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套商品房的成本是多少
按地价成本来算。一般建筑成本在一平米500元以内。(500元是最高值)不过还要算地价成本
❷ 多层商品房及高层商品房的建筑工程成本是多少
多层商品房及高层商品房的建筑工程成本是多少?
同品质的小区成本上下也不会超过100~200元/平方米。
成本计算:
1、桩基工程(如有):70~100元/平方米;-
2、钢筋:40~75KG/平方米(多层含量较低、高层含量较高),合160~300元/平方米;-
3、砼:0.3~0.5立方/平方米(多层含量较低、高层含量较高),合100~165元/平方米;-
4、砌体工程:60~120元/平方米(多层含量较高、高层含量较低);-
5、抹灰工程:25~40元/平方米;-
6、外墙工程(包括保温):50~100元/平方米(以一般涂料为标准,如为石材或幕墙,则可能高达300~1000元/平方米;
7、室内水电安装工程(含消防):60~120元/平方米(按小区档次,多层略低一些);-
8、屋面工程:15~30元/平方米(多层含量较高、高层含量较低);-
9、门窗工程(不含进户门):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门窗面积约为0.25~0.5平方米(与设计及是否高档很大关系,高档的比例较大),造价90~300元/平方米,一般为90~150元/平方米,如采用高档铝合金门窗,则可能达到300元/平方米;-
10、土方、进户门、烟道及公共部位装饰工程:30~150元/平方米(与小区档次高低关系很大,档次越高,造价越高);
11、地下室(如有):增加造价40~100元/平方米(多层含量较高、高层含量较低);-
12、电梯工程(如有):40~200元/平方米,与电梯的档次、电梯设定的多少及楼层的多少有很大关系,一般工程约为100元/平方米;-
13、人工费:130~200元/平方米;-
14、室外配套工程:30~300元/平方米,一般约为70~100元/平方米;-
15、模板、支撑、脚手架工程(成本):70~150元/平方米;-
16、塔吊、人货电梯、升降机等各型施工机械等(约为总造价的5~8%:约60~90元/平方米;-
17、临时设施(生活区、办公区、仓库、道路、现场其它临时设施(水、电、排污、形象、生产厂棚与其它生产用房):30~50元/平方米;-
18、检测、试验、手续、交通、交际等费用:10~30元/平方米;-
19、承包商管理费、资料、劳保、利润等各种费用(约为10%):以上各项之和*10%=90~180元/平方米;-
20、上交国家各种税费(总造价3.3~3.5%):33~70元/平方米,高档的可能高达100元/平方米。-
以上没有算精装修,一般造价约为1000~2000元/平方米,高档小区可达3500元以上。以上没有包括部分国有企业开发造成的腐败成本。精装修造价一般为500~1500元/平方米,这要看档次高低,也有300元/平方米简装修,更有3000~10000元/平方米超高档装修(拎包入住)。-
湖南地区商品房的建筑成本是多少?18层到22层之间的电梯房。
一般都是一个单元一部电梯,电梯多了也没有用 (他占地方增加你房屋面积的公摊,费用多)
普通商品房的得房率,多层为85%,高层为75%,如果买建筑面积相同的商品房,多层的房内与高层相比 1多层比
多层比高层的大,因为公摊不一样,电梯越多公摊越大,一般的高层还有大堂,就更占地方了,这也是买房子算计价格的一种方法
谁普通商品房的建筑成本应该是多少?
无法回答,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结构。。。都会使建筑成本不同。
商品房高层好还是多层好
建议:
高层和多层各有优缺点,要根据购房者的倾向来决定; 一般购买多层中的3,4层较好; 购买高层15到20层较好,注意通常说的高层中的11,12层好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个高度灰尘最多;
多层的使用率在85%,高层的使用率在75%,主要看你的需求决定的。一般都喜欢买金三银四的多层。高层10—20层都可以,但有些人比较忌讳18层,具体看你自己喜欢哪个楼层。
希望能帮到你。
销售的商品房 100平米左右 整个的建筑成本是多少?
