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借壳上市有什么成本求解
由于从实质上讲,壳公司是属于那种有“病”的公司,它们在经营业务中一般都遇到了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
非上市方不仅要获得这个壳,而且要设法使其经营实现扭转从而保住这个壳。壳公司主营业务只有在净资产收益率连年达10%以上,才能获得再筹资能力。非上市公司在买“壳”上市或“借壳”上市前不得不作充分的成本分析。
绝大多数企业买“壳”上市的主要目的是将“壳”用为通向资本市场的桥梁,以此作为吸纳资本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非上市公司不但要重视“壳”的短期效益的改善和取得,更要从“壳”的长期发展对其进行精心改造与培植,要得“壳”又要“壳”,这样的非上市公司对成本分析就要考虑得较为全面。不仅要考虑短期投入,更要考虑长期投入。
其成本具体为:
(1)取得壳公司控股权的成本,收购壳公司股权的价格。数量比例和收购合并的方式。
(2)对壳公司注入优质资本的成本。在大多数情况下,获得控股权的公司将自身所拥有的优质资产以一定比例折价注入上市公司,以图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资产状况,这些成本易于计算。
(3)对“壳”公司进行重新运作的成本。包括:(1)对“壳”的不良资产的处理成本大多数通过买“壳”上市的公司要对壳公司的经营不善进行整顿,要处理原来的劣质资产。
(2)对壳公司的经营管理作重大调整,包括一些制度、人事的变动需要大量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些费用,实际上最终也应由非上市公司支付。
(3)重树壳公司形象的成本要改变壳公司的不良形象,取得公众和投资者的信任,需要大力地宣传和策划,这些费用支出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4)维持壳公司持续经营的成本。如果非上市公司买“壳”或借“壳”上市的主要目的是长期和资本市场相沟通,从资本市场吸收长期资本,那么非上市公司就必须为“壳”的持续增长作长远的扶植和帮助规划,要不断地给予投人,这是一种长期成本。
(5)控股后保持壳公司业绩的成本。为了实现壳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取得控股的公司,必须对壳公司进行一定的扶植,如对壳公司原材料供应采取优价倾斜,而购买壳公司产品则实行比较优惠的价格,或将市场前景好、盈利能力强的经营项目优先让给壳公司经营等。
2. 票据到期值怎么算
法律分析:票据到期值计算: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票面面值*票面利率*票据期限。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1+票面利率*票据期限)。票据到期期限计算公式: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利率*期限。
法律依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第二十八条 公司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方式实现非上市公司或业务借壳上市并构成反向购买的,还应说明构成反向购买的依据、交易之前公司的资产是否构成业务及其判断依据、合并成本的确定方法、交易中确认的商誉或计入当期的损益或调整权益的金额及其计算过程。
3. 0.68%的月利率怎么算到年化15%
没法年化到15%的。
年化15%的利息为:假设本金10000元,年利率换算成月利率的计算公式为:月利率=年利率/12。那么年利率15%代入公式:月利率=15%/12=1.25%,所以一年利息为10000*15%=1500元,每个月的利息为125元。
利息是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费,指货币持有者(债权人)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债务人)手中获得的报酬,它是是由本金和利率影响的,年化15%利息要根据存款人存款的本金数决定,本金越高,利息越高。
拓展资料:
融资融券其实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融资融券过程,一个是买涨卖空过程。
一、首先我们谈谈融资融券。融资,就是借钱,只是这个借的钱有明确的用途,只能买股票。融券,借壳股票,但借壳股票要及时卖出。借钱买股和借股卖股的过程也叫开仓。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角色,分别是客户和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借钱,借证券,为此支付利息,年化在8%~14%之间。你们之间的借贷关系,称之为合约。
二、融资融券的过程是一个简单的贷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证券公司得利,收益是你支付的利息,在这个贷款过程中不是纯粹的支出,而是贷款关系支付的利息和手续费。你借的钱和股票,就叫做负债。借钱,借股票当然还债。这个期限最长不能超过180天。当然,在这个期限内,可以借钱还债。你还钱的过程,叫做还款,可以直接用现金还款,也可以用卖股票的资金还款。你还股票的过程,叫做还券,可以直接返还持有仓库的股票,也可以购买股票。当然,在偿还和返还借的券的同时,必须一起返还相应的利息和手续费。偿还股票的过程也被称为平仓。
三、融资的利息按证券公司与投资者签订的融资融券合同中规定的利率乘以实际发生融资金额、占用天数计算,融资利息在投资者偿还融资时由证券公司一并从投资者信用资金账户中收取或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收取。
四、股票融资的利息一般是在6.5%-8.6%之间,按天算息。如果按8.6%计算,融资100万,利息就是100万×8.6%×1/360=2389元每天。
