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会计科目中,成本类和损益类定义是什么,具体指什么
两者的区别是本质上的。
成本类的生产成本属于资产要素。而损益类的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属于费用。
一般做结转时候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成本类账户是用来计算产品成本,从而确定存货成本的;而损益类成本是指与本期已实现收入相配比的成本。
为了方便你的理解,简单的举个例子:
你买了一堆材料用来生产,
这时候就用
生产成本
,生产出产品来。
你从生产出的产品来拿出一些出售,出售的那部门产品的成本就是
主营业务成本
。
后来你最初进的那批原材料出现剩余,用不着了,于是
出售
,这时候就用
其他业务成本了。
明白了吗?
‘贰’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互相的关系是什么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成本包含在费用中。所谓成本,这里指的是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是损益类科目的费用类。
成本损益体现在利润表里,利润最终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里面的未分配利润里面。因为成本费用在本年利润里,最后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里面。利润分配期末是贷方余额,那就是盈利,如果在借方,那就是期末亏损。
(2)什么叫成本损益扩展阅读:
(一)月末,企业应根据本月销售各种商品、提供的各种劳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平时的营业成本按计划成本或售价结转,月末,还应结转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企业以库存商品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或债务重组,应按照该用于交换或抵债的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二)企业本期发生的销售退回,一般可以直接从本月的销售商品数量中减去,也可以单独计算本月销售退回商品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根据建造合同准则确认合同收入时,按应确认的合同费用,借记本科目,按应确认的合同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合同完工时,还应按相关建造合同已计提的预计损失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叁’ 在会计学中什么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资产就是你有的东西
负债就是你欠别人的东西
所有者权益就是资产减负债
成本就是生产产品所花费的钱财
损益就是收入减成本
‘肆’ 会计科目中成本类和损益类的区别
成本类科目是跟生产环节有关的,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是针对某个产品或者某个项目的。费用类科目是跟产生费用的会计期间有关的,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跟特定的产品无关,只根会计期间有关。费用类科目都是损益类
‘伍’ 怎么区分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成本科目期末可以有余额,损益科目期末一定没有余额,因为会结转掉,这是两者最明显的区别。
‘陆’ 成本类和损益类的区别
区别:
1、成本类账户属于资产要素,而损益类成本账户属于费用要素。
2、成本类账户是用来计算产品成本,从而确定存货成本的;而损益类成本是指与本期已实现收入相配比的成本。
3、成本类账户主要指生产成本;而损益类成本账户主要指: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同是成本,分开,是因为它们代表的不是一个概念。
例如:
你买了一堆蔬菜,那么,你的支付只是成本类的成本,当你将这些蔬菜卖出去时,卖出去的蔬菜对应的成本才是损益类成本。
成本类科目是反应成本费用和支出的,用于核算成本的发生和归集情况,提供成本相关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对成本费用和支出的不同内容进行分别登记,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
企业损益类科目是指核算企业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科目,它具体包括: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付、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损益类科目余额,应当在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损益类科目期末余额为零。
也就是说除了
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和制造费用,其他都是属于损益类科目。
‘柒’ 什么叫损益损益类科目有哪些是核算什么的
损益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即所谓"损益"或称"利润或亏损"。证券营业部的损益是指在业务经营过程中,以各项财务收入抵补各项财务支出后形成的损益。
在一定时期内,各项营业收入抵补各项营业支出后的差额,就是营业部经营的最终成果。收入超过支出,就是营业部的纯益;反之,则是纯损。营业部的损益集中反映其业务经营活动各方面的效益,是其最终的财务成果,是衡量其经营管理的重要指标。
企业损益类科目是指核算企业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科目,它具体包括:
①收入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②费用类科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③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营业外收入;
④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营业外支出。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损益类科目余额,应当在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损益类科目期末余额为零。
另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也属于损益类科目,但是,由于其核算的是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而不是当年的损益。因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该科目余额,在期末不能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而应当结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并相应调整盈余公积。结转后,该科目期末余额为零。
(7)什么叫成本损益扩展阅读:
损益表可作为经营成果的分配依据。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以及营业税金、各项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收支等项目,最终计算出利润综合指标。
损益表上的数据直接影响到许多相关集团的利益,如国家的税收收入、管理人员的奖金、职工的工资与其他报酬、股东的股利等。正是由于这方面的作用,损益表的地位曾经超过资产负债表,成为最重要的财务报表。
损益表能综合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可以有助于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等各项活动中的管理效率和效益都可以从利润数额的增减变化中综合的表现出来。通过将收入、成本费用、利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对比,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而来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和效率。
损益表可用来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损益表揭示了经营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的收支净额的详细资料,可据以分析企业的盈利水平,评估企业的获利能力。
同时,报表使用者所关注的各种预期的现金来源、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如股利或利息、出售证券的所得及借款得清偿,都与企业的获利能力密切相关,所以,收益水平在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捌’ 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的差别
成本类科目是跟生产环节有关的,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是针对某个产品或者某个项目的。然而费用类科目是跟产生费用的会计期间有关的,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跟特定的产品无关,只根会计期间有关。
成本分摊到费用,损益里包括费用,在产品等可算出成本列入存货是资产,工厂那块的是成本核算明细,收发成本,归集分配和期间、产品、部门等受益对象,而资产是以前形成的,成本是当前有的是区别。
成本科目期末可以有余额,损益科目期末一定没有余额,因为会结转掉,这是两者最明显的区别。
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在资产负债表里,收入,费用和利润反映在利润表里。成本类的会计科目最终都结转到库存商品,反映到产品成本中,在资产中体现出来,而损益类会计科目期末没有余额,全部结转到本年利润表,在利润表中体现出来。
关注环球网校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的差别
‘玖’ 成本结转和损益结转都是什么意思啊
两者不是一回事
(一)损益结转就是期末,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将全部结转到“本年利润”中,结转后,损益科目余额为零。这一过程即为会计上的损益结转。
(1)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2)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外支出/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
/所得税
如果上述(1)大于(2)就是盈利,反之就是亏损。再根据本年利润余额的方向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盈利时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亏损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二)成本结转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
结转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商品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销售商品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这是一条线,上面是一条线,两者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