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成本价类型有哪些
扩展阅读
卖东西成本价什么意思 2025-07-03 22:47:15
爱心石油是怎么形成的 2025-07-03 22:41:50
变动营业成本是什么 2025-07-03 22:40:41

成本价类型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12-08 15:43:35

❶ 什么叫成本价

成本价便是商品获得的价值。如果是个人生产的产品,其成本价包含迁移到产品里的原材料、员工工资、需要计提折旧的折旧费、生产管理人员工资、水电费、维修费用等。如果是购入的商品,成本价即商品的购入价值,一些情况下也称出厂价。

❷ 成本有哪些分类方法

(一)成本按经济性质分类
生产经营成本按经济性质划分为以下类别:
1、外购材料。指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和外购商品等。
2.外购燃料。指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入的各种燃料。
3.外购动力。指耗用的从外部购入的各种动力。
4.工资。指企业应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职工工资。
5.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指企业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6.折旧费。指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
7.税金。指应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各项税金,例如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车船税等。
8.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的耗费,例如邮电通讯费、差旅费、租赁赞、外部加工赞等。
(二)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生产经营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为以下类别:
1.研究与开发成本。指为创造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生产过程而发生的成本。
2.设计成本。指为了产品、服务或生产过程的详细规划、设计而发生的成本。
3.生产成本。指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成本。
4.营销成本。指为了让人们了解、评估和购买产品而发生的成本。
5.配送成本。指为将产品或服务递交给顾客而发生的成本。
6.客户服务成本。指向客户提供售后服务的成本。
7.行政管理成本。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成本。
在实务中生产经营成本分为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三大类:
1.生产成本。包括4个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指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燃料和动力。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燃料及动力费。
(4)制造费用。指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2.销售费用。包括营销成本、配送成本和客户服务成本。
3.管理费用。包括研究与开发成本、设计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

(三)成本按转为费用的方式分类
为了贯彻配比原则,生产经营成本按其转为费用的不同方式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1.成本转为费用的方式
费用是指应从营业收入中扣除的已耗用成本。企业发生的全部成本转为费用的方式(即与收入配比的方式)分为三类:
(1)可计入存货的成本,按“因果关系原则”确认为费用。
(2)资本化成本,按“合理地和系统地分配原则”确认为费用。
(3)费用化成本,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费用。费用化成本。
2.产品成本
作为期间成本的对称,产品成本是指可计入存货价值的成本,包括按特定目的分配给一项产品的成本总和。
“产品”在这里是广义的,不仅指工业企业的产成品,还包括提供的劳务,实际上是指企业的产出物即最终的成本计算对象。
“分配”给产品的成本,可能是全部生产经营成本,也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
3.期间成本
期间成本,是指不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经营成本,包括除产品成本以外的一切生产经营成本。
期间成本不能经济合理地归属于特定产品,因此只能在发生当期立即转为费用,是“不可储存的成本”。正因为期间成本不可储存,在发生时就转为费用,因此也称之为“期间费用”。
无论是产品成本还是期间成本,都是生产经营的耗费,都必须从营业收入中减除,但它们减除的时间不同。期间成本直接从当期收入中减除,而产品成本要待产品销售时才能减除。
(四)成本按其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分类
产品成本按其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种分类的目的是为了经济合理地把成本归属于不同的成本对象。
1.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是指需要对成本进行单独测定的一项活动。成本对象可以是一件产品、一项服务、二项设计、一个客户、一种商标、一项作业或者一个部门等。
成本对象,可以分为中间成本对象和最终成本对象。
2.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直接计入各品种、类别、批次产品等成本对象的成本。一种成本是否属于直接成本,取决于它与成本对象是否存在直接关系,并且是否便于
直接计入。
3、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是直接成本的反义词,是指与成本对象相关联的成本中不能用一种经济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对象的那一部分产品成本。

❸ 交易成本是什么分类有哪些

交易成本的分类有议价成本、信息成本以及搜寻的成本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信息成本是指获得信息的成本。比如常见支付给猎头、中介的费用就是的信息成本。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二十一条
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二条
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❹ 如何计算成本价

成本价计算方法:
1、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费用。
2、 销售成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销售费用包括广告费用、运费、税费等。
3、 期末成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4、 产品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总量。
5、 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的出厂价格×(1-税率)-利润目标/预测产量。
6、 产品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产品总量)+单位变动成本=产品总成本÷产品产量。
7、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分配率。
8、 股票成本=买入股票的价格+券商的手续费用+印花税+过户费用。
拓展资料:
1、成本价原指商家购入商品的价格,成本价并不是出厂价,成本价中含有一定的手续费用,有时还会加上其他费用,如果是自己生产的商品,其成本价包括转移到商品里的原材料、工人工资、应该分摊的折旧费、生产管理人员工资、水电费、维修费等;如果是购进的商品,成本价即商品的购进价值,有运费的话还会加上运费,某些时候也称出厂价。
2、但是在股票市场中,成本价指的是实际买入股票的价格,股票的成本价是买股票的价格和券商的手续费以及印花税和过户费的集合。股票中的成本价格是指用户在购买股票时花费的一部分。大陆的股市规定用户买入时不需要收取印花税的,只有手续费。无论投资者投入多少费用,只要有产生交易,就会产生成本。股票购买和商家购买商品是不一样的,商品的价格不会出现快速的变动,但是股票价格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波动。
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
3、相关性原则;
4、分期核算原则;
5、权责发生制原则;
6、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7、一致性原则;
8、重要性原则。

