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总账的生产成本科目有哪些
扩展阅读
中国石油的发票怎么查 2025-05-14 16:46:27
想买一台车怎么查看价格 2025-05-14 16:45:46

总账的生产成本科目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5-31 02:09:31

1. 生产成本包括哪些科目

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2. 生产成本包含什么

"生产成本"科目用于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如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劳务.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会计科目里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大类. 产品成本计算的程序 1.确定成本计算方法。开展成本计算之前,先要确定采用哪一种成本计算方法。通常所用的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这要根据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组织的特点,同时结合成本管理的要求情况来进行选择。 2.设置有关的成本计算账户。为了计算产品的成本,需要设置一个专门的账户,即"生产成本"账户。其借方汇集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贷方反映产品完工转出的制造成本。 对于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来说,发生的费用无非是两种:①直接费用。②间接费用,即共同性的、不是直接为生产这-对象服务的费用。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则直接费用和 间接费用并没有差别,都应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但是,企业一般都是生产多种产品。这样,直接费用仍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而间接费用就必须先要汇集起来,然后再分配摊入各个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这样,需要先单独设置一个账户,即"制造费用"账户,"制造费用"账户的作用就是汇集各种间接费用,再合理地分配到成本计算对象上去。 如果废品和停工的情况比较多,就需要搜集有关的废品和停工损失资料,并专门设置一个"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账户,把这些损失汇集到"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账户的借方,然后在其贷方作出恰当的处理并转出:如果是正常损失,一般应分配进入产品成本;否则应转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 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生产中发生的支出不一定就要计入生产成本,支出的期间与成本计算期间可能不一致。支出发生后有两种情况:①生产中发生的费用在本期发挥出全部效益,效益不递延到下期。这种情况应把费用直接记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账户。②本期发生的费用支出不应由本期负担。这里面又有两种情况: ①先支出,后计入成本费用。这种情况应设置"待摊费用"账户,支出时借记"待摊费用"账户,分期摊入成本费用时再贷记"待摊费用"账户。②先计入成本,后支出。这种情况应设置"预提费用"账户,计入当期成本费用时借记有关成本费用账户,贷记"预提费用"账户,支付再借记"预提费用"账户。 3.核算费用发生及按用途分类。成本计算的过程是一个费用的汇集和分配(摊)的过程,或者反过来说,费用的核算最终也就是成本的核算。成本计算就是一个对费用进行多步骤处理的过程。要做好成本计算工作,第一步就是要准确反映总共开支了多少费用,开支了一些什么性质的费用。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本企业在当期到底有哪些开支,开支了哪些费用。这是做好成本计算工作的基础。如消耗了多少原材料,要用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等方法进行恰当的计量;如由于设备发挥效用,而磨损的价值,要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折旧。二是费用发生后,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在成本计算过程中,不仅要反映开支了一些什么费用,而且要进一步明确开支的费用起了什么作用。对谁发挥了效用。费用发生后起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①费用发生后没有在当期发挥作用,应向后期递延。如预付租金等,应计入待摊费用。②开支发生在当期,而其效用发生在上期。如在年初支付上年的全部租金,不能作为当期费用,而应借记入预提费用账户。③大多数开支,是开支在本期,效用也在本期,这些费用不仅要计入当期的成本,还要按其具体用途进行分类。不管成本计算的对象是什么,一般来说,都需要支付以下成本项目;或者说,费用发生后,无非是起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消耗各有关材料,这些材料构成产品的实体,这叫直接材料费用;二是消耗各有关人工费用,这些生产工人的劳动直接用于产品的制造,这叫直接人工费用;三是消耗各种材料和人工及其它费用,这些费用不直接用于产品的生产,只是在生产过程中起辅助作用,或提供必要的生产条件,这种费用就叫制造费用。 为了反映费用的发生及按用途分类的情况,需要作一笔会计分录,即: 借:有关成本费用账户 贷:有关资产负债账户 在这笔会计分录中,贷方的有关资产负债账户反映费用开支的具体情况。这些账户是现金、原材料、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账户,反映企业到底开支了一些什么费用。借方的有关成本费用账户则包括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反映这些费用起了什么作用。其中生产成本是成本计算的主要账户,最后所有的费用都要归集到生产成本账户。记到生产成本账户的费用还要进一步按用途分类,一般分为直接材料、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三个项目。 4.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生产成本"总账下有两个明细账户:一是基本生产,用于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二是辅助生产,用于核算为生产产品服务的有关生产部门的成本。辅助生产也是一种生产活动,它为基本生产活动提供必要的产品和劳务,也要消耗各种生产费用,同样要计算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的计算需要设置" 辅助生产"明细账户,其借方汇集发生的各种费用,其贷方计算辅助生产车间完工的产成品成本,同时转入基本生产明细账。这个账户一般没有余额。 5.制造费用的分配。产品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其中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是属于直接费用,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发生的制造费用是间接费用,不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而是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中汇集,然后再分配记入"生产成本"账户。 6.产成品成本的计算。通过上述步骤,本期发生的全部生产成本都已汇集在"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如果企业没有在产品,则产成品成本就是生产成本账户的期初余额加上本期发生的全部生产成本。但是,一般企业都同时有在产品和产成品,因而需要把产品生产成本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同时计算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 "生产成本"账户的有关数据之间有下列关系: 期初余额+本期发生的全部生产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产成品成本 产成品成本=期初余额+本期发生的全部生产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也就是说,产成品成本的计算问题,即要把总成本在期末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进行分配。一般用约当产量法或定额法等方法进行分配。 产成品成本计算出来后,还要用产成品总成本除以总产量,求得单位成本,这样产品成本计算才全部结束。

