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有库存的如何结转成本
扩展阅读
中石油怎么办车队卡 2025-05-16 03:06:02
穿越火线128钻石能买什么 2025-05-16 02:52:43
什么地方到处是钻石 2025-05-16 02:52:38

有库存的如何结转成本

发布时间: 2022-10-03 15:03:20

⑴ 库存商品可以全部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吗

一、为什么要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经生产完毕,办理了入库手续,具备对外销售条件的商品。

库存商品的价值反映着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耗费。比如,为了生产这些库存商品而消耗的人工、材料、设备折旧等,都形成了这些库存商品的成本。

这些库存商品销售之后,会形成相应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时,我们也需要将这些库存商品的成本转入到主营业务成本,通过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的对比(不考虑其他成本费用因素),可以计算出销售这批商品赚到多少钱,这是企业的目标。

因此,正确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会计核算内容之一。

二、多数情形下,库存商品不可能全部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如果当期生产了100件库存商品,当期销售实现收入80件,我们该如何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呢?

很显然,根据收支配比原则,收入只有80件的,成本当然也应结转80件的成本,而不应该用80件的收入与100件的成本进行对比计算利润,否则,这种会计信息就是不准确的,也是人为的在计算调节利润。

三、特殊情形下,库存商品可以全部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正是因为我们要遵循收支配比原则,由于多数企业不可能将所有库存商品都销售出去,通常情形下,也不可将库存商品全部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只有当期企业库存商品为零时,库存商品才可能全部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与当期收入相匹配。

另外,如果企业库存商品为零,但是有一些库存商品报废或者自用了,会分别转入到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等科目,也不会全部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1.库存商品是资产类科目,当销售业务发生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款—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主营业务成本是成本费用类科目,没有发生销售业务的情况下,是无法直接将库存商品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的。

当然不可以,只有卖出去的库存商品才可以结转成本,没有卖出去的是库存,所以不能结转

不可以。

根据配比原则,某产品的收入必须与该产品的耗费相匹配,某会计期间的收入必须与该期间的耗费相匹配。

说的通俗一点,你进了100个鸡蛋,卖了99个,那只能结转99个鸡蛋的成本到主营业务成本,剩下的1个鸡蛋,成本仍然要保留在库存商品里。

税法上和会计上要求是一样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库存商品不可以全部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第一,库存商品分三大部分,原库存结存部分,本次生产主营商品必用的外购部分还有生产过程中多余的部分,若全部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就会造成一些财务数据不真实的假象,会充减销售利润,影响当月运营部门的利润分成,所以不可以全部结转。

很多微型小型企业,都是代工企业,所生产的成品会计核算肯定是批次法,一种类多,二,下一次不一定再生产同样的产品,那么肯定要全部结转销售成本,就是有多几个,多出来的也是报废的,客户也不会多收你的

库存商品不可以全部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因为,库存商品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要遵循配比原则,即销售了多少商品,就结转多少库存商品成本,不能一下子全结转,那会造成亏损或利润不实。

1、库存商品是未被企业出售、消耗或毁损丢失的存货,只有消耗、出售以及毁损丢失的才需要从中转出,这是正常情况。

2、特殊情况就看你们企业情况了,这个“你懂的”,不然好多上市公司的丑闻也就没有了!

这个问题要多方面看待。

如果是全部销售出去了,是应该全部结转为主营业务成本。如果没有全部销售完毕,按照配比法部分结转。

如果是盘亏,有可能要结转到营业外支出。

⑵ 月底库存商品结转成本会计分录怎么做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对于月末库存商品结转成本,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同时,您可以练习一下这个案例:

一商场采用毛利率法进行核算,2009年4月1日日用品存货1800万元,本月购进400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4000万元,销售折让500万元,上季度该类商品毛利率为20%。如何计算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和月末库存商品的成本?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销售净额=4000-500=3500(万元)。

销售毛利=3500×20%=700(万元)。

销售成本=3500-700=2800(万元)。

或销售成本=销售净额×(1-毛利率)=3500×(1-20%)=2800(万元)。

期末存货成本(关键点)=期初存货成本(已知)+本期购货成本(已知)-本期销售成本(计算)=1800+4000-2800=3000(万元)。

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2800。

贷:库存商品2800。

月末库存商品结转成本写会计分录,上述案例不仅是讲了这一点,其计算也许会考到。更多会计方面的干货,订购数豆子的课程,您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⑶ 账上有库存商品 那我买东西出去是不是可以直接结转成本

摘要 亲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有随销售随结转和定期结转两种做法。随销售随结转即在商品销售的同时结转成本,定期结转一般在月终一次结转成本。

⑷ 库存商品种类多怎样结转成本

库存商品种类多怎样结转成本,

如果单位库存商品种类比较多,建议购买进销存软件,录入购进的数量、单价,销售的数量,然后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系统可以自动结转成本。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生产成本怎么结转

