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刚出生的鸭子该怎么喂养才能长得快,长得好
刚出生的小鸭子比较脆弱,养殖方法如下
1. 消毒。前7天鸭舍内未抓到小鸭时,按甲醛(40%)10ml/m3、高锰酸钾5g/m3的用量对鸭舍进行熏蒸消毒。密封24小时后,打开鸭舍门窗通风。游乐场和喂食用具用20%烧碱水或20%石灰水消毒,晾干后用清水清洗。
5.饲养密度。雏鸭饲养密度过高,造成鸭舍潮湿,空气脏,容易造成雏鸭生长发育。如果饲养密度过低,会浪费鸭舍,增加人力。小鸭饲养密度:每周每平方米20只。以后可随着小鸭的生长逐步降低饲养密度,每平方米不超过10只,每组250~300只为宜。
‘贰’ 给鸭子吃什么能长得快
1、春季:要保持鸭舍干燥、通风,勤换垫草,做好消毒及清洁卫生工作,每天人工补充光照4-5小时。为有利高产稳产,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应达18%,代谢能每公斤达11.3-11.7兆焦,青、精料各占50%。母鸭开产时,50公斤饲料拌入1公斤蜂蜜连喂3天,停2周后再喂3天。如此轮番投喂,不仅可防鸭瘟,还可提高产蛋率。蛋鸭从15周龄起应补钙,剂量为日粮的2.5%;此后逐步提高;当产蛋率60%时,日粮钙含量为2.5%;产蛋率65-80%时为3%;产蛋率80%以上时为3.5%。钙源为贝壳粉或骨粉或蛋壳粉。日粮中还应保证维生素D的供应,以控制钙、磷比例为5-6.5:1。根据产蛋率的高低,每天保证14-17小时日照很重要,以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进而提高产蛋率。
2、夏季:抓好防暑降温工作。将鸭舍四周草帘卸下,以利空气流通。坚持早放鸭,迟关鸭,傍晚不赶鸭入舍,夜23-24时才赶入舍内。要保证鸭群有充足饮水,最好是井水。青年鸭忌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以免导致早衰,产蛋期缩短。要多喂粗、青饲料,以防性早熟。此外,青年鸭最好不喂颗粒料,应喂混合粉料。因为颗粒料能刺激食欲,引起鸭生长过肥,不利产蛋。对春季产蛋多又没换羽毛的鸭,在日粮中加入1-2%炒熟研碎的芝麻或菜籽等,能提高夏季产蛋率。夏季还要适当降低舍内鸭的密度,注意用具、场地等的消毒及卫生。
3、秋季:为保持高产率,应施行人工补充光照,保持每天光照16小时,同时适当补充动物源蛋白质及青料的供给。对已停产的鸭应剔出或提前淘汰或强制换羽。
4、冬季:搞好防寒保暖,及时将鸭舍四周草帘挂上,严防贼风侵入。勤换干燥垫料并适当加厚。冬季日粮代谢能水平应提高到每公斤12.1-12.5兆焦。早上鸭应迟放,傍晚早关鸭,平时少下水,(上、下午气温高时各下水1次,每次10分钟)。鸭放出舍前要在舍内噪鸭5-10分钟。冬季应补充人工光照,保持每日光照16小时
‘叁’ 降低养鸭生产成本的措施有哪些
降低养鸭的生产成本,除了注意肉鸭的品种、鸭苗的质量、科学的防疫和精心的饲养管理外,科学的用药和用料会进一步降低养鸭的生产成本。
(1)有针对性给药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给药,避免因用药不对症或剂量不适当,造成浪费或引起中毒。(2)分清预防性投药和治疗性投药的区别许多养鸭户预防性投药也使用或超量使用治疗量,结果不但加大了药费开支,还常常造成鸭中毒。(3)要选择廉价、高效的药物有些价格较贵而效果很好的药物可用于小鸭,但用于大鸭时很不划算。(4)避免乱用药物用一种药物能治疗的病尽量不同时用两种药物,乱用药物常因配伍不当、剂量不足或过大而事倍功半,人为地增大了药费开支。