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收入除以成本等于什么率成本除以收入又等于什么率
一般不计算收入除以成本的比率指标,没有意义。成本除以收入等于成本收入率,即每100元收入的成本,即成本占收入的比重。 价值越大,利润越少。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 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消耗一定的资源。 他们花费的资源的货币表现和对象化称为成本。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成本也可以是做出选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当人们“舍鱼取熊掌”时,“鱼”就是人的成本。 企业投资时,企业支付的钱就是企业投资的成本。
拓展资料:
主要分类
1、按概念形成可分为理论成本和应用成本。
2、按用途可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3、按发生的依据可分为实际成本和预计成本。
4、按发生可分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5、按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
6、计量单位可分为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7、按计算依据可分为单项成本和平均成本。
8、按范围可分为全部成本和部分成本。
9、按生产过程中的先后关系,可分为车间成本和工厂成本。
10、按生产经营范围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11、根据与收入的关系,可分为消耗成本和未使用成本。
12、根据与决策的关系,可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13、根据与现金支出的关系,可分为现金成本和沉没成本。
14、根据与计划的关系,可分为计划成本和预计成本。
15、按数量变化关系可分为边际成本、增量成本和差异成本。
16.根据是否可以免除,可分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
17、根据是否可以递延,可分为递延成本和预计成本。
18、根据发生是否可以控制,可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19、按成本状态(成本状态是总成本与总业务量的依存关系,通常称为成本行为),可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
20、按生产与生产的关系,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1、按产品成本的构成,可分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
22. 由于过去的决定已经发生而不能被任何当前或未来的决定改变的成本称为沉没成本。
为了便于成本管理,还可以使用其他成本分类概念,如机会成本、责任成本、定额成本、目标成本、标准成本等。
2. 怎样计算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
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计算:【成本总额
/
收入总额
×
100%=
收入成本率%】。
例如:2万成本,收入10万,2
/
10
×
100%=
20%
,
20%即为收入成本率,显示成本占收入的比例。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非所有者投入资本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 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计算公式
法律分析: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就是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占收入的比例。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成本费用金额/营业收入金额*100%;成本占营业收入比重=成本金额/营业收入金额*100%;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费用总额/营业收入金额*100%。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指标由成本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指标得出,主要反映成本占企业收入的比例。指标越低,成本控制能力越好,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越强。营业费用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损益表中的营业费用。
营业收入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利润表中净利息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之和。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的计算公式如下:
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法律依据:《公司费用开支管理办法》 第二条 公司各部门、下属企业必须在每月底根据下月工作计划制定本单位费用开支计划,由财务部汇总、审核,经公司办公会议或总经理审批,即为公司当月的费用开支计划,并下达各单位费用开支指标。
4. 成本收入比计算公式是什么
成本收入比是指营业费用加折旧与营业收入之比,成本收入比不应高于45%,成本收入比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100%。
现行人民银行计算口径精确到:
成本收入比=(业务管理费+其他营业支出)/(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净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100%。
指标释义: 营业费用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营业费用。 营业收入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利息净收入与其他各项营业收入之和。
成本收入比率是银行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出银行每一单位的收入需要支出多少成本,该比率越低,说明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银行获取收入的能力越强。因此,成本收入比率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5. 成本与收入的比是什么
成本收入比为营业费用加折旧与营业收入之比,不应高于45%。一般来讲,成本收入比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一家银行的成本控制能力,进而反应其效率,成本收入比越低,其成本控制能力越高,否则成本控制能力就越低,效率也就越低。
6. 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叫什么
主营业务成本率,反映了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关系。
7. 成本收益比率是什么意思
成本收益比率是计算投资所产生价值的一个指标,一般用投资所产生的利润除以投资成本,不同的行业及不同项目在所选择的利润指标或成本指标上会有差别,以用于银行行业为例,成本收入比率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等于银行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出银行每一个单位的收入需要支出多少成本,该比率越低,说明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银行获取收入的能力越强。
拓展资料
一、成本费用占收入比指标是什么
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指标是从成本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指标演面来的,主要是反映企业收入中成本费用所 占的比重,该指标越低, 说明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能力越好、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越强,计算公式为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收入。
二、成本收益的特性
1.自利性:这种方法的内在精神是追求效益,但这种对效益的追求带有强烈的自利性。成本收益分析的出发点和目的是追求行为者自身的利益,它只不过是行为者获得自身利益的一种计算工具,成本收益分析追求的效用是行为者自己的效用而不是他人的效用,这是其指向性,即自利性。
2.经济性:由于行为者具有自利的动机,总是试图在经济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使经济活动经济、高效,成本收益分析的前提效用最大化就蕴含着经济、高效的要求。
3.计算性:行为者要使自己的经济活动达到自利的目的,达到经济、高效,必须对自己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计算,因此成本收益分析蕴含着一种量入为出的计算理性,没有这种精打细算的计算,经济活动要想获得好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此成本收益的计算特性是达到经济性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证行为者行为自利目的的基本工具。
8. 成本收入比的计算公式
成本收入比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100%
现行人民银行计算口径精确到:
成本收入比=(业务管理费+其他营业支出)/(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净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100%
指标释义: 营业费用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营业费用。 营业收入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利息净收入与其他各项营业收入之和。
成本收入比率是银行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出银行每一单位的收入需要支出多少成本,该比率越低,说明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银行获取收入的能力越强。因此,成本收入比率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9. 什么是成本收入比
总成本*(1+利润比率(或者毛利率等等,各个财务需要的这个利率具体而定))=总收入
由此可以求出总成本=总收入/(1+利润比率)
总成本*各项比例=对应各项成本
也就是:各项对应成本=[总收入/(1+利润比率)]*成本的比率
10. 成本除以收入是什么
成本除以收入得到成本率,成本率代表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数值越大则企业的利润越少。实操中,一般计算利润比例时会用到该比例,用1-成本率得到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