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边际成本函数怎么求
边际成本函数兄尺就是对总成本函数求导函数,即为边际成本。
C(Q)= 2/3 * Q^3 - 16Q^2 + 180Q
C'(Q)= 2Q^2 - 32Q + 180
(1)如何从供给函数得到边际成本函数扩展阅读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
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相似,也先随芦判产量增加而降低,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增加。只不过它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总成本及平均变动成本的较小,在平均总成本羡哗高与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低点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的计算:
边际成本计算方法很多,教材所承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而且与概念不一致。但从应试角度,还应按其掌握。教材边际成本计算:新筹资的加权成本,即为边际成本。
② 管理学短期供给函数计算方式
现用符号表示逻辑: 供给函数P=P(Q),边际成本MC=MC(Q),公司利润最困搜大化条件MC=MR,完全竞争市场条件MR=P,由第三,四可得P=MC,再结合一,二可得MC(Q)=P(Q).因此边际成本曲线也就是短期供给函数。
对于厂商来说短期供给函数表达的意思是每给定一个价格,侍尺孙厂商所选择的最优生产产量.厂商边际成本曲线描述的意思是每给定一个产量对应边际成本的一一对应函数关系.厂商选择利益最大化的产量的充分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而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边际收益等于商品的价格,因此边际成本曲线也就是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P=MC=0.3Q_-4Q+15.
一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量Qs与商品的价格p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价格上涨使供给量沿供给曲线增加,价格下降使供给量沿供给曲线减少,因此供给量Qs是价格p的单调递增函数,称为供给函数,记作:Qs=f(p)。
供给是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供给(生产)量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高,生产者会增加供给(生产)量。相反,商品的价格低,生产者会减少供给(生产)量。
相关商品的价格:如果某商品价格上涨了,原来生产的商品价格不变,生产者会转向某商品的生产,原来商品的供给(生产)量必然减少。
生产技术的变动:生产技术的变动也影响生产成本。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不断提高。一次生产技术的变化一般是单方向的,当生产技术提高时,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使供给(生产)量增加。
生产要素的变动:生产要素价格变化,导致生产成本发生变化。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表明生产成本增加,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供给(生产)量减少:反之老链,生产要素价格下降,使生产成本减少,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供给(生产)量增加。
政府的税收和扶持政策:这实际上也影响到生产成本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政府如果增加税收,生产者的负担则加重,供给(生产)量便会减少,反之则会增加。
厂商对未来的预期:如果行情看涨,厂商就会增加供给(生产)量;反之亦然。 自然条件:如水果、蔬菜等季节性较强的产品,在生产旺季,供给(生产)量自然会大于其他时间。
③ 企业的供给函数为什么是企业的边际成本函数
边际成本曲线大于AVC的部分。短期内价格只要超过AVC,弥补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就愿意提供产品。
用一条条水平的价格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相割,可以确定产量。再多生产,边际成本就大于价格,就亏了。所以价格线和边际成本的交点的连线还是边际成本曲线本身。
④ 怎么由供给曲线得到边际要素成本
2022年4月26日 周二 深圳 晴931/1000
【主题】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系列
【字数】1214
昨天的简文分享了5个6字概念:边际物质产品(也就是边际产量)、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边际要素成本、平均要素成本。4个边际1个平均,他们的故事都是由边际物质产品卜如引起的。前3个等式都与边际物质产品相关,也有规律可寻,详细规律可以参考昨天的简文“5个6字概念”。
今天继续分享让人头大的6条曲线,这6条曲线中,每3条重合,实际也就是2条曲线。但我们需要分清这2条曲线的形状是怎样的,他们到底和谁重合在一起。
至于为什么重合,推导的时间比较长,教材没有给出具体的推导过程。也可能默认前面章节的内容已经全部掌握,所以教材不赘述。但作为经济师的考点只在于曲线的形状及到底和谁重合,如果推导过程认为太难,那就记住考点和结论就好啦。
一、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和要素供给曲线
1、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
要解决的第1个问题:供给曲线的形状
这里所看到的大前提是:完全竞争市场上。根据前面所学内容,可以知道: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没有价格自主权,只能跟随市场的价格。所以,在要素市场上也不例外,生产者要购买的要素(比如,劳动者的劳动力)价格就只能跟随市场的价格,即是一个常数。