(5)慎重使用全群用药不要因全群中有几只鸭发病就作为全群用药的依据,能隔离治疗就不要全群用药。同时,疫苗接种要常抓不懈。(6)使用全价饲料可以提高饲料报酬全价饲料是根据饲养标准,按科学配方配制的,能满足鸭的营养需要,饲料转化率高。使用这种饲料,虽然单位数量价格高,但综合经济效益好。(7)减少饲料浪费要避免一次加料过多。用食槽喂鸭时,一次饲料加入量不能超过料槽深度的1/3。如果是人工上料,上完后要进行1~2次的匀料。饲养员要有责任心,如果上料不精心,致使少部分撒落到地面,这样日积月累,不仅浪费饲料,而且容易滋生病原菌,影响其生产性能的发挥。(8)及时出栏肉鸭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应实行高水平饲养,喂给高能量、高蛋白饲料,以促进其生长。肉大鸭一般在50天左右出栏较合适,因为这时肉鸭增重、饲料报酬已达高峰,经济效益最佳。在50日龄后肉鸭增重速度下降,饲料报酬降低。(9)温度的控制肉鸭的适宜生长温度一般在12~24℃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可有效地利用饲料。因此要尽量创造条件,以保温和降温来提高饲料报酬。(10)合理使用添加剂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性添加剂是必需的,其他的非营养性添加剂如杆菌肽锌等抑菌促生长剂对提高肉鸭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有明显效果。
‘肆’ 肉鸭养殖省料的方法
养殖肉鸭省料省事最好了,怎样养殖鸭怎样省料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养殖肉鸭省料的 方法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养殖肉鸭省料的方法
饲养 品种要优良
品种优良的肉鸭,其生产性能的遗传潜力较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对饲料的利用率高,同样的日龄、消耗同样多的饲料,其增重比退化品种的肉鸭要快得多。
环境温度要适宜
肉鸭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2℃~24℃,在此温度范围内鸭可充分有效地利用饲料。因此要尽量创造条件,如采取冬季圈养,密封门窗,夏季搭棚遮阳等 措施 保暖或降温,以提高饲料报酬。
配合日粮要平衡
因为所有家禽都是“依能而食”,饲粮的能量水平高时,采食量就少;饲粮的能量水平低时,采食量就多。所以肉鸭饲料中的蛋白质与能量比例要平衡,否则,饲料消耗增加,造成某些营养成分浪费。如饲粮低能高蛋白,则蛋白饲料作为能源消耗而造成浪费。
饲料要新鲜,保管要妥善
一是原料要新鲜。二是配合料要勤配,勤喂,饲料配好后要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光保存,以避免饲料中的脂肪氧化,VA、VE遭到破坏。在饲料与地面之间置放一层防潮材料,以防止饲料板结、霉变。霉变饲料容易引起肉鸭中毒、拉痢等,从而降低饲料的利用率。另外饲料库和鸭舍要注意防虫害、鼠害等。
及时出栏
肉鸭在40天~48天出栏较合适,因为这时肉鸭增重、饲料报酬已达到高峰,在50日龄后肉鸭增重下降,饲料报酬降低。
合理使用添加剂