1、每个证券公司略有不同,而且您可以根据您的资金量跟证券公司进行协商。 在证券公司做融资融券,有2个硬性条件必须满足: 1.半年以上的证券交易经验; 2.申请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资产在50万以上(含股票和现金)。 如果以上两个条件都满足,可以向证券公司申请办理融资融券。利息协商最好是在开通时就协商好,也可以多对比几家。 如果达不到国内券商门槛要求,可以考虑正规的港美股券商,港美股券商融资融券没有门槛要求,1-4倍的杠杆,可以交易港股,美股和沪深股通的A股,港股融资利率年化5%左右。
2、目前两融官方的利率基本上都是8.35%,券商都是用一天计算一天利息的,买入当天和节假日不计算利息,但卖出的当天需计算利息,利息的计算公式为:融资额度*利率/365,如果以8%来算,在券商融资10万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一天的利息大概为21.9元。一个月算20天的话,就是438元,咋一看还是多吓人的。所以低利率的信用账户将会节省不少的成本。所以开通融资融券账户还是需要精打细算的,这样选择性价比高的,能省不少钱。毕竟融资融券起码要50万元才能开通。
4. 业绩较好的公司有可能被借壳吗
你好:
1、所谓“借壳”上市,是因为成本低,可快速完成
2、业绩好的上市公司,借壳成本会很高,即使是相同的行业
3、而业绩很差的公司,借壳成本很低,都存在找出路的问题,所以容易些
4、所以,一般来说业绩很好的公司,是不可能被借壳上市的,和上市的成本、要求都不符合
祝:好!
5. 369借壳江南嘉捷怎么解决市值小问题
11月7日,伴随着一纸《关于召开重大资产重组媒体说明会情况的公告》,停牌近5个月的江南嘉捷以涨停板的姿态复牌涨停。11月8日,江南嘉捷再次封死涨停板收盘。这是一起很典型的借壳上市交易:据江南嘉捷的公告,其将以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方式,以504.16亿元的价格收购三六零(以下简称360)的100%股权。从表面上看,是江南嘉捷通过置出资产+增发股票的形式购买360的股权;但从实质上看,本次交易完成后,江南嘉捷总股本将由购买360之前的3.97亿股增加到购买完成后的67.64亿股。其中,360实际控制人周鸿祎将直接持有上市公司约15.83亿股,加之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约43.09亿股,其合计持股占江南嘉捷总股本的比例将超过50%,实现对江南嘉捷的借壳上市。在会计准则中,上市公司像这样表面购买别人股权,而实质把自己“卖了”的交易,被称之为“反向购买”。那么,“反向购买”通常有何玄机,透过本案投资者接下来应该如何挖掘可能“借壳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呢?
拟借壳公司市值要相对较小
借壳上市,借壳是手段,上市才是目的;借壳的成本就是壳资源公司股东权益的公允价值。很显然,如果上市公司的市值超过了投资方的规模,那么投资方充其量只能充当上市公司的小股东,无法实现借壳上市的根本目的。只有上市公司的市值足够小,借壳成本才越低;通常而言,上市壳资源的市值普遍处于50亿元以下;本案中,江南嘉捷被360借壳上市前的市值也只有30多亿元。另外,创业板公司、上市未满三年的公司不符合借壳上市的条件,应该从小市值公司中予以剔除。
控股股东尽量是家族式企业或个人
按照现行规定,借壳上市标准与新股IPO标准趋同;在此背景下,投资方选择以借壳方式实现上市而非IPO排队发审,最直接的原因还是从时间效益的角度考量,力求“短平快”直达目标,避免“长曲慢”夜长梦多。相较于国有上市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改制、增减资这类重大事项必须经由国资委或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审批后还要经过资产评估、招拍挂、结算过户等漫长流程,家族式企业或个人并不存在这样的限制,它们决策更简洁高效、制度性障碍更少,这对迫切借壳上市的非国有投资方而言显然更符合时间效益的原则。本案中,江南嘉捷的原控股股东即为金志峰、金祖铭父子,其自6月9日停牌至最终尘埃落定不到5个月,与之鲜明对比的是,从去年10月3日起闹得沸沸扬扬的深深房A(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国资委)拟反向购买恒大地产的交易事项至今仍一波三折、道阻且长,2017年11月6日,中国恒大不得不再次公告将相关重组协议的最后时间延迟一年至2021年1月31日。
寻找证券中介机构频繁出现的蛛丝马迹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过程,证券中介机构(包括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们不光要对交易双方尽职调查,而且要能对关键细节了如指掌。借壳上市,投资方抢的是时间,壳资源的状况,证券中介机构最清楚;为了更高效地达成交易,曾经参与过上市公司IPO的中介机构可谓炙手可热,被投资方青睐有加。本案中,今年3月份出现在360的IPO辅导券商(财务顾问)是华泰联合证券,而江南嘉捷当初上市的保荐券商也正是华泰联合;当证券中介机构开始出现在拟借壳上市方的财务顾问名单上的时候,投资者不妨去关联一下该中介机构曾经直接参与的上市项目,并经过前两步筛选出备选的壳资源——当然,这一招偶然性较大,并不会百试不爽,稳妥的办法还是把主流券商所有壳资源筛选一遍为佳(与江南嘉捷同样质地的华泰联合壳资源——乔治白 至今也是两连板儿,这就是壳资源的力量)。借壳上市,榜样的力量一旦形成,雷同者就会效仿,谁又能保证,备选壳资源股里,不会再腾飞出下一个江南嘉捷呢。
6. 借壳上市 排队ipo 哪个成本更低
老三板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可直接向交易所申请,不用IPO排队,也不用执行借壳上市等同IPO的审核标准。除了审核渠道不同,老三板借壳费较低,老三板公司市值一般3到10亿元,比A股的借壳成本要低很多。
7. 什么是借壳上市
