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生活中如何对待机会成本
扩展阅读
石油和黄金有什么区别 2025-05-14 19:48:31

生活中如何对待机会成本

发布时间: 2022-10-10 20:58:33

A. 机会成本指的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机会成本的例子

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获得某个东西或某种利益而放弃另一种东西或另一种收益的机会,这就是机会成本。在生活中,机会成本的案例也是非常多的,比如投资股市、购买车或购买房的选择等。

总的来说,机会成本指的就是在经营一件事情的同时,就放弃掉经营另一件事情所获得的收益。在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诸多的案例,如果觉得难以取舍,站在机会成本的角度分析,利益最大化为最佳,也是最优选择。

B. 举例说明如何理性对待现实中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又称为择一成本、替代性成本。机会成本对商业公司来说,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时间或资源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

机会成本:例如,当一个厂商决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生产一辆汽车时,这就意味着该厂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的经济资源来生产200辆自行车。于是,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生产的200自行车。如果用货币数量来代替对实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辆自行车的价值是10万元,则可以说,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价值为10万元的其他商品。

沉没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C. 经济学名词小科普,什么是机会成本生活中有哪些实例

在我们的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机会成本,这个词的含义在于当你获得某种东西或者利益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放弃了对另外一种东西或收益的获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机会成本的案例也随处可见,比如股市投资、企业投资、考研或者工作等。

企业的投资,同样可以看作是机会成本

在我们的企业中,同样存在着机会成本,某个公司在银行存了1000万的存款,如果不将这笔钱取出来,每年可以从银行里获得利息50万。但这时候,公司遇到了一个强劲的项目,项目的运行周期是五年,公司的高层开会决定将这1000万元取出来用于投资,拿出这笔钱之后,就等同于放弃了放在银行里的利息。

如果说这个项目能够给公司在五年之后带来250万的收益,也就是说,公司所获得的收益是与银行的利息是等同的,那么就证明公司对这个项目的投资是值得的。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看机会成本的时候,需要注重投资的利益和回报比,当投资的收益大于机会成本时,那么可以义无反顾地选择投资,如果小于机会成本,那么则需要选择更为保守的方式。从生活中的诸多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机会成本本质上就是面对两个能够带来相同收益的事情,二者选其一,尽量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选择最优选。

D. 到底什么是机会成本谁能给我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分析一下

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那么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下面举几个生活上的例子:

1、比如,晚上妈妈叫你去外婆家,说外婆要送你一台笔记本电脑,而你爸爸叫你去奶奶家,说奶奶给你买了一辆自行车,这是姐姐叫你晚上去吃肯德基去。

这时就有三种选择,你要开始选择了,于是你选择去外婆家,那你就要放弃肯德基和自行车,这时比较自行车和肯德基,取价值大的自行车,所以你去外婆家获得笔记本电脑的机会成本就是一辆自行车。

2、比如,农民在土地上养殖动物,有猪、鸡、鸭三种可供选择,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其他家禽,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或养鸭的收益。

假设养猪可以获得9万元,养鸡可以获得7万元,养鸭可以获得8万元,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8万元。

3、比如,一个老板有一堆材料,可以造20辆汽车和200辆自行车,汽车可以获利50万,自行车可以获利40万。

那么老板当然选择造汽车了,但是造了汽车就不能造自行车了,那么机会成本就是自行车的获利,也就是40万。

4、比如,投资者可以选择股票和储蓄存款两种投资方式。他于1999年9月1日用1万元购进某种股票,经过一年的操作,到2000年9月1日,投资股票的净收益为450元。如果当时他将这1万元存入银行,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的年利率为2.25%,扣除利息税,则有180元的实际利息净收益。

从上例可以看出,这180元就是投资者投资股票而放弃储蓄存款的机会成本。若考虑机会成本,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应为270元,而不是450元。如果投资者股票收益为130元,那么考虑机会成本,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则是亏损50元。

5、最后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去教室自习还是窝在宿舍打游戏之间选择。那么在教室看书学习的机会成本是少享受打游戏带来的快乐,享受打游戏的机会成本是失去了在教室看书学习所得到的东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机会成本

