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按开票收入结转成本怎么算
扩展阅读
ps怎么用贝塞尔工具 2025-05-07 09:45:56
世界上哪个地区有钻石 2025-05-07 09:16:56
人力资源如何取名字 2025-05-07 09:04:56

按开票收入结转成本怎么算

发布时间: 2023-06-12 18:22:46

1. 结转销售成本是按着开出的发票金额吗

朋友,不是,开出的发票是确认收入。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

一、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定按最早购入的商品进价作为出售或发出商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即先购入先销售。因此,每次发出的商品都假定是库存最久的存货,期末库存则是最近购入的商品。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先入库必须先发出的商品,如易变质的鲜活商品。

根据A商品明细账资料,7月份的商品销售成本计算如下:

月内销售数量为1 300包,按先进先出法计算为:

(400×2.00)+(300×2.20)+(200×2.40)+(400×2.60)=2 980(元)

期末库存商品金额=200×2.80=560(元)

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可以逐笔结转,不需计算商品单价,但工作量较大,如购进批次多,而单价又各异,则计算工作较为复杂,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简单的企业。

二、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以每种商品库存数量和金额计算出加权平均单价,再以平均单价乘以销售数量和期末库存金额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库存金额+本期购入金额)/(期初库存数量+本期购入数量)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期末库存金额=期末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例】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加权平均单价=(800+660+480+1040+560)/(400+300+200+400+200=3540/1500=2.36(元)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1 300×2.36=3 068(元)

期末库存商品金额=200×2.36=472(元)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商品销售成本比较均衡,计算结果亦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较少,前后进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

三、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在每次购入商品以后,根据库存数量及总成本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结存金额+购进金额)/(结存数量+购进数量

【例】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7月4日进货后平均单价=(800+660)/(400+300)=2.09(元)

7月7日进货后平均单价=(1460+480)/(700+200)=2.16(元)

7月19日进货后平均单价=(1184+1040)/(550+400)=2.34(元)

7月21日进货后平均单价=(2223+560)/(950+200)=2.42(元)

本月各次销售商品成本按销售时的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如下:

7月13日商品销售成本=350×2.16=756(元)

7月26日商品销售成本=500×2.42=1 210(元)

7月30日商品销售成本=450×2.42=1 089(元)

本月商品销售成本合计1 300(包),3 055(元)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比较均衡,但也存在企业经营商品品种多,每月进销业务频繁时计算工作量较大的问题。

一般适用于品种简单,前后进货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

四、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以每一批商品的实际进价作为计算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批商品销售成本=每批商品销售数量×该批商品实际进货单价

采用个别计价法,会计部门应按进货批次设置商品明细账;业务部门应在发货单上注明进货批次;仓库部门应按进货批次分别堆放商品。

这种方法便于逐笔结转商品销售成本,计算比较正确,但工作量较大,适用于直运商品和进货批次少、销售能分清进货批次的商品。

五、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是按照每一种库存商品的最后购进的商品进价成本作为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时,先按最后一次购进的进货单价计算,最后一次购进的商品销完了以后,再依次向上一次推进计算。

【例】仍以资料为例,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和期末库存商品金额。

月内销售数量为1 300包,按后进先出法计算:

商品销售成本=(200×2.80)+(400×2.60)+(200×2.40)+(300×2.20)+(200×2.00)

=560+1 040+480+660+400

=3 140(元)

期末库存商品金额:200×2.00=400(元)

从上例计算结果看,采用后进先出法,在购进单价持续上升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商品销售成本为最高成本,而期末库存金额却是最低成本,毛利亦为最少。在购进单价连续下降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商品销售成本为最低成本,而期末库存金额却是最高成本,毛利亦为最多。

六、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一种对商品销售成本估算的方法。即用估计的毛利率(按上季实际毛利率或本季计划毛利率)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商品销售成本=本月商品销售额×[1-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

采用毛利率法,计算手续简便,但计算的商品销售成本不够准确,因为这种方法是按照企业全部商品或大类商品计算的。通常只有在季度的第一、第二两个月采用,季末应选用其他五种成本计算方法中的一种进行调整。一般适宜于经营品种较多,月度计算商品销售成本有困难的企业。

