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10亿以上的项目成本达多少
扩展阅读
怎么看外资持仓成本 2024-05-03 14:26:34
包干费用怎么出账 2024-05-03 14:26:32
楼房出租有什么费用 2024-05-03 13:18:49

10亿以上的项目成本达多少

发布时间: 2022-10-05 08:35:45

❶ 项目成本估算方法的IT项目开发成本的估算方法

项目成本估算方法的IT项目开发成本的估算方法

如今,不少企业都想拥有属于自己企业或产品的手机APP,但其中最困扰企业主的问题就是:开发一款手机APP到底需要多少钱?

简单点来说,要视手机APP的需求及质量而言,价位一般在几千到十几万左右,更高端的价格更高。

四、APP开发公司的所在地

需要注意的是,同样实力的APP开发公司,在不同的城市也会导致APP的成本费用高一些

❷ 建个水电站需要投入多少资金

流量估算:1.5*1*3=4.5,水头H=9m。可装机250KW,考虑到丰水期,也可装机为320KW,每KW按8000元;50KM输电线,每公里约15万计算,总投资250万左右。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从另一个角度成本上讲也可以是做出某种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当人们“舍鱼而取熊掌”时“鱼”便是人们的成本,当商家投资时,商家的付出货币等便是商家投资的成本。
经济学家眼中的成本与会计账户上规定的成本,即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二者在含义上存在较大差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会计账户,它记录了企业在过去一段时期内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支出,这些支出被称为会计成本。会计成本常被用于对以往经济行为的审核和评价。 而经济学家分析成本的目的在于考察企业的决策,并进而分析资源配置的结果及效率,所以经济学中对成本的使用重在衡量稀缺资源配置于不同用途上的代价。这涉及使用一项资源或做出一项选择放弃掉的机会,即机会成本的概念。
构成内容:1、原料、材料、燃料等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2、折旧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资料(手段)的价值。3、工资,表现生产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调研发现,有效的成本分析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素。不完善的成本分析可导致单纯的压缩成本,从而使企业丧失活力。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系统,能让企业的管理者清楚地掌握公司的成本构架、盈利情况和决策的正确方向,成为企业内部决策的关键支持,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铂略咨询认为,正确的成本分析对一家公司是否盈利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成本分析的不利,企业可能因为未将费用合理分摊至不同产品而导致定价失误,从而长期陷入越卖越亏的怪圈。

❸ 信托提成,给信托公司介绍了一个10亿的信托项目,信托费用是1.5作为中间人的收入大概有多少急求

1到2,看具体的项目了,还有就是你跟融资方的谈判总成本了,如果只是单纯介绍项目,0.5%就够了

❹ 一个亿的工程材料款是多少

根据常规经验:一般情况下,扣除工程毛利润(大约50%左右)后,剩下的部分的一半(预估成本的话,按材料与人工均分)是材料款,大概在2500万左右吧。

❺ 天金所10亿元挂牌项目被资产方指认造假

11月4日,名筑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筑建工”)发布声明称,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以下简称“天金所”)和鑫仪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仪保理”)联合挂牌转让的“鑫仪佛山绿岛湖应收账款项目”,其底层资产系虚假合同。

《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第三方财富机构仍继续将上述资产包装成在天金所备案登记的产品,向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

颇为蹊跷的是,产品的打款账户系上述资产的摘牌方、项目管理人北京数融互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融互联”),而金交所产品通常系通过交易所结算或直接打款给融资方。

记者注意到,除了底层资产可能存在瑕疵和争议外,有业内人士还进一步指出,“商业保理公司通过金交所融入资金并不合规。”

1. 受让方已摘牌

今年5月,天金所披露了“鑫仪佛山绿岛湖应收账款”的资产转让公告。目前其官网的“资产交易”项下仍可搜索到这一项目信息。

根据天金所官网披露的信息,相关的应收账款债权总额17.5亿元,挂牌价格10亿元。该项目得到了2000多人围观,且有意向受让人,并于2020年6月4日结束挂牌。

上述项目的底层资产是一笔正常保理类应收账款债权。具体情况为:名筑建工由于绿岛湖壹号项目地块三、地块五施工而形成一笔17.5亿元的未到期应收账款,应付方(债务人)为佛山信财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正是绿岛湖项目的开发商。

