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材料成本差异属于什么会计科目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资产类科目
一、材料成本差异简介:
该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节约用红字,超支用蓝字)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材料成本差异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间的差额。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的质量。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可按材料类别进行,也可按全部材料合并进行。按材料类别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可使成本中材料费的计算比较正确,但要相应多设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分类账,增加核算工作量。如果将全部材料合并一起核算,虽可简化核算工作,但要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因此在决定材料成本差异的明细分类核算时,既要考虑到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又要考虑核算时人力上的可能性。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根据发出耗用材料的计划价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进行计算。
二、会计处理
1、本科目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单独设置本科目;也可以在“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2、本科目应当分别“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3、材料的计划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应与其实际成本相一致,计划成本应当尽可能地接近实际。计划成本除特殊情况外,在年度内一般不作变动。
4、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月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月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三、账务处理
1、入库材料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本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调整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的金额应自“原材料”等科目转入本科目:调整减少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借方;调整增加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贷方。
2、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Ⅱ 材料成本差异是什么意思应该结转到什么会计科目里面
材料成本差异属于存货,而存货属于资产类,所以,材料成本差异属于资产科目。但是我们遇到这种情况:
借:原材料 5000
贷:材料采购 4000
材料成本差异 1000
属于资产科目在贷应该记为减,即资产减少了?这显然是不对的。我们知道资产类中具有备抵科目,备抵科目都是贷增借减,与正常的资产科目刚好相反。而在此处,材料成本差异就承担着这样的备抵角色,即贷增减少。贷方增加,即说明采购节约了资本,也就是说与计划的5000元少用了,就相对增加了资本。
综上,材料成本差异属于资产科,具有备抵作用,贷增借减。
Ⅲ 进货款属于财务什么费用
收购价格属于财务报表中的财务费用。财务费用的明细科目一般包括利息费用、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其中,收购价属于手续费,属于财务费用。
购进货物并支付货款账务处理如下:1、一般纳税人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账务处理:借:库存商品(货物已入库)或在途物资(货物未入库)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或者库存现金或应付账款2、一般纳税人收到增值税普通发票的账务处理或者小规模纳税人账务处理:借:库存商品(货物已入库)或在途物资(货物未入库)(注:价税合计)贷:银行存款或者库存现金或应付账款
拓展资料
会计分录层析:
层析是把事物的发展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几个层次,逐层分析,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用色谱法编制会计分录的教学直观、清晰,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科目、负债科目等。
3.分析各账户金额的增减情况。
4、根据第二步和第三步,结合各账户借款人和借款人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减),确定会计科目的方向。
企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失、仓储前的挑选和分拣费用以及其他应计入商品采购成本的其他费用,应当借记“递延采购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帐款”等科目。
事例:淮安股份有限公司是商品批发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7年1月3日从外地进货,取得对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标明价格为5000万元,增值税为850万元。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100万元(取得运输发票),手续费、保险费、包装费等杂费100000元。所有的钱都是用银行存款支付的,货物已经被接受并入库了。
Ⅳ 商品之间的差价应计入什么科目
一.商品进销差价是资产类的会计科目,也是库存商品的备抵性质的调整科目,用来核算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法核算的情况下,其商品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企业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商品类别或实物管理负责人进行明细核算。
二.商品进销差价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按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本科目。
(二)期(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按以下公式计算: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额)×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商品进销差价率
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期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期的商品进销差价。年度终了,应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Ⅳ 关于进货价格差异如何记入会计科目
一: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 2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200
二:下月初冲回
借:原材料 -2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200
三:
借:原材料 22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220
Ⅵ 进货费用属于什么科目:谈谈商品流通企业进货费用的
有三种情况:
①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
②进货费用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
③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Ⅶ 进货过程如发生的费用较大应首先归集到什么会计科目
1、原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商品流通企业购入商品抵达仓库前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运输存储过程中的保险费、装卸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采购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费用,借记"营业费用"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2、新准则取消了这一规定,商品流通企业的进货费用计入存货成本。
Ⅷ 进价时的进货成本,该计入哪个会计科目销售商品的价格与进货的价格,这中间的差价该如何做分录
进货的时候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销售的时候: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
差价不要做分录,到月底的结转利润的时候一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