如图所示:如果横轴表示要素之一的劳动量,W1表示完全竞争市场上要素的价格,这个价格由劳动力市场所决定(大前提是完全竞争)。无论生产者需要多少劳动力,他们都没有可能自主决定这个劳动力的价格,只能是跟随市场。所以:
完全竞争生产者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形状即为水平线。这是第一个需要解决的形状问题。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要素的供给曲线
第2个问题:供给曲线和谁重合
完全竞争生产者要素供给曲谨慎线与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平均要素成本曲线重合。
记忆浓缩为:要(生产要素)供(供给曲线)水(水平线),有成本(边际要素成本、平均要素成本)。
你眼里看到的是一条曲线,但实际上是3条曲线,只是这3条曲线重合在一起了。
第3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会重合
继续回到大前提: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要素的价格是一个常数,假如是1000块,这就是劳动要素的价格。
每增加一个劳动要素,所带来的成本称为边际要素祥弊敬成本,即增加一个劳动力,其价格是1000块;企业也由此多产生了1000块成本(边际要素成本)。可见:边际要素成本=要素的价格,由此得知
⑤ 经济学成本函数,收益函数,利润函数,需求函数,供给函数,边际函数,弹性函数的公式是什么
平均总成本 AVT(Q),供给函数就是 d AVT/d,Q利润函数=收益-成本收益=P*Q需求用消费者选择理论来算。
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关键取决于边际成本的性质,而边际成本曲线先下降后上升的性质被称之为边际成本递增规律:在生产中,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边际成本在开始时是递减的,然而,随着可变投入的继续增加,边际成本最终会不断上升。
短期成本曲线共7 条,分别是总成本TC 曲线、总可变成本TVC 曲线、总固定成本TFC 曲线以及相应的平均成本AC 曲线、平均可变成本AVC 曲线、平均固定成本AFC 曲线和边际成本MC 曲线。
特征:
(1)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增,递增速度先减后增;不变成本曲线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因而是一条平行于产量轴的直线;总成本与可变成本之间的距离为不变成本,其形状及变动规律与可变成本曲线一样。
(2)平均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先递减后增加,即呈现U型。
(3)边际成本曲线随着产量增加先递减后增加,也呈现U型。
(4)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都相交于二者的最低点。
⑥ 如何由两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推导出行业的边际成本函数MC1=4+2Q1,MC2=3+3Q2。求MC总 (Q=Q1+Q2)
由题可知K为固定要素,A,L是可变要素,所以生产函数可表示为Q=16*(2/3)A*(1/3)L*(1/3),而总成本C= PA·A+PL·L+PK·K=1·A+1·L+32=A+L+32。企业可变要素投入必须使花在每单位可变要素上的货币产生的边际产量相等,即MPA/PA=MPL/PL。MPA=dQ/dA=16*(2/3)L*(1/3)A*(-2/3)/3,MPL=dQ/dL=16*(2/3)A*(1/3)L*(-2/3)/3,代入MPA/PA=MPL/PL,运算得A=L。代入生产函数则Q=16*(2/3)A*(2/3) or Q=16*(2/3)L*(2/3),则A=L=Q*(3/2)/16。代入总成本函数TC= A+L+32=Q*(3/2)/8+32,32为固定成本,则总可变成本TVC=Q*(3/2)/8,因而平均可变成本AVC=TVC/Q=Q*(1/2)/8。(成本函数中产量是自变量,即C(Q)) 对于A=L的推导还可用拉格朗日函数来求,在总成本C=A+L+32的限制条件下求生产函数Q=16*(2/3)A*(1/3)L*(1/3)的最大值,设Y=16*(2/3)A*(1/3)L*(1/3)+&(C-A-L-32),求其最大值,使Y对A的偏导数和对L的偏导数等于0,有dY/dA=16*(2/3)L*(1/3)A*(-2/3)/3-&=0,dY/dL=16*(2/3)A*(1/3)L*(-2/3)/3-&=0,两式相减,得出16*(2/3)L*(1/3)A*(-2/3)/3=16*(2/3)A*(1/3)L*(-2/3)/3,即推出A=L。
⑦ 已知总成本函数,怎么得出边际成本函数(这
这是西方经济学的问题,边际成本跟边际效益有关,当边际成本=边际效益时实现利润最大化.短期平均成本是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分为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是由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决定的.当产量增加时,平均固定成本迅速下降,加之平均可变成本也在下降,因此短期平均成本迅速下降.以后,随着平均固定成本越来越小,它在平均成本中也越来越不重要,这时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着产量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x0d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是:开始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x0d由上述两者的特点可以说明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x0d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一点称为收支相抵点).在这一点上,短期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在这一点之左,短期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在这一点之右,短期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