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种植绿化苗木的成本怎么算//////////农村人。准备明年做这个。。
种植绿化苗木的成本好计算:1、土地承包费;2、苗木幼苗、种子费;3、人工费;4、水电费;5、看护费;6、销售疏通关系费;7、车费等等。
② 苗圃基地成本核算
主要包括以下费用:
1、土地租凭费用:看你要多大的土地呢,如果建苗圃建议找些细砂土的地,这样的地松软且透气,营养良好。如果以陕西目前的地价,每亩每年1000元,你租50亩, 就是年费用5万。
2、种苗费:继续以50亩算,种苗费看树种不同而有所不同,本人是蓝田县中心苗圃,主要搞白皮松育苗,如果按此计,每亩地育白皮松种子,则每亩地约投次4万元(含初次种子费用、人工费用)
3、管理费:仍以50亩白皮松算,每年每亩约1000元,50亩就是5万元。肥料等每亩200元,共1万,此项费用为6万元
以上合计:初次费用第一年需要约15万。以后费用随着劳动力和其他的变动而变动。
③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苗木包活费怎么计算
有几种的计算方法;
第一、根据园林定额中的养护标准中的养护费和苗木成活率来计算苗木的包活费(养护费+成活率中的死亡苗木费用)
第二、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估算苗木的成活率(施工的季节很关键)然后把几种费用加起来既是(养护费+苗木费+栽植费)
第三、在正常的施工季节、正常的养护苗木的包活费在苗木的总成本的5-8%(仅供参考)
④ 苗木(种植业)成本核算问题
第一个问题,从“消耗性生产物资-----xx苗木”科目结转到“农产品”科目的意义相当于生产性企业从“生产成本”结转到“产成品”,会计核算的功能之一是生产经营活动的记录和反映,所以这一步还是要结转的。
第二个问题,首先自产苗木销售可以享受增值税减免政策,具体你可以向税务机关咨询。享受免税政策的情况下,你可以不考虑税金的处理;如果你未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而有3%的增值税,那你应该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含税收入/(1+3%)为计税基数,计税基数*3%为应缴税金,含税收入中减增值税税金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103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 3
⑤ 绿化工程中自己种植的苗木会计应怎样核算
根据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 ,农业活动是指农业企业对生物资产转化为农产品或其他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的管理。生物转化,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变、生产、繁殖的过程。生物资产应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将收获为农产品或为出售而持有的生物资产。根据以上定义,绿化苗木应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应当按实际成本入账。企业苗木成本核算应增设“待摊费用”、“农业生产成本”科目,核算农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1.苗木初始建园时,为了账务处理清晰,可增设“待摊费用”科目进行建园费用的归集。除初始购入的种苗支出直接计入相应的品种成本外,其余发生的所有与建园有关的费用计入“待摊费用”。“待摊费用”可根据企业实际费用项目情况建立相应的二级科目(如土地费、整地、肥料、栽植、除草等)进行明细核算,建园结束时由该科目转入“农业生产成本”科目进行正常生产投入核算,会计处理如下: 借:待摊费用(二级科目)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借:农业生产成本(二级科目)
