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肥大剧院的节能设计
合肥大剧院是国家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其节能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剧院建设中处于领先水平。
首先,今后合肥大剧院的外墙将采用双真空玻璃幕墙,以达到保温隔热节能效果。其次,屋盖采用加厚岩棉金属体系,以起到良好的保温隔热隔音效果。探访中,记者在顶楼见到了这些加厚岩棉,用打火机试着点了一下,无法点燃。看来,这种材料不仅能保温隔热隔音,还防火。
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剧院今后将与天鹅湖联姻。据工程人员介绍,大剧院内部的空调系统,采用水源热泵系统,未来将利用天鹅湖水天然的蓄水蓄热功能,节约能源,这是目前最先进最环保的空调方式之一。对合肥市民而言,最关心的是未来大剧院内部是否舒适?据了解,大剧院将采用舞台余热回收系统,将舞台、灯光产生的大量热能回收,用于剧场空气除湿,以提高空气品质,增加舒适度;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解决大剧院日常管理和演出时的生活用热水;采用太阳能光伏系统,将太阳光能有效转化为电能,以满足大剧院景观照明需求。
在合肥大剧院项目上,五合国际集合了生态高科技所长,采用了目前运用较少的智能遮阳系统、水源热泵系统、冰蓄冷系统,大温差低温冷冻水系统以及太阳能利用系统等技术,在达到大剧院室内较好热舒适环境的同时,降低了巨大的能耗,节约建筑运营成本。通过多项技术措施,建成后的合肥大剧院整体节能效果,据保守估计,在提前达到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设计时还未实施)中节约能耗50%的基础上再多节能15%-30%。同时有利于区域电力使用的削峰填谷,创造出良好社会效益。
“事实上,在合肥大剧院的项目上,用的较新的技术不过两到三项,其他的主要是一些常规技术,所以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秘密。如果说有秘密,最大的秘密在于通过技术间有机的搭配,巧妙的组合,成就与常规模式截然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每个项目都有每个项目不同的特点,因此,如何巧妙的将新技术和成熟技术进行组合,完全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言,需要设计者有针对性的“下药”,但项目之间也有一定的原则可循。 合肥地处夏热冬冷地区,因此整个生态节系统的设计都以当地的气候特点为依据,尽量利用其气候优势。合肥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设计时注意对其的控制与利用,若处理不当,其热辐射进入室内后会大量增加空调能耗,为消除该不利因素,根据项目的地理位置,提出南向和西向设置智能太阳追踪可调机翼板式外遮阳板设施。通过这项技术,能够有效遮挡80%的太阳辐射。既提高了室内舒适度,又有效避免了高辐射带来的室内升温所导致的能量消耗。
而同时,太阳辐射能源是免费的绿色可再生能源,通过图片,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合肥大剧院的建筑有很大的屋面,这样的结构为大面积铺设太阳能积热器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在排除太阳辐射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同时,扬长避短,又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强的特点,结合项目自身屋面大的特点,铺设太阳能积热器,同时结合大剧院白天空置,夜间使用的特点,正好有充足的制热时间,利用白天制热晚上使用的时间空档,为演员、观众和剧院服务人员提供太阳能热水服务,该设计充分利用了免费无任何污染的绿色能源——太阳能,超前符合了国家再生能源法。
合肥大剧院项目中,另一个典型的因地制宜的例子是水源热泵系统的运用。合肥大剧院南临天鹅湖,宽阔而美丽的天鹅湖也为五合国际充分发挥大剧院地理优势提供了灵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这一自然优势的,设计了水源热泵系统,该系统机组同时可以实现供冷和供热,由于其较高的运行效率,比常规冷热源系统节能20%-40%。同时在过部分过渡季的冬季,直接利用冰冷湖水作为辅助冷源,大幅降低了能耗。
冰蓄冷技术并非是新技术,在国内甚至已经应用了十多年,对该技术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甚至有许多失败的例子,并不是因为技术的缺陷,而是在的运用中没有对建筑使用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而在合肥大剧院项目上对该技术的引用,并巧妙与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结合,由于冰蓄冷技术非常符合大剧院间歇运行特点,初投资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有所减少,同时利用电价峰谷差异为业主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消峰填谷,平衡电力网使用的社会效益。结合冰蓄冷系统,五合国际在设计时还采用了大温差低温冷冻水系统,进一步降低了能耗。在进行合肥大剧院生态节能方案设计时,还对每一处细节都作了详细的分析,还设计了诸如废热回收系统,机械通风预冷系统,分层空调系统,置换通风方式等诸多设计,力求将大剧院的整体能耗降至最低。
