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固定工资如何计算成本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固定工资如何计算成本

发布时间: 2022-09-25 20:11:13

❶ 关于固定成本的计算

固定成本总额=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

固定成本总额只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是固定的,这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条件的。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叫做相关范围。如业务量的变动超过这个范围,固定成本就会发生变动。其特征是:

(1)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而变,表现为一固定金额;

(2)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即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

(1)固定工资如何计算成本扩展阅读:

1、约束性固定成本

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财产税、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由于这类成本与维持企业的经营能力相关联,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capacity Cost)。这类成本的数额一经确定,不能轻易加以改变,因而具有相当程度的约束性。

2、酌量性固定成本

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经营、财力等情况确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产品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由于这类成本的预算数只在预算期内有效,企业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确定不同预算期的预算数,所以,也称为自定性固定成本。这类成本的数额不具有约束性,可以斟酌不同的情况加以确定。

❷ 在变动成本法的计算中,直接人工成本为固定工资是应该怎样计算

该怎样计算呢?
即使工人的工资是每月固定(月薪)时,也应该归为变动成本,按你说的(假如为2000/月),计算时就是2000*计算的月份。你反过来想,如果不生产,是不是工人的每月固定工资也不用发了。所以工人工资一定是与产量相关的,属于变动成本。

❸ 请问怎么算固定成本

DOL=(EBIF+F)/EBIT

DFL=EBIT/(EBIT-I)

DTL=DOL*DFL=(EBIT+F)/(EBIT-I)

根据题目I+F=150,I=500*40%*10%=20,则F=150-20=30。

EBIT 息税前利润 I 利息 F 固定成本

DOL 经营杠杆 DFL 财务杠杆

DOL=(EBIF+F)/EBIT=1+F/EBIT F=150-20

EBIT=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收入*(1-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

(3)固定工资如何计算成本扩展阅读;

固定成本(费用)不仅仅指折旧,由于固定成本在国内是包含在间接成本科目里的,进行传统成本核算时,往往按照产量被分摊计算。有些设备即使没有使用,其折旧也被摊销在产品成本里,这恰恰掩盖了产品实际成本的真相,因而容易被忽视,使管理者疏于管理。

在固定资产投资上不盲目求大求先进,在保证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把固定资产投资成本控制在最少的范围内,降低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份额,增加对利润的贡献比例。实现投资规模的成本驱动,获取成本优势。

❹ 固定成本的计算工式是什么

按直线法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 ...今天刚考完财务管理~~~管理人员工资,应该就这一项吧 ...固定成本,简而言之就是无论生产量多与少都会固定发生的成本;...

❺ 工资计算标准公式

依照国家的劳动法规定,只要是职工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都应该按照劳动合同的工资标准发放职工相应的工资报酬。那么您在多次收到了工资之后,是否有计算过自己的工资是怎么计算的,有没有固定的计算公式吗?对此,华律网小编整理出以下具体的内容,望能有所帮助:

一、工资的简介

工资(Wages)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

(1)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护费;

(3)福利费;

(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

(5)计划生育费用;

(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在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二、工资怎么计算公式

目前针对固定月薪制工资计算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

a:(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b:(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0.92*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c:固定月薪/20.92*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按照a方法:其工资为:600/23*19+600/20.92/8*1.5*21=608.58

按照b方法:其工资为:600-600/20.92*4+600/20.92/8*1.5*21=598.21

按照c方法:其工资为:600/20.92*19+600/20.92/8*1.5*21=657.86

❻ 固定的月工资属于固定成本吗

固定的月工资属于固定成本,工资不随产量增减而增减,按时间发放的就是固定成本。
如,每个月的月末发工资的那种,不管你产量多少月薪固定2000块。这种就是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包括,与企业提供和维持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设施所发生的成本,比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人员固定月工资、财产保险费、取暖费和照明费等;还包括企业为特定业务活动而发生的成本,比如科研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固定成本是企业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而且一定期间的固定成本总额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

❼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计算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销售收入。即,固定成本+单位可变成本*产量=单位售价*产量。固定成本总额=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或=最低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点业务量。

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变动成本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

固定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人员工资、利息、公司管理费等每年固定发生的,产量越大,固定成本(单位间接成本)每份额越小,固定成本不随产值的增加而增加。

(7)固定工资如何计算成本扩展阅读:

一、固定成本: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1、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费、办公费等。当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

2、固定成本是不管生不生产都会发生的成本,比如折旧。

二、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1、变动成本法是指产品成本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当期的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当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

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中产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产成本(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❽ 经济学固定成本怎么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19

❾ 固定工资是到手工资吗

固定工资(又称:纯粹薪水制度、固定薪金制度)是指无论销售人员的销售额是多少,其在一定的工作时间之内都获得固定数额的报酬,即一般所谓的计时制。固定报酬的调整主要依据对销售人员的表现及销售结果的评价。
到手工资是指税前工资扣完社保、公积金、个税之后的剩余部分。 工资是先扣除五险一金再扣除个税的,其中社保和公积金是同步扣除,不存在先后顺序,扣完五险一金之后,再减去个税专项扣除项目,剩下的金额如果在5000元以上,就需要扣个人所得税,如果在5000元以下,就免除缴纳个税。 五险一金的缴费比例会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其中五险的差别不大,公积金的差别较大。北京市五险一金的缴费比例如下: 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8%,单位缴费比例为20%; 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0.2%+3元,单位缴费比例为10%; 失业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0.5%,单位缴费比例为1.5% 生育保险个人不缴费,单位缴费比例为0.8%; 工商保险个人不缴费,单位缴费比例为0.48%; 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300%的10%。
【拓展资料】
固定工资计算方法:
固定工资=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根据国务院《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4条之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⒈计时工资;⒉计件工资;⒊奖金;⒋津贴和补贴;⒌加班加点工资;⒍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 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等。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⒈生产奖;⒉节约奖;⒊劳动竞赛奖;⒋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⒌其他奖金。”因此,工资、奖金、津贴收入等属工资的范畴。)

❿ 平均固定成本怎么算

平均成本是指单位产量的成本,具体地:平均总成本=总成本/总产量。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总产量。平均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总产量。短期平均成本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是平均每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固定成本,用AFC表示。

固定成本定义:

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的特征在于它在一定时间范围和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维持不变,但是,相对于单位业务量而言,单位业务量所分摊(负担)的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的增减成反向变动。

固定成本总额只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是固定的,这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条件的。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叫做相关范围。如业务量的变动超过这个范围,固定成本就会发生变动。

固定成本分类:

固定成本通常可区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质量成本体系约束性固定成本: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财产税、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由于这类成本与维持企业的经营能力相关联,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capacityCost)。这类成本的数额一经确定,不能轻易加以改变,因而具有相当程度的约束性。酌量性固定成本: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经营、财力等情况确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产品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由于这类成本的预算数只在预算期内有效,企业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确定不同预算期的预算数,所以,也称为自定性固定成本。这类成本的数额不具有约束性,可以斟酌不同的情况加以确定。

频道。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平均固定成本怎么算?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