据披露,名筑建工将全部应收账款转让给鑫仪保理,转让对价为10亿元。随后,鑫仪保理通过天金所挂牌转让该笔资产。

“我们通过金交所看到公告,以公司实际在运作的项目对外进行融资,后来经过鉴定,公章确实不是我们公司的。”近日,名筑建工法务部门某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已就此事向公安机关报案。

据名筑建工介绍,其已于7月27日向佛山保理项目发行方天金所、项目资产转让方鑫仪保理、项目管理人(摘牌方)数融互联、项目投资顾问上海浦秦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秦风资管”)寄送律师函并要求停止项目。

就上述项目底层是否虚假合同、有无收到律师函等情况,天金所的项目经理则表示,“不清楚具体情况”,并向记者提供了鑫仪保理的联系方式。

对此,鑫仪保理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初,融资方找到鑫仪保理,委托其去交易所挂牌融资。最初提供的底层资产是广州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后来换成了佛山绿岛湖项目。

“名筑建工出公告说虚假合同,那么有可能鑫仪保理的明保理是虚假的,或者被人诈骗了。”上海某商业保理公司高管表示,管理规范的商业保理底层资产真实性判断主要有三方面:合同、发票、 历史 交易记录、银行流水等必须检查、不能出错;风控人员要对债权人和债务人做现场尽职调查,询问业务情况和保理意向;必须现场盖章和签字。

“受年初疫情影响,鑫仪保理没有进行实地尽调。资产、合同等一系列材料都由融资方提供,当时合同盖章有‘双录’。”上述负责人还表示, 后来融资方的资金团队换人,新团队不认这个项目,所以6月初我们就已经把项目撤下。

针对上述项目的争议,天金所回复本报记者称,该底层资产已在中登网进行登记,后由机构受让方数融互联于2020年6月4日摘牌。

2. 谁在募资?

需要关注的是,目前仍有第三方财富机构以上述项目为名,向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产品推荐资料显示,“鑫仪佛山绿岛湖应收账款项目(国富民强FS39-18)”,备案机构为天金所。 该产品募资总规模10亿元,产品期限为18个月,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存续期间不可提前要求兑付亦不可转让。

上述产品的起投金额为10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0% 11%。若加上第三方财富公司渠道费用等,该笔融资成本可达13% 15%。

事实上,诸如此类金交所产品,通常的做法是:先通过地方金交所登记备案或挂牌转让资产,再由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公司或有限合伙企业等第三方机构摘牌受让,最后通过第三方财富机构向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

记者注意到,市场上为上述产品募资的机构主要为:浦秦风资管、国林兴业(青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林兴业资管”)和其他第三方财富机构。

天眼查显示,浦秦风资管成立于2014年9月,法人代表张翠花,实缴资本为1137.81万元,股东为北京金谷兴业 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国林兴业资管成立于2014年3月,法人代表刘杰,无实缴资本,股东为青岛国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颇为蹊跷的是,募集资金的打款账户的户名为“北京数融互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就是说,项目款项打给项目管理人、摘牌方。

某金交所业务人员对记者指出:若是直接打款给项目管理人很少见,“十个项目九个半有问题”。 这样很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很难保证钱到底去哪儿,有没有到达融资方?并且,这还可能会出现超募,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据记者了解,场内交易需要经过交易所结算账户,场外交易通常直接打款给融资方。

“为了规避业务风险,目前金交所产品主要是线下募集资金,大部分交易所不参与其中。”某金交所受访内部人士表示,尽管如此,当前地方融资平台、房企等的非标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地方交易场所的资产挂牌转让业务仍有利可图。

根据天金所的收费标准,资产转让公告费最低1000元;交易挂牌费200 500元/宗;竞价服务费和交易手续费则按交易额分段累计收费。

此外,一位从事某金交所挂牌服务的人士则透露,当前信托、私募受限,再加上金交所行业清理整顿压降通道业务规模,所以通道费率也在大幅提高,从原来的1‰ 2‰变为3‰ 5‰。

3. 业务合规性待考

上述受访保理公司高管对本报记者强调,“商业保理公司通过金交所融入资金的业务是不合规的。”