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性添加剂是必需的,其他的非营养性添加剂对提高肉鸭的生长速度及饲料利用率也有很大帮助。如益生菌、酶制剂、有机酸、多肽等,对提高肉鸭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有明显效果。
饲料的形状和添加方法要合理
一般不要喂原粮,原粮粉碎,配合成全价料的粒度,可根据鸭子的日龄有所不同,但不宜过碎,否则容易飞散造成浪费。添料时不能图省事而一次添加过多。
料槽的构造和高度要合适 另外,平时应注意及时修缮料槽,以防止漏料造成浪费。
冬季养好肉鸭的 经验
1、育雏期长。进雏时室温需保持32℃,按每天降0.5-1℃计算,直至脱温需较长时间。
2、防湿难度大。雏鸭饮水多,粪便稀,加上通风不良,易使鸭舍潮湿,潮湿环境使雏鸭消耗热能较多,病原体在环境中生存期也较长,使雏鸭感染患病的机会增加,不利于雏鸭生长。所以管理上要特别注意保持育雏环境干爽。
3、育雏保温较难。冬春寒冷,进雏后1-2天内育雏室要保持32℃比较困难,中雏时也要18-25 ℃。如温度不足或有贼风,雏鸭易患感冒。需待雏鸭正羽长成后才有较好的耐寒能力。
4、运动场上积粪多。冬天,鸭多在运动场上休息。因此,场地上的粪便相对较多,加上气温较低,病原菌存活时间长,粪便挥发出的氨气也较浓,易影响鸭群生长和健康。所以,冬春季要勤清洁,多消毒。
饲养要点
1、挑选好雏苗。要选同一时间出壳,眼大有神,体态强壮,行动灵活,羽毛光泽,腹部柔软,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愈合良好,脚蹼肥润,手摸挣扎有力,脚温暖,叫声响亮,泄殖腔收缩有力和湿润干净的雏鸭来养。弱小雏在育雏时往往由于相互叠堆而被压死。
2、过好育雏关。冬天育雏期长,特别要抓好1-7日龄幼雏期的管理。要有较宽裕的育雏房舍,加厚垫草,每平方米放20只左右,让雏鸭有较大的活动空间。要提前做好加温工作,进雏时保持32℃,以后每2天降低1℃左右,直至脱温。温度的控制,以雏鸭不聚堆为原则。温度适宜,采食力强,个体均匀,增重快。养鸭人员需经常观察鸭群情况,对挤堆的雏鸭要将其赶散,每20-30分钟要赶1次。要注意通风换气,室内应无刺激性气味,防煤气中毒、氨气中毒。有阳光天气,要把雏赶到避风的地方放牧或晒太阳。要及时把个体较小、较弱的鸭挑出另群加强饲养,才能提高成活率和群体的均匀度。
3、采用网上育雏。由于网上育雏,易清洁,料水卫生,鸭与粪接触机会少。因此,鸭不易生病。待雏鸭在网上养育5-7天,身体强壮后便可以由网上放到地上进一步饲养。
4、提供清洁饮水。雏鸭出壳24-26小时要饮水,最好采用深井水或较温暖的自来水,可在水中投药防病。地上平养时最好采用流动水育雏。
5、注意饲喂卫生。饮水后1小时即可开食,开食后即可自由采食。不要突然变换饲料。喂料定时,不喂霉料,控制自由采食量,经常铲除料槽边角和底部的霉料(尤其是遇较长时间阴雨的时候)。
6、加强管理,防应激。任何时候都要记住,要给鸭创造一个平稳过渡的环境条件。晚上给予暗光,能采食又防鼠,最好有人看护。养鸭人员要经常接触鸭群,呼唤鸭群,对鸭群进行调教。放水逐渐适应,初次放水每次10-20分钟,以后逐渐延长。白天放牧放水,晚上要把幼雏赶入室内或在运动场上分小群保温。以防晚上寒冷时,雏鸭长时间的堆压而造成死亡。给雏鸭播放音乐可以诱导放牧或回栏,也可以减少由声音造成的应激。另外,应注意灭鼠防兽害。老鼠、犬、黄鼠狼、鹰等会捕食雏鸭,造成鸭惊群和传播疫病。冬天田野作物已收获,鼠无粮即迁移,田野中鼠会大量聚集到牧场中来,应进行捕捉或毒杀。
7、充分利用阳光。冬天要充分利用阳光。冬天的阳光能增加体温,节约能源,增加食欲,杀灭病原,提高抗病力。最好利用避风场地放牧或晒太阳,可以减少雏鸭腿部瘀血,有利于鸭群卫生,也有利于增重。
