。暂估的依法暂估,造成的虚列成本,后续依法修正,不算错误。
⑷ 请问去年暂估的成本高了,现在发票来了,是不是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呢,那产生的企业所得税怎么交啊
看看差别大不大,一般来说暂估入库的发票到了以后还是要冲回来了,如果数额较小,不是很重要不用调整往年的报表,直接调整当期就可以了,所得税不用管,去年多交了今年就少交就好。但是数额不能太大,如果暂估成本和实际成本相差太大就有调整利润的嫌疑。
⑸ 原材料暂估与实际入库金额存在差异,造成的成本差异应如何调整。
原材料暂估与实际入库金额存在差异,造成的成本差异应如何调整
1、用红字制做凭证:冲回原暂估入库凭证数据:
2、再按发票金额入库做:
借:原材料-**材料
贷:(相应科目)
3、处理后就不存在由此造成的材料成本差额了。
(5)暂估成本比实际大怎么办扩展阅读
(1)直接材料成本分析:
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量差)=(实际数量-计划数量)×计划价格;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价差)=(实际价格-计划价格)× 实际数量。
(2)直接人工成本分析:
单位产品所耗用工时变动的影响(量差)=(实际工时-计划工时)×每小时计划工资成本;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影响(价差)=(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实际工时。
⑹ 怎么避免暂估金额与实际发生额差异较大的情况
可以采用以下的一种方法,推荐:指标值法(设定一个常用的指标)
1、经验值法
经验值法是指以近期已完成且暂估价工程内容结算金额与暂估金额差异不大的同类工程为参照,并按照同类工程暂估价单方造价直接估算本工程暂估金额的方法。对于最终结算金额与相应暂估价差异较大的,可在分析差异原因并适当修正后,直接确定本项目暂估价。该方法适用于例如专业内容一致、建设规模相似、建造工艺与难度相当的工程,相似度越高则估算准确性越高。
2、指标值法
指标值法是一种通过以一定数量相同或相似类别项目作为样本基础,在对暂估价内容单方造价数据进行综合,形成指标数据后再估算确定本工程暂估金额的方法。相比经验值法,一定数量相同或相似项目单方造价指标数据集中反映了宏观造价水平,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同类项目指标测算与积累工作十分重要,一方面为确保指标准确性须尽量选择相似度较高的项目进行测算,另一方面须重点关注样本项目结算金额与暂估金额平均差异水平,通过测算,反映出不同类型暂估价工程内容造价指标变化情况与浮动区间,结合差异原因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选定参照指标。
3、反推法
反推法是以造价控制“红线”即“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为基础,在确定项目造价控制目标值前提下,结合项目环境与条件,在对暂估价工程内容的可能变化做出估量并预留一定比例暂列金额后,最终确定暂估金额的做法。
4、成本法
成本法是从对暂估价工程内容所涉及成本费用组成角度确定暂估金额的方法,该方法着重考量了费用组成的完整性。暂估价包含了实施并完成该项工程内容全部费用,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用、措施项目清单费用,还包括规费、税金费用等。
5、询价法
询价法是针对暂估价材料、设备或其比重较大的专业工程,通过面向市场询价的方法,该方法找出不同市场条件下,材料与设备及安装费用真实价格水平,并进一步结合市场价格波动对未来时点材料、设备及安装价格进行预测,还可能结合市场信誉和占有率等评价指标对材料设备价格的影响,从而提出暂估金额,但须注意较大工程规模或批量采购条件下对单价的影响。与上述方法相比,询价法从市场规律出发,体现出了材料、设备价格的时效性特征。
⑺ 暂估入账的金额比开回发票来的金额高怎么办
当月月末材料暂估入库,下月月初应红字冲回。待收到发票后,再重新入账。至于你说的多计成本,在正式确认入库的月份,上述会计处理已将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调整了下月成本。在暂估成本和实际成本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这样的调整影响是很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