贷:待摊费用 2.“农业生产成本”科目用于核算苗圃建园后正常生产投入的费用,应按品种、生长年限分别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及公共性抚育成本的归集,可在“农业生产成本”下再增设一个二级科目——“待分配成本”,用于归集当期发生的抚育成本,会计处理如下: 借:农业生产成本——待分配成本(公共性抚育的成本)
——某品种苗木(可直接进入某品种的抚育成本)
贷:现金(银行存款等) (二)苗木成本的计算与分配 苗木作为一种特殊存货,在未出圃前始终处于在产品状态,日常管理抚育成本占很大比例,如果按月进行苗木成本费用的分配,势必会大大增加核算工作量,可按季度或半年(根据苗木生产及管理的季节性特点,笔者认为按季度较合适)进行分配。分配公共性抚育成本时,可考虑按各品种的面积作为分配基数,如有套种现象,苗木规格相差很大,可按套种的数量与不存在套种情况下的标准数量比,折合为面积进行分配。另外,由于苗木因品种不同而导致生产管理的繁杂程度不一样,所以应在第一次分配的基础上,根据品种间管理的难易程度制订相应的再分配难易系数(由生产管理部门提供),对不同品种的公共抚育成本进行二次分配调整。计算方法如下: 1.某品种苗木成本=某品种购苗费(含购苗运费、旅差费等)支出+某品种苗木抚育成本 2.某品种苗木抚育成本=可直接计入某品种成本的抚育成本+公共性抚育成本的分配数 3.某品种苗木公共性抚育成本的分配数=全部苗木的公共性抚育总成本÷总面积×某品种所占面积×品种间难易系数 4.某品种苗木每株苗成本=某品种购苗费(含购苗费、运费、旅差费等)支出÷某品种株数+某苗木品种抚育成本某品种苗木成本÷某品种苗木数量×各生长年限的定额差异系数(由生产管理部门根据生产过程实际情况制定)会计处理如下: 归集时,借:农业生产成本——待分配成本
⑥ 苗木反季节种植费用如何计算
答案:苗木反季节种植费用主要包括苗木本身的费用、人工费、设备费和其他杂费。
解释租胡:苗木反季节种植是指在非正常生长季节种植苗木,一般需要在保证苗木生长的前提下,提高温湿度等环境条件。因此,苗木反季节种植需要投入更多的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苗木本身的费用。反季节种植需要使用生长周期较长的苗木,这类苗木价格相对较高,比如一些小苗可能需要等待一年才能达到正常生长周期下的大小,因此价格也相应较高。
2. 人工费。苗木反季节种植需要对环境进行调控,比如增加温湿度等条件,这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监控,因此人工费用也相对较高。
3. 设备费。苗木反季节种植需要使用一些设备来进行环境调控,比如加热设备、灌溉设备等,这些设备需要一定的投入。
4. 其他杂费。比如土壤调节、防治害虫等杂费也会增加苗木反季节种植的成本。
拓展:苗木反季节种植费用的计算需要根据数哗具体情况进行。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反季节种植的规模和种类来进行估算。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市场价薯型行格等因素。
⑦ 一份完整的园林预算都包括什么内容苗木的价格如何确定
在社会实践中,绿化工程的决算常有以下几中算法来确定。
3.2.1第一种算法
将绿化工程的苗木费列入直接费,查绿化定额套出用工费用也列入直接费,然后再套上综合费率作为间接费。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即为工程总造价。这种算法看上去比较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的单位不多,原因是苗木费是市场价格,如果苗木用得贵重高档,费用占大部分,那么业主再付20-30%的间接费是不合理的。浙江省的造价管理部门也有规定:每株苗木进入直接费的金额不超过贰百元(含贰百 元)的,超过部分作为补差处理。但明确此规定的人是不多的。只有综合性的园林绿化工程土建部分占大头,绿化苗木费占很小的比例,为省事,有的业主单位采用这种算法与土建算法靠齐。
3.2.2第二种算法
将绿化工程苗木费另列,查绿化定额套出用工费用作为直接费,间接费套用单独绿化综合费率(例如浙江省单独绿化综合费率为:特类114.6%;一类100.9%;二类87.3%;三类75.6%;四类63.9%)。然后将苗木费加上人工费,再加上间接费之总和乘以3.43%得出税金。