上市公司是指所公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的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一般来说,上市公司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证券市场融资,广泛吸收社会闲置资金,如公开上市增发股票,从而迅速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8. 票据定价到期值怎么算
票据到期值的计算如下: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票面面值*票面利率*票据期限。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1+票面利率*票据期限)。票据到期期限的计算如下: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利率*期限。
【法律依据】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第二十八条公司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方式实现非上市公司或业务借壳上市并构成反向购买的,还应说明构成反向购买的依据、交易之前公司的资产是否构成业务及其判断依据、合并成本的确定方法、交易中确认的商誉或计入当期的损益或调整权益的金额及其计算过程。
9. 票据到期金额怎么计算
票据到期值计算: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票面面值*票面利率*票据期限。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1+票面利率*票据期限)。票据到期期限计算公式: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利率*期限。
【法律依据】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第二十八条
公司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方式实现非上市公司或业务借壳上市并构成反向购买的,还应说明构成反向购买的依据、交易之前公司的资产是否构成业务及其判断依据、合并成本的确定方法、交易中确认的商誉或计入当期的损益或调整权益的金额及其计算过程。
10. 公司如何借壳上市
公司如何借壳上市
为了公开募集资金许多公司选择上市,但并不是所有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都可以直接上市。不能直接上市也无妨,这家想上市的公司可以把资产注入一个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自家公司的资产得以上市。这是一种间接上市的方式,但到底是借壳上市还是买壳上市要根据对“壳”公司是否有控股权来判定,若有便可直接借,若无则需先买。那么公司到底要怎么借壳上市呢?下面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与一般企业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能在证券市场上大规模筹集资金,扩大公司及公司产品的知名度,以此促进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已成为一种“稀有资源”,所谓“壳”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由于有些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不善于经营管理,其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丧失了在证券市场进一步筹集资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这个“壳”资源,就必须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就是目前充分地利用上市资源的两种资产重组形式。
买壳上市,是非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通过协议方式或二级市场收购方式,获得壳公司的控股权,然后对壳公司的人员、资产、债务实行重组,向壳公司注入自己的优质资产与业务,实现自身资产与业务的间接上市。
国内的借壳上市则一般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母公司可以通过加强对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改善经营业绩,推动子公司的业绩与股价上升,使子公司获取配股权或发行新股募集资金的资格,然后通过配股或发行新股募集资金,扩大经营,最终实现母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都是一种对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间接上市,它们的不同点在于买壳上市的企业首先需要获得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借壳上市的企业已经拥有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除此之外二者在实质上并没有区别。
借壳上市和买壳上市的主要原因是国内IPO门槛太高或者一些政策方面的限制,一些公司不具备直接上市的`条件,或者说直接上市成本高于借壳,就会采取借壳方式融资。
借壳上市的操作流程
在实际操作中,借壳上市一般首先由集团公司先剥离一块优质资产上市,然后通过上市公司大比例的配股或者增发的方式,将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最后再通过配股或增发的方式将集团公司的非重点项目注入进上市公司,实现借壳上市。
与借壳上市略有不同,买壳上市分为“买壳、借壳”两步,即先收购并控股一家上市公司,然后利用这家上市公司,将买壳者的其他资产通过整体资产出售、配股、收购、新增股份吸收合并等方式注入进去。
