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入库,结转采购成本怎么做
材料采购、入库、结转有两种方法,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1、货到并验收入库,发票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支付: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货款已付,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2、货款已支付,同时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物资采购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入库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贷: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3、货款已支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物资采购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1)外购入库单成本如何结转扩展阅读:
(1)企业购入材料、商品,按应计入材料、商品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在途物资”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款项,贷记“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2)购入材料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如分期付款购买材料),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金额,借记“在途物资”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
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3)所购材料、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进价”等科目,贷记“在途物资”科目。
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按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进价贷记“在途物资”科目,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商品的采购成本。
2. 材料入库,结转采购成本怎么做
材料采购、入库、结转有两种方法,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货到并验收入库,发票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支付: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货款已付,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即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本科目应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2)外购入库单成本如何结转扩展阅读
与材料采购的区别
在做会计分录时,这是两个不同的会计科目。
“在途物资”这个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是企业按实际成本进行的会计核算,用于企业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材料尚未到达或者尚未验收入库的采购业务,应根据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借记“在途物资”等科目,待材料到达、验收入库后,再贷记“在途物资”。
“材料采购”这一会计科目是企业按计划成本核算的。取得原材料时,先通过该科目核算。
3. 怎么结转成本
怎么结转成本如下:
结转成本的三种方法分别为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结转成本主要是指结转销售成本,也就是说,企业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的当期,需要将已经销售的产成品成本结转为当期的产品销售成本。
一、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以先入库的产品先发出,对发出的产品成本进行计价。采用这种方法,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时,先入库产成品成本在后入库产成品成本之前转出,以此确定发出产成品和期末产成品的成本。
三、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也称为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等,这种计价方法关注的是企业所发出产成品的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可以逐一辨认各批发出产成品和期末产成品所属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和期末产成品的成本。
这种结转成本的方法,其成本计算准确,而且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但是产成品收发频繁的企业,其发出产成品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这种结转成本的方法适合于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4. 结转采购成本的账务处理分几步
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结转采购成本的账务处理分两种情况。
1、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的。
(1)采购材料货款已付或发票账单收到,同时验收入库时,直接结转材料采购成本。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2)向外地供应商采购材料已付款,材料在运输途中未入库前先记入“在途物资”科目。入库时结转采购成本借记“原材料”,贷记“在途物资”。
2、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必须分两步处理。
(1)反映采购过程。借记“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
(2)验收入库时。借记“原材料”计划成本,贷记“材料采购”实际成本,两者的差额借记(超支差)或贷记(节约差)“材料成本差异”。
5. 出库入库单怎么结转成本
成本一般是月底才结转的。出入库单只是日常核算。入库单即增加原材料或者库存,出库单就销售或者分摊到相应的费用中(制造,管理,销售费用)
月底的时候汇总制造费用结转分摊到各个产品中,计算出各个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按照销售的熟练,结转对应销售产品的成本
6. 买入的原材料做完入库后,如何结转成本
原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如果征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
应付账款
领用材料进行生产时结转至产品成本:
借:生产成本(生产线领料)
制造费用(车间领用)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领用材料)
贷:原材料
(6)外购入库单成本如何结转扩展阅读
会计分录的方法有以下:
1、层析法
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业务链法
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3、记账规则法
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7. 库存商品怎样结转成本
成本结转主要包括:分配和结转制造费用、计算和结转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计算和结转已销产品的销售成本,可参考:
1、制造费用的分配结转;
①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人总工时
②计算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人工时×分配率
③根据计算结果编制结转分录;
会计分录是: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2、完工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和结转;
本月完工产品制造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的单位制造成本=本月完工产品制造总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数量
为了反映产成品增减变动情况,需要设置“产成品”账户。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3、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
产成品完工入库,其金额为以前期间和本期完工产品的成本,销售发出的产成品,可能是本期完工入库的,也可能是上期或前期完工入库,而每批次产成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不同,所以要用一定的计价方法计算确定。每个会计期间,企业都必须将期初库存产成品成本和本期完工入库的从产品成本,在本期销售产成品和期末库存产成品之间做一次分配。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以实际操作为准。
应答时间:2020-11-1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