你说的整个建筑成本是很难回答的,现在的成本:从落后地区的600、700元以上/平方(卖价)到发达地区的几万元/平方。成本相差这么大的主要原因有 1、地价因素,有些地方地价基本没有(很少很少),有些地方地价已超万元甚至是几万/平方(竞标、税收等);2、各城市(各地)办理报建、配套等费用收取不一差异很大;3、结构不同因素,一般住宅和高档住宅、一般别墅和高级别墅;4、特殊地段造价成本会增加一些;5、各地各房产商财务、营销成本、利润也不一样;等等。但建筑造价相同结构的房子相差不是很多。所以整个成本不好回答准确的资料的,只有那个地方那种房子那个房产公司,什么性质的房子等等高清楚了,也只能知道个大概,否则做房产的怎么会发的这么快(就是泡沫、猫腻啊)。
商品房的建筑成本一般是多少?全国的最高和最低价是多少?
1、这个根据各地的地质条件,物业形态,楼层高度,设计标准,装修装置标准、人工工资等诸多因素影响而有所差异。而且从专业上说,成本分为纯粹的建筑安装成本,包括期间各种费用的成本,等等等等。我估计你问的应该是包含所有费用的综合成本。
2、一般情况下,6层以下的在600元/平米左右,6~11层的在1300元/平米左右,12~18层的在2000元/平米左右。
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如何算?
详见规范规定
房产测量:《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
造价:《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
工程上 商品房的建筑面积跟实际面积的比例多少?
使用面积加套内墙体面积加公摊面积等于建筑面积,但套内墙体面积因房型各异而各有不同,公摊面积也因每幢楼的公摊不致而无法确定,所以这个比例是不固定的。大概的一个区间范围是这样的: 多层:100:85 高层:100:75
建筑面积
1.商品房销售面积
商品房按“套”或“单元”出售,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即为购买房者所购买的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以下简称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之和。
销售者销售商品房,必须明示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并注明该商品房的套内建筑面积及应当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标注单位应当为平方米。
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与实际面积之差不得超过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规定的商品房面积测量限差。
按套或者单元销售的商品房,各套或者各单元销售面积之和不得大于整幢商品房的实际总面积。
2、.套内建筑面积
商品房的套内建筑面积是指成套商品房(单元房)的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和阳台建筑面积之和。套内建筑面积不等于地毯面积,完全属于买房人个人私有;与套内使用面积相比,更能完事地反映买房人个人私有部分的产权。
套内建筑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3、.套内使用面积
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
(1)套内使用面积为套内卧室、起居室、过道、厨房、卫生间、贮藏间、壁柜等空间面积的总和;
(2)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3)不包括在结构面积只的套内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
(4)内墙面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4、.套内墙体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是指商品房各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所占的面积。商品房的套内境况体分为共用墙及非共用墙两种。商品房套内墙体面积的计算法为:
(1)共用墙包括各套之间的分隔封墙,套与公用建筑空间投影面积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共用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2)非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5、.套内阳台建筑面积
按照《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规定,套内阳台建筑面积按阳台外围与房屋外墙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其中:
(1)原设计的封闭式阳台,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2)挑阳台(底阳台)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设筑面积;
(3)凹阳台按其净面积(含挡板墙墙体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4)半挑半凹阳台,挑出部分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凹进部分按其净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6、.公用建筑面积
商品房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以幢为单位。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为每幢楼内的公用建筑面积。与本幢楼房不相连的公用建筑面积不得分摊给本幢楼房的住户,由该幢楼各套商品房分摊;为区域性范围服务的公用建筑面积,则由受益的各套商品房分摊。各套商品房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为每户分摊公用建筑面积之和。
❸ 品牌运动服装店的商品成本大概占销售价格的多少比例
