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本法是车辆评估最常用的方法
成本法是车辆评估最常用的方法如下:
成本法是车辆评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常用方法之—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是指最大限度的参考所要评估对象的新车价格,假如同款式新车停产,则要参考同品牌相近车型的新车价格;
2、然后再结合使用年限、使用情况、手续情况等因素利用折算公式折算器现实价格。一般来讲,一辆车一年之内二手车价格较其新车价格相比损失20%左右,一年之后按每年折价10%来进行计算。
二手车评估方法有如下几种:
1、常用方法之—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是指最大限度的参考所要评估对象的新车价格,假如同款式新车停产,则要参考同品牌相近车型的新车价格;
2、然后再结合使用年限、使用情况、手续情况等因素利用折算公式折算器现实价格。一般来讲,一辆车一年之内二手车价格较其新车价格相比损失20%左右,一年之后按每年折价10%来进行计算;
3、常用方法之—现行估价法,现行估价法是指以同款式、同年份、同使用期限的车辆在二手车市场上的平均价格为基础,再考虑所评估车辆的现时技术状况评定系数,以平均价格乘以系数从而判定车辆价格;
4、这种方法是最贴近于市场真实价格的方法,不过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具备大量的市场真实交易数据作为样本,这样的平均价格更具代表性;
5、常用方法之—收益现值法,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我们日常消费者使用,大部分营运下线或者具有集体赢利属性的车辆一般按此方法折价。收益现值是指根据车辆未来预期获利能力的大小,将其折现或者资本化。
❷ 重置成本法是什么意思呢
重置成本法,是指在资产继续使用的前提下,从估计的更新或重置资产的现时成本中减去应计损耗而求及的一个价值指标的方法。
重置成本法就是选用一种价格指数,比如CPI,将资产购置年份时的价值换算为当前的价值,或者更好的办法是分别调整每一项资产以反映各项资产真正的当前重置成本,这样同时反映通货膨胀和过时贬值这两个因素。重置成本法的最大不足是它忽略了组织资本。依据重置成本评估,无论各项资产的重置成本测定得多么完美,也会忽略这样一种追加的协调价值。
重置成本法的优缺点:
1、优点
因为它反映的是企业为取得和开发目前所拥有或控制的部分或全部人力资源而发生的实际成本的现实价值,因此重置成本法可以真实的反映出人力资源的成本。
2、缺点
它增加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核算时,要按重置成本调整人力资源成本的账面余额,将重置成本与原账面余额作为人力资源损益计入当期利润总额,同时对以后会计期间分摊的人力资源成本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些都会导致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重置成本的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脱离了实际成本原则,使人们难以接受。
❸ 什么是重置成本法
搭烂重置成本法也称成本法,是指在资产评估时按被评估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扣猛瞎除其各项损耗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 重置成本法,就是在现实条件下重新购置或建造一个全新状态的评估对象,所需的全部成本减去评估对象的实体性陈旧贬值、功能性陈旧贬值和经济性陈旧贬值后的差额,以其作为评估对象现实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 应用重置成本法,一般要有四个前提条件:枝枝空 (一)购买者对拟行交易的评估对象,不改变原来用途。 (二)评估对象的实体特征、内部结构及其功能效用必须与假设重置的全新资产具有可比性。 (三)评估对象必须是可以再生的,可以复制的,不能再生、复制的评估对象不能采用重置成本法。 (四)评估对象必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陈旧贬值性的资产,否则就不能运用重置成本法进行评估。
❹ 怎样计算重置成本
资产的重置成本:简单地说,资产的重置成本就是资产的现行再取得成本。具体来说,重置成本又分为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两种。
①复原重置成本是指采用与评估对象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及技术等,以现时价格水平重新购建与评估对象相同的全新资产所发生的费用。
