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到底有多高
一家公司最宝贵的资产是人才,但是很多公司根本不尊重人才,有的老板甚至有那种认为自己给员工发工资养活了员工,就应该凌驾于员工之上的想法,甚至会强烈表达出来,比如训斥甚至辱骂员工。
有的公司,从老板个人到公司制度都不尊重人才,或者说因为老板个人的认知使得人性化管理制度和人才关怀制度无法实施,导致人员离职率高,给公司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失却不自知,还认为有钱就能招聘到更优秀的人,最终会让公司面临人才缺失的危机。
那么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到底有多高?
把上述第一条描述的成本逐一进行核算求和,虽然不能完全量化,但是离职成本多高,也可见一斑。
所以,一家公司想要有好的发展,想要留住人才,避免高昂的离职成本,务必要制定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招聘流程和管理要严谨,重视人才的培训与发展,做好员工关怀政策,有合理的薪酬和绩效制度,并且要有晋升机制和上升通道。
员工能赚到钱,能提升自己,能开心工作,对公司有归属感,自然就不想离职了,赶都赶不走。
⑵ 离职的代价究竟有多大
看你是裸辞,还是已经找到了下家,可以做到无缝对接的工作或者是离职之后无业、创业、以及深造等。这几种情况的代价都是不一样的,需要分开来阐述。其中代价可以忽略不计的就是找好下家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辞职,这也是所有方法中最稳妥的一种。
最后是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受裸辞影响最大。如果医疗保险终止,从下个月起,医疗保险将暂停发放。当然可以重新报销,但一旦终止支付,医保卡将有2 - 3个月的恢复期,在此期间医保卡无法自动报销。
在成都,社保断交还会影响购房资格,小孩上学等。离职还是三思而后行吧。
⑶ 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到底有多高
一个员工离职后留下的坑,并不是再找一个人填上就万事大吉了。一般来说,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个月的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6个月的融入期;此外,还有相当于4个月工资的招聘费用,超过40%的失败率。
《财富》发现,员工离职后,从找新人到新人顺利上手,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年薪150%,如果离开的是管理人员则代价更高。
更为纠结的是:权威机构估算,一个员工离职会引起大约3个员工产生离职的想法,照此计算的话,如果员工离职率为10%,则有 30%的员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员工离职率为20%,则有60%的员工正在找工作。
员工3个月离职和2年离职,差很大!
关于员工离职的原因,你当然可以引用某位名人的观点,无非就是两个:钱没给到位、心委屈了。这话当然没错,但从HR的角度来看,不同层级、不同工作年限的员工提离职,其实有更复杂、包罗万象的原因。
1、入职2周离职
入职2周离职,说明新员工看到的实际状况与预期产生了较大差距,这些情况包括公司环境、入职培训、待遇、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第一感受。
HR要做的是,在入职面谈时,就把实际情况尽可能的讲清楚,不隐瞒也不渲染,让新员工能够客观的认识他的新东家,这样就不会有巨大的心理落差,不要担心即将到手的新人不来了,该走的总是留不住;然后把入职的各个环节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包括从招聘到通知入职、报道、入职培训、与用人部门交接等环节,充分考虑到新人的感受和内心需求,进行系统规划和介绍,让新人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让他了解他想了解的内容。
2、入职3个月离职
入职3个月离职,主要与工作本身有关。这可能说明公司的岗位设置、工作职责、任职资格、面试标准等方面存在某些问题,需要认真审查是哪方面的原因,以便及时补救,降低在招聘环节的无效劳动。
3、入职6个月离职
入职6个月离职,多半与直接的上级领导有关。HR要想办法让公司的管理者们接受领导力培训,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领导力应具备的素质。管理者要了解下级的优势,并让他的优势与岗位职责匹配,为公司发挥最大效用,同时也让员工体现出了他的价值。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是一个教练,他有义务和责任发掘潜能和优势,并培养下属,成为下属成功的重要推动力。同一个部门换一个领导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同样一批员工的表现可能也截然相反,一个可能战斗力十足、激情四射,另一个可能抱怨漫天、团队涣散、离职频发。
直接上级应该是最先了解下属的各种动向和倾向的,他的一句话可能解决问题也能造成矛盾,如果没有处理好,队伍士气下降、战斗力下滑,就会进入不良循环。因此在1年内离职员工较多的团队,要注意他的直接上级可能出问题了。
4 、2年左右离职
2年左右离职,一般与企业文化有关系。这时的员工一般对企业已经完全了解,各种处事方式、人际关系、人文环境、授权、职业发展等等了解的都很全面,甚至包括公司战略、老板的爱好。
企业文化好的公司,在招聘环节对应聘者的价值观方面会有全面考察,希望新员工能融入到公司文化中,为文化的持续优化添砖加瓦;而企业文化不太好的公司,对应聘者的价值观要求不是太高,往往只是片面考察,希望他们进来能净化和改良文化氛围,但事与愿违:
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取向可能就有问题或有缺陷
即使他们价值观取向都是正向的,但一个人的力量无法与长久形成的氛围相匹敌
新员工入职,都在努力融入到团队,尽量表现的不那么离群,因此更容易被同化
当公司文化与新员工价值观冲突到一定程度,甚至达到临界或突破原则,就会导致关系破裂,离职就在所难免。作为企业,要每日三省吾身,察觉到公司内的不良因素,公司不在大小,都需要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