8、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创造一个让鸭群食饱就睡觉休息的良好环境。
①清除鸭活动场地上的杂物,让活动场地充分暴露,通过阳光暴晒,达到消毒和清洁的目的。
②整理运动场,包括填平洼地,清除积水,修复下水斜坡。由于水浪和鸭、鱼等活动使土坡日渐冲刷或崩塌,不便雏鸭上岸采食。因此,下水斜坡需要经常加以修整。有人用红砖铺砌,效果良好(特别是坡度较大的斜坡)。
③勤清粪。积粪易造成运动场污染,影响鸭健康。要勤清粪,下雨前清扫,下雨后冲洗,保持鸭活动范围清洁干净。运动场最好选择或建成5-35度坡地,雨天不积水,易于清洗。
④降低放养密度。降低放养密度有两个途径。一是单位面积少养一些;二是加大运动场地,自然降低了单位面积内的数量。
⑤及时收集动物尸体,把场中的死鼠、死鱼、死鸭等动物尸体及时投入尸井或深埋。
9、及时赶回失群鸭,让每只鸭都能及时食到饲料。
10、及时淘汰无价值的病、弱、残个体,淘汰时需进行无害化处理。
11、注意防疫。特别要做好鸭肝炎、浆膜炎、流行性感冒和曲霉菌病的预防和免疫接种工作。不从外购入家禽及其产品。加强车辆和人员的消毒,尤其要加强鸭群和笼具的消毒,工作完成后立即对场地进行彻底的消毒。
12、及时上市。肉鸭冬天饲养期43-47天,体重可达3.1-3.4公斤为最佳上市期,此时肉鸭生长性能最佳,饲料成本最低。上市时最好全进全出。鸭群受应激后会减少采食量,甚至拒食,严重影响肉鸭增重和经济效益。所以,饲养过程中不能让其受惊吓,出售时应一次售完。
肉鸭夏养的关键措施
一、调整饲料营养和饲喂方式
1、调整饲料配方。鸭的采食量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所以应适当提高饲料浓度,保证鸭每日的营养摄取量。
(1)用脂肪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日粮能量,弥补因采食量下降而减少的能量摄入,而且还能有效地减轻热应激。(2)腔制蛋白质水平。为了减轻肉鸭降减蛋白质所带来的体增热负担,提高蛋白质利用率,应根据日粮中氨基酸盈缺情况添加必需氨基酸,保证氨基酸的平衡供给。(3)提高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含量。在日粮或饮水中补加钾、钠及在饮水中加入碳酸盐均有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此外在饲料中补加0.1%~0.5%碳酸氢钠能有效地减轻热应激反应。高温降低了鸭机体维生素C合成能力,所以每公斤饲料中应添加维生素C50~200毫克。
2、添加抗应激药物。针对鸭体高温下所表现的生理变化对症下药,如使用水杨酸、阿司匹林以降低鸭的体温,利用藿香、刺五加、薄荷等中草药制剂增加免疫、祛湿助消化,达到抗应激效果。
3、饲料要新鲜。减少每次从饲料厂购回的饲料含量,以1周左右用完为宜,保证饲料新鲜。饲喂时少喂多添,尤其是采用湿拌粉料时,更应少喂勤添。
4、调整供料时间。早晨可提早1~2小时在清晨4~5时开始喂料,晚上也应适当延长饲喂时间,这样可避开高温对采食量的影响。
二、控制环境条件,防止热应激
1、减少太阳辐射热。在开放型鸭舍的水、陆运动场上应架设遮阳棚,屋顶应加厚覆盖层。高温期间可在屋顶淋水或在屋内喷水雾化,并做好绿化工作。
2、加快鸭体散热。保证鸭舍四周敞开,加大通风量。给鸭饮清洁的自来水或冷水,采用通风设备加强通风,保证空气流动。夜间也应加强通风,使鸭在夜间能恢复体力,缓解白天酷暑的影响。
