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谁指导模具制造费用分摊的计算方法
模具费用分摊的计算,需要先确定分摊闭弯的标准。
如按该模具的预计总产量分摊,则本期分摊的费用 按本辩含期实际产量 分摊;
模具携态笑成本 / 预计总产量 X 月产量
如果按该模具的使用期间分摊,则按使用期间均摊即可。。
‘贰’ 怎样核算做一套五金冲制模具的成本
怎么样才能够提高我核算模具的准确度?
模具的使用都是多次的,有两种处理方法,都可以达到核算的准确性。
1、分摊到产品成本中。先预计模具使用次数,用总成本除以使用次数,得到单次成本,然后加到单位成本中,看其合理性。
例如,模具费5000元,预计使用一年,计划产量20000件,每件模具成本为0.25元,将0.25元加到产品成本中,成本利润率在理想范围,你的模具费用就是合理的。
2、如果模具可以使用一年以上,可计入固定资产,折旧费计入制造费用,再按产品或批次或在产品和产成品分摊制造费用。
‘叁’ 怎样把模具费分摊到每个产品里
从问题描述来看,这个要看模具的寿命,而不是看每个月的产量啊。假设模具能打100000次,平摊在产品里就是12000/100000=0.12RMB/pcs,这是在产品成本里面考虑的。
‘肆’ 关于模具分摊的问题
第一个你要明白这个项目一年是多少产品,如果一年20万的量,那么你就要分摊2年
第二个250万分摊到40万件(是套吗?如果是40万套的话,你好要了解每个件项目中的单车用量)你的算法是对的。
但是你要明白的是,这个项目的量产以后交货每个月的预测,不知道产品,分摊很被动的。
‘伍’ 我司是生产储物箱的,每个型号有个模具,单价也就几万,模具费怎么分摊前期试模费呢
按照现行准则及税法要求,如果你的模具使用年限大于1年的话,需要入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摊销,现行准则固定资产判断标准中不考虑资产金额限制(即使考虑价值,你模具也达到了)。如果由于特殊原因,使誉早用期限不到一年的,可以做入低值易耗品,再具体月份摊销入成本。
摊销方法,通常有两种选择:
1、平均年限法,优点:操作简单,容易计算,缺点:不符合实际应用,你每个型号的模具实际上每月使用的频率是不一样的,频率高的磨损快。
2、工作量法:即按使用的次数摊销,一般模具的使用寿命都是以使用次数描述的,譬如50万次,每月统计好使用次数,按比分摊,优点:摊销接近实际,准确;缺点:需要额外统计每月每台模具的使用次数,当然如果可以直接根据浇铸生产记录,可以折算出次数来。
两种方法,第一种适合模具每月使用情况比较平均的情况,颂碰较常用。
第二种适用企业有相应的生产计划控制系统,较易获得使用数据的情况,并且对成本精确度要求较高的公司。
前期试模费的处理,个人认为,前期试模庆樱雀和实际的生产无关,这个费用和未来预期形成收益并无十分大的匹配关系,建议在发生当期计入损益。
当然如果试模费用很大,可以考虑计入待摊费用再摊销。这个主要是考虑到费用特别大的话,一次进费用会被税局质询,可以的话还是一次进比较好,在当期可以少缴税。
‘陆’ 在生产企业中模具费怎么分摊比较好
开模费也是分情况而定的:如果已付模具费,但模具的所有权不属于本企业,则应一次性计入制造费用;如果企业从此拥有模具的所有权,则应计入“固定资产”,则应由销售部门预计生产量,并根据月实际生产量做折旧的帐务处理。
‘柒’ 模具 成本工资 费用 如何 摊销 成本
单套模具价格10660元。
如果你50套模具一个散睁月瞎罩完成那么每套模具的成磨掘闹本(未含材料价格)是
20300+10355+675+36224+10W=197534/50=3950.68元
如果需要2个月完成50套 即每套7901元。
所以50套要2个月完成,简单的说你在亏本做生意。
‘捌’ 低值易耗品-模具的摊销方法
有10套模具总价值24万元 单个价值不等 有2万元/套 有3万元/套 怎么摊销啊?
1.将模具总价值24万元计入制造费用,如对产品成本影响较大,可采取五五摊销的方法,进行核算;否则可以一次摊销。
2.按模具的生产总能量为分配总数:将模具总价值24万元计入制造费用,分配时单独列出,将模具总价值单列计成本项目的:“专用费用:,按收益的产品生产数量进行分摊;
‘玖’ 模具费用分摊的原则
(1)模具费用是共同协商的,此前你可以定个心理价位。
(2)你模具是放在模具商那加工还是拿回来自己加工出产品?
为了公平交易,一般是先支付模具的定金(40%模具费用)。模具完成后产品验收合格,支付完模具费用。之后就按合同里产品的价格进行交易。这里注意模具的所有权是你的。不过量大的话,也可以直接按产品价格签订合同,先前也是如上支付模具费用,当生产达到多少量的时候,退还模具费用。之后按合同的产品价格继续交易。这里模具所有权是他的。
‘拾’ 模具行业适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模具行业也属于“制造业”(工业)。
一、成本核算流程:
材料采购——计入“原材料”科目——生产领用——计入“生产成本”科目——完工入库——计入“库存商品”科目——销售后——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科目
二、核算方法,可以用逐步结转法,即每个步骤(工艺路线)完工后,累加成本,最后得到总成本。例如:
1、采购
借:原材料
/
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2、材料领用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3、计提工资
借: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发生的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
借:制造费用
贷:现金/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5、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
(车间用)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使用)
销售费用
(销售部门使用)
贷:累计折旧
6、月末,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等,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要看你手头能找到的资料。
例如按材料消耗分摊: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借:生产成本—A产品
生产成本—B产品
生产成本—C产品
贷:制造费用
7、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8、月末,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