2019年10月,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加强商业保理企业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商业保理企业不得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地方各类交易场所、资产管理机构以及私募投资基金等机构融入资金。

对此,鑫仪保理受访人士则认为,“核心是保理公司的资金必须是自有资金或机构资金。所以还是可以在交易场所转让资产的,但红线是不得向投资者募集资金,只能一对一、面向单一机构转让。至于后续资产再卖给谁或者怎么交易,这就跟保理公司没有关系。”

此外,本报记者还注意到,天金所官网上所转让的资产大多为地方城投平台或国企、房地产企业等公司的应收账款、债权资产。

比如,以名筑建工搜索的资产转让公告共有12笔,债权总额超过20亿元,转让价格总额为19.2亿元,转让方为福建万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福建阳光投资有限公司。

而除了“鑫仪佛山绿岛湖应收账款项目”外,本报记者注意到,天金所官网上,鑫仪保理另有三笔应收账款债权资产记录,分别是:鑫仪保理山海湾1号、鑫仪北京源墅工程应收账款和鑫仪成都中新路尚住宅小区应收账款项目,底层资产均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施工工程所形成的应收账款。

事实上,监管要求,地方金交所不得违规输血房地产。本报此前曾报道,监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和风险处置工作的通知》(清整办函〔2020〕14号)(以下简称“《通知》”)。

据知情人士透露,《通知》要求,金交所不得与互联网金融企业、房地产等国家限制或有特定规范要求的企业(平台),及融资性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违规开展业务。

此外,监管还强调,金交所要严守业务边界,不得以登记、备案等名义参与其他机构违规发行和销售金融产品等活动。

就上述资产转让项目的业务性质、对底层资产的审查风控以及业务合规性等问题,天金所并未作出正面回应。

❻ 造价超过多少万的建筑工程项目才算大型项目

造价超过5000万以上的建筑工程项目才算大型项目。

根据各个时期经济发展和实际工作中的需要而有所变化。现行国家的有关规定。按投资额划分的基本建设项目,属于生产性建设项目中的能源、交通、原材料部门的工程项目,投资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为大中型项目。

其他部门和非工业建设项目,投资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为大中型建设项目。

按生产能力或使用效益划分的建设项目,以国家对各行各业的具体规定作为标准。

更新改造项目只按投资额标准划分,能源、交通、原材料部门投资额达到5000万元及其以上的工程项目和其他部门投资额达到3000万元及其以上的项目为限额以上项目,否则为限额以下项目。

(6)10亿以上的项目成本达多少扩展阅读:

工程造价的特点:

1、大额性;

要发挥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用,其工程造价都非常昂贵,动辄数百万、数千万,特大的工程项目造价可达百亿人民币。

2、个别性、差异性;

任何一项工程都有特定的用途、功能和规模。因此,对每一项工程的结构、造型、空间分割、设备配置和内外装饰都有具体的要求,所以工程内容和实物形态都具有个别性、差异性。产品的差异性决定了工程造价的个别性差异。

3、动态性;

任何一项工程从决策到竣工交付使用,都有一个较长的建设期间,在建设期内,往往由于不可控制因素的原因,造成许多影响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如设计变更、材料、设备价格、工资标准以及取费费率的调整,贷款利率、汇率的变化,都必然会影响到工程造价的变动。所以,工程造价在整个建设期处于不确定状态,直至竣工决算后才能最终确定工程的实际造价。

4、层次性;

工程造价的层次性取决于工程的层次性。一个建设项目往往包含多项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和工程效益的单项工程。一个单项工程又由多个单位工程组成。与此相适应,工程造价有三个层次,即建设项目总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和单位工程造价。

如果专业分工更细,分部分项工程也可以作为承发包的对象,如大型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装饰工程等。这样工程造价的层次因增加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而成为五个层次。即使从工程造价的计算程序和工程管理角度来分析,工程造价的层次也是非常明确的。

5、兼容性;

首先表现在本身具有的两种含义,其次表现在工程造价构成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工程造价除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外,征用土地费用、项目可行性研究费用、规划设计费用、与一定时期政府政策相关的费用占有相当的份额。盈利的构成较为复杂,资金成本较大。

