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平安银行零售经营策略
平安银行零售开放日:提升发展质效,做有温度的金融普惠大众:
1、 平安润物细无声,春风送暖入民心。4月21日,平安银行2021年一季度业绩发布会暨零售开放日在深圳举办。财报显示,平安银行今年一季度零售各项业务实现快速增长,总体经营保持稳健,新策略落地成效初步显现,实现良好开局。平安银行更是将有温度的优质金融服务普惠于民、造福大众。
2、承接平安银行“三张名片”定位,贯彻“四化策略”打法,大零售彻底向客户综合化经营转型,推出了开放银行、AI Bank+远程银行+智能网点银行、综合化银行“五位一体”的作战模式。零售“五位一体”的作战模式是颠覆性的,新的客户经营服务模式将颠覆传统银行客户分层体系,实现客户体验最好、经营成本最低、科技感最强。平安银行将继续坚持打造“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坚持科技、集团优势,坚持多元化团队及执行能力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金融更普惠、可获得、让客户更有幸福感。
感谢您对我行的关注,如果您需要咨询平安银行业务,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选择首页右上角在线客服图标或者关注平安银行微信公众号(pingan_bank)进行咨询。
https://b.pingan.com.cn/branch/mkt/bankonline/dist/onlineBankless.html#
应答时间:2021-05-1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Ⅱ 平安普惠和平安银行到底有没有关系被催贷者威胁要怎么办
首先,两者没有关系,都是平安集团子公司而已,业务上没有关系,两个公司交叉,覆盖面就广了,大小客户尽收囊中!
既然题主提到贷款,那就以贷款业务分析一下:
平安银行属于商业银行,他的贷款业务属于银行贷款,所以利息相对较低,一般在五六厘到八厘之间,而业务员的提成也相对较低,一般在千三左右!
自己面对催收不要唯唯诺诺,要理直气壮,我就是欠钱了,确实是出了点财务状况,导致周转不畅,谁一生也不会一帆风顺,我想还钱,不是不还,现在没那么多,想分期你们又不让能怎么办?
然后就可以直接挂电话了,只要你不说不还,就没事,他们有录音也不怕,我上面说的话,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他们既然是催收,不敢亮身份,那么我们害怕受骗,拒绝搭理他们是情理之中的事!
我身边两个逾期朋友都是按照我说的回怼催收的,百试不爽,他硬你比他还硬,气势上压倒他,一通电话过后,他们就会在你名字上标记,催收无望,基本上以后电话就少多了!
Ⅲ 哪个银行的利息比较高啊
1、活期存款利率最高:中信银行、平安银行。
2、整存整取(三个月、半年、一年)利率最高: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
3、整存整取(二年、三年、五年年)利率最高:平安银行。
4、零存整取(一年)利率最高: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
5、零存整取(三年)利率最高: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
6、零存整取(五年)利率最高:平安银行。
Ⅳ 平安银行净利下降逾一成 个人贷款不良率走高引关注
记者 贺向军 实习记者 张梦依 报道
近日,平安银行发布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该行实现营业收入783.28亿元,同比增长15.5%,实现净利润136.78亿元,同比减少11.2%,主要系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所致。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0年6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1.65%,与上年末持平,不良规模增长8.1%至413.13亿元,拨备覆盖率214.93%,同比上涨31.8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该行逾期贷款占比上升,且个人贷款不良率偏高,考虑到该行个人贷款占比超五成,其资产质量仍存在下行压力。
净利下降11.2%
据半年报披露,截至2020年6月末,平安银行资产总额41786.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负债总额38272.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吸收存款余额24861.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资产负债规模呈稳健增长态势 。
盈利方面,2020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83.28亿元,同比增长15.5%,受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大拨备计提力度等影响,该行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78亿元,同比减少11.2%,这是自2009年以来,平安银行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
从营业收入项目看,平安银行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净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速。由于该行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利息净收入增长15.3%至503.05亿元,同期非利息净收入280.23亿元,同比增长15.8%,主要原因是该行个人代理基金及信托计划手续费收入、债券投资收益等非利息净收入增长。
尽管平安银行营收增势强劲,但受累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大幅攀升,该行净利仍出现两位数下滑,在已披露中报的上市银行中,降幅位于前列。
