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结转生产领料成本
1、结转生产领料成本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2、生产成本里有多少要转到库存商品,要按照月底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数量和原材料投放比例进行计算后结转,不是全部都转到库存商品里面。
2. 结转领用材料成本的会计分录
结转领用材料成本会计分录
1、原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领用材料进行生产时结转至产品成本:
借:生产成本(生产线领料)
借:制造费用(车间领用)
借: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领用材料)
借:销售费用(销售部门领用材料)
借:在建工程(在建工程领用材料)
贷:原材料
拓展资料:
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怎么做?
(1)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3)生产经营领用材料,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出售材料结转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还应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3. 加工费如何结转成本
首先你的
要了解公司的经济业务应当属于什么类型的品类,如果是受托加工物资,通常账务处理如下:
1、收到受托加工的材料时,按合同价(或不记录实际金额)登记备查簿,借记“受托加工物资―某公司”(注明物资数量),领用时作相应的附注说明。
2、对于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成本(成本核算如下):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辅助材料
贷:应付职工薪酬
贷:制造费用
3、加工完成按合同规定发给委托方时:
(1)确认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即:加工费)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即:加工费*17%)
(2)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生产成本
(3)在备查簿中将受托加工物资注销,贷记“受托加工物资—某公司”(注明物资数量)。
其次如果是受托方取得加工费应当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4. 结转生产成本怎么计算
工厂生产完的产品,月末的时候要把产品结转到库存商品,也就是把所有的工人的工资,材料费用以及制造费用都结转到生产成本,然后再由生产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
5. 成本结转的方法和步骤
成本结转的方式和步骤如下。
后进先出法是后购买的存货先出货,和先进先出法一样,其成本应由计算机全自动剖析得到,其企业成本价钱应不具备可修改性。因而,计算机务必按_间顺序纪录销售产品总数及成本,出货时由客户入录出货总数,不入录成本价格,由计算机依照和先进先出法反过来的次序剖析得到成本。
步骤:首先是原材料的领料。
记提本月生产制造员工工资。
生产机器的折旧费。
商品常用原材料分配(领料原材料)。
薪水分配(计时工资、计件等)。
产品成本的分配。
结转生产制造成本。
结转市场销售成本。
结转成本销售额。
结转成本花费。
6. 生产成本怎么结转
1、生产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2、销售商品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3、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生产成本是不能直接结转到本年利润的,生产成本是存货类账户。首先,生产成本完工后结转到库存商品,库存商品销售后结转到主营业成本,再通过主营业务成本结转到本年利润。
生产成本科目月末结转的对应科目与本年利润科目不相关,当产品出库达成销售等情形时,才予将产成品结转进入销售成本或相应成本费用科目,进而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生产成本的会计处理
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
企业(农业)进行农业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可将本科目改为“5001 农业生产成本”科目,并分别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和成本项目,进行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7. 制造机械设备,材料成本怎样结转
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1.原材料费用包括(外购零件 ,采购材料下料自制零件),前提是要做好基础工作。
2.加工费 (全部工序外发加工费,部分工序外发加工)
3.共同费用的分摊(工资 折旧 机物料)等,可以用工时法分摊,如实在不好分可以用产值法。
4.其他费用均摊。
做好生产核算成本基础工作比如
1.每个零件或按图号的原料成本核算,从下料开始算,要分摊损耗,像钢板,钢管等
2.外发加工费的核算,核算到每个零件,
3.共同费用的分摊,工资等就是按这个零件加工的小时分摊。前提是当月各零件或按图号工时单要齐全和正确,
上面就是成本核算需要提供的资料,这些就是要做好的基础工作。这要专门的成本会计核算,光靠主办会计核算是来不及做的。当然产量很少的话就比较好计算的。
还有材料损耗的分摊
你们要设定一个合理的损耗率,比如说实际的领料再加核定的损耗率开领料单,钢板圆料按方的计算,再加合理的损耗率,钢管下料长度再加上损耗长度等等,具体的损耗率要根据实际做个调查研究商量确定,先试试,看看是不是合理,不合理再调整,不过这个合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如果公司有多种原材料和配件,生产的型号尺寸都不一样,按每个产品名称哪或是按图号来计算成本,从采购进来的原材料到零件,都要写上材质号,从 生产单号到每一张领料单都要写上产品名称或图号和生产批次,就是每个生产步骤都能看出生产哪个产品和那个批次的产品,包括外发加工件。按技术部门的工序步骤设计成本核算单,比如说用什么材质的哪个规格的哪几种原材料下料,都要知道的一清二楚,需要哪几道工序外发加工以及加工成本等等,
所以说基础工作非常重要,这一步做不好,就无法进行真确的成本核算,有些基础的数据要统计来提供,比如说产值等,主要的成本核算应该是成本会计来核算,具体要看各企业工作安排。
成本会计核算要靠各有关部门基础工作配合,比如说,生产各产品或零件工时统计,外加工各种零件价格数量等要外协部门做好统计,发给成本会计,光靠成本会计一人无论如何也是不行的。
用Excel做成本是完全可以的,不过要多搞几个明细表,(材料 ,工时,加工费,工资费用等)最后才是一张真正成本核算表,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吧。摸索出规律慢慢地就熟练掌握。
8.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如何结转
1、生产工人工资,计提的时候直接做
借 生产成本
贷 应付职工薪酬
2、制造费用月末
借 生产成本
贷 制造费用
3、生产成本其实就是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合计而来的,结转的也就是这些东西。
9. 材料领用后什么时候结转成本
材料领用时就需要结转成本。
1、首先确定材料核算方法:先进先出、加权平均等,方法确定不能随意改变。
2、月末实际用多少材料,出库单开多少材料
3、出库材料按确定的方法填单价、金额。
4、按填好价格的材料单据记入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
10. 结转本月领用材料成本的会计分录
结转领用材料成本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
贷:生产成本(生产产品耗用)
制造费用(车间耗用)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
领用原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结转成本时:
借:本年利润
贷: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核算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管理费用在会计核算上是作为期间费用核算的,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并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账核算。期末"管理费用"科目的余额结转"本年利润"科目后无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