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可变现成本怎么理解
扩展阅读
英国产品哪个平台最好 2025-07-02 09:31:29
分手送钻石怎么处理 2025-07-02 09:26:03
成本除以卖价相当于什么 2025-07-02 09:15:54

可变现成本怎么理解

发布时间: 2022-12-11 05:23:09

❶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怎么理解区分

历史成本:原来买的时候花了多少钱

重置成本:现在再买一个需要花多少钱

可变现净值:现在把它卖了,扣除费用和交的税,剩多少钱。

现值:将它投入生产,增加的净现金流量按资金成本折现后的价值。

公充价值:熟悉交易信息的双方或多方自愿接受的价格

区别:

1、历史成本,一般购入资产均适用本计量方式。

2、重置成本,适用于盘盈资产的价值确定。

3、可变现净值,一般适用于存货减值的认定。

4、现值,适用于准则特别要求的资产价值确定,如融资租赁资产入账价值、分期付款(一般大于3年)购买资产价值、分期收款(一般大于3年)销售商品收入的确定等

5、公允价值,适用于准则特别要求的资产价值确定,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者投入资产、债务重组取得的资产等。

(1)可变现成本怎么理解扩展阅读:

以上这些名词”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都和价值的具体含义有关,而价值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继承和发展了古典主义尤其是亚当斯密以及大卫李嘉图的价值概念。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基本因素之一。

商品的价值表明:

①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存在的物质承担者。

②价值是由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形成的,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相结合创造出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才成为价值。

③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只有在商品交换中,通过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的相互对等、相互交换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④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参考资料:网络——价值

❷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这几个如何解释 有何区别

1、历史成本一般指发票金额,比较定向

2、重置成本:按照当前的市价购买该项资产的价值,适用于盘盈的固定资产,当然用当时评估出来的市价乘以盘盈资产的成新率

3、可变现净值:期末存货采用可变现净值和成本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持有以备生产的存货对应的产品的市价-至完成该产品的发生的加工成本-销售产品发生的相关费用

4、现值:一般涉及到长期应收款项目时使用,按照预计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作为长期应收款项的入账价值;

5、公允价值:熟悉交易双方在自愿的情况下,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交易的价格。

区别,五者的区别在于应用的情况不同。

(一)历史成本,一般购入资产均适用本计量方式。

(二)重置成本,适用于盘盈资产的价值确定。

(三)可变现净值,一般适用于存货减值的认定。

(四)现值,适用于准则特别要求的资产价值确定,如融资租赁资产入账价值、分期付款(一般大于3年)购买资产价值、分期收款(一般大于3年)销售商品收入的确定等

(五)公允价值 ,适用于准则特别要求的资产价值确定,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者投入资产、债务重组取得的资产等。

❸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怎么理解区分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是指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❹ 可变现价值能理解为产品现在的实际成本吗

也能也不能。 取决于你对什么东西进行成本核算,因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会计准则要求,具体能不能按照可变现价值来认定这个东西的成本,一般是会计准则说的算。 假设准则允许,你可以认为可变现价值是这个产品的实际成本,或者说,实际价值。

❺ 思考题:怎样理解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中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的含义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主要是使存货符合资产的定义。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带来未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下跌至成本以下时,由此所形成的损失已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将这部分损失从资产价值中抵销,列入当期损益,否则,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价值时,如果仍以其历史成本计价,就会出现虚夸资产的现象,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来讲显然是不稳健的。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熟低原则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使存货符合资产的定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中对存货确认的标准,一是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存货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其实质是规定了存货必须是资产这一原则,从而既保证了存货定义在理论上的完整性,又符合我国会计人员的习惯,增强了准则的可操作性。
同时,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熟低原则进行期末存货的计量符合谨慎性原则。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下跌至成本以下时,表明该存货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低于其账面价值,因而应将这部分损失从资产价值中扣除,计入当期损益。否则,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如果仍然以历史成本计量,就会出现虚夸资产的现象。遵循这一原则,可以从防范资产不实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这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个“成本”是账面价值(或账面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