数据显示,上半年,平安银行计提的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为384.91亿元,同比增长41.5%,其中变化幅度较大的包括:发放贷款和垫款计提减值损失323.02亿元,同比增幅36.9%,债权投资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9.52亿元,同比增幅299%,抵债资产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6.37亿元,同比增长61.7%。扣除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前,该行实际营业利润为561.5亿元,同比增幅18.9%。
平安银行表示,主动加大拨备计提主要是考虑到新冠疫情对经济和资产质量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本行综合考虑外部经济发展、行业和区域风险变化等因素,对宏观经济预测的前瞻性参数进行更新和调整,另一方面,本行对受新冠疫情影响申请延期的个人和企业,以及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增加疫情影响的管理层叠加减值准备计提,进一步增强风险抵补能力。
盈利下滑的同时,平安银行的资产质量亦承压。
截至2020年6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1.65%,与上年末持平。同期该行不良规模有所扩张,增长8.1%至413.13亿元,逾期贷款占比2.28%,较上年末上升0.1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14.93%,同比上涨31.8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对资产质量造成较大压力。截至2020年6月末,该行个人贷款不良率1.56%,较上年末上升0.37个百分点,其中,信用卡应收账款和个人经营、消费贷款问题最为突出。信用卡应收账款不良率2.35%,较上年末上升0.69个百分点,主要系疫情导致的大面积停工停产、居民收入下降、消费需求收缩所致。个人经营性贷款、小额消费贷款和其他保证或质押类贷款不良率2.66%,较上年末下降0.89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零售业务大幅下滑
半年报显示,平安银行上半年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5084.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其中企业贷款10906.53亿元,占比43%,个人贷款14177.55亿元,占比57%。
零售业务方面,自2016年以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为主的新一届领导队伍上任起,平安银行迈开了零售战略转型的步伐,确立了"以零售为核心,打造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为核心战略以及" 科技 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 的十二字方针。经过三年的转型发展,截至2019年末,该行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99.73亿元,同比增长29.23%,占比58%,零售业务净利润194.93亿元,同比增长13.8%,占比69.1%。
进入2020年后,平安银行进一步提出新三年战略举措,推动零售业务转型的换挡升级,但中报显示,该行零售业务占比和净利润均有所下滑。
2020年上半年,平安银行零售金融业务余额13447.49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32.2%,占比较去年下降0.7个百分点。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33.53亿元,同比增长12.33%,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55.3%,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同时,该行加大了零售资产的拨备计提力度,零售业务净利润74.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30.8%,在净利润中占比为54.7%,同比下降15.5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2020年上半年,平安银行"新一贷"发放462.17亿元,2020年6月末,"新一贷"余额1479.8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此外,该行的信用卡业务也出现一定下滑,同期该行信用卡流通卡量达到6148.01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9%,信用卡贷款余额5125.0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2%。
对于零售业务的下滑,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主要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一方面是逾期和坏账在疫情影响下有比较显着的增加,但在同业中还是处于中等水平,另一方面疫情影响了新的贷款的发放。所以信用卡、新一贷的余额今年上半年都没有明显增加。
对公业务方面,平安银行加大对实体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上半年,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日均余额23096.17亿元,同比增长16.5%,企业贷款平均收益率4.39%,较去年同期下降69个基点。