按照商品的吊牌信者坦价计算,基本的成本价为30%---40%不等,期货基本在吊牌价的3折,现货滑桐在吊牌价的35折或嫌镇4折左右。运动品牌基本是这样的,我做运动服装市场已经近10年了。
❹ 某商店将某种商品按40%利润定价,然后按八折卖出,共获得利润180元。问: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
会计奥数。
该题的难点(也称模糊点)在于“某商店将某种商品按40%利润定价”,没有说明是按照商品售价还是商品成本的40%利润确定价格。更主要是两种计算都合乎题意,没有不可解因素存在。
1.先按照价格40%利润计算:
180/(0.8-0.6)= 900
商品成本为900元。
2.按照成本40%利润计算:
商品价格为成本的140%(100%+40%);
商品价格的8折为成本的112% (140%*0.8);
商品成粗顷本为 1500 元 (180/(112%-100%)纤凳配
按照商品一般定价惯例毁指,商品成本为1500元。
请参考
❺ 产品成本怎么算
产品成本算法:通过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户核算,按生产的产品所需进行计算。
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动力(电费)、燃料(煤、柴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等等。按实际使用记账,月底合计就是当月生产成本。有的企业还有直接成本外的记“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主要包括:
1、直接材料。本月生产线领用的原材料金额全部计入该科目
2、直接人工。本月给直接产线工人发放的工资、福利、五险一金等薪酬支出全部计入该科目
3、制造费用。与生产有关的所有费用,无法直接归集到哪种产品上的,都先计入制造费用,月末将所有制造费用结转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
(5)商品成本一般是多少扩展阅读
根据不同的企业,其生产过程有不同的特点,其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带来了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才能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
为了反映费用的发生及按用途分类的情况,需要作一笔会计分录,即:
借:有关成本费用账户
贷:有关资产负债账户
❻ 配眼镜为什么这么贵,一副眼镜成本大概是多少
1、商品成本
从眼镜成本上看,一副眼镜的出厂价与到终端零售店的零售价的确差距很大,说眼镜暴利主要是采用了错误的成本核算方法:把眼镜出厂成本等同于所有成本。一副出厂价20元的眼镜架,一级代理商把它交给二级代理商时可能要报价35~50元,二级代理商把它送到各地供销商时可能会报价50~80元,商品要完成整个流通过程,最后才到达终端的零售店。眼镜店每卖一副眼镜,它的收益要分给厂家,各级代理商后,才能算自己的其它经营成本。所以说,直接把眼镜出厂价和它在市场的最终零售价拿来做成本核算对比,这并不能客观说明眼镜店的商品成本。或许有人提议砍断这条食物链,让厂家直接面对眼镜店。但是,代理商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产物,是社会分工的一种体现。现在盲目进行肢解,非但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会使行业操作环节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让整个操作流程更加不透明。
2、经营成本
眼镜业不是地产业,大可公布成本,以某市一家代表性眼镜店为例:
租金:8000/月,营业面积60平方米
设备折旧:验光机、磨边机、测光仪、焦度计、瞳距仪、投影仪、验光盘等初期投入共计20万元,这个投入是以基本满足为标准的。如果全部采用优良进口设备,一间眼镜店全套设备至少需要50万元以上。设备存在折旧率,一般按5年折旧,50万的投入每月折旧8400元,20万的投入每月折旧3400元。
商品成本:中低档商品约20%,名牌商品40%~50%,一般商品30%左右。由于国内眼镜店以销售普通眼镜为主,除了部分高消费人群可能会戴名牌眼镜,一般人配镜花费80~300元,所以眼镜商品平均约25%。
人员工资:一般从事眼镜行业的技术人员、销售人员收入都偏低,平均月薪800~1500元。像笔者所了解的几家大型连锁店,员工工资(包括管理人员)也只是1150/ 月左右,而且一般包住不包吃。以一家眼镜店雇佣4名员工来计算,需要工资5000/月(店长比普通员工高200~300元)。
经营费用:主要是水费、电费。眼镜店的电费比较高,以66元/平方米计算,60平方米的店面每月电费3960元(营业时间按14小时计算,包括冷气、设备用电、照明和广告照明等)。另外,水费和电费、其它设备维修费共计200元/月。
应交税费:地税、国税总计占销售收入的8%~15%,每月2000元左右。
装修折旧:一家专业眼镜店的装修成本至少需要10万元,豪华点的则需3
❼ 某商品按20%的利润定价,然后按八八折卖出,共可获利84元这件商品成本是多少元
是1500元。
成本价就是商品取得的价值。如果是自己生产的商品,其成本价包括转移到商品里的原材料、工人工资、应该分摊的折旧费、生产管理人员工资、水电费、维修费等;如果是购进的商品,成本价即商品的购进价值。某些时候也称出厂价。
成本价是指企业取得存货的入账价值,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存货应当以其成本入账,存货的取得主要通过外购和自制两种途径。从理论上讲,企业无论从何种途径取得存货,凡与取得存货有关的支出,均应计入存货的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之中。《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中规定: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其中采购成本一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及其他可以直接归属到存货采购的费用.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采购成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其他税金等。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如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设计费,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其他辅助材料费用,生产过程中设备的折旧费,水电汽等其他与生产有关的费用。
