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部成本法计算公式
全部成本法计算公式如下:歼橡
1、产品成本的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本期产型改隐量,期间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个期间费用:变动性+固定性费用总和)。
2、销货成本的计算:本期销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本期销货量(当期初存货为零时)。
3、营业利润的计算:(1)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2)销售毛利—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
1、不利于成本管理。由于完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给成本管理带来了问题:一是固定制造费用的分配增加了成本的计算工作量,影响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二是产品成本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划分,使成本控制工作变得复杂。
2、不利于企业的短期决策。因为在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不变时,其利润的变化理应同销售量的变化同向。但是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利润的多少和销售量的增减不能保持相应的比例,因而不易被人们理解,不利于短期决策、控制和分析工作,甚至会片面追卜厅求产量。
2. 怎样用完全成本法计算变动成本
完全成本下,(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尘数)/产量=平均成本
变雹兄掘源核动成本=14*500-2000=5000
变动成本法只关注变动成本在产品间的分摊,单位产品成本=5000/500=10
3.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首先需要明确各自的定义,然后再根据相应的公式来计算:
1.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即按下式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
2.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全部由变动生产成本所构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即按下式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
3.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完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计入到产品成本中,随着产品销售的实现,该部分成本才逐渐释放出来。也就是说,固定性制造费用在要分摊到销售中去。而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就是说在发生当期就确认为费用了,跟销售量多少没关系。
4.完全成本法下的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变动成本法下的销售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拓展资料: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利润计算的差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的思路不一样:
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非生产成本;
完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全部生产成本)-期间成本(全部非生产成本)
可见: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税前利润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方法在计算利润时扣除的固定生产成本不同。变动成本法下扣除的固定生产成本是当期的固定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下扣除的固定生产成本则是当期销售的产品成本中包含的固定生产成本,在计算利润时是包含在销售成本中扣除的。
4.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计算
变动成本法计算盈亏的步骤如下:
销售收入
减: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
=生产边际贡献
减:变动非生产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
=营业利润
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归纳(或吸收)成本法"。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能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但该法不利于成本管理和企业的短期决策
拓展资料:
简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
一、定义不同
1、变动成本法也称直接成本法、边际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2、全成本法亦称“全部成本法”、‘归纳成本法”或“吸收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
二、理论依据不同
1、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固定制造费用与特定会计期间相联系,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经营期的长短成比例,并随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其效益不应递延到下一个会计期间,而应在其发生的当期,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该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
2、完全成本法则强调成本补偿的一致性,其理论依据是:固定制造费用发生在生产领域,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其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支出并无区别,应当将其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三、应用前提与成本构成的内容不同
1、变动成本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成本按其与产量变动间的线性关系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并进行粗略估计。其中,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2、完全成本法将成本按其用途分成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两大类。其中,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和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
四、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1、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中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为生产产品而耗费的全部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随着产品的流转而结转;
2、变动成本法则将制造费用中的固定部分视作当期的期间费用,随同销售和管理费用一起全额扣除,而与期末是否结余存货无关,产品成本中只包含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变动制造费用。
五、存货估价及成本流程不同
1、采用变动成本法,无论是在产品、库存产成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都只包含变动成本,故期末结余存货只按变动成本计价而不包括固定成本。
2、采用完全成本法,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参与期末成本的分配,这样,已销产品、库存产成品及在产品均“吸收”了一定份额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可见,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计价必然高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存货计价。