❼ 前段时间新闻上说万达要在悉尼投10亿美元建地标,这10亿是夸张,还是真的会花掉这么多钱

之前看北美购房网的一个新闻好像提到过这10亿的事情,我看了下报道,拿地是花了3.27亿美元,其余6.73亿应该是花在建筑上。估计是贷款了的,否则全现金做没啥必要。我本人也对房地产开发有一定的经验,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多给予意见。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支出可以分为4大类:①拿地成本(Land Acquisition Cost)②硬性成本(Hard Cost)③软性支出 ④工地支出(On-site Cost) ⑤非工地支出(Off-site Cost)。
Land acquisition cost 拿地成本
在万达10亿美元项目中,拿地成本为3.27亿美元。根据FT报道,该地块上目前有一栋写字楼及部分相邻建筑。因此,在万达开工之前还需要拆除现有建筑。
Hard Cost硬性成本
拆除成本(Demolishing Cost)也是在开发过程中不可小视的一笔支出,并且还要与之前的住户/租户协商。而空地(Vacant Land)一则免去不菲的拆迁费用,二则也可以剩下与租户/住户谈判的时间与人力物力。
除去拆除成本,建筑原材料等建筑成本都可以归为硬性成本。
Soft Cost软性成本
聘请建筑师、设计师、律师、和工程师的费用都属于软性成本。在拿到地块之后,开发商就需要建筑师、律师团队对地块进行规划,并向当地政府部门(City Planning)提交申请,等待审批。如果审批未通过,则需要建筑师修改并再次提交申请;与此同时,律师团队也需要与政府部门进行协商斡旋。如果审批通过,那么可以开始施工。这整一个过程我们称作permitting。
一般来说,生地(raw land)指的是未获得permit的土地。而熟地(shovel-ready )指的是已经获得审批,可以即刻按照获批的图纸进行开工建造的建筑用地。拿permit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聘请有经验的律师、建筑师与政府“过招”。海外投资者期望能拿到熟地以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但是市场上大多以生地为主。
On/Off-Site Cost工地/非工地支出
主要包括下水道、污水处理、景观绿化等费用。

贷款(Financing)
在2007年,很多地产开发项目中贷款的比例能达到70%以上,有的项目甚至能达到90%。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各机构监管力度加大,对开发商的要求也趋于严苛。贷款机构在审批时,会以开发商的过往业绩为参考,如果开发商之前有过类似项目的开发经验并获得成功,那么获得贷款审批会相对容易很多。但是,海外投资者往往没有这样的“历时记录”,如果直接申请贷款,很容易碰壁。NAREIG商业地产开发部推荐有意向在美国进行地产开发的投资者尽量与当地专业团队配合,由他们负责与金融机构进行沟通磋商。

建筑许可证(permitting)
当开发商拿到土地后,需要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就是前文软性成本中提到的permitting。举个例子,某开发商在曼哈顿东哈林区获得一块土地,目前该地块获得的限高是20米,约6层楼高。开发商计划建造20层的公寓,那么就需要向Department of Buildings (DOB) 对限高进行重新申请。如果土地的性质是住宅用地,而开发商想把一楼改建成商铺,那么需要对土地用途进行审批,zoning需要从住宅变成商住两用(Mix Use)。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专业律师和建筑师等团队的参与。他们必须熟悉整个流程,并有DOB“打交道”的经验。如果送批的图纸被驳回,那么有经验的律师必须马上找到相关联络人,了解DOB的想法,马上修改申请和图纸。这一过程一般需要8-12个月,如果审批一直不能通过,项目迟迟无法开工,这对开发商来说也是巨大的损失,因此选好专业的律师和建筑师团队是至关重要的。
在申请建筑许可时,如果和政府协商需要更改用地性质或做其他调整时,政府部门并不会“明码标价”,不会说明开发商必须做到这样或哪样才能获得审批。但是,为城市公共建设做出贡献往往更能让DOB“心动”。例如,提供“廉价房”,如果开发商承诺建成后将一部分单元作为“廉价房”出售给低收入人群;还有为周边居民修建公园、天桥等公共设施,也会获得DOB的“芳心”。

❽ 国内公司项目投资10亿,对注册资本金是要求多少

2000万以上

❾ 建一公里地铁成本大约是多少主要有哪些部分(人力、建材、设备、……)比例分别是多少

地铁(轨道交通)造价:每公里造价已上升到7亿、8亿元,北京市甚至超过10亿元(北京16号线每公里12亿)。

❿ 开发一个APP的成本是多少

答一:

接触过上万名创业者,开发上线过超过30款App,没有比我更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了。。

本文对想做好一款App项目的人来说这是一篇价值百万的回答!因为这是我们花了几百万试错成本试出来的经验!

