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长期借款的资本成本计算为什么要有所得税税率
因为长期借款产生的利息费用可以抵税,所以算长期借款的资本成本时要算税后的资本成本。
如果企业亏损,利息费用短期是不会产生抵税作用的,但以后企业盈利,是可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这样利息费用又起到了抵税作用。而且,一般企业亏损是暂时的,预测未来都是盈利的。如果预测企业会一直亏损,那么还不如趁早清算,算长期借款的资本成本也就没意义了。所以,一般来说,即使企业亏损,这一公式还是有意义的。
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可以在交企业所得税时税前扣除,可以抵税25%。如,长期借款利息100万元,企业利润200万元,则企业所得税为(200-100)*25%=25万元。也就是说,100万元的利息成本,实际上真正企业负担的只有75万元,有25万元是抵了税的。所以利息费用要打个7.5折,即乘以(1-25%)部分才是企业真正的成本。所以,当企业计算资金成本时一般会告诉你企业所得税税率,目的就是暗示着计算企业资金成本时要乘以(1-25%)。
【拓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在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调至每月5000元。2020年4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办税指引。
⑵ 财务管理中计算资本成本时,变现价值为什么不用乘以所得税税率
优先股资金成本、普通股资金成本,则不存在税前扣除的问题,所以不用乘以所得税税率。所以,不可以简单的说“财务管理中计算资本成本时,变现价值为什么不用乘以所得税税率”,而是要具体分析是什么性质的资金成本。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⑶ 结转成本是算税前成本还是税后成本
如果是一般纳税人的话,结转的成本是税前成本,因为税是可以抵扣的不能算是成本;如果小规模纳税人,进项税不能抵扣,结转的成本就是含税的成本了。
⑷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得出的公司股票资本成本是税前资本成本还是税后资本成本,为什么
股票资本成本一般不论税前或者税后,因为股东获得的收益都是税后支付,所以只有税后成本。负债利息是税前支付,为了与股票成本相比较,才会在税前的基础上再扣除税率计算税后成本。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于一个给定的资产i,它的期望收益率和市场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4)成本为什么不用算税后扩展阅读
事实上,有很多研究也表示对CAPM正确性的质疑,但是这个模型在投资界仍然被广泛的利用。虽然用Beta预测单个股票的变动是困难,但是投资者仍然相信Beta值比较大的股票组合会比市场价格波动性大,不论市场价格是上升还是下降;而Beta值较小的股票组合的变化则会比市场的波动小。
对于投资者尤其是基金经理来说,这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市场价格下降的时候,他们可以投资于Beta值较低的股票。而当市场上升的时候,他们则可投资Beta值大于1的股票上。
对于小投资者来说,没有必要花时间去计算个别股票与大市的Beta值,因为据笔者了解,现时有不少财经网站均有附上个别股票的 Beta值,只要读者细心留意,但定可以发现得到。
⑸ 财务管理更新改造项目为什么不考虑税后修理成本
营运现金流量应该是指营业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在其寿命周期内由于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它包括年营业净利润和年折旧等。营业现金流量一般按年度进行计算。这里现金流入一般是指营业现金收入,现金流出是指营业现金支出和交纳的税金。如果一个投资项目的每年销售收入等于营业现金收入,付现成本(指不包括折旧的成本)等于营业现金支出。
现金流量可分为三类:
经营现金流量指直接进行产品生产、商品销售或劳务提供的活动,它们是企业取得净收益的主要交易和事项。
投资现金流量是指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筹资现金流量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
经营现金流量=税后净经营利润+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营业收入—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摊销
由此公式可以看出,营业收入减去付现成本即营业现金支出再乘以税率等于税后收入减去税后成本。而折旧具有抵减税负的作用,由于计提折旧而减少的所得税额可用折旧×所得税税率计算,所以税负减少等于折旧。
⑹ 算内部成本,计入成本的数是含税的还是不含税的
税务报表上面的业务成本都是不含税的,所以算成本的时候,最好也要把税算进去。
⑺ 年付现成本是税后的吗
年付现成本是算税后的。因为运营成本影响所得税,所以核算时是算税后的。付现的成本是现金流出,但成本能抵税,抵税部分就是少交税,少缴税就是间接的现金流入,本题要算现金流出,那现金流入就是现金流出的冲抵项目,比如每年付现成本为100万,企业所得税税率25%,那100万是现金流出,100万的抵税效应是100*25%=25万是现金流入。
付现成本:
付现成本亦称“现金支出成本”。那些由于未来某项决策所引起的需要在将来动用现金支付的成本。当企业资金紧张,又无应收账款可以收回,而向市场上筹措资金又比较困难或借款利率较高时,在此情况下企业面临如何以较低的成本进行采购的决策。决策者在此类决策分析过程中对“付现成本”的考虑,往往会比对“总成本”的考虑更为重视。
⑻ 税后资金成本是怎么回事 算税后资金成本时,所得税在利息里扣除这样资金成本不就小了吗,资金成本表
税后资金成本就是指不含税的成本,就是企业形成的成本剔除过程中产生的税款。在计算税后资金成本时,所得税会在花费的利息里予以扣除。因为贷款产生的利息在所得税中扣除了,所以总体资金成本便降低了。
税后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税后资本成本=税前资本成本×(1-所得税税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税后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举例来说明:
假如有一笔投资向银行借了100万,年利率8%,那么税前资金成本就是100*8%=8万。因为花费的利息可以作为费用减少所得税支出。税后资金成本就是100*8%*(1-25%)=6万。
债务资金成本简单来说就是债务利息,以及借款手续费等借债要花费的成本。
税后债务资金成本,就是扣除所得税收益的债务资金成本。借债虽然支付了利息,但是利息在税前列支,就使净利润减少,从而要交的所得税就少了,这实际上是一种收益。
债务资金成本减去这种所得税少交的收益的余额or净额就是所得税后债务资金成本。
拓展资料:
资本成本是指投资资本的机会成本。这种成本不是实际支付的成本,而是一种失去的收益,是将资本用于本项目投资所放弃的其他投资机会的收益,因此被称为机会成本。
资本成本的概念广泛运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许多方面。对于企业筹资来讲,资本成本是选择资金来源、确定筹资方案的重要依据,企业力求选择资本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对于企业投资来讲,资本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决定投资取舍的重要标准。资本成本还可用作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尺度,即经营利润率应高于资本成本,否则表明业绩欠佳。
一、资金成本的性质
1.资金成本是商品经济条件下资金所有权和资金使用权分离的产物;
2.资金成本具有一般产品成本的基本属性即同为资金耗费,但又不同于帐面成本,而属于预测成本,其一部分计入成本费用,相当一部分则作为利润分配处理;
3.资金成本的基础是资金时间价值,但通常还包括投资风险价值和物价变动因素。
二、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
资金成本=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总额-筹资费用)
三、资金成本的特点
1.资金成本是较满意的财务结构前提下的产物;
2.资金成本着眼于税后资金成本,即考虑筹资方式的节税效应后的成本;
3.资金成本强调资金成本率和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
⑼ 成本计算为什么要默认计算税后成本啊
权益资本成本都是税后的,因为股利是用税后利润支付的,在没有特别说明是税前的情况下,我们计算的资本成本都是税后的,债务资本成本默认是税后的成本,您记住这一条就可以了。
⑽ 为什么债务资本成本公式中的利息是税后利息而本金不是税后的
因为利息支出可以在缴纳所得税前扣除,相当于抵了25%的企业所得税,所以算资本成本就把抵税的部分扣除了。 本金税后是怎么个概念。。借款又不能抵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