②更新重置成本是指采用新型材料、现代建筑或制造标准、新型设计、规格和技术等,以现行价格水平购建与评估对象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资产所需的费用。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17 23:20 (1)重置成本计算。机器设备的重置成本包括购置或购建设备所发生的必要的、合理的直接成本费用、间接成本费用和因资金占用所发生的资金成本。设备的直接成本一般包括:设备净价,即购买或建造费用、运杂费、安装费、基础费及其他合理成本;间接成本一般包括:管理费用、设计费、工程监理费、保险费等。
①设备净价。设备净价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法、物价指数法、重置核算法、综合估价法、重量估价法、类比估价法(指数估价法)。
A.直接法,获得市场价格的渠道有市场询价、使用价格资料。
B.物价指数法,物价指数可以分为定基本物价指数和环比物价指数。
采用定基物价指数计算重置成本的公式为:
重置成本=历史成本×(当前年份指数/基年指数)
采用环比物价指数计算重置成本的公式为:
设备重置成本=原始成本×(P01×P21×......×Pnn-1)
其中Pnn-1代表n年对n-1年的环比物价指数。
C.重置核算法,常用于确定非标、自制设备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是由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利润、税金组成
❺ 重置成本法在房屋估价中的应用及分析
重置成本法是资产评估中的基本方法之一,使用比较广泛。但在房屋估价中,该方法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将评估实务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加以总结、分析,对重置成本法进行了补充,并提出了建议,从而使评估结果更加准确、合理。
重置成本法系我国目前资产评估及房屋估价的规范方法之一,是资产评估中使用得最多的方法,但重置成本法在房屋评估的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应用重置成本法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操作规范的内容未能对房屋建筑的具体的操作方法作出详细的条款,致使评估人员在房屋建筑的评估中众说不一。为了正确理解和运用重置成本法去进行房屋的资产估价,本文将对重置成本法的概念和应用要点作一简要的补充阐述、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重置成本法的应用原理——近似理论
在目前的资产评估中,遇有大量的评估项目参与评估时所采取的评估方法只是利用评估基准日时市场同类型建筑或通过案例求得的现行单方造价作为参照标准,再根据委估建筑和参照建筑之间所存在的条件差异,采用条件差异系数去修正参照建筑的单方造价,从而求得委估项目的现行单方造价。这个方法称之“单方造价比较法”,它是利用其它类似建筑的单方造价通过差异调整来替代委估建筑的实际造价,在资产评估中它是按照“替代原则”的理论去实现的,所求得的评物派估值也只是近似值,只要这个近似价值符合评估基准日时的市场价值标准,且误差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个评估值就是正确的。按照这个方法求得的评估值既不是复原重置成本,也不是完全的更新重置成本,只是近似更新重置成本,因为它不是按照原设计编制的造价。对于个体建筑的评估项目,即使按照原设计图纸采用概预算法去重新编制概预算,许多评估项目在建造时期的现场变更签证也很难齐全,编制的造价也只能是近似准确。上述的“替代原则”和近似理论概念非常重要,它奠定了我们采用重置成本法去对房屋建筑估价的应用基础,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房屋造价求取方法。
二、房屋造价的求取方法分析
在房屋建筑的估价中,用重置成本法求取房屋评估值一般分为3个计算阶段,即造价计算阶段、重置价值计算阶段和评估值计算阶段。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去进行房屋价值评估,后两个阶段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就是造价计算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各不相同。众所周知,计算一个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的方法不外乎有预(结)算编制法、森陆竣工结算调整法、造价换算法、工料机价值编制法、指数调整法、单方造价比较法等。另外还有一种概算指标编制法,它是属于预(结)算编制法的另一种形式,它和概预 (结)算编制法的不同之处只是所采用的定额种类不同, 预(结)算编制法所采用的定额为建设预算定额,而概算指标编制法所采用的定额为建筑设计概算指标定额。在企业的整体资产评估或群体建筑的资产评估中,单方造价比较法应用最广、也是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指数调整法一般不提倡使用。总之,上述各种此蚂顷造价计算方法的选用应根据所具备的评估资料的条件来确定,下面将对各种造价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分析。
