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高男人在恋爱中的沉没成本,让他离不开你
不管是恋人之间也好,还是朋友之间也罢,没有付出的感情就会不被珍惜。在感情中投入多的那个人,往往会更珍惜这段关系,而付出的少的那个人,则觉得就算失去这段关系,自己也没什么损失。所以,如果想要和恋人、朋友之间的关系更稳固,就不能一味的付出,你还要给对方付出的机会,这样,对方的沉没成本高了之后,才不会随意对待你们之间的关系。这不是教你算计,而是告诉你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法则。
提高沉没成本不一定单指金钱方面,这里面还可以包括精力的付出、感情的投入,以及时间的成本。当然,这个度要掌握好,不能让对方觉得你在计较。只有让对方在这些地方付出了成本,他才会珍惜你,珍惜这段感情。
❷ 沉没成本效应:每个人终其一生的断舍离
泰戈尔
如果你为失去太阳而哭泣,你也将失去群星。
由已经发生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 Sunk Cost。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度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回收的成本。
“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沉没成本”是经济界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两种误区:
1、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维持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损失;
2、害怕走向没有效益产出的“沉没成本”而不敢投入。
打个比方:
一个情侣谈恋爱,女方越谈越发现这个男的不适合做自己未来的老公,不适合做伴侣。
可是分手,她还舍不舍,舍不得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男方吸引她,而是觉得我人生中最好的青春全给了他,陪他看电影...
这个时候分手很亏,所以这就是“沉没成本”的代价。
根据经济学逻辑的法则,“沉没成本”与制定决策应是不相关的。
但是在人们的投资活动、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着一种决策时顾及“沉没成本”的非理性现象:
为了避免损失带来的负面情绪而沉溺于过去的付出中,选择了非理性的行为方式,这就是“沉没成本”效应。
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应该座决策的时候考虑“沉没成本”。
比如看电影,会有两种可能:
1、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
2、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如果你后悔看电影了,那么你果断的出来去做别的事,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你用这个时间去做别的事情,还可以去弥补看电影的事情。
损失和收益,对人造成的心理影响是不同的,在这一点上,损失是完胜的。
和收益的喜悦相比,损失对人的刺激还要多一倍。在现实生活也是一样的,你眼睁睁看着钱财离你而去时,感受到的痛苦是你得到同等价值的东西时感受到的快乐的两倍。
这些观念是如此根深蒂固埋藏在当年的基因里、血液里,控制着我们这些年成长的思维习惯,让我们做出现在客观上已经不合理的选择。
我们现在的决定,其实都是被过去绑架。
我们之前的思维模式和对世界的认知,就像一个思想的牢笼,形成一套固定的思维定式。
于是鸡汤文和心灵导师们教会我们要断舍离,只有放下,才能真正拥有。但问题是,没有分辨力的断舍离,不是智慧,而是粗暴。
如何判断哪些该留该珍惜,哪些该割腕止损,重新出发。
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圈好的地、博得的好名声、认识的关系、积累的资产,只要不是处于活跃的发展态,都是我们该抛弃的。
不要让我们拥有的过去,绑架我们的未来。
逛街买衣服,进入一家服装店,非常中意一件外套或者别的,但是你希望用更低的价格收入囊中,这个时候你打算怎么做?
当你理解什么叫沉没成本之后就能 Get 到这其中的奥秘,不得不佩服女性同胞,天生就具备这种能力。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跟店员讨价还价,在店员始终不肯让价的情况,我们面子上会过不去,可能假装选择要走,不能排除店员会毫不理睬,丝毫不 Care 你的离开,要是转了一圈又回来购买那就多少尴尬,更多的可能是不会再回来购买的。
那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个店员让你把这个产品顺心顺意买走呢?
女性同胞就比较聪明了,通常她们进店会里面会花更多的时间去试穿,然后才决定哪款比较看好,当店员觉得你非买这款衣服不可的时候,这个时候再说出你的价格需求。
这个时候店员有可能会给出一个你想要的价格,因为店员已经在你身上花费了足够多的时间,这就是店员在你身上花费的沉没成本。
利用沉没成本这个概念做一些衍生,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商业逻辑去做营销,做经营。
分享两个关于“沉没成本”这个概念在商业中的运用的案例:
案例一:
我从事生日蛋糕,面包,中式点心,咖啡饮料,产品的烘焙门店等等。
前不久,我们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开了一家新的店铺。不用说也知道,作为一个陌生的品牌,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想要打开这个市场,是有一定的困难度的。
我们新店的两个产品主线:一条产品线是面包,一条产品线是生日蛋糕。
这两条产品线的商业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面包等常规类的产品,吃的是流量,就是这个店铺门口的流量大,面包相对会走的更好。
那生日蛋糕就不一样了,他吃的是品牌,如果你的品牌在这个地方有一定的知名度,那里的生日蛋糕将会更畅销。
生日蛋糕是我们店铺的利润款,那么怎么打开这个市场理想的销量呢?