3. 总账科目有哪些

总账科目包含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产成品、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锋察款、应付账款、应交税金、本年利润、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利润分配、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总账和明细账的区别:

1.二者反映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不一样。总账反映资金增减变化的总括情况,提供总括资料;明细账反映资金动动的详细情况,提供某一方面的详细资料;有些明细账还可以提供实物量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2.二者的作用不同。总账提供的经济指标,是明细账资料的综合,对所属明细账起着统驭作用;明细账是对有关总账的补充。起着详细说明的作用。

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要点如下:

1.对于需要提供其详细指标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应根据审核无误后的记账凭证,记入总分类账户的同时,记入同期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有关各明细分类账户。(依据相同)

2.登记总分类账及其所属明细分类账的方向应该相同。(方向一致)

3.记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与记入其所属的各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相等。(金额相等)

明细帐就是总帐下建立的明细记录,它是总帐核算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总帐的具体说明,是记帐的基础,它是根据记帐凭证进行记载,一笔一笔地记录来设置明细帐。

总账是根据一级会计科目(亦称总账科目)开设的账簿,用来分类登记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提供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收入和利润等总括的核算资料。

只要你将所有的记帐凭证记明确,根据凭证逐笔登记,其实很简单。如果有原始凭证发生,比如说提现金,或者报销单据,发工资……总之公司里有业务往来时就需要做帐务处理。

4. 总账科目包括哪些 共85类科目

一、资产类


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在途物资、材料、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二、负债类


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


三、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四、成本类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五、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




(4)总账的生产成本科目有哪些扩展阅读:


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原材料”等。


总分类账是指按照总分类科目设置,公允货币计量单位进行登记,用来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账户。


简称总账。是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账户,用来登记全部经济业务,进行总分类核算,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总分类账所提供的核算资料,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任何单位都必须设置总分类账。


总分类账一般采用订本式账簿。总分类账的账页格式,一般采用“借方”、“贷方”、“余额”在栏式,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在“借方”、“贷方”两栏内增设“对方科目”栏。总分类账的账页格式,也可以采用多栏式格式,如把序时记录和总分类记录结合在一起联合账簿,即日记总账。


5. 总账的生产成本科目是包括哪些明细科目

“生产成本”本身是总账科目,如果你的问题是生产成本的明细科目有哪些?
明细科目可以按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设置;也可以按在产品、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设置;还可以按产品名称和型号设置。关键看核算需要。

如果你的问题是成本类科目有哪些,应该是: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工程施工工程结算机械作业

6. 生产成本明细科目包括哪些


生产成本包括“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明细科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科目应按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和产品(例如:动力、修理、运输、自制工具、自制材料等)为成本计算对象。“基本生产成本”明细科目应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例如: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立为三级明细。
生产陵枣成本定义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轮此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尺桐拆、劳保费等)。
为了核算生产成本,可设置生产成本账户进行核算,并可以分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制造费用在未计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之前,应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中进行归集核算,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之中。
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减去期末在产品成本,便能计算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生产费用=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7. 生产成本包括哪些会计科目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工资
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工资
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
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

8. 总账科目有哪些

问题一:什么是总账科目,什么又是明细科目? 总账科目是会计制度规定的科目,它是总括反映单位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科目,如银行存款历旦、存货、主营业务收入等。
明细科目是对总账科目进行具体分析、详细的科目,有的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设置,有的可以按照单位具体情况确定,如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的类别(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主营业务收入按照收入类别(产品销售收入等)设置。
以上解释不知能否解决你的问题?