5.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单位材料费用+单位人工费用+单位变动制造费用+单位变动期间费用
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单位材料费用+单位人工费用+单位制造费用
1、纳吵变动成本法又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产品成本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当期的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当期销售收入猜游的一个扣减项目。
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中产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产成本(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变动成本法优点
1、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这是企业经理人员所想要的会计信息。
2、便于进行本-量-利分析,有利于和销售预测。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揭示了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
3、有利于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4、有利于短期经营决策。
5、有利于编制弹性预算。弹性预算实际上是根据变动成本法的原理编制的,在企业采取以销定产,可以穗茄销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机动地调整,具有弹性。
6.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换算公式
变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产量=(80000+20000+20000)/5000=24元。
完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首指顷造费用)/产量=(80000+20000+20000+30000)/5000=30元。
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价比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价少六元就在于完全成本法把固定性制造费用考虑了进去。即多了(30000/5000)=6元。者陆
(6)变动摊销成本在完全成本法怎么算扩展阅读:
变动成本法“总成本法”、“归纳成本法”或“全部逗闭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库存成本时,将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可变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汇总到产品成本和库存成本中。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诱导(或吸收)成本”,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制造成本,无论是固定的或可变的,在单位产品。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直接受到产量的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可以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但法律不利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和短期决策
7. 完全成本法下的变动销管费用怎么处理
一、不管变动成本法还是完全成本法,变动销售费用或者变动管理费用都可以按销售量*单位变动费用计算,不过完全成本法一般不计算变动销售费用和变动管理费用,计算利润是一般按照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总账的数字即可。
二、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三、营销费用指项目销售推广、物料包装、以及与营销相关的各类服务、维护保养、 促销而发生的一切费用。
四、其年度营销费用=往年分摊当年受益金额+当年营销费用合同金 额-当年需分摊非当年受益金额;分摊原则以当年受益为准;涉及分摊项目有营销中心 及样板房软硬装、临时围挡、标识系统级精神堡垒、模型、影视片、硬件设备类销售 工具(如看房车、ipad、触摸屏系统等),若出现跨年的媒体类则以实际受益月份进行 分摊,如广告公司月服务费、户外广告牌。
8.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是一样的吗
变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产量=(80000+20000+20000)/5000=24元。
完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产量=(80000+20000+20000+30000)/5000=30元。
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价比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价少六元就在于念缓完全成本法把固定性制造费用考虑了进去。即多了(30000/5000)=6元。
变动成本法优点
1、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这是企业经理人员所想要早轿的会计信息。
2、便于进行本-量-利分析,有利于和销售预测。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揭示了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
3、有利于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4、有利于短期经营决策。
5、有利于编制弹性预算。弹性预算实际上是根据变动成本法的原理编制的,在企业采取以销定产,可以随业仔睁模务量的变化而机动地调整,具有弹性。
6、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
7、有利于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变动成本法
9. 管理会计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题,求详细解题思路及解题过程
管理会计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题,求详细解题思路及解题过程
完全成本法:
总成本=5000*5+5000=30000元
单位成本=30000/5000=6元
营业利润=4000*(10-6)-5000=11000元
变动成本法下:
单位成本=5元
营业利润=4000*(10-5)-5000-5000=10000元
二者的区别就是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成本要进入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成本全部作为期间费用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 计算题
请按照下面的思路计算:
1、全部成本法计算利润的步骤:
销售收入-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 = 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非生产成本 = 税前利润
其中: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 =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非生产成本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变动成本法利润计算步骤:
销售收入-销售变动成本 = 边际贡献
税前利润 =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其中:
销售变动成本 = 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
或: = 销售产品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
固定成本 = 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题如何做?, 关于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的计算题?