E. 什么是机会成本谈谈你对机会成本的理解

机会成本指的是你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放弃其它机会所付出的价值。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见到这样的例子,参加了一个活动,可能你就失去了在家写作的时间,那后者有可能成为你的机会成本,万一你的这篇文章获得了十万+,还有一个很好的关于我的例子,在两年前参加了石头橙举行的六哥分享会,当时报名费是30元,但是参加完活动以后,我以六哥为榜样,后来的人生像开挂了一般,一路小跑。但假如自己当初没有参加这个活动,那我失去的机会可不仅仅是30元了,可能到目前为止,我还是一位安于现状的职业者。为健康答疑解惑,营养界最会手绘的医生(微信公众号:王霞般若)

F. 机会成本在经济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生活工作中普遍存在“机会成本”问题。正确分析机会成本,理智做出决策,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工作中的“机会”,有两个特点。
第一,机会是人们在决策时可选择的项目。客观上可能存在很多项目,但对某个人来说,有些项目是他无法选择的,这些无法选择的项目就不是他的机会。“机会成本”中所指的机会必须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决策者不可选择的项目不是他的机会。
第二,机会之间是不可兼容的,面对多个机会,选择了一个机会,就只能放弃其他机会。

G. “机会成本理论”如何应用于生活

机会成本的严格定义是:选择最优方案放弃的次优方案的价值。宽泛地理解,机会成本是选择某一特定方案放弃的其他各种可行方案的可能收益之平均值。这里的最优,并非实际发生的最优,而是选择者(决策者)的心理预期。比如说,10万元钱投资于房地产可获得利润20万,投资于股票市场可获得利润15万,如果把这10万元钱投资于房地产,那么可以从股票市场得到15万就是其机会成本,如果把这10万元投资于股票,那么可以从房地产投资中获得的20万就是其机会成本。一般地,最优的资源配置意味着该笔资源投向某一用途所担负的机会成本最小。
机会成本从来都没有真正发生,但它是我们选择某一方案、方向、道路时考虑重点因素之一。人生的机会成本有时会很高,机会成本越高,选择越困难,因为在骨子里面我们从来不愿轻易放弃可能得到的东西。我在毕业的时候,面临就业的选择,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那时我的可选方案有两种:一所高校和一家企业。这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学的“选择”(二择一),因为我是不可能同时去高校教书又去企业工作的。如果我去高校教书,我可以逐渐实现自己做一名学者的梦想,而且我相信高校的较高层次文化氛围和较简单的人际关系,对我个人可能更适合,这些对我都具有相当大的效用,如果我选择企业,那么我就得不到这些效用。反过来,如果我真去那家企业的话,也有很大的效用,因为那家企业给我开出数目可观的薪水,并且许诺解决住房,我放弃企业,就放弃了这些可能得到的效用。当时我为这样一个去留问题足足思考了很长时间。可见,机会成本从未真正发生,但它的确最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选择行为。
如果没有选择的“机会”,就不会有机会成本。没有选择的“机会”,就意味着没有选择的自由,意味着“不得不”。比如血统是无以为选的,所以人们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一个人可以不断改变国籍、居所、生活习惯,甚至他可以融于另一民族,但他的骨子里,流淌着的仍是他祖父辈的血脉。在计划体制下,个人的职业是难以变更的,也不能自由从业,那时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机会成本就不大,因为人们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力——自然,人们也不会认为“不得不”从事的工作是令人幸福的。譬如,父母爱孩子,也应让孩子选择爱的方式,如果孩子是“不得不”接受父母的爱,这爱便是强加的,孩子是不会以此为幸福的。
然而也并非有选择的权利就会令人幸福,有许多优柔寡断的人,让他们自己选择往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他们宁愿没有选择的权利,而走那些别人为他(她)安排好的道路。擅长语言和修辞的莫勒耳(Mohler)曾辛辣地嘲讽那些屈从于命运而不是选择命运的人,他说:“人既可以屈从于命运也可以选择命运,然而许多人一生都不去做这些选择(Jeder hat neben dem Zwangsschicksal auch ein Wahlschicksal,doch viele schreiten ihr leben lang night zur wahl.)”
可供选择的道路越多,选择某一特定道路的机会成本越大,当然选择也越困难。因为所放弃的机会之数量和价值也越多了。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毕业的时候,有的学友面临着众多可供选择的道路:出国、去企业、去研究机构、去政府机关等等,而有的学友只有去路一条。结果,只有一条去路的学友反而没有多条去路的学友那样费时地烦恼。

