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好,外账在做成本的时候都怎么做呀,比如主营成本占收入的70%,那领料成本要怎么做呀。能否说详细点
营业成本构成: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
如果你用这种倒推方式计算领料成本(材料成本)还缺少相关比例,必须知道上述要素(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各自占收入的比重或他们之间的比重。
举例说明:主营成本占收入的70%,其中材料成本50%,人工成本30%,制造费用20%
材料成本=收入*70%*50%
人工成本=收入*70%*30%
制造费用=收入*70%*20%
如果知道三项分别占收入的比重,也可以倒推
例如,材料占收入的40%,人工占收入的20%,制造费用占收入的15%
先计算三项的分配率(三个分配率相加等于1)
材料分配率=40%/(40%+20%+15%)=53.33%
人工分配率=20%/(40%+20%+15%)=26.67%
制造费用分配率=15%/(40%+20%+15%)=20%
然后再用收入分别乘以上述分配率,就倒挤出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了。
这种方式是万不得已时使用的,一般审计用的比较常见。建议记账时还是规范些好,按规定步骤逐步归集和结转,这样才更真实。
‘贰’ 外账中的收入和成本怎样配比才能符合行业利润率
首先你要知道你们行业平均利润率大概是多少。然后是调整收入还是调整成本,或者是2个一起调就看你账务处理怎么方便了。
‘叁’ 关于外账鞋厂成本的核算
1.你们老师说的鞋厂成本以电估价,可以只是个特例,通常生产企业的产品成本计算不外料、工、费三大块。
料--即生产过程中领用的原材料
工--生产部门发生的工费
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间接费用,包括水电费、设备计提折旧、房租或厂房折旧、包装费等。
2。平时说的配比,是指收入与成本的配比,而不是成本与费用的配比。
对已销售的产品,按其销售产品必须结转其相对应的成本。帐面上反映出的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是配比的。没有收入时,不可结转成本,有收入,必有其对应成本结转。
‘肆’ 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多少合适
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没有统一规定,但可以参考所得税定率征收的所得税率。小规模商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应税所得率4%-15%,如果应税所得率太低,会引起税务关注,但只要是实际情况,不会罚款的。
成本占收入的比例:
一、成本占收入的比例,费用占收入的比例,利润总额占收入的比例都没有办法给出合理的比率。因为这个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不同地域的企业、不同行业的企业、同一行业的不同公司、即使是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这个比率都有不同情况。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中,提到一个应税所得率。其中制造业为5%-15%。可以把这个应税所得率暂时的看做是利润总额占收入的比例。
二、成本费用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pide;成本费用总额×100%。式中的利润总额和成本费用用总额来自企业的损益表。成本费用一般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和三项期间费用。
分析时,可将成本费用与营业利润对比,计算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额&pide;成本费用总额×100%,如利润中还包括其他业务利润,而其他业务利润与成本费用也没有内在联系,分析时,还可将其他业务利润扣除。
三、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没有统一规定,但可以参考所得税定率征收的所得税率。小规模商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应税所得率4%-15%,如果应税所得率太低,会引起税务关注,但只要是实际情况,不会罚款的。
应税所得率=应纳所得税额/销售收入
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坏账损失+存货跌价损失)/营业收入
成本和销售额之间的比率可以参考所得税定率征收的所得税率
应税所得率=应纳所得税额/销售收入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多少合适?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伍’ 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
配比性原则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取得该收入发生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以便计算特定业务或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在会计实务中配比原则常见的实例是同一会计期间内和各项收入与该期间的成本 费用相配比。2007年实行的新会计准则中已经取消了配比性原则。
‘陆’ 怎么做到成本和收入配比呢
1,按照上期销售成本与销售额的百分比确定销售成本率来计算结转本业务的销售成本额。
待完工后再根据实际成本再进行调整。
2,成本的做账以及等项目竣工后开票确认收入了,那么这笔成本应当这样来结转:
结转收入时结转工程施工到主营业务成本--工程结算成本。第一个月如果每结转收入,就不结转工程施工。工程施工借方余额在建住安装企业财务上叫“未完施工”,表示为没有工程收入相对应的成本。
只要是没开发票挂预收,肯定不在月底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每月发生的成本是进入“工程施工”科目,待工程结束和“工程结算”对冲。
按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成本”及“工程施工-毛利”。 3,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借方与工程结算贷方的差额在报表中记入已完工未结算款。 平时收到工程款时,暂不记入收入科目,可记入预收账款:
结转收入:
借:预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收入
平时发生的工程成本,先记入工程施工:
结转成本时:
借:工程结算成本
贷:工程施工
‘柒’ 在做外账时,我们根据本月开发票的销售收入来推算出成本,那么这成本该做多少才合理呢
有时候要看利润的高低了
如果利润过高,成本相对做高一点
如果利润过低,成本相对做底一点
一般成本是收入的60%-95%
‘捌’ 怎样做外账啊成本和收入是怎样分配的,哪个高手能够说详细点啊
首先,收入是不需要分配的,只要记入当期损益即可。
关于成本,一般制造业成本核算流程和分录:
1、采购
借:原材料 / 库存商品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2、材料领用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3、计提工资
借: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发生的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
借:制造费用
贷: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5、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 (车间用)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使用)
营业费用 (销售部门使用)
贷:累计折旧
6、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例如,按材料消耗分配制造费用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7、结转完工入库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8、销售收入
借: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月末,计提营业税及附加税(增值税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10、月末,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和税金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1、月末,结转本月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12、月末,结转本月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15、季末,预交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