此外,平安银行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该行单户授信 1000 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发放额为 1148.74 亿元;2020 年 6 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达 68.25 万户, 贷款余额 2371.11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3%,在全行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为 9.5%。
Ⅳ 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机会成本的特点
1、机会是可选择的项目
机会成本所指的机会必须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若不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便不属于决策者的机会。例如某农民只会养猪和养鸡,那么养牛就不会是某农民的机会。
2、机会成本是有收益
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才是机会成本,即机会成本不是放弃项目的收益总和。例如某农民只能在养猪、养鸡和养牛中择一从事,若三者的收益关系为养牛>养猪>养鸡,则养猪和养鸡的机会成本皆为养牛,而养牛的机会成本仅为养猪。
3、机会成本与资源稀缺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沉没成本的特点
从成本的可追溯性来说,沉没成本可以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如果沉没成本可追溯到个别产品或部门则属于直接成本;如果由几个产品或部门共同引起则属于间接成本。
从成本的形态看,沉没成本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能是变动成本。企业在撤消某个部门或是停止某种产品生产时,沉没成本中通常既包括机器设备等固定成本,也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等变动成本。通常情况下,固定成本比变动成本更容易沉没。
(5)平安银行什么成本最高扩展阅读:
机会成本的作用
美国会计学者梅基(Robert.P.Magee)将会计定义为“会计是对影响组织的活动、事件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加工、报告的活动,这些信息的目的是促进决策者能够据此有效地分配他所掌握的(或委托给他的)资源。”
因此,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及经济组织的复杂化,会计的作用发生了变化。会计已不仅是受决策影响的数据的收集和计算,而是通过计量和计算深入到企业的决策活动中。影响决策(选择)的机会成本在会计学中有了广泛的应用。
贴现现金流量法已成为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机会成本成为投资决策中现金流出量测算的重要一项。投资中若利用了企业原有的资产,企业虽然不必动用资金购买该资产,没有发生现金流出,但该资产的成本必须以现行市价计入现金流出量。
Ⅵ 平安银行贷款怎么样好申请吗
因人而异,我贷过的,还行,平安银行“新一贷”贷款只需要你年满25-55岁、在规定的城市工作满6个月、有稳定职业和收入(近半年月均收入≧3000元,深圳、广州、上海、杭州月均收入≧4000元)就可以申请平安贷款。材料很简单,身份证、居住证明、收入证明、工作证明四样就可以了。平安贷款这个业务贷款成本最低仅为普通消费信贷的50%,轻松月供,以贷款5万元、贷款期限3年为例,月均贷款利息仅183元,并酌情收取账户管理费(以2011年4月6日的国家利率为基础计算得出,随国家利率变动而调整;仅供参考,最终以银行审核为准)。 http://bank.pingan.com/youhui/xinyidai.shtml
Ⅶ 平安银行资本成本指的是什么
所谓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广义讲,企业筹集和使用任何资金,不论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要付出代价。狭义的资本成本仅指筹集和使用长期资金(包括自有资本和借入长期资金)的成本。由于长期资金也被称为资本,所以长期资金成本也称为资本成本。
那么作为平安银行的资本成本通常是指银行正常开展业务而需要募集资本金、吸收股本、发行债券等需要的资本以及各项费用等。
Ⅷ 平安银行什么业务提成高
平安银行的信贷员提成是比较高的。
目前,信贷员的提成是放款10万-15万以内三个点,15万以上五个点,在同行业内是属于比较高的了。
不管是什么业务,只要是努力工作,就会有不错的收入。
Ⅸ 平安银行和民生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哪家更强
在投资银行股的时候,分析银行的财务报表是一项关键工作。不过,银行的财务报表和普通工商企业的财务报表有很大的不同,究竟该如何分析呢?本文以7家有代表性的股份制银行为例,呈现银行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一
股份制银行概况
通俗理解,股份制银行就是采用股份制经营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区分于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全国有12家,如表1。
从机构总数来看,股份制银行的数量并不多,远少于城市商业银行(134家)和农村商业银行(1423家)。但是从规模来看,股份制银行的体量很大:截至2019年6月,股份制银行总资产48.94万亿元,高于城市商业银行(35.98万亿元)和农村商业银行(约36.48万亿元),占全部商业银行总资产的21.73%。换言之,股份制银行的单家规模较大,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也比较大。