❺ 什么是成本价

成本价是反映客户买卖某一证券之后的一个成本。广发证券系统支持4种成本价类型:买入均价、持仓成本、摊薄持仓成本、保本价。

❻ 股票成本价是什么意思

成本价是包含买入费用的价格,但不包含卖出的手续费,所以卖的时候要看保本价,以保本价卖才不会亏。以下是手续费的标准:
交易费用分为佣金、印花税、过户费、杂费。
佣金最高是千分之3,低的是千分之0.3~~0.5。佣金每笔交易最低收5元。
印花税是卖出收千分之1。
过户费是沪市股票,每1000股收1元,最低收1元。深市股票不收。
杂费有的公司没有,有的公司收1到5元。

❼ 成本价有哪几种类型

包括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值。

成本价格亦称“生产成本”或“生产费用”。资本家在商品生产中实际耗费的资本价值,包括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值。成本价格是实际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转化形式,它的形成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性决定的。

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成本价格是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商品销售价格低于成本价格则亏本,商品销售价格高于成本价格则可以获得利润。在商品销售价格一定的条件下,商品成本价格相对制约着利润的大小,成本价格降低,则利润增加,成本价格提高,则利润减少。

所以,商品成本价格的高低,是影响资本家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降低商品成本价格的主要途径是: 采用先进技术,改善劳动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和动力的消耗;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提高产品质量;节省一切非生产性支出和管理费用。

成本价格是资本家之间彼此竞争的基础。对资本家来说,成本价格是至关重要的。精明的资本家无不把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突出地位上。其他条件相同,资本家在竞争中能否取胜,就在于能否降低成本,从而降低商品的售价去占领市场。

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由商品的成本价格规定的。只要商品的出售价格高于成本价格,他就能获得利润。

在资本家看来,成本价格似乎就是商品本身所固有的内在价值,而剩余价值似乎不是商品的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倒是商品的出售价格超过它的价值的余额。

从而,剩余价值似乎不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然后通过商品出售而得到实现的,倒好象是在流通过程中从商品的出售本身产生出来的,这显然是一种颠倒。

成本价格的高低决定着资本家竞争能力的强弱。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成本价格愈低,竞争能力就越强,便愈有可能击败竞争对手,占领较大市场。

为此,资本家竞相采用先进技术,改善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以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不断地降低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和超额利润。

❽ 什么是交易成本分类有哪些

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是指在完成一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
交易成本的分类如下:
1、搜寻成本:商品信息与交易对象信息的搜集;
2、信息成本:取得交易对象信息与和交易对象进行信息交换所需的成本;
3、议价成本:针对契约、价格、品质讨价还价的成本。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二十一条,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❾ 如何计算成本价

不同成本价,其计算公式不同,具体如下:
【买入均价】是一种不计任何手续费、只算净成本的一种成本价类型。买入均价是日终清算计算的,即当日买入均价无变动,下一交易日才显示新买入均价。只有买入时的买入均价计算公式:买入均价=历史成交金额持仓股数,有买有卖时的买入均价计算公式为:买入均价=[(买入后数量-买入数量)*变化前买入均价+买入数量*买入价格]买入后数量。
【持仓成本】是只计算买入手续费,不计算已发生卖出手续费,也不预估剩余持仓卖出手续费的一种成本价类型。只计买入,不计卖出,不受买卖先后顺序影响。持仓成本计算公式为:持仓成本=(历史买入清算金额+当日买入清算金额)(历史买入数量+当日买入数量)。
【摊簿持仓成本】是计算了客户实际已发生的买入和卖出的手续费,但不会预估剩余持仓卖出手续费的一种成本价类型。如果中途有卖出一部份,该部份盈亏会摊薄到剩余持仓的成本中,即未清仓情况下,若盈利卖出部分持仓,摊薄持仓成本会摊低,若亏损卖出部分持仓,摊薄持仓成本会摊高。摊薄持仓成本计算公式为:摊薄成本=(历史买卖清算金额差+本日买入清算金额-本日卖出清算金额)(历史买卖数量差+本日买入成交数量-本日卖出成交数量)。
【保本价】计算原理同摊薄持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