1、生产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2、销售商品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3、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生产成本是不能直接结转到本年利润的,生产成本是存货类账户。首先,生产成本完工后结转到库存商品,库存商品销售后结转到主营业成本,再通过主营业务成本结转到本年利润。

生产成本科目月末结转的对应科目与本年利润科目不相关,当产品出库达成销售等情形时,才予将产成品结转进入销售成本或相应成本费用科目,进而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生产成本的会计处理

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

企业(农业)进行农业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可将本科目改为“5001 农业生产成本”科目,并分别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和成本项目,进行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⑹ 库存商品如何结转

期末应计算库存商品的销售总额,将成本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企业应设置"库存商品"科目,核算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化及其结存情况.商品验收入库时,应由"生产成本"科目转入"库存商品"科目;对外销售库存商品时,根据不同的销售方式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在建工程等领用库存商品,应按其成本转账.

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1、账户性质:费用类账户.

2、账户用途:核算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

3、账户结构:借方记增加,登记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贷方记减少,登记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期末,应将本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4、明细账户: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6)有库存的如何结转成本扩展阅读:

根据会计配比原则,确认销售收入的同时,将库存商品结转为销售成本

(一)配比原则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这一原则是以会计分期为前提的.当确定某一会计期间已经实现收入之后,就必须确定与该收入有关的已经发生了的费用,这样才能完整的反映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配比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即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即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

(二)收入的确认原则

企业收入的来源渠道多种多样,不同收入来源的特征有所不同,其收入确认条件也往往存在差别,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

一般而言,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⑺ 库存商品怎样结转成本

成本结转主要包括:分配和结转制造费用、计算和结转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计算和结转已销产品的销售成本,可参考:
1、制造费用的分配结转;
①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人总工时
②计算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人工时×分配率
③根据计算结果编制结转分录;
会计分录是: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2、完工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和结转;
本月完工产品制造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的单位制造成本=本月完工产品制造总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数量
为了反映产成品增减变动情况,需要设置“产成品”账户。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3、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
产成品完工入库,其金额为以前期间和本期完工产品的成本,销售发出的产成品,可能是本期完工入库的,也可能是上期或前期完工入库,而每批次产成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不同,所以要用一定的计价方法计算确定。每个会计期间,企业都必须将期初库存产成品成本和本期完工入库的从产品成本,在本期销售产成品和期末库存产成品之间做一次分配。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以实际操作为准。

应答时间:2020-11-1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⑻ 库存商品怎么结转

期末,应当计算存货销售总额,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企业应建立库存货物账户,核算库存货物的增减和余额情况。验收合格后,由“生产成本”转为库存。对外销售库存商品时,要根据不同的销售方式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存货,如在建的存货,应按其成本转让。

主要业务成本账目:

1、账户性质:报销账户。

2、核算目的:核算因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而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工资)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等。

3、账户结构:增加借方,登记主营业务成本;减少信贷,结转主营业务的记账成本;期末,该账户余额转入当年利润账户,结转后,该账户不得再有余额。

4、明细账户:根据主营业务类型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账核算。

(8)有库存的如何结转成本扩展阅读:

根据会计配比原则,确认销售收入时,将存货结转至销售成本:

一、匹配原则

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应当将收入与其成本、费用相匹配,同一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会计期间内确认。

这一原则是以会计阶段为前提的。当某一会计期间已实现收入时,必须确定与成本相关的收入已发生,这样才能充分反映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匹配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果比率,即收入与相应成本的匹配比率;二是时间比例,某一时期的收入与同一时期的成本相匹配。

二、收入确认原则

企业收入的来源渠道多种多样,不同收入来源的特点也不同,收入确认的条件也往往不同,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动力、转让资产使用权等。

一般来说,只有当经济利益的流入很可能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并且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够可靠地计量时,才能确认收入。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该有可能流向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⑼ 结转库存成本有那几种方法各有什么区别各适用于那些单位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科学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
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计算处理:
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审查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
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
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价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
审查方法参见"材料成本的审查要点"。
⑵采用定额成本法
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并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防止虚假业务产量增加材料耗用;

⑽ 库存涨库怎么结转成本

方法如下:
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2.个别认定法。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3.移动加权平均法。采用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每进一次材料,如果收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与库存材料的实际平均成本不一致,就要计算一次平均成本;然后按平均成本在领料凭证上标价。
4.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库存,是仓库中实际储存的货物。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生产库存,即直接消耗物资的基层企业、事业的库存物资,它是为了保证企业、事业单位所消耗的物资能够不间断地供应而储存的;一类是流通库存,即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或成品库存,生产主管部门的库存和各级物资主管部门的库存。此外,还有特殊形式的国家储备物资,它们主要是为了保证及时、齐备地将物资供应或销售给基层企业、事业单位的供销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