从盈利的角度,股份制银行处在适中水平,其整体净息差低于民营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高于外资法人银行。从风险的角度,股份制银行的风险水平,其不良贷款率低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但是高于国有大型银行;其流动性比例低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高于国有大型银行。
总的来看,股份制银行整体经营稳健,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比较大,且制度相对灵活,是分析银行财务报表的理想样本。
不过,股份制银行内部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最直观的体现在资产规模上。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的资产规模相对较大,光大银行和平安银行的资产规模适中,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的资产规模相对较小,广发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没有披露2019年6月的资产数据,如表2。
从实际经营来看,12家银行的网点都遍布全国,其中招商、兴业、浦发、中信、民生、光大、平安7家银行在全国的网点分布相对较多,华夏、广发、浙商、恒丰、渤海5家银行的网点分布相对不太均匀。因此,在实际分析财务报表的时候,以招商、兴业、浦发、中信、民生、光大、平安7家银行为样本。
二
资产结构分析
1、AUM
从银行经营的角度,最关心的通常并不是单纯的表内资产或者表外资产,而是AUM(资产管理规模),也就是银行实际管理的全部资产规模,包括表内和表外。
在表内资产中,最主要的是两大类:一类是贷款,另一类是证券等金融资产。表外资产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传统的表外资产,包括保函、信用证、承兑汇票、贷款承诺、信用卡额度等;另一类是非保本理财产品所派生的资产。非保本理财产品派生表外资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银行卖出理财产品得到资金,用这些资金来购买资产;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业务也可以放杠杆,从同业市场上拿钱,进而去投资。不过,银行理财业务的杠杆率是不对外披露的,因此很难准确得知银行表外资产的规模。在实际分析时往往只用非保本理财产品的规模来代替。
可以看到,表内资产规模和表外资产规模基本是呈正相关的。原因在于,不论是表内资产还是表外资产,其根本上都是来源于客户,客户基础越大,表内资产和表外资产也就越多。
在7家银行中,AUM最大的是招商银行,2019年6月达到10.81万亿元。其次,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的AUM也超过了9万亿元。再次,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的AUM超过8万亿元。光大银行和平安银行的AUM相对较小。
然而,从结构上来看,不同银行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兴业银行的(未使用)信用卡额度较小,意味着兴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还存在发掘潜力。浦发银行的非保本理财产品规模较大,意味着其理财业务发展较好。中信银行的(未使用)信用卡额度较大,意味着中信银行的信用卡用户较多。
2、表内资产
在银行的表内资产中,占比最高的是贷款和投资,这两类业务也是银行主要的盈利来源,如表4。
总的来看,7家银行可以分成3类。第一类包括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它们的贷款占比较高、投资占比较低。第二类是兴业银行,它的贷款占比偏低、投资占比较高。第三类是浦发银行,它的贷款占比和投资占比都处在适中水平。
3、贷款
分析贷款结构,如表5。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个人贷款占比较高,超过50%,说明这两家银行的零售业务发展较好。其他5家银行的贷款结构比较类似:公司贷款占比在50%~60%区间,个人贷款占比在40%~50%区间。
分析7家银行贷款的担保方式,如表6。
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的抵押和质押贷款占比最高,信用贷款占比较低。这意味着这两家银行的风险偏好比较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说明这两家银行的风控手段比较传统,比较看重抵押和质押。
光大银行和兴业银行的保证贷款占比最高。这说明这两家银行的风险偏好相对略高一点。
浦发银行和平安银行的信用贷款占比最高,抵押和质押贷款占比较低。从传统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这两家银行的风险偏好是比较高的。但是换个角度考虑,也可能是由于它们的风控手段比较先进,不再过分依赖于有形的抵押和质押,而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
招商银行的抵押和质押贷款占比较高,信用贷款占比较高,保证贷款占比较低。从传统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自相矛盾的风险偏好。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可能意味着招商银行的风险偏好较低、同时风控手段比较丰富——有的项目可以不依赖于抵押和质押进行风险评估,其他项目通常需要抵押和质押。
分析7家银行的公司贷款结构,如表7。
7家银行的公司贷款结构比较类似,主要集中在投资领域(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基建),以及商业和建筑业等传统领域。其中,最特殊的是平安银行,它在传统领域的贷款占比并不高,反而在其他领域的贷款占比较高。由于其他行业主要包括新型服务业,因此推测,平安银行可能正在发展新型服务业的贷款业务。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在其他行业的贷款占比也比较高,它们可能也在发展新型服务业的贷款业务。