合肥大剧院太阳能光伏并网项目是合肥大剧院诸多节能措施中的一项。该项目利用太阳能光伏电力提供大剧院应急照明、景观照明及其他部分日常工作的能源。大剧院的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将采用三站合一的整体布局,总面积为1352平方米,总容量118.4kWp。项目竣工后,预计年发电量12万kWh以上,按使用寿命30年计,总共可发电360万kWh,电站直接投资584.73万元,直接费效比1.624元/kWh,可减少CO2污染排放3772.8吨,减少SO2污染排放12.24吨,减少氮氧化物污染排放10.66吨,减少废渣排放288吨。使用期间,不再需要任何投入,电站控制也是采用无人值守的全自动化方式,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来看都非常可观。
合肥大剧院并网太阳能光伏电站建成后,将成为全省唯一的使用太阳电力的公共文化建筑,也将成为全国文艺场馆系统采用太阳能发电的示范化工程和合肥市科技创新型建设试点市的一个新亮点。 ▲高热工性能建筑围护结构
▲高性能玻璃的应用
▲智能遮阳系统
▲优化自然通风与采光
▲新型生态能源系统的应用
——水源热泵——太阳能利用系统
——湖水自然冷源的利用
▲采用冰蓄能设备,利用电价峰谷差异节约运行成本、创造社会效益
▲大温差低温冷冻水系统
▲应用热回收设备对舞台,观众厅的余热(冷)进行回收
▲优化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包括:
——观众厅采用座椅诱导送风系统
——舞台采用独立分层空调系统
——划分合理的空调区域,可灵活调节及启停
——大堂采用地板辐射采暖
▲提高照明设备的节能性能
▲控制系统与运行方式的优化
七项生态节能一、外墙采用双真空玻璃幕墙,以达到保温隔热节能效果。
二、屋盖采用加厚岩棉金属体系,以起到良好的保温隔热
隔音效果。
三、空调系统采用水源热泵系统,利用天鹅湖水天然的蓄水
蓄热功能,节约能源,是目前最先进也是最环保的空调
方式之一,同时采用冰蓄冷技术,以冰蓄槽为介质,充
分利用夜间低谷电“蓄峰平谷”蓄能,以降低运行成本。
四、是采用舞台余热回收系统,将舞台、灯光产生的大量热能
回收,用于剧场空气除湿,以提高空气品质,增加舒适度。
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解决大剧院日常管理和
演出时的生活用热水。
六、采用太阳能光伏系统,将太阳光能有效转化为电能,以满
足大剧院景观照明需求。
七、采用光导管系统,导入自然光,以解决地下车库和阴暗房间
白天的工作照明,节约用电。其节能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剧院
建设中处于领先水平,该项目被评为国家建设部“建筑节能
试点示范工程”。
2. 如何用低成本建造一个农村自建房农村建房的成本应该如何把控
现在农村自建房成本越来越高,因为人工费和建材费每年都在涨。以前都说城里买不起楼,就老老实实在村里盖农家院,这样省钱。现在不管是买房还是自己建农家乐,成本都很高。在自己建农家乐的过程中,如何降低建房成本成为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选择一个好的施工队,既能省下自己的心思,又能保证自己建的房子质量。好的团队能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和自己沟通讨论,减少窝工造成的浪费。所以,选一个好的施工队盖房子是最重要的。
3. 开了家剧院,运营的成本好高啊。
运营成本高啊,那楼主应该是还没有和微信合作吧?人家推出了一款叫做智慧票务的解决方案,楼主可以去看一下哦,和它合作,订购这个方案后,可以省去大量的人力物力,从根本上降低运营成本哦,比如合作后,你就可以使用自助购票功能啊,这样人家就可以用过微信关注剧院公众号就能在微信上买票了,省的排队麻烦。另外,观看后,还可以分享动态啊,无形中就将剧院给宣传出去了。而且还能评价呢,人家给好评,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另外还有一大堆的功能,具体我就不多说啦,楼主自己查去。出门右转,官网哦,先申请公众号,然后按照规程一步一步操作就可以咯。
4. 建造一座大剧院需要多少钱
因为剧院建设的难度,以及大剧院的地标性意义造价自然是比较昂贵的,目前国内顶尖大剧院的造价基本都在10亿以上,但是近年建好的甘肃大剧院造价只有4亿多,据说这座大剧院就是中孚泰建造的,这家公司是专业从事文化建筑的。
5. 建设一个700人的大剧院工程造价大约多少
大剧院造价不单是盖房子,还有里面的设备设施等。如果建一个中档次的剧场,含装修设备,每平米造价约1.5-2万元,土建应该在8000-1万/平米左右。700座剧场所有面积合计约5000平米,造价在7千万-1亿。
6. 成本控制方法有几种
1、绝对成本控制
绝对成本控制就是把成本支出控制在一个绝对的金额中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
标准成本和预算控制是绝对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2、相对成本控制
相对成本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要从产量、成本和收入三者的关系来控制成本的方法。
实行这种成本控制,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在多大的销量下收入与成本的平衡,另一方面可以知道当企业的销量达到多少时,企业的利润最高。所以相对成本控制是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仅是基于实时实地的管理思想,更是从前瞻性的角度,服务于企业战略发展的管理来实现成本控制。
3、全面成本控制
全面成本控制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所有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成本、成本形成中的全过程、企业内所有员工参与的成本控制。