明码标价是指在商品或服务等各项指标基础上标示的价格水平或收费标准,是向消费者公布商品价格和服务的一种方式,具体有卡片标价信返、挂牌标价、实物标价等形式,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等级、规格、型号、单位、价格或者提供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是商业企业进行价格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一种方法。
实行明码标价的商品和服务应包括实行市场坦陵调节价、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明码标价不仅要标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还要标明与价格有关的其他情况,如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或者提供服务的项目等。经营者违反规定,不标、错标、漏标或不按规定方式标价,不能称作为明码标价,必滑信饥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❽ 如何计算成本价
成本价计算方法:
1、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费用。
2、 销售成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销售费用包括广告费用、运费、税费等。
3、 期末成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4、 产品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总量。
5、 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的出厂价格×(1-税率)-利润目标/预测产量。
6、 产品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产品总量)+单位变动成本=产品总成本÷产品产量。
7、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分配率。
8、 股票成本=买入股票的价格+券商的手续费用+印花税+过户费用。
拓展资料:
1、成本价原指商家购入商品的价格,成本价并不是出厂价,成本价中含有一定的手续费用,有时还会加上其他费用,如果是自己生产的商品,其成本价包括转移到商品里的原材料、工人工资、应该分摊的折旧费、生产管理人员工资、水电费、维修费等;如果是购进的商品,成本价即商品的购进价值,有运费的话还会加上运费,某些时候也称出厂价。
2、但是在股票市场中,成本价指的是实际买入股票的价格,股票的成本价是买股票的价格和券商的手续费以及印花税和过户费的集合。股票中的成本价格是指用户在购买股票时花费的一部分。大陆的股市规定用户买入时不需要收取印花税的,只有手续费。无论投资者投入多少费用,只要有产生交易,就会产生成本。股票购买和商家购买商品是不一样的,商品的价格不会出现快速的变动,但是股票价格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波动。
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
3、相关性原则;
4、分期核算原则;
5、权责发生制原则;
6、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7、一致性原则;
8、重要性原则。
❾ 配眼镜为什么这么贵,一副眼镜成本大概是多少
1、商品成本
从眼镜成本上看,一副眼镜的出厂价与到终端零售店的零售价的确差距很大,说眼镜暴利主要是采用了错误的成本核算方法:把眼镜出厂成本等同于所有成本。一副出厂价20元的眼镜架,一级代理商把它交给二级代理商时可能要报价35~50元,二级代理商把它送到各地供销商时可能会报价50~80元,商品要完成整个流通过程,最后才到达终端的零售店。眼镜店每卖一副眼镜,它的收益要分给厂家,各级代理商后,才能算自己的其它经营成本。所以说,直接把眼镜出厂价和它在市场的最终零售价拿来做成本核算对比,这并不能客观说明眼镜店的商品成本。或许有人提议砍断这条食物链,让厂家直接面对眼镜店。但是,代理商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产物,是社会分工的一种体现。现在盲目进行肢解,非但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会使行业操作环节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让整个操作流程更加不透明。
2、经营成本
眼镜业不是地产业,大可公布成本,以某市一家代表性眼镜店为例:
租金:8000/月,营业面积60平方米
设备折旧:验光机、磨边机、测光仪、焦度计、瞳距仪、投影仪、验光盘等初期投入共计20万元,这个投入是以基本满足为标准的。如果全部采用优良进口设备,一间眼镜店全套设备至少需要50万元以上。设备存在折旧率,一般按5年折旧,50万的投入每月折旧8400元,20万的投入每月折旧3400元。
商品成本:中低档商品约20%,名牌商品40%~50%,一般商品30%左右。由于国内眼镜店以销售普通眼镜为主,除了部分高消费人群可能会戴名牌眼镜,一般人配镜花费80~300元,所以眼镜商品平均约25%。
人员工资:一般从事眼镜行业的技术人员、销售人员收入都偏低,平均月薪800~1500元。像笔者所了解的几家大型连锁店,员工工资(包括管理人员)也只是1150/ 月左右,而且一般包住不包吃。以一家眼镜店雇佣4名员工来计算,需要工资5000/月(店长比普通员工高200~300元)。
经营费用:主要是水费、电费。眼镜店的电费比较高,以66元/平方米计算,60平方米的店面每月电费3960元(营业时间按14小时计算,包括冷气、设备用电、照明和广告照明等)。另外,水费和电费、其它设备维修费共计200元/月。
应交税费:地税、国税总计占销售收入的8%~15%,每月2000元左右。
装修折旧:一家专业眼镜店的装修成本至少需要10万元,豪华点的则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