问题二:总账科目有哪些 在设置总账科目时是根据资产负债表的顺序设定的,即: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其他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这样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可按帐页顺序抄录。把损益类放在最后,因为损益类科目月末无余额,在加计余额时也很方便。
你企业所用到的会计科目全部都要列入总账科目。
例如:资产类;现金、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其他应肢首扰收款、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等。
负责类;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预提费用、长期借款、等。
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
成本类;生产成本、总账费用劳务成本等。
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
总帐科目是总帐中根据各个明细科目汇总登记,使用的会计科目分类。
比如招待客人吃饭用的钱.
总帐科目为管理费用,明细科目为业务招待费。
总帐科目为一级科目,也就是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产成品、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帐款、应交税金芹雀、本年利润、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利润分配、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明细科目为二级科目,也就是对一级科目再进行细分,比方说现金的二级科目可以为**工行、**建行、**农行等等 。
一般明细账是指一级科目下设置的二级或三级明细分类。如管理费用下的:办公费、交通费、通讯费、招待费、会议费、管理费、工资、保险等等。十七栏帐也叫多栏式帐页,他可用于三级明细分类的统计。如要将办公费用要细分是哪个部门或车间发生的时候可用多栏式。
三栏式明细账设有“借、贷、余”三个基本栏次,一般不设置反映对应科目的栏次。三栏式明细账适用于只需要进行金额核算,不需要进行数量核算的结算类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例如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总账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就可采用三栏式明细账进行。
十七栏或十三栏明细账,一般用于成本费用类科目,因为这类科目下需要设置二级明细科目,而且明细科目比较固定,比如“管理费用”下有: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等等。 设账时,只要将各二级科目名称依次写在借贷余三栏后边各栏里;记账时,将一级科目发生额按借贷方记入前三栏,将二级科目发生额按其科目名称记在相应栏里;结帐时,前三栏按一般明细账方法结,后边各栏只结出本月发生额即可。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计算出成本费用各明细科目的数额,以便于核算。

问题三:请问会计总帐科目包括那些科目,每个总帐科目又都分成那些明细科目呢? 在设置总账科目时是根据资产负债表的顺序设定的,即: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其他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这样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可按帐页顺序抄录。把损益类放在最后,因为损益类科目月末无余额,在加计余额时也很方便。
你企业所用到的会计科目全部都要列入总账科目。例如:资产类;现金、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等。负责类;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预提费用、长期借款、等。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成本类;生产成本、总账费用劳务成本等。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总帐科目是总帐中根据各个明细科目汇总登记,使用的会计科目分类。
比如招待客人吃饭用的钱.
总帐科目为管理费用,明细科目为业务招待费。
总帐科目为一级科目,也就是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产成品、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帐款、应交税金、本年利润、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利润分配、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明细科目为二级科目,也就是对一级科目再进行细分,比方说现金的二级科目可以为**工行、**建行、**农行等等 。
一般明细账是指一级科目下设置的二级或三级明细分类。如管理费用下的:办公费、交通费、通讯费、招待费、会议费、管理费、工资、保险等等。十七栏帐也叫多栏式帐页,他可用于三级明细分类的统计。如要将办公费用要细分是哪个部门或车间发生的时候可用多栏式。三栏式明细账设有“借、贷、余”三个基本栏次,一般不设置反映对应科目的栏次。三栏式明细账适用于只需要进行金额核算,不需要进行数量核算的结算类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例如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总账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就可采用三栏式明细账进行。十七栏或十三栏明细账,一般用于成本费用类科目,因为这类科目下需要设置二级明细科目,而且明细科目比较固定,比如“管理费用”下有: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等等。 设账时,只要将各二级科目名称依次写在借贷余三栏后边各栏里;记账时,将一级科目发生额按借贷方记入前三栏,将二级科目发生额按其科目名称记在相应栏里;结帐时,前三栏按一般明细账方法结,后边各栏只结出本月发生额即可。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计算出成本费用各明细科目的数额,以便于核算。