分析7家银行一年后的个人贷款结构,如表8。
7家银行的个人贷款结构比较类似,主要集中在个人住房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其中,比较特殊的是平安银行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最低,“消费贷、汽车贷等”以及“其他个人贷款”的占比较高。一方面,这是因为平安银行借助平安保险拓展客户来源,带来了汽车贷款等业务。另一方面,可能也是由于平安银行主动收缩个人住房贷款,转而开拓消费贷等新型个人贷款。民生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较少,个人经营贷款占比最高。这可能与民生银行的战略定位有关——将个人经营贷款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4、证券等金融资产
在证券等金融资产中,占比最高的是金融投资,其他的衍生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占比都非常低,如表9。
由于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没有使用新的会计准则,导致统计口径不一致,因此只分析其他5家银行的投资结构,如表10。
在金融投资中,占比最高的是债券投资。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债券投资占比最高,其次是浦发银行,再次是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
政府债和政金债构成了利率债。在债券投资中,占比最高是政府债,5家银行的占比都在30%~50%区间。政金债的投资占比相差较大,可能与各家银行的交易策略有关,也可能与季末压降规模有关。
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债和企业债共同构成了信用债。中信银行持有的信用债占比是最高的,达到23%。
5、表外资产
表外资产来自于表外业务。传统的表外业务包括保函、信用证、承兑汇票、贷款承诺和信用卡等。
保函又称保证书,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应申请人的请求,向第三方开立的一种书面信用担保凭证。
信用证是指银行根据进口人(买方)的请求,开给出口人(卖方)的一种保证承担支付货款责任的书面凭证。
承兑汇票主要指银行承兑汇票,一般由企业在银行开户,企业签发汇票,银行承兑。
贷款承诺是指商业银行保证在借款人需要时向其提供资金贷款的承诺。
信用卡额度就是指持卡人尚未消费的信用额度。
根据银行的业务逻辑,表外业务主要是由表内业务衍生出来的。具体来说,除信用卡之外的其他传统表外业务主要是由公司业务衍生出来的,信用卡业务和理财业务主要是由零售业务衍生出来的。因此,以表内资产规模为基准,将表外资产规模进行标准化,分析表外资产的结构,如表11。
传统表外业务(除信用卡)发展最大的是光大银行,其中主要是承兑汇票的占比较高。其他银行的结构比较接近。
信用卡业务发展最大的是招商银行。此外,中信银行和平安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发展得也比较大。
非保本理财发展最大的也是招商银行。此外,浦发银行的非保本理财发展得也比较大。
总的来看,在表外公司业务领域,7家银行的发展情况比较接近,只有光大银行的承兑汇票发展得比较大。在表外零售业务领域,招商银行发展得比较好,在信用卡和理财两个领域都处在领先水平;此外,浦发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得比较好,中信银行和平安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发展得相对较好。
三
负债结构分析
分析7家银行的负债结构,如表12。
存款占比最高的是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其次是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存款的利率一般是低于其他负债利率的,因此存款占比越高,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就越大。
进一步分析存款结构,如表13。
招商银行的公司存款占比是最低的,零售存款占比是最高的。民生银行的公司存款占比是最高的,兴业银行的零售存款占比是最低的。其他银行的公司存款和零售存款的占比比较相似。
招商银行是唯一一家活期存款占比超过定期存款的,其他银行都是定期存款占比超过活期存款。除了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最高且定期存款占比最低。
可以看到,招商银行最亮眼的指标是零售活期存款的占比,达到23%。它既拉高了零售存款的占比,又拉高了活期存款的占比。
在公司存款方面,除了招商银行之外,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也在大力发展公司活期存款,其中,中信银行公司活期存款的占比已经高于公司定期存款。
在零售存款方面,除了招商银行之外,其他银行的零售存款结构都比较接近——零售定期存款占比显着高于零售活期存款占比。其中,兴业银行的零售定期存款占比低于其他银行。
存款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线下和线上。线下渠道主要指网点的营销,线上渠道主要指手机银行。分析7家银行的揽储渠道,如表14。
7家银行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是招商银行,其线下渠道比较完备(机构1829家),线上渠道非常发达(手机银行月活客户4.6千万)。第二类是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它们的线下渠道比较发达(机构数都超过2000家),线上渠道发展较慢。第三类是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它们的线下渠道发展适中,线上渠道发展相对较慢。第四类是平安银行,它的线下渠道发展相对较慢,但是线上渠道比较发达(手机银行月活客户2.8千万,仅次于招商银行)。