以上六种商品销售成本的方法各有特点,企业应结合业务情况选择采用。但一经选定,在一个年度内不能随意更换,以保持年度商品销售成本计算口径一致。


如果使用会计核算软件成本数据由会计核算软件自动生成,以下是保会通财务管理软件生成的成本数据:

销售成本结转会计凭证: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0

贷:库存商品 500

2. 收到部分货款并开具发票,怎么结转成本

收到部分货款并开具发票,怎么结转成本

发出货物收到部分货款并开具发票:
①借:主营业务成本一甲商品
贷:库存商品一甲商品
②借:银行存款
借:应收账款一A公司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甲商品(含税)
③借:主营业务收入一甲商品(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一增值税(销项)

收到现金货款,未开具发票,月底怎么结转成本

收到货款,开不开发票和你结转成本没有必然联系。
你的成本不是发票成本,是商品成本。
借: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无票收入)
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货款尚未收到,怎样结转成本

一.销售单位只要确认了销售实现,不论货款是否收到,月末都要结转销售成本,
1.会计分录做: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商品
二.在会计中,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实现的条件是: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全部转移给购买方 ;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商品实施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5、相关已发生喊散或将发生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

销售服务费开具发票了月末的要结转成本吗

要转,但是如果是兼营,没有直接成本也可以不体现

预收款发票已开,但货成本为确定,怎么结转成本

货物成本暂估入账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
按暂估入账成本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已发出商品并开出增值税发票但还没收到货款当月需要结转成本吗

1、只是发出商品,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没开发票),所以不用结转销售成本。
2、发出商品的时候: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特此回答!

进货没发票怎么结转成本

那当然没有进货成本了,只有多缴所得税。进货不要票,看似价格便宜了,多交所得税了才明白,看看哪头轻、哪头重!

没有进货发票怎么结转成本

1.如果将来能够取得发票,可以先按暂估入账.
2.如果将来也不能够取得发票,可以以协议,合同,收据等原始票据入账,但所得税申报时应将此部分成本做纳调减处理.
3.主营业务成本:是损益类帐户,用来核算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郑蔽氏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成本。它的借方登记已销售商品产品劳务供应等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帐户的数额,结转后应无余额。该帐户也应按产品类别设置明细分类帐户。

7月开具销售发票48500,没有进货发票,要结转成本吗?怎样做会计分录?

这是简单的事项,如按会计准则作帐,则购进材料要先作入库,那怕是空转一下也可。材料购进未开票或付款,要先作估价,你朋友的建议是对的。如是从事工程项目,则相应的工程人员工资也要进成本,而不是全进费用。
开出发票时,可先作销售,
借:应收帐款 4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8500
借:银行存款48500
贷:应收帐款48500
如为了配比原则,此处应按预计材料和人工成本作估价,一般可按收入80-90%预估,具体按预算毛利率吧,(此处略)
借:材料12000(暂估)
贷:应付帐款-A公司12000
借:应付帐款-A公司3600
贷:银行存款 3600
借:并并应付帐款-A公司8400(发票附后)
贷:银行存款 8400

借:材料38000(暂估)
贷:应付帐款-B公司38000
借:应付帐款-B公司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借:应付帐款-A公司22000(收到发票附后)
贷:银行存款 22000
如前面未作成本,此时仍可预计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XXX
贷:原材料 XXX

开出去维修发票怎么结转成本

很多企业会有一个结转成本的比例,比如成本是收入的70%左右,如果发票确认10000,那成本就结转7000.当然,具体的比例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3. 发票开了全额怎么结转成本

1、首先发票开了全额进行结转成本,需要根据实际发票内容,将总金额按单项成本分解。
2、运袜其次确定每个单项的开票金额。
3、最后按照成本雹销的来源,将每项旁肆激开票金额转入对应的费用成本科目,即可完成结转成本。