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一般都涉及大宗的关联交易,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些关联交易的信息皆需要根据有关的监管要求,充分、准确、及时地予以公开披露。
借壳上市的交易类型
借壳上市是对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一种活动。非上市公司整体或者重大资产通过权益互换、定向增发等方式注入被选为“壳公司”的上市公司,借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在我国资本市场中,企业借壳上市的类型如下:
1、“母”借“子”壳整体上市
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可以通过配股、权益互换等形式将其主要资产注入已上市的子公司中,实现企业集团的整体上市。
2、重大资产出售暨吸收合并
被选作“壳”公司的上市公司,其资产、负债由原股东回购,其人员、经营资质及业务由原股东承接或承继;同时由"壳公司"定向增发吸收合并欲借壳的非上市公司。在实务中重大资产出售暨吸收合并还可能与定向回购股份相结合。
采用重大资产出售暨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形式实现借壳上市,“壳公司”在整体或重大资产出售后几乎只剩下老股东回购资产所付的现金。有些资不抵债的“壳公司”,其控股股东以承担“壳公司”全部负债作为对价,收购“壳公司”全部资产,并承接“壳公司”现有全部业务及员工,在此种特殊情况下,合并“壳公司”只剩下净“壳”。同时,“壳公司”承继及承接借壳企业的资产、负债、权利、义务、职工、资质及许可,使借壳企业得以上市。
借壳上市应注意的问题
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对“壳公司”享有控股权,他们往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买,那此时就不得不注意相关事项,具体为:
1、识别有价值的壳资源
如何识别有价值的壳资源,是买壳企业应慎重考虑的问题。买壳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资产情况、融资能力及发展计划,选择规模适宜的壳公司。壳公司要具备一定的质量,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和重组的可塑性,不能具有太多的债务和不良债权。买壳者不仅要获得这个“壳”,而且要设法使壳公司经营实现扭转,从而保住这个“壳”。
2、作好成本分析
在购买壳资源时,作好充分的成本分析非常关键。
购买壳资源成本包括三大块:取得壳公司控股权的成本、对壳公司注入优质资本的成本、对“壳”公司进行重新运作的成本。其中重新运作的成本又包括以下内容:(1)对“壳”的不良资产的处理成本。大多数通过买“壳”上市的公司要对壳公司的经营不善进行整顿,要处理原来的劣质资产;(2)对壳公司的经营管理作重大调整,包括一些制度、人事的变动需要大量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3)改变壳公司的不良形象,取得公众和投资者的信任,需要投入资本进行大力地宣传和策划;(4)维持壳公司持续经营的成本;(5)控股后保持壳公司业绩的成本。为了实现壳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取得控股的公司,必须对壳公司进行一定的扶植所花的资金。
3、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除了考虑上述成本外,由于我国普遍存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粉饰现象,还存在信息不对称,壳公司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存在相当的不明事项等问题,因此在买壳时,还应充分考虑壳资源的风险。企业决策层在决定买壳上市之前,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全面考虑,权衡利弊,从战略制定到实施都应有周密的计划与充分的准备:首先要充分调查,准确判断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在收购前一定要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壳公司;其次要充分重视传统体制造成的国有公司特殊的债务及表面事项,考虑在收购后企业进行重组的难度,充分重视上市公司原有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管理架构,评估收购后拟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整合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架构可能遇到的阻力和推行成本;最后还要充分考虑买壳方与壳公司的企业文化冲突及其影响程度,考虑选壳、买壳及买壳上市后存在的风险,包括壳公司对债务的有意隐瞒、政府的干预、中介机构选择失误、壳公司设置障碍、融资的高成本及资产重组中的风险等。
有人说“IPO不行我们就借壳”,因为这个审批流程较短而且也有很多人愿意去做这个工作,毕竟理论上借壳上市等同于IPO,只是速度快于IPO。但任何事物都是双面性的,借壳也有其独有的难处。在借壳时需要和“壳公司”谈条件,中间股价及其中的技术性细节便是难点之一,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谈判的破裂,借壳丝毫不比IPO好。也不是说有难度就不需要操作,实践中借壳上市的公司不在少数,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若真的想借壳上市的话要清楚如何谈价钱,还要注意谈好价钱并不算完,还应注意相关事项,尽量保证借壳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