H. 什么是机会成本及其在生活中的实例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也指做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实例:

  1. 你本来买了股票A,后来卖掉了,再买了股票B。结果你买股票B亏了5000元,而如果继续持有股

票A可以赚2000元。这个时候机会成本=5000+2000=7000元 机会成本一般指丧失的收益。

2.今晚你妈妈叫你去外婆家,说外婆要送你一台笔记本电脑,而你爸爸叫你去奶奶家,说奶奶给你买了一

辆自行车,姐姐叫你吃肯德基去; 总共有3种可能 ,如果你选择去外婆家,那你就要放弃笔记本电脑和肯德基还有自行车;

你选择了笔记本电脑,放弃自行车和肯德基,比较后两者,取价值大的自行车,所以你去外婆家获得笔记

本电脑的机会成本就是一辆自行车。

3.当一个厂商决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生产一辆汽车时,这就意味着该厂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

的经济资源来生产200辆自行车。

于是,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生产的200辆自行车。如果用货币数量来代替对实

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辆自行车的价值为10万元,则可以说,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价值为

10万元的其他商品。

4.某企业有50万元资金,拟投资快餐业,预计年收益为3万元。而投资房地产,预计年收益是10万

元,则投资房地产的机会成本是3万元。

拓展资料:

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机会成本递增法则是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每增加一单位一种产品的产量所产生的机会成本递增,即要放弃更多其他产品的产量。

如果在选择中放弃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首选),那么其机会成本将会是首选。而作出选择时,应该要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机会成本最低的选项),而放弃选择机会成本最高的选项,即失去越少越明智。

I. 机会成本的五个例子

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那么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下面举几个生活上的例子:
1、比如,晚上妈妈叫你去外婆家,说外婆要送你一台笔记本电脑,而你爸爸叫你去奶奶家,说奶奶给你买了一辆自行车,这是姐姐叫你晚上去吃肯德基去。
这时就有三种选择,你要开始选择了,于是你选择去外婆家,那你就要放弃肯德基和自行车,这时比较自行车和肯德基,取价值大的自行车,所以你去外婆家获得笔记本电脑的机会成本就是一辆自行车。
2、比如,农民在土地上养殖动物,有猪、鸡、鸭三种可供选择,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其他家禽,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或养鸭的收益。
假设养猪可以获得9万元,养鸡可以获得7万元,养鸭可以获得8万元,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8万元。
3、比如,一个老板有一堆材料,可以造20辆汽车和200辆自行车,汽车可以获利50万,自行车可以获利40万。
那么老板当然选择造汽车了,但是造了汽车就不能造自行车了,那么机会成本就是自行车的获利,也就是40万。
4、比如,投资者可以选择股票和储蓄存款两种投资方式。他于1999年9月1日用1万元购进某种股票,经过一年的操作,到2000年9月1日,投资股票的净收益为450元。如果当时他将这1万元存入银行,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的年利率为2.25%,扣除利息税,则有180元的实际利息净收益。
从上例可以看出,这180元就是投资者投资股票而放弃储蓄存款的机会成本。若考虑机会成本,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应为270元,而不是450元。如果投资者股票收益为130元,那么考虑机会成本,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则是亏损50元。
5、最后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去教室自习还是窝在宿舍打游戏之间选择。那么在教室看书学习的机会成本是少享受打游戏带来的快乐,享受打游戏的机会成本是失去了在教室看书学习所得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