1.概预(结)算编制法
按照资产评估的概念,概预 (结)算编制法不是一个正规的评估方法,在正常的情况下, 概预 (结)算只能作为房屋评估的依据资料,由委托方提供给评估人员,而不是评估人员必须做的工作,更不能将资产评估和概预 (结)算编制混为一谈,除非在概预 (结)算资料未能保存,原图纸及技术资料、定额资料非常齐全,编制量又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用设计概算指标去编制建筑造价的方法更不能使用,因为设计概算指标是一个在进行房屋建筑初步设计时的经济控制指标,它不能代表房屋的实际价值,用这个指标去编制建筑造价,很可能误差太大而失去评估值的准确性。
2.竣工结算调整法
竣工结算调整法一般适用于原竣工结算数据齐全,准确可靠,距评估基准日又较近,现行建筑造价变动幅差不大的房屋估价情况,通常可以采用不超过±5%的造价调整系数对原竣工结算进行调整求得委估建筑的现行造价。如果上述条件不具备,建议慎用。
3.造价换算法
造价换算法实际上就是重套定额法,它按照原项目工程量套用现行预算定额去估算房屋现行造价的一种房屋估价方法,一般适用于单体建筑的评估。当委估建筑的建造期时过已久,概预算定额已有变动,其建筑造价已有较大的变化,原竣工结算造价已无法作为评估依据时,一般可以采用造价换算法。但是,必须在委估建筑的各类技术资料齐全、原竣工结算资料完整的情况下采用此法,否则,不得使用。
4.工料机价值编制法
工料机价值编制法就是先将委估建筑的人工、材料、机械三类费用分别计算而后再相加求出建筑造价的方法,它一般适用于单体建筑的评估。这个方法适用范围很窄,因为这三类费用的原始数据很难齐全,准确度难以掌握,容易因数据资料的不完整或不准确而失去造价的正确性。只有在评估项目各相关资料齐备、数据准确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此法计算建筑造价。否则,要慎重考虑。
5.指数调整法
(1) 指数调整法应用分析
指数调整法系按照账面原值乘以建筑调价系数去估算房屋现行造价的一种方法。它一般适用于群体建筑的评估,也可用于单体建筑的评估,但评估的可靠性较差。运用该方法进行房屋估价计算有两个关键因素,即账面原值和采用的调整系数,只有在账面原值正确,采用的调整系数准确的前提下,这样计算的结果才能准确可靠。在一个群体的房屋建筑评估中,由于很多项目账面值缺乏可靠性,有的调整系数不准确,应避免使用此法。
在不得已的情况必须采用指数调整法进行房屋估价时,应认真审核账面原值及造价调整指数的正确性,只有在两个因素相关关系符合评估要求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此法进行房屋造价计算。
(2)计算方法
建筑调价系数系由造价调整系数、前期和其它费用调整系数以及资金成本综合调整系数等部分组成,前者系指在房屋建筑建造过程中所耗费的建造成本在不同建造时期的比例关系;后者系指在房屋建筑建造过程中建造成本以外所耗费的费用成本在不同建造时期的比例关系以及在不同建造时期资金成本综合率的比例关系,还有其它方面的调整比例关系暂未考虑。在重置价值评估计算过程中,重置价值的调价系数应由建筑综合调价系数来表达,建筑综合调价系数可以近似地按下列公式计算。
C=C1×(1+Cq1) ×(1+Cz1)/ (1+Cq2) ×(1+Cz2)
Jc=Jz×C
C:建筑综合调价系数;
C1:评估基准日时的造价调整系数;
Cq1:评估基准日时的前期和其它费用系数;
Cz1:评估基准日时的资金成本综合率;
Cq2:原前期和其它费用系数;
Cz2:原资金成本综合率;
Jc:建筑重置价值或建筑单方重置价值;
Jz:建筑账面成本价值或建筑账面单方成本价值。
在房屋建筑评估中,仅用一个造价调整系数去进行造价计算是不科学的。
例如,北京市某办公楼,砖混结构,6层,层高3.0m,砖条形基础365mm厚砖外墙,240厚砖内墙,钢窗,包板木门,包门套,水磨石地面, 外墙水刷石,内墙喷大白浆,每层设有普通卫生间,水暖电配套齐全,建筑面积3058平方米,竣工造价570409元,1985年12月竣工使用,评估基准日为2002年12月,现求评估基准日时的单方重置价值。
经测定评估基准日和房屋建造时的造价调整系数为531%,建造时期的前期和其它费用率为5.65%,计划经济时期的资金成本率应为0;评估基准日时的前期和其它费用率为7.86%,资金成本率为一年期5.49%的一半,即2.745%。则
当时的单方成本价=570409/3058=186.53元/m2,
建筑综合调价系数=531%×(1+7.68%)×(1+2.745%)/(1+5.64%)×(1+0%)
=531% ×107.68%×102.745%/105.64%×100.00
= 556.11%
评估基准日时的单方重置价值=186.53×556.11%
=998.25元/m2
重置价值=1037.31×3058
=3172093.98元
在使用造价指数进行房屋造价评估时,应注意造价指数的类别,要选择相应类别的造价指数去调整,一般情况,造价指数按结构类型划分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排架、砖混、砖木等结构以及其它结构造价调整系数,构筑物可按其相应结构类型调整系数套用或按其它结构调整系数套用。还要指出,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物价指数及环比指数、清产核资采用的固定资产调整指数不能使用。因为这些指数综合范围太广,概念含糊,没有针对性;还有按建筑物用途划分的造价系数例如仓库、医院、办公楼、住宅、锅炉房、车间等用途的造价系数也不能使用。因为房屋造价与结构构造有关,而与用途无关。