问题四:总账科目一般有那些,明细账科目一般有那些? 明细科目是具体到发生费用的那一笔款项,例如某营业人员通过坐公交办理业务,那么他的总账科目就是营业费用,明细就是差旅费,又例如管理人员购买办公用品,那么他的总账就是管理费用,明细就是办公费~~~等等,有规律可循,最后靠你自己努力

问题五:总分类账有哪些祥细的科目 总分类账祥细的科目
一、资产类
1 1001 库存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3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银行专用
4 1011 存放同业 银行专用
5 1015 其他货币资金
6 1021 结算备付金 证券专用
7 1031 存出保证金 金融共用
8 1051 拆出资金 金融共用
9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10 111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金融共用
11 1121 应收票据
12 1122 应收账款
13 1123 预付账款
14 1131 应收股利
15 1132 应收利息
16 1211 应收保户储金 保险专用
17 1221 应收代位追偿款 保险专用
18 1222 应收分保账款 保险专用
19 1223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
20 1224 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
21 1231 其他应收款
22 1241 坏账准备
23 1251 贴现资产 银行专用
24 1301 贷款 银行和保险共用
25 1302 贷款损失准备 银行和保险共用
26 1311 代理兑付证券 银行和证券共用
27 1321 代理业务资产
28 1401 材料采购
29 1402 在途物资
30 1403 原材料
31 1404 材料成本差异
32 1406 库存商品
33 1407 发出商品
34 1410 商品进销差价
35 1411 委托加工物资
36 1412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37 1421 消耗性生物资产 农业专用
38 1431 周转材料 建造承包商专用
39 1441 贵金属 银行专用
40 1442 抵债资产 金融共用
41 1451 损余物资 保险专用
42 1461 存货跌价准备
43 1501 待摊费用
44 1511 独立账户资产 保险专用
45 1521 持有至到期投资
46 152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47 152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8 1524 长期股权投资
49 1525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50 1526 投资性房地产
51 1531 长期应收款
52 1541 未实现融资收益
53 1551 存出资本保证金 保险专用
54 1601 固定资产
55 1602 累计折旧
56 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7 1604 在建工程
58 1605 工程物资
59 1606 固定资产清理
60 1611 融资租赁资产 租赁专用
61 1612 未担保余值 租赁专用
62 1621 生产性生物资产 农业专用
63 1622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农业专用
64 1623 公益性生物资产 农业专用
65 1631 油气资产 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
66 1632 累计折耗 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
67 1701 无形资产
68 1702 累计摊销
69 170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70 1711 商誉
71 1801 长期待摊费用
72 1811 递延所得税资产
73 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负债类
74 2001 短期借款
75 2002 存入保证金 金融共用
76 2003 拆入资金 金融共用
77 2004 向中央银行借款 银行专用
78 ......>>

问题六:在会计中,该如何区分哪些用总账科目余额填列与明细科目余额填列 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均需填列“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两栏:
? “年初余额”栏填列方法:
“年初余额”栏的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内容与上年度不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年“年初余额”栏。
? “期末余额”栏填列方法:
1、根据总账余额直接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各总账科目的余额直接填列;
2、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需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注:备用金不属于其他货币资金,属于其他应收款。)
3、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1)“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2)“预收款项”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3)“预付款项”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预付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4)“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借款”项目,需要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将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计算填列。
5、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等项目,应当根据“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等项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等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固定资产”项目,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无形资产”项目,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6、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需要根据“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等总账科目期末余额的分析汇总数,再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期末余额”各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填列方法如下:
1、“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企业会计报告期末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合计数。本项目应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2、“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本项目应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3、“应收票据”项目,反映企业收到的未到期收款而且也未向银行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等应收票据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应收票据”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账户中有关应收票据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4、“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