四
盈利情况分析
1、营业收入
由于规模差异较大,不宜直接对7家银行的收支情节直接横向对比。因此,总资产作为基准,将收入支出的各项分别除以总资产,简单进行“标准化”以利于横向对比,如表15、表16。
7家银行的经营思路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它们的特点是:营业收入高,营业支出高,利润高。简言之,就是在相同的资产规模下,投入较多的成本,创造更多的收入,带来较高的利润。平安银行目前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不良压力较大,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太高,推高了成本,侵蚀了利润。
第二种是兴业银行,它的特点是:营业收入低,营业支出低,利润适中。简言之,就是在相同的资产规模下,投入较少的成本,创造较少的收入,实现适中的利润。
第三种是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它们的特点是:营业收入适中,营业支出适中,利润适中。从2019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这四家银行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是差不多的。
2、净利息收入
分析7家银行的贷款和投资的生息率,如表17。
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最高的是平安银行,也是唯一一家高于5%的银行。贷款平均收益率最高的也是平安银行,它是唯一一家高于6%的银行。投资生息率最高的是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的存拆放及买入返售平均收益率较高。
从盈利的角度,结合表4,可以比较分析7家银行的资产配置情况。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平安银行的资源配置比较合理:生息率高的资产占比相对较高,生息率低的资产占比相对较低。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的资源配置需要优化:民生银行可以适当提高贷款占比,光大银行可以适当提高投资占比。中信银行可能处在转型的过程中:贷款的占比较高而生息率较低,投资的占比较低而生息率较高。
结合表10,可以进一步分析金融投资结构与生息率之间的关系。兴业银行的非标资产占比最高,投资的生息率也是最高的。中信银行的信用债占比最高,投资的生息率仅次于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利率债占比最高、非标资产占比最低、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理财产品等占比最低,同时它们的投资生息率也是最低的。
进一步分析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如表18。
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最低的是招商银行。存款平均付息率最低的也是招商银行。
发行债券的平均付息率都差不多。这部分主要是同业存单,市场化程度较高,各家银行的价格差异不太大。
同业存拆放和卖出回购平均付息率都差不多,只有光大银行较高。这一部分通常用于资产负债结构的调节。
总的来看,利息净收入最高的两家银行是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它们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招商银行擅长负债价格管理,特别是擅长存款价格管理,依靠低廉的存款价格提高利息净收入;平安银行擅长资产价格管理,特别是擅长贷款价格管理,依靠较高的贷款价格提高利息净收入。其他银行的收益率和付息率相差不大。
3、中间业务收入
营业收入中的第二个重要来源是中间业务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了便于横向对比,将中间业务收入及各分项除以总资产规模,如表19。
中间业务收入最高的是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其次是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再次是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最低。
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赚取中间业务收入的思路并不相同。招商银行采用综合化经营方式,银行卡手续费(POS交易收入)、结算与清算手续费、代理服务手续费(代销收入)、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都贡献了比较高的收入。平安银行采用重点突破的经营方式,银行卡手续费贡献了绝大部分中间业务收入,其他中间业务收入的贡献相对较小。
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的银行卡手续费也比较高。
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的银行卡手续费相对较低,但是它们的咨询费贡献了一定的中间业务收入。
总的来看,银行卡手续费是银行赚取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渠道,其中,平安银行在这方面非常突出。招商银行与众不同,它从多个方面赚取中间业务收入,发展比较全面。
除了利息净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营业收入中还有“其他营业收入”,主要包括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汇兑净收益等。这部分占比较小,对营业收入的影响不大。另外,2018年至2019年会计准则发生调整,导致这部分统计口径有所变动。因此,不再对这一部分进行单独对比分析。
4、营业支出