上述四项之总和即为绿化工程的造价。公式为:造价=(苗木费+人工费+间接费)×(3.43%+1)这种算法对绿化种植占绝大份额的园林绿化工程来说应该算是较为合理的。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有的专类公园如植物园,其中绝大部分苗木在形态、价格的确定上始终有业主方和监理方共同参与,施工单位在苗木采购时无利润可图。而施工单位又往往实行二级经济承包。项目部对公司又有分级承包的制度。在苗木采购时如没有差价,项目部往往无法进行亏本的施工。为此,业主方、监理方、项目部(施工单位)三家协商确定。对于业主和监理确定的苗木价格(包括其他议价的建筑材料如石栏杆等)再给出10%的管理费作为间接费,来作为工程决算费。
3.2.3第三种算法
有的业主在招标书中就明确规定,苗木费报价中包括了苗木的成本费、运输费用、种植养护费用、利润、税金等。这种算法往往出现在合理低价评审定标的竞标办法中。那么各种苗木的单价乘以各种苗木的数量,其总和也就是绿化工程的决算价,无需套用定额。这种做法是一种无序竞争,对绿化施工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由于苗木种植场的参与,他们又缺乏经验,使得绿化工程的质量得不到技术上的保证,园林的造园艺术在工程中不能充分展现出来。
⑧ 绿化工程施工如何进行成本核算我公司提供的自产苗木如何计价
1.绿化工程的成本核算要用“工程施工”科目核算,工程施工下设合同成本及合同毛利。合同成本下设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科目;合同毛利包括利润和上交管理费。老准则直接将“工程施工”借方金额从贷方转出到工程结算成本科目。新准则下“工程施工”仅仅归集实际发生的成本,只有到工程竣工决算以后才和“工程结算”科目对冲。
2.你公司自产的苗木肯定有自己的成本和目标利润。苗木价格=苗木苗原始采购价格+起苗的人工、机械、辅料+在苗圃或者假植区的各种养护人工、树动力根动力等药品费+养护机械及辅料+运到施工现场的运费及截干掉枝等人工、机械等费用+苗圃的预期利润。如果是常绿乔木或者需要断根处理的落叶乔木,还需要考虑前一年度断根的费用。裸根苗木可不考虑这些。
个人认为:自产的苗木可以参照一下网上公布的价格,但要注意苗木土球、胸径的大小及分枝点的高度及所有苗木是否分枝点一致等问题。这些也直接影响到苗木的单价。
⑨ 求绿化工程苗木成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及其他费用的简单有效计算方法!!!
按平方算,一般苗木300每平米,加人工一半,加养护一半
⑩ 组培苗的生产成本是怎样计算的
(1)直接生产成本(按生产10万株组培出瓶幼苗计):按生产每10万株的全过程中(包括继代接种、生根诱导等)约耗用15002000L培养基推算,培养基制备的药品、人工工资、电耗及各种消耗品(如酒精、刀具、纸张、记号笔等)约需直接生产成本3.8万元。
其中,培养期间的电耗常占极大比重,如果能充分利用自然光来减少人工光照和合理利用光源,将大大地降低成本。此外,随着各项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和自动化设备的引进,扩大生产规模也可以有效地降低直接生产成本。一般情况下每株组培苗的直接成本可控制在0.20.3元或更低。
(2)固定资产(厂房、设备及设备维修等)折旧:按年产100万苗的组培工厂规模,约需厂房和基本设备投资100万元左右计,如果按每年5%的折旧推算,即5万元的折旧费,则每株组培苗将增加成本费0.05元左右。
(3)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开支:如果市场营销和各项经营管理费用的开支按苗木原始成本的30%运作计算,每株组培幼苗的成本增加0.10.13元。从以上各项成本费合计计算,每株组培幼苗的生产成本在0.350.5元。因此,组培育苗工厂在选择投产植物品种时必须慎重。要选择有市场前景、售价高的品种进行规模生产,否则可能造成亏损。(4)组培苗的增值:以上是一般组培苗的成本概算,随着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扩大生产规模,可使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此外,还可以通过销售盘苗或营养钵苗、培养珍稀名贵植物和无病毒种苗、培养专利品种组培苗、利用组培法提高培养物的有效药用成分含量等途径使组培苗增值,提高工厂总体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