问题七:会计科目中哪些科目属于一级会计科目 大致说一下吧,互相学习。你说的现金.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主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其他应付账款.管理费用这些科目都属于一级科目,明细科目就是在一级科目下面设定的对应科目,如1001现金是一级科目,1001.01现金――人民币、1001.02现金――欧元、1002.03现金――美元等等就是明细科目,明细科目的设定要遵循会计制度已有规定外,在不违反制度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同理银行存款也可以设成:1002.01银行存款――工行、1002.02银行存款――建行等等,除了按不同银行分之外,还可以按币别分1002.01.01银行存款――工行(美元)、1002.01.02银行存款――工行(欧元)等等设三级明细科目。管理费用也一样,管理费用――办公费、管理费用――差旅费等等。其他科目的设置也一样的道理。

问题八:科目汇总表和总账有什么区别... 科目汇总表亦称‘记账凭证汇总表”。定期对全部记账凭证进行汇总,按各个会计科目列示其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的一种汇总凭证。依据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科目汇总表中各个会计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应该相等,因此,科目汇总表具有试算平衡的作用。科目汇总表是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下总分类账登记的依据。
你在科目汇总表编制完成后就可以根据它等级总账了。然后根据总账编制财务报表。
当然你也可以在excel中直接录入期初数据后咱编制科目汇总表,用公式直接就可以的出来期末数据,然后揣根据这些数据编制财务报表。
如有需要我可以给你发几个表过去,不过你的给我“悬赏分”啊!

问题九:小企业会计总账主要有哪些科目 根据企业的性质写出需要的科目,不同的企业涉及的科目不是相同的。
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账本。

问题十:总账科目有哪些 在设置总账科目时是根据资产负债表的顺序设定的,即: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其他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这样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可按帐页顺序抄录。把损益类放在最后,因为损益类科目月末无余额,在加计余额时也很方便。
你企业所用到的会计科目全部都要列入总账科目。
例如:资产类;现金、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等。
负责类;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预提费用、长期借款、等。
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
成本类;生产成本、总账费用劳务成本等。
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
总帐科目是总帐中根据各个明细科目汇总登记,使用的会计科目分类。
比如招待客人吃饭用的钱.
总帐科目为管理费用,明细科目为业务招待费。
总帐科目为一级科目,也就是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产成品、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帐款、应交税金、本年利润、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利润分配、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明细科目为二级科目,也就是对一级科目再进行细分,比方说现金的二级科目可以为**工行、**建行、**农行等等 。
一般明细账是指一级科目下设置的二级或三级明细分类。如管理费用下的:办公费、交通费、通讯费、招待费、会议费、管理费、工资、保险等等。十七栏帐也叫多栏式帐页,他可用于三级明细分类的统计。如要将办公费用要细分是哪个部门或车间发生的时候可用多栏式。
三栏式明细账设有“借、贷、余”三个基本栏次,一般不设置反映对应科目的栏次。三栏式明细账适用于只需要进行金额核算,不需要进行数量核算的结算类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例如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总账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就可采用三栏式明细账进行。
十七栏或十三栏明细账,一般用于成本费用类科目,因为这类科目下需要设置二级明细科目,而且明细科目比较固定,比如“管理费用”下有: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等等。 设账时,只要将各二级科目名称依次写在借贷余三栏后边各栏里;记账时,将一级科目发生额按借贷方记入前三栏,将二级科目发生额按其科目名称记在相应栏里;结帐时,前三栏按一般明细账方法结,后边各栏只结出本月发生额即可。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计算出成本费用各明细科目的数额,以便于核算。

9. 生产成本有哪些科目组成

“生产成本”本身是总账科目,如果你的问题是生产成本的明细科目有哪些?
明细科目可以按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设置;也可以按在产品、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设置;还可以按产品名称和型号设置。关键看核算需要。

如果你的问题是成本类科目有哪些,应该是: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工程施工工程结算机械作业

10. 成本类的会计科目有哪些

1、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2、制造费用

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制造费用包括产品隐稿橘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各个生产单位所发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和维修费,具体有以下项目:各个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等。

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10)总账的生产成本科目有哪些扩展阅读:

为了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必须对会计科目按照其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进行级次划分。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分类。

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灶团容所做的总括分类,它提供总括性的核算指标,如“固定资产”、“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所作的更为详细的分类,它能提供更为详细、具体的核算指标,如“应收账款”总分类科目下按照具体单位名称分设的明细科目,具体反映应向该单位收取的货款金额。

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二级科目下分设三级科目、四级科目等进行会计核算,每往下设置一级都是对上一级科目的进一敬饥步分类。

在我国,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自行增设、删减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以保证会计科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