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怎么变化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下降。
平均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其曲线为一条正双曲线。平均固定成本变动的规律是起初减少的幅度很大,以后减少的幅度越来越小。
因此平均固定成本曲线起先比较陡峭,说明在产量开始增加时,它下降的幅度很大,以后越来越平坦,说明随着产量的增加,它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小。
(1)当产出增加时为什么平均成本下降扩展阅读:
固定成本总额只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是固定的,这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条件的。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叫做相关范围。如业务量的变动超过这个范围,固定成本就会发生变动。
平均可变成本AV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即: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字母表示为:AVC(Q)=TVC(Q)/Q。 平均可变成本变动的规律是:
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减少;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而增加。因此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着产量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
‘贰’ 当产出增加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这是由于规模的经济性
对
长期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成本降低,就是规模经济的理论基础。
‘叁’ 为什么当生产规模增加时,生产成本降低
有 规模经济,还有 规模不经济。
如果是 规模经济,那么 当生产规模增加时,生产成本降低;
如果是 规模不经济,则 当生产规模增加时,生产成本升高。
‘肆’ 随着产量的增加,为什么短期固定成本会减少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会越变越小。固定成本在短期中固定不变的,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即使产量为零时,也仍然存在固定成本。而短期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说完了这些我们接下来就来解释一下随着产量的增加,为什么短期固定成本会减少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在短期成本除以产量等于短期平均成本这个式子里面,产量作为分母,当产量增加时,短期固定成本不变从而导致现在的短期平均成本减少。在上图中,我们呢将短期平均固定成本用用AFC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平均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从上图中我们还能够看出,当产量增加较少时,短期平均固定成本下降的幅度比较大(AFC比较陡峭)。当产量增加幅度较大时(增加到Q1-Q2时)我们能够看到短期固定成本下降幅度已经趋于平缓。这说明这时候短期平均固定成本下降幅度较小。
‘伍’ 在规模经济中为什么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会不断降低呢
因为固定成本在规模的分摊下,平均固定成本的减少。而平均变动成本不变,所以平均成本减少。
比如5万的设备,生产一件产品工资与原材料1元。
那么规模为1时,平均成本5万零1元。
----------2------------2.5万零1元
----------5------------1万零1元
‘陆’ 为什么 边际产量递增 平均可变总成本减少呢
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能增加产出的数量。
该生产要素为可变成本,在边际产量递增时,即一单位生产要素的增加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平均可变总成本为平均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投入可变成本的数量,
由于边际产量递增,平均每单位产品的生产需要的可变成本递减,
因此平均可变总成本是减少的。
‘柒’ 说明为什么在产量增加时,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越来越近
因为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越来越小,而平均可变成本是不变的,所以越来越接近。例如:某产品在产量为100时,不变成本为1000元,可别成本为2000元(单位成本为20元),平均单位成本为30元;当产量增加到200时,不变成本仍为1000元,而可变成本则为4000元,平均单位成本为25元。
拓展资料
1.平均成本是指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成本耗费的平均水平。平均成本总是针对一定的产品或劳务而言的。一定时期产品生产或劳务提供平均成本的变化,往往反映了一定范围内成本管理总体水平的变化。不同时期的平均成本可能会有很大变化,通过比较分析,能了解成本变化的总体水平和为深入分析指明方向。
2.平均成本分为行业平均成本和企业平均成本。行业平均成本也称社会平均成本,是一个行业内,对生产同种产品的所有企业按照加权平均数方法所计算的平均成本。
3.企业平均成本是由企业的总成本除以企业的总产量所得的商数。 等于总成本除以产出的单位数。
4.平均成本是指平均每单位产品所分摊的成本。假设总成本为TC(total cost),总产量为Q(quantity),则平均成本AC=TC/Q。在短期内它等于每单位产品的平均固定成本加上平均可变成本。假如用AC(average cost)、AFC(average fixed cost)、AVC(average variable cost)分别表示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则:AC=AFC+AVC。
5.个别成本是指单个企业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实际生产费用。
6.个别成本是相对于平均成本而言。相对社会平均成本和行业平均成本,企业的成本便是个别成本。相对于企业平均成本,企业中每项具体产品的成本便是个别成本。所以,个别成本概念是相对而言,随着比较整体的不同有很大的变化,然而个别水平的高低,永远是构成平均成本水平高低的基础,不断降低个别产品和个别企业的成本,对于降低整个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平均水平,提高总体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个别成本与平均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
企业的个别成本是产品的实际耗费,也是企业编制计划、制定各项耗费定额,控制支出标准的重要依据。通过个别成本的比较和分析,不但能了解本企业与同行业及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更能促使企业努力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捌’ 为什么在产量增加时,平均成本AC与平均可变成本AVC越来越近
AVC(Q)=TVC(Q)/Q,因为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越来越小,而平均可变成本是不变的,所以越来越接近。
例如:某产品在产量为100时,不变成本为1000元,可别成本为2000元(单位成本为20元),平均单位成本为30元;当产量增加到200时,不变成本仍为1000元,而可变成本则为4000元,平均单位成本为25元。
(8)当产出增加时为什么平均成本下降扩展阅读:
平均可变成本变动的规律: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减少;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而增加。因此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着产量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
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形状为U型,表明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增加先递减后递增。其成U型的原因也是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成本先递减后递增也即边际生产率先递增后递减的结果。
平均成本总是针对一定的产品或劳务而言的。一定时期产品生产或劳务提供平均成本的变化,往往反映了一定范围内成本管理总体水平的变化。不同时期的平均成本可能会有很大变化,通过比较分析,能了解成本变化的总体水平和为深入分析指明方向。
‘玖’ 为什么产量越大成本越低
因为产量高了,相应的销量也就大了,但是同样的机器同样的工人创造的效益也就不一样了,比如说1个工人开1台机器生产100个产品和1个人开1台机器生产1000个产品成本就差台多了。还有其他的销售的各个环节的费用也是这样的,比如说运费,你送班车货和送一车货的价格是一样的。
‘拾’ 为什么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先下降后上升
因为在一定范围内固定成本不变,可是变动成本却是在变的。也就是说,产量增加,变动成本也会增加。
在一定时期内,产量的增加,会降低产品的平均固定成本,因而会使平均成本下降。这就是所谓的规模效应,但这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一定产量范围内”。由于产量的增加,同时会使变动成本增加。特别是由于边际成本递增现象的存在,产量增加时,平均可变成本也会上升。
把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结合起来,在产量上升时,平均固定成本下降,平均变动成本上升,两者相互抵销。当平均变动成本的上升超过平均固定成本的下降时,平均成本就会上升。
边际成本的作用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
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相似,也先随产量增加而降低,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增加。只不过它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总成本及平均变动成本的较小,在平均总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低点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