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化妆品的成本价是市场价的多少
这里指的化妆品是进口高端产品。SK-II着名的神仙水在中国零售价是560元,可其成本仅为人民币6.5元。惊讶吧!就算把研发成本加进去,每单只的成本也不超过10元。资生堂650/50克的眼霜连成本也只有10元不到。而欧伯莱那些150元的低端眼霜成本也只有3元。女士们,现在不再认为你们脸上涂抹的是什么高科技产品了吧?再这里,女士是第一受害大头!
2.日用品
其中以个人清洁化学制品利润最恐怖。以牙膏为例,其中最贵的成分--发泡剂的成本仅为600元/吨甚至更低,而这600元的发泡剂足足可以装满6000只最大号的180克牙膏。剩余的有效成分的成本更是可以忽略不记了,碳酸钙粉末每吨用量成本仅为20元左右。最高级的含氟牙膏其有效成分---单氟磷酸钠每吨成本不过100元。国产的低端产品就不算了,就算是用硅磨料的佳杰士,180克装市场零售价13元,6000只卖多少钱?至于,洗头水比这更恐怖!
3.饮料
这其中以非碳酸饮料的利润最大。市场零售价2元的果汁饮料连包装成本+设备成本只有7分钱,而易拉罐饮料的成本仅5分钱。
4.白酒
以五粮液酒厂为例,每吨粮食能够生产100市斤白酒,其中十市斤品质最好的是五粮液,其余则被作成什么五粮春等低端产品。每吨粮食的收购价是大概400元,而生产出的产品市场零售价最多可达到15000元左右。大家不要相信某些白酒所谓的N年陈酿,厂家没那耐心真的去陈酿,只不过用现代工业催化剂加快发酵过程罢了。
5.药品
药品暴利大家是知道的。在一般人的眼里,药品的利润应该是最高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比较以上行业,药品的设备、厂房及研发成本都要高出许多。而进口药的配方研发一般都是在国外进行,导致其研发成本更高。虽然其有效成分不值什么钱,但厂家的时常出新却是实实在在的。
6.保健品
这东西是中国人的老朋友了,从太阳神到脑白金,就从来没有一个保健品能真正起到其宣传效果的。这里指的保健品是正规厂家通过正规配方生产的,并非假冒伪劣产品。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保健品在前两年的暴利状况已经改观了许多,尤其是异军突起的脑白金,虽说是购买美国的淘汰配方,但其不到200元的零售价比起每单位十多元的成本(包括包装成本、广告成本等)来说,比例明显低了很多。与药品不同的是,保健品的研发及设备成本相对较低,吃不死人就行了。
7.通讯
其中以移动通讯更甚,典型的一次投入,长久收益的例子。GSM基站每台的造价约为20万人民币,但它可以负担最多15万门的信号流量,以每人40元月租费算,就算这15万人不打电话,一个月的月租就能买30个基站。
8.软件
任何软件在中国卖的都不好,我指的是正版!每张光盘的制造成本是9分钱,高档软件的包装成本不过5元,但软件的大头往往在于研发。WINDOWS98卖了多少年了?赚的钱足够再研发40个WIN98了,但这是在国外。如果盖茨生在中国,相信早被饿死或还在中关村当装机工吧!
9.小家电
比起冰箱彩电,小家电的成本最低,利润最高。1800元的刮胡刀制造成本往往只比180元的刮胡刀高1-2倍,但在零售时可以卖到10倍的价钱。如果您买了个价值几百的高科技产品其实也就20块钱!
10.汽车
国外的汽车利润已经很透明了,每辆成本在8000美圆的车零售可卖到10000美圆就不错。但在国内却不然。本田飞度大家觉得很便宜,其实那车在中国的售价比国际参考价高了1000美金。更低的材料成本,更低的人员成本加更高的利润,中国人还被蒙在鼓里,天真的以为汽车真的便宜了。
文章评论 (共0条)
发表评论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② 开个保健品贴牌公司大概需要投入多少费用
开一家公司最主要的是有三证一照,再就是有自己的商标,营业执照什么的花不了多少钱,10万以内能搞定,贴牌威海紫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不错,值得看看
③ 安利保健品的成本有多少
过去和一个企业核算过安利蛋白粉的成本,大概是销售价格的二十分之一。不过整个保健品行业的产品成本一般都在销售价格的十分之一左右。
④ 成本300元售价高达1000多!倍轻松产品利润为何这么高
倍轻松利润这么高,肯定是找到了自己买点,抓住了消费者的需求。再加上他有可能涉及到虚假宣传。本来就是科技公司,卖的就是技术,技术这个东西是没有一个标准价格的,因为很多消费者也是外行,看见产品广告说有什么功效,肯定是比较信赖的。
如果想把产品做起来,看的肯定是品牌效应和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信赖度,倍轻松虽然说是实现了高的盈利,公司肯定是以营业为目的,这是大家都能理解的,但是他现在涉及到的就是虚假宣传,而且让很多消费者已经受到了伤害,那么这件事情公司肯定要给出相关的处理。挂着科技的名字,如果说没有实际的含金量,也是违背了市场公平公正的原则。当然,我们也希望很多还有技术的企业能够发展的很好,但前提是要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