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实际成本是什么
扩展阅读
哪里找产品使用过程 2025-05-26 05:28:54
取保候审中途出什么费用 2025-05-26 05:18:16

实际成本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4-26 01:07:33

Ⅰ 收入成本,目标责任成本和实际成本分别指的是什么

1、收入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对应的成本。可以是计划数,也可以是实际数。
2、目标责任成本是计划成本,计划一定期间内计划成本数额。
3、实际成本指一定时期内实际发生的成本。

Ⅱ 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是什么意思

计划成本(Planned Cost):是指根据计划期内的各种消耗定额和费用预算以及有关资料预先计算的成本。它反映计划期产品成本应达到的标准,是计划期在成本方面的努力目标。计划成本与定额成本是不同的,计划成本是按计划期内平均定额水平计算的,而定额成本是按现行定额计算的;计划成本反映平均水平,定额成本反映当时应达到的水平。

实际成本

存货应以取得时的实际投入和实际应支付的金额作为其入账金额。入账成本除购买价格外,还包括如包装费、运费、保险费、挑选整理费、仓储费、流转税(增值税除外)等存货的附带成本。但在商品流通企业,商品品种繁多,企业购入商品时发生的附加成本可能与几种存货有关,还可能涉及销售费用,很难将一笔购货附带成本合理且准确地分配到特定的存货中去,在实际工作中,将其记入“销售费用”处理。对于存货的领用或发出,采用个别计价、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等成本流转假设计算存货的发出成本。

Ⅲ 什么是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实际成本就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的费用总和。计划成本就是制作一个成品之前预算每个环节的费用总和。这2种方法,是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选择的2种不同的购入原材料的入账方法。
实际成本法适用于购货不多的中小企业。因为是按购货金额直接计入帐户,所以可以直接的反应每一次进货的金额。缺点是工作量太大,不适合大型企业。
计划成本法适用于购货很多并且很杂乱的大型企业。因为是根据预先定下的金额计入帐户的,和实际购入的批次、质量、价格波动无关,所以入账很简单。缺点是不能直接反应实际数值,不适合小型企业。

Ⅳ 形象进度,产值统计,实际成本分别指的是什么

实际成本又称历史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时所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工程形象进度是按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用文字或实物工程量的百分数,简明扼要地表明施工工程在一定时间点上 (通常是期末) 达到的形象部位和总进度。

(4)实际成本是什么扩展阅读:

工程形象进度的作用:

一:反映工程现在的完成情况(即百分比);

二:与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的计划进行比较,检查进度是超前还是滞后,以指导对后续工作的安排。形象进度的具体表现形式需要用数字来体现。此数字指的是造价,即已完成的工程量要换算成造价,再与该项目的总价进行比较,其比值就是该项目的形象进度。

比如说桥梁工程的形象进度,即需要将已完成的所有桥梁工程量折算成造价,与合同中桥梁工程总造价相除,这就是桥梁工程的形象进度;如要了解工程总进度,则需要将所有完成的工程量均换算成造价,再与合同总价相除,这就是工程总体形象进度。

Ⅳ 实际成本指的是什么

实际成本是企业在取得各项财产时付出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及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
计划成本是企业自行制定的各项财产的分类、名称、规格、编号、计量单位和计划单位成本等资料,在取得财产时或发出时按这些资料计算计划成本

按现行制度规定,原材料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而对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且计划成本资料较为健全、准确的企业,一般都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收发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特点是:收发凭证按材料的计划成本计价,原材料的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均按计划成本登记。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份终了,将发出的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
其具体帐务处理可分为以下四方面:
1、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未验收入库。
此种情况下只需按发票帐单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不必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即:
借:物资采购 (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
在小规模纳税人下的增值税计入物资采购成本,以下同。

2、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已验收入库。
此种情况下既要按发票帐单上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同时又要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
同时作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物资采购(计划成本)
月底结转材料成本差异,节约情况下:
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如为超支则作相反分录。

或:入库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记借方,节约记入贷方)
贷: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3、货款金额到月末不确定,月末按计划成本估价入帐,下月初用红字冲减。
此种方法,以计划成本作原材料入库处理,但不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应付帐款(计划成本)
下月初用红字冲减,待发票帐单到达后再作购入处理。