企业应围绕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和特点,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模式,确定以成本控制方法、管理重点、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奖惩办法等相结合的全面成本控制体系,实施目标管理与科学管理结合的全面成本控制制度。
4、定额法
定额法是以事先制定的产品定额成本为标准,在生产费用发生时,就及时提供 实际发生的费用脱离定额耗费的差异额,让管理者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生产费用的发生额,并且根据定额和差异额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和控制的方法。
5、成本控制即时化
成本控制即时化,就是通过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每天下班前记录当天发生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数量与工程完成数量,经过项目经理或者交接班人员的抽检合格,经过计算机软件的比较分析得出成本指标是否实现及其原因的成本管理方法。
6、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
7、经济采购批量
经济采购批量,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进货总量不变的条件下,使采购费用和储存费用总和最小的采购批量。
8、本量利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成本、销售数量、价格和利润之间数量关系的方法。它是企业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经营活动的重要工具,也是管理会计的一项基础内容。
9、线性规划法
线性规划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数量方法,线性规划方法是企业进行总产量计划时常用的一种定量方法。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最重要的分支,理论上最完善,实际应用得最广泛。主要用于研究有限资源的最佳分配问题,即如何对有限的资源作出最佳方式地调配和最有利地使用,以便最充分地发挥资源的效能去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10、价值工程法
价值工程,指的都是通过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功能分析,使目标以最低的总成本(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11、成本企划
成本企划是流行于日本企业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其实质是成本的前馈控制,它不同于传统的成本反馈控制,即先确定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根据实际结果偏离目标值的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调整先前的方法和步骤,而是针对未来的必达目标,据此对目前的方法与步骤进行弹性调整,因而是一种先导性和预防性的控制方式。
12、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日本制造业创立的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成本法以给定的竞争价格为基础决定产品的成本,以保证实现预期的利润。即首先确定客户会为产品/服务付多少钱,然后再回过头来设计能够产生期望利润水平的产品/服务和运营流程。
(6)剧院建造哪些地方可以降低成本扩展阅读
控制目标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同类产品的性能、质量相差无几,决定产品在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则是价格,而决定产品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则是成本,因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产品的价格。
成本管理控制目标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着降低;而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
此外,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必须要兼顾产品的不断创新,特别是要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绝不能片面地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更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采取偷工减料、冒牌顶替或粗制滥造等歪门邪道来降低成本;否则,其结果不但坑害了消费者,最终也会使企业丧失信誉,甚至破产倒闭。
要对成本进行控制,就必须先了解成本为何发生,它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何关系。对于直接成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其成本动因是产品的产量,按产量进行这部分的分配是毫无疑问的。