之前有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客户跟个不负责任的开发商只说了有注册登录,而没和他说过要做找回密码,开发商也没有提醒他。而最后软件就是没有找回密码的。如果各位看官不想自己也遇到这样的情况而被坑,就请想清楚自己App尽量多的细节。

比如一个购物车功能包括,加入购物车,从购物车移除,添加/减少购物车内某个商品的数量,直接输入数字修改商品的数量,批量付款。这些功能里面你说了一个很多开发商就只会做一个,大部分开发商不会考虑其他的。而一般创业者会觉得,淘宝有啊,一般都有啊你为什么没做?(创业者看到的一般都是那种大公司很成熟的产品),你要知道,淘宝的开发成本是亿级别的。而且经过了很多年的迭代和更新。

阿里巴巴集团2015年Q3季度财报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产品开发开支为人民币32.25亿元(约合5.07亿美元),占营收的15%。你没看错,一个季度32亿的开发成本。一年就是一百多亿。

大部分情况下细节方面你不和开发商提,一般就没有。如果别人会替你考虑的越全面,那么开发成本一定会很高。

这里我列举三大块最影响APP软件质量和成本的东西。希望大家一定要记在心里!!!方便找合适的开发商和掌控项目质量。

1.功能的开发方式

现在市场上存在的几种开发方式如下:

a.web网页加壳生成APP

web网页加壳生成APP的开发方式,先花几百块钱买个现成的手机网站模板,在加壳打包一个APP只需要5分钟,但是做出来的效果很差,耗流量,浏览体验极差,访问速度慢等等。部分开发商利用客户不懂,把这种5分钟速成的东西,当成原生态开发的APP去欺骗创业者。卖几千到几万的价格。而创业者很多时候还自以为捡了便宜(问了十几家这家最便宜)。

b.Web网页+原生态混编(网页部分占80%以上)

混编方式的APP效果比第一种稍好。但是如果要做出接近原生态的效果,需要不断的优化和改版,花的钱不比原生态少。而如果不对网页和系统优化,只是简单的拼凑。那么做出来的效果和web加壳的差不多.

c.HTML5开发

成本大概是原生态APP的50%到30%,也是比较接近原生开发能达到效果的一种方式。但受到很多限制。各大平台兼容性还不足,相对来说还处于过渡期,同时比较耗系统资源。在低配的手机上更卡。手机淘宝的APP目前就是HTML5+原生态混编的,相对来说在很多低配的手机上还是比较卡的。最近优化了很多,但是早期的表现很不尽人意。Facebook和京东都尝试过HTML5,同时也吃了不成熟的亏。HTML5的未来或许是美好的,但是这期间的试错成本小公司不一定承受得起。

d.原生态开发

是目前最常用和最成熟的方式。越重视细节成本越高。一般根据具体功能要求一个APP的开发成本从几千块到几千万不等。

2.功能的实现方式(功能的复杂程度和用户量)

比如上面说到的搜索功能,具体对搜索功能的要求成本会让成本差出来几万倍。不仅仅是搜索,再举几个例子。比如微信里面的聊天,分为文字,图片聊天,录音的语言聊天,语音及时对讲,视频聊天。

语音及时对讲和视频聊天只简单提一提。这些都是开发成本要用百万级和千万级来计算的东西。微信和QQ乃至现在自己的语言对讲和视频聊天都是有很多问题的,比如同时多人聊天会有很大的回声,电流,杂音。不是腾讯不知道,是知道了但是很难解决。

