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资产负债率高说明什么
一、资产负债率高说明什么
资产负债率高,说明企业的资金来源中,来源于债务的资金较多,来源于所有者的资金较少。
资产负债率高,财务风险相对较高,可能带来现金流不足时,资金链断裂,不能及时偿债,从而导致企业破产的情况。资产负债率高,会导致进一步融资成本加剧。无论是银行还是投资者,都对资产负债率有一定的要求。
但是,一定的资产负债率可以让企业在利率低于投资收益率的情况下,运用债务杠杆,提高企业股东收益。如果资产负债率高,主要是由于应付款项等增多引起的,而且这种增长,并未导致企业信誉与市场地位的丧失,可以增加企业现金运用效力。因为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这段时间本来用来付款的现金可以用来做其它的用途,哪怕存银行,还有利息收入呢!
所以,资产负债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掌控在合适范围内比较好,并非越高越好,也不一定越低就越好。
二、什么是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 100%
从财务学的角度来说,一般认为我国理想化的资产负债率是40%左右.上市公司略微偏高些,但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一般也不超过50%.其实,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企业的经营者对资产负债率强调的是负债要适度,因为负债率太高,风险就很大;负债率低,又显得太保守.债权人强调资产负债率要低,债权人总希望把钱借给那些负债率比较低的企业,因为如果某一个企业负债率比较低,钱收回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投资人通常不会轻易的表态,通过计算,如果投资收益率大于借款利息率,那幺投资人就不怕负债率高,因为负债率越高赚钱就越多;如果投资收益率比借款利息率还低,等于说投资人赚的钱被更多的利息吃掉,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应要求企业的经营者保持比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而应保持一个比较低的资产负债率.
其实,不同的国家,资产负债率也有不同的标准.如中国人传统上认为,理想化的资产负债率在40%左右.这只是一个常规的数字,很难深究其得来的原因,就像说一个人的血压为80~120毫米汞柱是正常的,70~110毫米汞柱也是正常的一样,只是一个常规的检查.欧美国家认为理想化的资产负债率是60%左右.东南亚认为可以达到80%.
资产负债率(Debt Asset ratio)是指公司年末的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
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1、负债总额:指公司承担的各项负债的总和,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2、资产总额:指公司拥有的各项资产的总和,包括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这个比率对于债权人来说越低越好。因为公司的所有者(股东)一般只承担有限责任,而一旦公司破产清算时,资产变现所得很可能低于其帐面价值。所以如果此指标过高,债权人可能遭受损失。
当资产负债率大于100%,表明公司已经资不抵债,对于债权人来说风险非常大。
判断资产负债率(2)是否合理
要判断资产负债率(2)是否合理,首先要看你站在谁的立场。
资产负债率(2)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负债占全部资本的比例,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
从债权人的立场看
他们最关心的是贷给企业的款项的安全程度,也就是能否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如果股东提供的资本与企业资本总额相比,只占较小的比例,则企业的风险将主要由债权人负担,这对债权人来讲是不利的。因此,他们希望债务比例越低越好,企业偿债有保证,则贷款给企业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从股东的角度看
由于企业通过举债筹措的资金与股东提供的资金在经营中发挥同样的作用,所以,股东所关心的是全部资本利润率是否超过借入款项的利率,即借入资本的代价。在企业所得的全部资本利润率超过因借款而支付的利息率时,股东所得到的利润就会加大。如果相反,运用全部资本所得的利润率低于借款利息率,则对股东不利,因为借入资本的多余的利息要用股东所得的利润份额来弥补。因此,从股东的立场看,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比例越大越好,否则反之。
企业股东常常采用举债经营的方式,以有限的资本、付出有限的代价而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并且可以得到举债经营的杠杆利益。在财务分析中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财务杠杆。
从经营者的立场看
如果举债很大,超出债权人心理承受程度,企业就借不到钱。如果企业不举债,或负债比例很小,说明企业畏缩不前,对前途信心不足,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很差。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当审时度势,全面考虑,在利用资产负债率(2)制定借入资本决策时,必须充分估计预期的利润和增加的风险,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害得失,作出正确决策。
Ⅱ 无成本负债、低成本负债和高成本负债分别包括哪些
无成本负债、低成本负债和高成本负债分别包括:
①非成本负债: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付款、其他应付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税款、应付股息、递延所得税负债。
②低成本债务:短期借款。
③ 高成本负债:长期贷款、应付债券。 以下是财务管理的分类: 非成本负债:即企业的营业信用,如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可能有息票据)、其他应付款项、预付款等。其中大多数都是无息的,这意味着它们不需要任何成本。但这些都是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如果超过了,就会影响公司的声誉,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低成本负债: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如:银行存款信贷、融资租赁资产(高级财务会计科目)。 高成本债务:发行债券。这是企业筹集资金最困难的方式。如应付债券等
拓展资料:负债经营是指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商业信贷、融资租赁、发行债券等方式,借入资金弥补自身资金不足,以获得最大利润的一种经营模式。 企业债务经营的主要风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破产风险。 不仅企业债务偿还本金和利息,并有固定的偿还期限,如果企业债务操作得不到预期的收入,它将面临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危及企业的生存,企业可能无法支付到期债务和破产。
第二,杠杆对权益资本回报率的负面影响。 杠杆效应可以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但也可以使权益资本收益率显着下降。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潮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经营困难时,由于固定利息的存在,当资产收益率下降时,权益资本收益率下降的速度会更快。当公司资产收益率低于贷款利率时,贷款给股东带来的利润为负。此时,贷款越多,对企业收益越不利。只有当总资产收益率高于借款利率时,公司的借款才对股东是有利可图的。
第三,再融资的风险。 由于企业的债务管理增加了负债比率,债权担保程度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未来增加债务融资的能力,使未来融资成本增加,融资困难。 为了防范负债风险,企业应选择合适的借款方式,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根据企业资产结构控制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结构。
Ⅲ 什么是资产净利润率、负债资本成本率
这两种比率是财务管理分析决策的重要工具
资产净利润率又叫资产报酬率或投资报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和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其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反映了企业总资产的利用效率,表示企业每单位资产能获得净利润的数量,这一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了解负债资本成本率应先知道资本成本率,资本成本率是指企业用资费用和有效筹资额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资本成本率=用资费用额/(筹资额-筹资费用额),如果是通过借款筹资的话,这里的用资费用额就是你借款须交的利息,筹资费用额就是你借款时支付的手续费等,其中用资费用是资本成本的主要内容。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企业债务的利息允许从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可以抵免企业所得税,因此,
负债资本成本率只要在资本成本率的基础上乘(1-所得税税率)即
负债资本成本率=资本成本率*(1-所得税税率)。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资产净利润率就是每单位资产可以获得多少净利润,
负债资本成本率就是你每通过借款、发行债券等筹集1单位的资本需要多少成本。
Ⅳ 资产负债率高说明什么
资产负债率高说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在降低,企业的发展能力在减弱。
其实这个标准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不能真实反映资产质量,更不能说明企业的发展能力,因为资金的流量是以收付实现制计量,而资产负债表中的财务标准是以权责发生制为依据。
资产负债率是期末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
利润及净现金流量的分析:
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增长,首先要看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是否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利润的增长幅度是否大于资产负债率的增长幅度。如果大于,则是给企业带来的是正面效益,这种正面效益使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大,随着所有者权益的变大,资产负债率就会相应降低。
其次要看企业净现金流入情况。当企业大量举债,实现较高利润时,就会有较多的现金流入,这说明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有一定的支付能力,能够偿债,保证债权人的权益,同时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是良性循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