另外,建筑造价和建筑重置价值的含义应区别开来,建筑造价增长了,重置价值不一定增长,因为当前期和其它费用率或资金成本率大幅度减少时,建筑重置价值有可能还要降低。
6.单方造价比较法
单方造价比较法就是利用评估基准日时市场同类型房屋建筑或由案例求得的单方造价作为参照标准,再根据委估建筑和参照建筑之间所存在的条件差异,采用条件差异系数去修正参照建筑的单方造价,从而求得委估项目的现行单方造价的评估方法。它适用于群体建筑的价值评估,应用范围甚广。采用该方法评估时确定建筑单方造价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对比条件,另一个是对比系数。在选择参照物时,要力求参照物的结构、装修、配套设施等的构造简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测定对比系数时,采用的数据要全面、可靠,包含的子目内容要明确;在评估操作上,要求做到计算程序简明,操作方便,计算结果正确。
三、其它方面
1.前期和其它费用的确定
前期和其它工程费用,又称间接工程费用,它是指一个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除直接工程费用(即建安造价)以外所发生的与整个建设工程相关而又不能列入直接成本费用项目的其它费用支出,其中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系指能列入与工程相关的其它成本项目支出的费用,如设计费、勘察设计费、建设管理费、工程监理费等,另一部分为地方政府为整个社会建设和管理而收取的政策性费用,如规划费、招投标费、质量监督费、人防费、消防费等。
在基本建设总概算中,概算总投资计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基本建设投资和生产准备投资,它们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投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相关关系。在当一个建设项目竣工交付使用时,要进行财务决算,将基本建设的决算投资转入固定资产,其中的其它工程费用则分摊到相关的固定资产项目中去,而生产准备投资则转入递延资产,在以后的生产产品成本中摊销。因此在资产评估中计算前期和其它费用时只能计算和基本建设投资相关的费用项目,而同期为生产准备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例如职工培训费、劳保用品购置费、生产工具购置费、企业家具购置费等不得计入。还有属于机器设备的前期和其它费用项目亦不得列入。
前期和其它费用的计取标准同样按其组成分为两大部分,相关的其它成本项目支出的费用,一般按建设部、物价局或各主管部委制定的标准执行;地方政府收取的政策性费用则应按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政府规定标准执行。
正规建设工程的其它成本支出费用标准根据各有关部委的规定综合如下:
其它成本支出费用项目参考指标
费用名称
参考指标
(按工程造价%)
参考文件
建设单位管理费
图纸设计费
勘察设计费
建设监理费
1.0%~2.5%
1.5%~ 2.5%
0.4%~0.8%
0. 3%~2.5%
按各部委规定综合确定
建设部[1992]价费字375号
建设部[1992]价费字375号
建设部[1992]价费字479号
2.资金成本费用的确定
资金成本系指资金投入后的时间收益,在资产评估中,可以按照当期的基本建设贷款利率计算,计息期限应为自工程开始建造之日起至形成还贷能力止所花费的时间,一般情况可按照合理的施工期限来计算,其计算标准为一个单项工程完工的施工周期。工业性建设项目,一般以一个生产车间为一个单项工程;民用建设项目,施工周期一般以一幢建筑物及其室外配套工程完工为标准。
3.重置价值的计算精确度
重置价值的计算精确度是衡量整个评估质量的最关键的指标,有人对计算误差的理解为误差±10%是正常现象,误差20%也可以,可是在众多项目的评估中,经常出现不少项目的评估值连这个误差都超过了,这就影响到整体的评估质量,这个问题非常突出,应引起高度重视。计算精度究竟达到什么标准标准算合格,误差怎样控制,有待探讨。
4.案例的编写
编制案例的宗旨是为了对委估项目按不同结构类型求取评估计算的对比标准以及对在本次评估中所采用的各种计算方法举例说明。用案例编制单方造价对比标准必须资料齐全、数据正确才能使标准准确,如果偏低或偏高都将误导全盘,产生评估错误。大多数情况编制的造价标准偏低,原因是编制案例的方法选择不当,编制资料不全,例如概预算资料不全,材料品种及数量资料不全,概算指标不准等。
5.技术说明方法和实际计算方法应一致
技术说明的方法与实际计算方法必须一致,有时评估报告中的技术说明所写的评估方法是概预算编制法或造价换算法,而在实际评估中,案例以外的其它众多项目根本没有也不可能采用这样烦琐的评估方法,这就影响评估报告的质量,技术说明中应实事求是地反映评估方法的实际情况。
四、建议
1.评估人员应正确理解重置成本法及所属各种评估方法的使用范围,正确选用各种评估方法去进行房屋建筑的估价,建议尽量不用指数法,把握好评估计算的准确性。