(1)变动成本法,三年的营业利润都一样
营业利润=(200-90)*1000-20000-50000=40000
完全成本法
第一年,单位固定制造费用=20000/1000=20
营业利润=(200-90-20)*1000-50000=40000
第二年,单位固定制造费用=20000/1200=16.67
营业利润=(200-90-16.67)*1000-50000=43330
第三年,单位固定制造费用=20000/800=25
营业利润=(200-90-25)*1000-50000=35000
(2)产量=销量,两种方法相同
产量>销量,完全成本法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
产量<销量,变动成本法利润大于完全成本法
因为,完全成本法中,存货吸收了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
ps,完全成本法中,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中,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随同销售扣除。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
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而单位变动成本可以从题目中计算=4+3+1=8,所以可以知道单价是20元,销售额是160000
求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详解
完全成本就是企业中计算成本时按制造成本加全部费用合计计算。
变动成本法是另外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只按成本中的变动部分计算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问题
他们的不同主要在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上,完全成本法中,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中,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随同销售扣除
产量=销量,两种方法利润相同
产量>销量,完全成本法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
产量<销量,变动成本法利润大于完全成本法
因为,完全成本法中,存货吸收了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
会计《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考试题求答案啊
B两种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出现差异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题目
1,D
变动成本法下,利润=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本月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当期全部扣除。而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仅仅扣除销售实现的部分,即转换成销售成本的部分。所以两者之间相差了1000元。(在期初存货为零的特殊情况下)
2、C
在有期初存货的一般前提下,完全与变动的利润差额=完全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完全下期初存货的固定制造费用=(完全期末存货-变动期末存货)-(完全期初存货-变动期初存货)
=(完全期末存货-完全期初存货)-(变动期末存货-完全期初存货)=6000
会计中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怎么样结合
一)变动成本法的特点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只计算产品的变动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也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变动成本法时,固定成本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计入当月损益,不计入产品成本。算出的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成本,不包括固定成本。这是变动成本法的主要特点。
要了解变动成本法,必须先了解成本按其性态的分类。按照成本性态,可以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比,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不同特点:(1)产品成本内容构成不同;(2)存货估价不同;(3)利润计算方式不同;(4)产销量不平衡时算出的利润额不同。
(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
前面各章所述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算出的产品成本,都是既包括变动成本,又包括固定成本的产品成本,通称完全成本。因此前述的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可以通称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都能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服务,只是在不同情况下两种方法所存在的优缺点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关于利润与产销量的联络。采用变动成本法算出的利润多少与销售量增减相一致,可以促使企业注重销售,根据市场需求以销定产,避免盲目增产。2.关于决策分析。采用变动成本法,能够提供创利额这一指标,揭示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量本利分析,为企业短期的生产经营预测和决策提供所需资料。3.关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变动成本法,在成本控制方面比完全成本法有更多的优越性,还有利于各部门业绩的评价。4.关于产品定价、对外报告和计税。变动成本法算出的产品成本不完全,不符合产品定价的要求。据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存货价值和损益,也不符合对外报送会计报表的要求和所得税法对计算应税所得额的要求。完全成本法则符合这些要求。因此,需要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一般只宜在帐外计算,不宜在帐内计算,不能在帐内根据这种成本计算营业利润、编制对外会计报表。如果产品变动成本在帐内计算,那么在月末计算营业利润、编制对外会计报表以前,必须将帐面成本调整为完全成本。
(四)变动成本法的计算程式
采用变动成本法,必须先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将混合成本采用适当的方法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解混合成本的方法很多。本科目考试用书只讲述了两种方法,即:高低点法和散布图法。
(五)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
前面各章节所述的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基本方法,以及分类法、定额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四种辅助方法,都是典型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情况错综复杂,一个企业、一个车间、一种产品往往同时采用或者结合采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1.几种成本计算方法和同时应用。2.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应用。
10. 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简单计算
变动成本法下,单位成本=(60000+45000+12000)/1200=97.50元/件,
期末存货成本=(1200-1000)*97.50=19500元。
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成本=(60000+45000+12000+30000)/1200=122.50元/件,
期末存货成本=(1200-1000)*122.50=24500元。
两者差异24500-19500=5000元,原因是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30000元全部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存货成本中不包括固定资产制造费用,而完全成本法下,成本中包括固定资产费用30000元,产量1200件,每件成本中包括固定制造费用25元。也就是完全成本法下每件产品成本比变动成本法下多分摊了25元的固定制造费用,期末存货200件共分摊固定制造费用200*25=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