在营业支出中,占比最高的是管理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主要是不良贷款的减值,在此不详细展开。在管理费用中,占比最高的是员工费用,如表20。
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员工费用是最高的,其次是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各家银行的折旧和摊销费用相差不大。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其他管理费用是最高的,其他银行都相差不大。
员工费用主要用来发放员工薪酬。根据在岗员工数可以估算员工的人均年化费用,如表21。可以发现,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的员工人均年化费用是最高的。当然,人均年化费用并不是员工的实际薪酬,但是通过这一指标可以检验对比各家银行的员工收入情况。
5、净利润
基于以上对收入和支出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分析7家银行的利润情况,如表22。
总的来看,收入情况最好的是招商和平安两家银行,它们的利息净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都是比较高的,只不过平安银行的不良资产减值较大,侵蚀了利润,导致2019年上半年招商银行的ROA“一枝独秀”,而平安银行的ROA较低。
其他银行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支出的水平基本相同,只是盈利的侧重点有所区别。2019年上半年,其他5家银行的ROA相差不大。
五
风险情况分析
银行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市场普遍关注的是信用风险,因此仅简要分析信用风险,如表23。
信用风险最低的也是招商银行。2019年6月,招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23%,低于其他银行;拨备覆盖率为394.12%,远高于其他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的信用风险较高:它们的不良贷款率较高,拨备覆盖率较低。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和平安银行处在中间水平。
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风险资产:资产的风险权重越大,违约时对银行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对资本的消耗也就越高。
对资本消耗最少的是招商银行。2019年6月,招商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比仅有51.3%,远低于其他银行。其次是平安银行和浦发银行,它们的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比都没有超过70%。其他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比都超过了70%。
由于资本消耗比较少,因此招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是最高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都远高于其他银行。其次,浦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也都比较高。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在7家股份制银行中,表现最好的是招商银行,它的盈利较高,风险较低。发展潜力最大的是平安银行,它的盈利较高,主要赢利点与银行的传统业务不同,但是目前的风险较高,不良压力较大。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的同业业务发展较好。浦发银行的理财业务、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和光大银行传统表外业务都发展得很有特色。
本文由“苏宁财富资讯”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高绪阳
Ⅹ a股交易费用怎么算的
一、a股交易费是交易股票时支付的费用。a股手续费一般包括印花税、佣金、转让费、佣金、结算费等。
1、印花税:成交金额的1‰ 。自2008年9月19日起,由双边征收转为单边征收。受让方不再缴纳印花税。投资者买卖成交上海股票、深圳股票后向财税部门缴纳的税款,按实际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缴纳,由经纪人代扣代缴,由交易所统一汇缴。债券和基金交易免交此税;
2、证券管理费:双向收取成交金额的0.002%;
3、证券交易手续费:基金,上海证券证券交易所在成交收取0.0045%,深圳证券证券交易所按照成交金额收取0.00487%,权证按成交金额的0.0045%双向收取;a股,按成交金额的0.00487%双向收取;b股,按成交金额的0.00487%计算;
4、过户费:这是指股票为成交后变更账户名称所支付的费用,该费用按成交金额的0.02收取;
5、经纪人交易佣金:从最低的5元起,不足5元的单笔交易佣金按5元收取,最高不超过成交金额的3%。
二、a股交易费买入和卖出股票收费是否一样:
买入股票的费用:
1、佣金的0.2%-0.3%,由你证券公司决定,但拥堵费最低标准是5元。比如你买了1000元的股票,实际提成应该是3元,但如果你不在5元,就按5元收取。
2、过户费(仅限沪市)。每1000股收1元,也就是说买卖1000股要交1元。在上海和深圳,本地交易从1元起收取,其他地区从5元起收取。
卖出股票的费用:
1、股票印花税为0.1%,佣金是0.2%-0.3%,这是根据证券公司来决定的,但最低拥挤标准是5元。比如你买了1000元的股票,实际提成应该是3元,但如果不足5元,就按5元收取。
2、过户费(仅限沪市)。每1000股收1元,也就是说买卖1000股要交1元。在上海和深圳,本地交易从1元起收取,其他地区从5元起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