如何有效地控制成本,使企业的资源利用达到最大的效益,就应该从作业入手,力图增加有效作业,提高有效作业的效率,同时尽量减少以至于消除无效作业,这是现代成本控制各方法的基础理念,其他各种概念都是围绕其开展的,因而也是本文的立足点。
传统的产品成本的含义一般只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即包括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应该分摊的制造费用,而将其他的费用放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一律作为期间费用,视为与产品生产完全无关。
因此,广义的成本概念,既包括产品的制造成本(中游),还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成本(上游),同时也包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废弃成本(下游)的一系列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相应地,对于成本控制,就要控制这三个环节所发生的所有成本。
7. 国家大剧院设计的特点和功能
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基础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有10层楼那么高。
1、大剧院壳体由18000多块钛金属板拼接而成,面积超过30000平方米,18000多块钛金属板中,只有4块形状完全一样。钛金属板经过特殊氧化处理,其表面金属光泽极具质感,且15年不变颜色。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由1200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而成。
2、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万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
3、为防止雨滴落在面积有十个足球场大的穹顶上产生的噪音,清华大学进行了反复实验后。实验表明,若不进行有效的防噪处理,当雨水降落时整个穹顶内的声音将犹如万鼓齐鸣。而剧场与剧场之间、剧场与场外之间的防噪音问题,也因使用了一种叫“音闸”的技术。
(7)剧院建造哪些地方可以降低成本扩展阅读
国家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大剧院庞大的椭圆外形在长安街上显得像个“天外来客”,与周遭环境的冲突让它显得十分抢眼。
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国家大剧院要表达的是内在的活力,是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一个简单的“蛋壳”,里面孕育着生命,大剧院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与另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8. 国家大剧院建成后,为何140位院士反对请求关停
任何一个公众建筑物,除了外观与造型外,还需要考虑文化元素和运营成本,外观好看并不代表实用,国家大剧院之所以建成之后被140名院士反对,我绝对也与此有关。
我觉得,任何一个建筑物,尤其是社会公众类建筑物,在建设的过程中都要讲究实用性和成本,不见得外来的就是好的,只有适合民族的才是最好的,希望以后的建筑物在设计的时候都能讲究环保和节能,更多的融入中国元素。
9. 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在哪些方面进行优化以减少成本
通俗的说一下:对已经完成的施工图,进一步进行处理,使各项指标处于最佳或接近最佳,从而降低了建造成本,这样的过程叫施工图的设计优化。
最常见的,是对钢筋用量进行优化,优化后的用钢量,将会比较大的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业主会高兴得不得了的。
10. 中国大剧院为什么设计下沉
以序为礼——大剧院为何低“人”一头
国家大剧院高46米,整个建筑60%的容积在地下,下挖深度相当于10层楼那么高。把规模如此之大的剧院建在地下,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这种做法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以“序”为“礼”的本质。在古代建筑群内,为了体现秩序感,主从建筑的高度有严格的规定。这点在天坛与太和殿的对比中表现明显,太和殿是紫禁城最高的建筑,高度35米,是皇权至上的象征,任何民间建筑的高度都不可以高过它。然而天坛祈年殿的高度38米,是天帝的象征,正如《说文解字》中对“天”字的解释是:“天,颠也,至高无上。”因此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
1958年,为了庆祝建国十周年,要设计建设人民大会堂。在设计初期很多老建筑师都因为思想束缚拿不出好的方案,人们最大的顾虑是:人民大会堂的高度是否可以超过天安门?因为在一些老设计师看来,天安门34米的高度似乎是不可以超越的。最后,经过多方考虑,人民大会堂的高度可以超越天安门,竣工后,人民大会堂的最高点为49米,比天安门高15米。国家大剧院在设计招标时,对建筑的高度就有严格的要求,高度决不能超越人民大会堂最高点49米。这就是大剧院低于人民大会堂的由来,这对于建筑师来说是很苛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