这里具体讲比如录音发送,一般来说我们听一段60秒的音乐是1M左右。而微信的一段60秒的语音压缩到了几十K,来保证发送和接收时的速度。同时还做了语音降噪(减少周围的噪音)等等。而如果这些不去考虑,只是简单的发送一段语音。两者之间的开发成本相差几倍到几百倍很正常。同样的,你的APP做出来你会发现,消息发送很慢,很耗流量等等。

3.APP在手机上的兼容性

相信各位在用手机APP的时候,特别是安卓手机。肯定发现有些APP会闪退,卡死之类的情况。这个就是因为APP的一部分功能在这台手机上不兼容或有bug。这些问题非常多而且很难解决。你只是一个用户的时候感觉不会那么强烈,因为你用的大部分都是大公司开发的很成熟的产品。但是你自己作为创业者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了。因为没有人想自己的APP开发出来,10个手机上8个闪退。但是事实又的确如此。很多几十万成本开发出来的APP到处都是闪退。

兼容性是非常影响成本的(会对成本造成上下几倍到几百倍不等的成本)。仅安卓而言。安卓手机全世界有一万多种机型,各种不同的手机品牌,分辨率,操作系统版本号,都对程序的兼容性有影响。很多时候做兼容性调试的成本还要大于软件的开发成本,真要做到主流手机兼容,光买测试的手机就要花几十万去买。一个APP如果开发出来,不做兼容性调试开发。和做兼容性调试开发,成本也是会差出来N倍的。

另外在说说模板,很多时候一些项目如果有成熟的模板解决方案能节省很大的成本。

但是模板也一样价格存在巨大的差异。同样的一个商城模板可能价格也上下差出来几十倍,原因也是因为细节功能完全不一样,可能功能差了十几倍。如果你在买之前不仔细观察细节功能,那么一定会出现买了后大呼坑爹的情况。这个系统可能整个流程都是残缺的,更不要提你拿这个残缺的系统去运营了。

另外不是所有APP都有模板,一般来说只有商城相关的APP的模板比较多。而且模板有成熟不成熟的区别,真正成熟的模板开发成本和时间是巨大的,一个公司不可能同时有很多好的模板。因为数量多,必定不精。开发一个好的模板的成本已经巨大了,同时还搞多个,则说明每个模板上投入的成本和精力不会太多。

3月30日更新几个app外包开发常见的几个坑。

-----------------------------------------------------------------------------------------------

常见坑一:

客户问外包公司你们有什么知名案例吗? 外包公司说有啊,美团,大众点评,携程,一号店(说出一个一二线,或者是三线有一定知名度app的例子)是我们做的/是我们的案例。

这种情况下90%是偷换概念或者纯骗。不管你找的这家公司是真有几百个人的大公司还是只有几个人的小公司。

实际情况是,任何你但凡听说过小有名气的App,基本都是互联网公司自己招人做的 不太可能是找外包。你可以在网络搜索任何一家你听说过的app名字或者互联网公司名字+招聘2个字,都能看到他们长期在招聘大量的程序员工程师,同时公司长期备有几十到几百,甚至上千人的技术团队。

即使真的找外包,可能是最早创业初期的第一期找的外包,但是他们后来出名的那个系统跟最初找外包做的,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不是一个东西了,业务代码已经完全不一样 。

外包做的东西就是前期低成本试错的一个东西,很可能一次都没用过就直接报废。滴滴打车之前最早就是找的外包开发的,但是基本没正式用过就直接报废了自己招人重新做。但是这家外包公司可能在N年后滴滴打车牛逼了后会跳出来跟客户说:滴滴打车是我客户案例,滴滴打车是我做的。利用的就是偷换概念和客户不懂不会较真。滴滴打车当前找他们做并不是因为他们牛逼,而是滴滴打车可能也被他们坑了。

还有的是,有些外包公司在这个很出名的App公司团队初创的时候,跟这个团队的创始人吹过牛逼,也只是吹过一点牛逼而已,可能并没有实际合作项目。然后这个外包公司N年后发现当年一起吹过牛逼的那小伙做成功了,这时候他跳出来说 XX是我客户,XXApp是我们客户案例。。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 比如很大的互联网公司,比如携程或者大众点评或者一号店,他们平时开发的时候也会有忙不过来的时候 ,偶尔会找些外包公司进行一部分的人员外包,要几个技术员过来帮忙干几个月临时的杂活。一般都是打杂接触点边缘化的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根本接触不到核心部分业务代码。 但是这时候外包公司又会说,大众点评是我们做的。都是偷换概念,显得自己牛逼。