2.每一个评估机构应制定一套完善的通用的“评估技术操作规程”,大的评估任务应单独制定适合本任务的“技术方案”,并在评估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3.加强市场的调查,做好评估资料的收集与管理,特别是全国各地的各类单方造价水准及概预算定额等资料用途最广,要加强积累。
4.房屋建筑的前期及其它费用标准全国各地基本相差不多,一般在6.5%~8.0%区间范围内,其误差不大,对评估值影响亦不大,是否可以固定一个取值范围,一般情况可根据评估任务的大小、地区状况在一定范围内选用,而不必花费很多时间去做查询工作。特殊情况还应进行查询。
5.国家制定的评估规范应分为“评估技术操作规范”和“评估质量标准规范”两种,“评估技术操作规范”按流动资产、机器设备、房屋建筑三个专业分开制定,操作条款应尽量细化,便于评估操作; “评估质量标准规范”应明确评估质量需要达到的标准。
❻ 怎样选用合适的重置成本法
对于已淘汰的产品,或是进口车辆查询不到现时市场价格时,物价指数法 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❼ 土地增值税重置成本法怎么计算
评估价值=重置成本×(1-综合贬值率) (1-2)
评估中,通常将(1-综合贬值率)称为成新率。所以,上述公式可写成
评估价值=重置成本×成新率(1-3)
【拓展资料】
①实体性贬值。设备的实体性贬值是指资产在存放或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力的作用,造成实体损耗而引起的贬值。实体性贬值的估算,一般由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对设备的主要部位进行技术鉴定并综合分析其使用、维护、修理、改造等情况,并考虑物质寿命等因素,将评估对象与全新状态相比较,考虑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损耗时设备的功能、使用效率的影响程度,判断设备的成新率,从而估算实体性贬值。计算公式
设备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1-成新率) (1-4)
或
式中 残值—指被评估资产在清理报废时收回的现金净额;
预计使用年限—综合考虑经济和物质寿命,即设备的有效使用的寿命。
②功能性贬值。由于无形损耗而引起价值的损失称为功能性贬值。估算功能性贬值时,主要根据设备的效用、生产能力和工耗、物耗、能耗水平等功能方面的差异造成的成本增加和效益降低,相应确定功能性贬值额。同时,还要重视技术进步因素,注意替代设备、替代技术、替代产品的影响,以及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现状和资产更新换代速度。
通常功能性贬值的估算步骤。
i.被评估设备的年运营成本与功能相同、但性能更好的新设备的年运营成本比较。
ii.计算两者设备的运营成本差异,确定净超额运营成本。净超额运营成本是超额运营成本扣除所得税以后的余额。
iii.估计被评估设备的剩余寿命。
❽ 简述运用重置成本法进行资产评估的基本步骤
重置成本法评估步骤如下:
1、根据被评估资产的基本特征或基本情况,运用评估基准日或最接近评估基准日的市价估算重置成本价;
2、估算确定被评估资产的总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估算成新率;
3、估算被评估资产的有形损耗和功能性损耗,如现场观察法、技术分析法等,对成新率进行调整;
4、估算确认被评估资产的净价。
❾ 重置成本估算方法有什么法
重置成本估算方法有:
(1)直接法
也称重置核算法、细节分锋卜纳析法。它是按照物品的成本构成,把以现行市场价格计算的全部构建支出按都计入成本的形式,将总成本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来估算重置成本的一种方法。比如组装弊宴电脑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构成物品成本的支出部分
间接成本是购买资产而发生的管理费。
(2)价格指数调整法
它是在物品原始成本基础上,运用价格指数确定其重置成本的方法。
或者重置成本=原始成本×(1+价格变动指数)
原始成本要准确,价格指数采用物品的个别价格指数或者分类价格指数
(3)功能价值法
也称生产能力比例法,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一项资产的生产能力银没与制造成本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这种方法的前提是:生产能力与成本之间成线性关系,生产能力越大,成本越高,而且成正比例关系。
(4)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
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是指根据设备的生产能力与价格的比例关系来确定重置成本的方法。
被估计设备的重置成本=参照物设备的重置成本*(被评估设备的产量/参照物设备的产量)^规模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