3、降低饲养密度。减少鸭舍内饲养数和增加鸭舍中水、食槽的数量,可使鸭舍内因鸭数的减少而降低总产热量,同时避免因食槽或水槽的不足造成争食、拥挤而导致个体产热量的上升。
4、保持鸭舍清洁干燥。采用合理的饲养及饮喂方式,减少粪中含水量,防止高温下舍内高湿带来的危害:(1)增加鸭舍打扫次数,缩短鸭粪在舍内的时间。(2)水槽尽量放在鸭舍四周,以免肉鸭饮水时将水洒到舍内。(3)采用水、陆运动场的鸭舍应在陆地运动场搭遮阳棚,可使鸭嬉水上岸后,在陆上运动场多休息,待毛干后再进鸭舍,减少鸭在舍内排泄的机会。
三、防疫灭病做到位
1、加强疫病防治。及时做好免疫接种和疾病治疗工作;注意鸭群采食量、饮水量及排粪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2、改变饲养方式。变地面厚垫料饲养为网上平养,杜绝肉鸭与粪便接触,以减少疾病传播机会,降低发病率。
3、减少对鸭群的干扰。避免干扰鸭群,使鸭的活动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少鸭体热的增加。
4、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健全消毒制度,防止鸭因有害微生物的侵袭而造成抵抗力下降,防止苍蝇、蚊子孳生,使鸭免受虫害干扰,增强鸭群的抗应激能力。
‘伍’ 小鸭子吃什么长得快
小鸭子吃饲料长的快,在喂饲料的时候,尽可能的多选几种饲料搭配喂,能均衡营养。小鸭子不仅吃饲料,还需要搭配蔬菜水果一起喂,能有效提高食欲。小鸭子还要摄入一定的蛋白质,可以喂河蚌、螃蟹、蚯蚓、小虫子等。
小鸭子吃了长得快的食物
还要给小鸭子吃荤的,来补充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比如河蚌、螃蟹、蚯蚓、小虫子等,可以给小鸭子剁碎后和其他食物一起喂。
‘陆’ 怎样才使鸭子长得快,用什么配方饲料
想让鸭子长的快,还是用颗粒饲料,一般养殖45天可以长到3公斤多。 现在的饲料厂都有专门的肉鸭饲料,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用不同的料号。养鸭子选好饲料是很关键,但是在养殖过程中, 管理很重要,做好疫病防疫,才能保证养鸭子挣钱,不要奢望鸭子不吃料就长肉。
‘柒’ 养殖鸭子怎样配食才能长得快
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
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为了满足鸭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的需要,必须按照各类鸭营养标准的需要,选定饲养标准,将多种饲料进行合理的搭配,配制成全价日粮。
(7)喂鸭子怎么喂成本低长的快扩展阅读:
选用的饲料品种尽可能多一些,如玉米,能量比较高,蛋白质不够,豆饼的蛋白质含量高,但必需的氨基酸不平衡,其他饲料也都有类似的问题,配料时,尽可能多用几种饲料,以便在营养上互相补充,才能充分发挥营养素的作用。
每次配制饲料,不宜数量过多,以7~10天能吃完为宜,以保持饲料的新鲜。选用的饲料应是货源多、能保持相对稳定:鸭对饲料比较敏感,饲料变动大,容易引起应激反应,如有变动,应逐渐过渡,切忌大的调整。
‘捌’ 小鸭子吃什么长的快
摘要 小鸭子想要长的快,就需要以饲料为主食,在给小鸭子喂饲料的时候,尽可能的多选几种饲料搭配着喂,能够使营养更加均衡,使小鸭子长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