还有的就是一点关系也扯不上, 强行欺骗来增强客户信任。揭穿了就算了。

其实你可以做个简单的实验,你在网络或者其他任何平台公司找app外包开发公司的时候,会遇到N家官网上有大众点评,或者在家点点,携程,美团之类的app是他的客户案例的,或者是他们的业务人员亲口跟你吹这样的牛逼。

其实这些被合作的互联网公司并不知道自己被合作了,以前有个梗是说吃了一次肯德基就是肯德基的战略合作伙伴了,加了一次油就是中石化的战略合作伙伴了。 而在app外包领域里真的这么干的公司非常多,不说小的,甚至大量已经上市的外包公司也吹这样的牛逼。偷换概念乐此不疲。

常见坑二:

外包公司给你的合同一定要仔细看,很多时候被骗的客户自己公司是有法务的但是也一样被骗。因为你的法务和律师根本看不懂那些看似专业的技术词语。所以并不知道他是在扯淡还是合理的。由其是在验收标准和开发要求的这几大块上。基本如果甲方公司没有懂技术的,哪怕有专业的法务也太容易被骗。

一般体现在合同里对需求描述的不详细或者压根合同里就没有提到需求,只说要做个某某app,多少钱什么时候交付。 这样的合同其实压根没有一点卵用,你们之间商量的做个某某app只有你们自己口头讨论了需求,但是如果没非常详细的落实在合同里,最后外包公司随便给你个东西也能交付。甚至压根就不是最早你们商量的,因为合同里并没有证据能证明你们要做的到底是什么。

同样的还有开发方式(原生还是混编,H5还是加壳),验收的标准是什么这些如果不提,每一次都是提前被埋下的炸弹,遇到骗子你去法院都白瞎。根本就告不倒人家,就是合法的骗。

一般负责任的公司在合同里都会非常详细的给到一个很长的需求文档,根据项目的大小起码有几十页,里面有各自原型图和需求说明。用到的技术,项目架构,开发方式等等都讲的非常清楚。

这个文档是合同非常重要的附件,里面详细的描述了你们这次项目具体是要做成什么样子。如果没有这个,双方签完合同的时候其实都是蒙逼的。要做什么根本没个界定,到时候胡乱拿个东西交差也是不违反合同的。

这个看似常识的东西其实大部分外行都不知道,我每年都至少见到几十起外包开发被骗是被坑在这个地方的。

甲方如果不重视这个,哪怕被人骗了告到哪去都没用。 因为别人没违反合同。你们的合同压根就是一张废纸。

暂时就更新这么多,app外包坑非常非常深。最好的方式就是甲方自己公司有个懂技术的能参与进来选择开发商和逐步交接。以后有时间在慢慢更新,希望能帮到真正想创业的人。

-----------------------------------------------------------------------------------------------

最近很多朋友问我是否做开发,如果项目开发需求的可以直接私信我或者微信我交流。专精O2O电商和智能物联网方向

答二:

从2013年创办 互联网开发公司已有三年多了,对于App的开发成本的估算是每天都会涉及的其中一项工作。由于App开发根据复杂度,功能点多少,平台要求等因素的不同,价格也会有很多的出入,所以暂且忽略这些因素,从人员投入来评估App开发的成本。

假设开发一个App,投入的工作量为200个人天的工作日(根据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数App项目,大多数App项目的工作量人天投入平均在150-250天左右),需要开发安卓端,iOS端,后台管理系统(简称CMS)这三个平台的话,在自己组建团队的情况下,项目需要的人员配置有:产品经理一名,项目经理一名,UI设计师一名,后台开发工程师两名,安卓开发工程师两名,iOS开发工程师两名,测试人员两名。按照这个人员的配置,根据各个人员的市面平均工资进行核算,可以得到下面这个列表:

  • 产品经理 => 月薪:10K 投入时间:10天

  • 项目经理 => 月薪:12K 投入时间:10天

  • UI设计师 => 月薪:8K 投入时间:10天

  • 安卓开发工程师 => 月薪:10K 投入时间:50天

  • iOS开发工程师 => 月薪:10K 投入时间:50天

  • 后台开发工程师 => 月薪:9K 投入时间:50天

  • 测试人员工程师 => 月薪:7K 投入时间:20天

  • 注:以上的人员工资以广州2016年初的薪资作为参考标准,且假设所有人员的工作经验为两年左右。不同城市,不同经验等级的人,薪资会有比较大的区别。比如北上广深的工资会偏高一些,三年以上经验的开发人员工资一般都超过10K。
  • 这样算下来的话,一个200人天工作量的App项目,开发所需的人工基本工资支出为:10W左右,再加上员工社保,福利,设备,场地,人员管理等费用,应该差不多接近14W左右的成本,暂且不计人员的空档期,招聘的成本,项目的风险等因素。这是对于一个已经具备成熟App开发团队的公司所需要付出的价位,对于完全没有App开发团队和相关开发经验的公司而言,这个成本估计至少需要翻一倍,开发周期要拉很长,基本才能达到前者类似的效果。

    就大部分的App项目而言,开发一个app标配的项目需要开发一套后台管理系统(CMS) + 安卓客户端 + iOS客户端,大多数项目的开发成本在12 - 25万不等,具体需要根据App的功能复杂度,质量要求,开发哪些平台等因素来确定具体的价格。另外,个人兼职,团队或工作室,或者专业的app开发公司,报价的成本会有比较大的差距,开发出来的质量也会有比较大的差距,一般报价的成本:个人 < 团队 < 公司,而质量也是跟价格成正比:个人兼职 < 团队 < 公司。

    那么,App在报价时是以什么作为具体的报价参考标准的呢?无论是个人,团队,还是不同的公司,行业内的报价评估方法都是以工作量的多少来决定报价的成本的,即整个项目需要投入多少个人天开发,每个人天按多少钱收费,两个参数相乘即可得到总的开发费用。举个例子,开发一个O2O类的App项目,安卓端(50人天) + iOS端(50人天) + 后台管理系统(50人天),总的开发人天即150人,如果每人天按1200收费,整个项目的总开发成本即是18万。

    不少行外人可以不理解,开发一个app怎么需要这么高的成本?

    站在行内人了解到的情况,简单地做一个剖析:

  • 开发一个App项目的人员配置比较复杂。开发网站只需要一个端的开发人员即可以了,而开发app需要三个端的开发人员,通常也相对同样功能的网站开发成本的三倍工作量。App项目的人员基本配置有:产品经理,项目经理一名,UI设计师一名,后台开发工程师两名,安卓开发工程师两名,iOS开发工程师两名,测试人员两名。这里是对专业的App开发公司而言,一般个人或团队可能一个人会身兼多职,所以开发出来的项目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

  • App开发的人工成本相对网站要高一些。通常一个有一两年安卓或iOS开发经验的开发人员,人工成本就要达到1万左右(由于当前的市场环境对开发人才的需求较高,使得技术开发的人工成本也较高)。通常一个app项目的基本人工成本就要达到6-10来万,再加上员工福利,设备,场地,人员管理,营销成本和商务沟通成本,基本上一个app项目的基本投入成本就要去到12-15万左右。这个暂且不计人员的空档期,招聘的成本,项目的风险等因素。这是对于一个已经具备成熟App开发团队的公司所需要付出的价位,对于完全没有App开发团队和相关开发经验的公司而言,这个成本估计至少需要翻一倍,开发周期要拉很长,基本才能达到前者类似的效果。

  • 综上所述,开发一个app需要多少钱,需要综合评估app的功能需求,质量要求,需要开发哪些平台端,以此评估出需要投入多少的人工设计和开发量,即可基本测算出app的开发成本。有句古话是“一分钱一分货”,对于app定制开发的行业同样适用。当然,建议在找app开发团队的时候,货比几家,毕竟行业内还是存在一些接包团队抬高报价的情况,同时也存在很多低价恶意竞争的情况,这也导致了很多项目开发出来的质量完全不可控,导致一些创业项目半路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