4. 根据开票金额如何推算出成本

人工工资、材料票、苗木票等,这些都不是算出来。
成本必须是按实际发生人工工资、材料、苗木等取得的发票记账,通过记账核算出来的。

5. 结转销售成本金额是怎么算出来的

结转销售成本金额可以从下面四种方法来考虑结算。
1、第一可以通过产品销售的成本和数量来计算的。其公式是:结转成本金额=产品销售数量与生产成本之积。
2、第二可以使用收入百分比法。本月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百分比等于本月收入除以全年总收入再乘以百分之百。 在一般商业企业中,计算转销售成本金额时,当商品成本与价格之间的毛利率比较平衡时,是比较适合运用收入百分比法结转销售成本的。但是该方法不适用于工业企业生产,因为工业生产的产品的毛利率不太稳定。
3、第三种是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以数量为权数计算每种材料的实际平均单价,作为发材料的计价依据。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等于平均单价乘以发出材料数量。平均单价等于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加上本期入库存货实际成本之和再除以期初结存存货。该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前后进价相差幅度微小并且月尾定期计算和结转销售成本的商品。其是需要根据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商品数量与库存商品的单价相乘。
4、第四种是通过使用进销台账法。全月平均法等于(期初金额+入库金额)除以(期初数量+入库数量) 。该种方法比较适合用于进销商品库存数量比较大的商业贸易公司。运用进销账法,会计人员可以通过了解各种商品的出入库数量和进价、留结余情况、结存情况,到月末就自动计算出每种商品的出库成本。
拓展资料:
结转销售成本是销售商品的成本,计算从库存商品到营业成本的过程。从细方面来说,结转成本是对企业商品、劳务、资产和产品等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核算成本,可以记为损益类账目分类科目。在做会计分录时,借方计入企业劳务、商品等成本,贷方期末余额计入本年利润,结算转入余额为0。

6. 一般纳税人结转成本依据什么结转金额怎么来

一般纳税人结转成本依据进项发票中的成本价计算出来进行结转的。

一般纳税人收到进项发票做库存商品分录,登记库存商品数量帐,开具销售发票,根据销售品名,销售数量*按照库存商品的成本价计算出销售成本金额。按此制做月度销售成本明细单。

根据《月度销售成本明细单》结转销售成本。

拓展资料: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年应税销售额,包括一个公历年度内的全部应税销售额)超过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纳税,并可凭进货发票进行税款抵扣;小规模纳税人按简易办法计算纳税,即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征收率计税,连同销售价款一并向买方收取(不进行税款抵扣),然后上缴税务机关。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税率计算的增值税税额。该销项税额按照规定在销售额之外一并向购买方收取,其公式为:销项税额=销售额X税率

1.销售额的确定

增值税的应税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从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一切价外费用。

价外费用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凡价外费用,无论其会计制度规定如何核算,均应并入纳税人的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价外费用不包括以下项目:

(1)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

(2)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3)同时符合承运部门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买方和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这两个条件的代垫运费。

(4)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行政事业性收费:1)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2)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3)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5)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2.销售额的计算

(1)销售额以人民币计算。纳税人以外汇结算销售额的,其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销售额发生的当天或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纳税人应事先确定折合率,确定后一年内不得变更。

(2)纳税人进口货物,以组成计税价格为计算其应纳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

如进口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范围的,其组成计税价格还应包括消费税税额,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的,按以下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4)混合销售行为按规定应当征收增值税的,其销售额为货物的销售额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的合计。

(5)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价格明显偏低而无正当理由的,或者视同销售行为而无销售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按下列顺序核定其销售额:

第一,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第二,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第三,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其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上述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实际生产成本或销售外购货物的实际采购成本;该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6)对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单独核算的,不并入销售额。但对逾期未收回包装物而不再退还的押金,应并入销售额,按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征税。

(7)对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的,可按冲减折扣额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将折扣额另开发票的,不论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在征收增值税时,折扣额不得冲减销售额。

(8)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但对金银首饰以旧换新业务,可按销售方实际收取的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征收增值税);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货物的,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还本支出。

7. 别的公司在我们公司中转用电然后开票的收入怎么结转成本

1、当月收到供电部门开具的电费发票时,应按照其他公司实际使用的电量所分摊的电费不含税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支出-转售水电费"(需新增会计科目),以冲减后不含税金额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科目。
2、当月应根据分摊的电费进行开具发票时,应以分摊的电费不含税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转售水电费"(需新增会计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