4、发出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设置:
借方 材料成本差异 贷
期初余额:结存材料超支差异 期初余额:结存材料节约差异
发生额:购入材料超支差异 发生额:(1)购入材料节约差异 (2)发出材料负担成本差异(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期末余额:库存材料超支差异 期末余额:库存材料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
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在计算出差异率后,用各车间、部门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成本差异率相乘,求出各种产品和各车间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以实际成本等于计划成本加材料成本差异为依据,将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例:甲公司原材料日常收发及结存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000元,实际成本为605,000元;本月入库材料成本为1,400,000元,实际成本为1,355,000元。
当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情况如下:
基本生产车间领用 800,000元
在建工程领用 200,000元
车间管理部门领用 5,000元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 15,000元
要求:
(1)计算当月材料成本差异。 (2)编制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
(3)编制月末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解:(1)计算当月材料成本差异
=〔(605,000—6,000,000)+(1,355,000—1,400,000)〕/(600,000+1,400,000)
=—2%
(2)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800,000
在建工程 200,000
制造费用 5,000
管理费用 15,000
贷;原材料 1020,000
(3)月末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16,000
在建工程 4,000
制造费用 1,000
管理费用 3,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204,000

总之,对原材料计划成本核算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购入的材料只有在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已定并已验收入库的条件下计算购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可在入库时结转,也可以在月末汇总时结转;
(2)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中超支或借方余额用“正号”表示,节约或贷方余额用“负号”表示;
(3)发出材料承担的成本差异,始终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只不过超支差异用蓝字,节约用红字或×××表示,最终计入到成本费用的材料还是实际成本

Ⅵ 什么叫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就是历史成本,就是根据实际购买的价格进行入账。
区别于计划成本。计划成本是按照计划的成本入账,计划成本跟实际购买价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调整。

实际成本的会计科目,在途物资(还没回来的),原材料。
计划成本的会计科目,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实际成本就是根据实际发生的价格计算成本,
计划成本是按照预先计划的价格进行采购,跟购买价的差异计入材料成本差异。

Ⅶ 什么是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

一。 标准成本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不仅间接费用是预计的,而且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也是按预计的数字来计算的,这种成本的计算方法称为标准成本制度。
二. 实际成本是企业在取得各项财产时付出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及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
(一)标准成本的性质: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在典型的实际成本制度中,间接费用是按事先规定的比率分摊到产品中去的,而标准成本制度也同样的办法处理。
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是对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计算方法不同。
实际成本制度采用每种产品实际发生直接成本数额;
而标准成本制度则采用从直接材料和直接人中,产生的标准单位成本,有的会计制度规定存货用标准成本记账,有的会计制度规定存货,既用标准成本,也用实际成本记账。
(二)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就直接材料来说,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就是制造单位产品时所需要的标准材料用量和这些材料在正常情况下的价格(标准价格)的乘积。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确定标准直接人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直接人工成本,是标准小时工资率和标准工时的乘积。而一批产品的标准直接人工成本,则是单位产品的标准直接人工成本和产品数量的乘积。在标准成本制度中,也采用事先规定的间接费用率,但一批产品的间接费用乡则是事先规定的间接费用率和标准数量的乘积。
除了这个差别以外,不论是实际成本制度,还是标准成本制度,对间接费用的处理都是一样的。标准成本在分批法和分步法中都能应用。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称为差额。实际成本超过标准成本称为逆差或亏损差额,反之,则称为顺差,或盈余差额。

Ⅷ 实际成本法是什么呢

实际成本法是以中间产品生产时发生的生产成本作为其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由于实际成本有据可查,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使之简单可行。不过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提供产品或劳务的部门的成绩或不足全部转移给使用部门,不利于责任中心的考核。实际成本法通常按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命名,包括品种法、订单法(分批法)、分步法。

实际成本计价法是什么?

实际成本法是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时,均按照实际成本计价。计划成本法是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均按照计划成本计价。

实际成本法分录是什么?

1、货到并验收入库,发票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支付。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2、货款已付

(1)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2)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货到并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借:原材料(估价入账);

贷:应付账款(估价);

下月初,用红字做同样记账凭证冲回,以便下月付款后,按正常程序记账。

4、采用预付货款方式购货:

(1)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2)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3)预付款项不足,补足上项货款: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4)预付款项多付,退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

5、领用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相关科目;

贷:原材料。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实际成本法是什么呢?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Ⅸ 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具体包含什么

理论成本就是图纸上设计的包含的成本,实际成本可能除了图纸设计的成本,还包括设计变更的,可能还有不可抗因素增加的成本。

Ⅹ 为什么要区分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有什么意义

实际成本是购买原材料并验收入库前的所有支出,包括买价、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计划成本是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某中材料物资所制定的固定入账成本,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
意义在于:
如果按照实际成本入账,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前后批次买入的同种原材料,价格总是不一样的,因而发出材料的之后就得考虑发出材料的计价问题,而采用计划成本入账,则入账的材料成本是固定的,所以发出材料的计价很容易确定
计划成本的使用主要便于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完成即定目标。材料成本差异的使用能了解,实际与计划的差异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