我们在开业的前,做了个营销方案。
我们做了一种券,这种券我想大家都应该见过,券的面值为 59 元。也就是说你可以拿着这个59的券,到我们店里这里来消费一个189块钱的生日蛋糕,那你只要,花费130元。
类似于这样的劵大家肯定见过,在各个大型商场或者门店外都有,可是这样子的券有用吗?
基本上是没有进店率的,或者是进店率极低,因为大部分人拿到这个券的时候都会把它随手扔掉。
我们的策略是 10 元换购 59 元的劵,结果我们在短短的三天开业期间里,我们准备了一千张券,最后都不够用。
一千张券,我卖了一万块钱,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锁住了至少 800 个蛋糕。
经过几个月的经营,我们发现,这样子十块钱卖出的券基本上都能回收。
就这样,我们的店铺一下子在当地打开了蛋糕市场。这就是利用沉没成本,这个商业原理,去做的这一个营销方案。
当顾客下了十块钱的沉没成本,他会被套在这个沉没成本里,就有很大的几率会过来消费这个生日蛋糕。
当然这个活动不仅仅是用了沉没成本,这是一个组合拳。
1、价格偏见:用十块钱,去跟59元做个比较,让顾客觉得很合算,很便宜;
2、生活常识:在客户的概念里,生日蛋糕普遍价格都要一百好几;
3、沉没成本:在我们这花了 10 元,这就是沉没成本,客户会认为在我们店把这 59 元的劵用了才觉得痛快,不然会觉得吃亏。
案例二:
所谓的沉没成本,对于我们经营,商业的人来说,就是你所投资的钱,那就是沉没成本。
要理性的去看待沉没成本,这是一个成功商人必备的素质。
去年3月份,我在一个陌生的市场看到了有一家门店,非常的大,大概有500个平方。
然后那个门店快经营不下去了,以很低的价格转让给我。当时转让给我的时候是 50 万左右。
如果让我去开一家新的店铺,那我要投资两百万以上。
接下这个盘子之后,我就带着团队过去,前前后后花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按照自己的品牌风格重新整顿装修,这差不多花了10来万,这么算下来这家店到正常开业成本花了60万的样子。
开业了以后,我们发现这家店铺,是因为它的地理关系,每天的营业额根本就是入不敷出。已经投进去60万,再加上团队的运作已经下去65万。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公司基本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赶紧撤人,这一派占少数。
还有一派认为,继续加大力度,继续开下去,这一派占多数。最后,我和另外一个合伙人,力排众议,决定停止营业,这个时候距离我开业才过去20天,做出决定后我们花了两天的时间,全部搬完。
也就是说一家店铺投进去,前前后后65万,我们只经营了20天,立刻搬走。
因为我们意识到,如果我们继续在里面耗费的资金和时间,那将不可估量。
这65万加上这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是沉没成本。当经营者面对这样子的沉没成本,要及时斩断,及时止损,一个成功的商人必须要看清楚沉没成本的本质!不能够被沉没成本所绑架。
❸ 你们是如何看待“沉没成本”的
个人认为所谓的"沉没成本",简而言之就是由于过去的一个决策造成的、已经发生的、无法再对其进行改变的成本。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因为这些沉没成本而耿耿于怀,进行下一个决策时畏手畏脚,对以往的沉没成本过分执着,从而错失下一个盈利的好机会,或者及时止损的挽救机会。
比起生活中的每个抉择,投资者在金融实操方面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更加小心谨慎。投资有一个原则就是,一旦发现一个风险极大的隐患,就要谨慎思考。聪明的投资者都会当机立断、及时止损,不会因为之前投入的时间与精力迟迟不愿意放手。
"沉没成本"启发
人生的每个选择都伴随着沉没成本的出现,不只是在金融投资上会栽跟头,只是人们把金钱看得更加重要,金钱也方便人们衡量得失与利弊。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些得失是不可逆转的,后悔是无意义的。毕竟钱是身外之物,可以失而复得。
所以,在人生中,每个选择都很重要,或许下一个选择就是在人生中的岔路口,它可以改变人生轨迹的一个宝贵机会。
❹ 骗子有什么特征他们是怎么行骗的我们又该如何防止被骗
一、骗子的特征
大多数骗子在外貌上并没什么特别,一个形象猥琐、看着就不像好人的人通常也很难做骗子。但骗子在人格特征上确实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冷漠无情,完全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心;再比如自恋,觉得自己足够聪明,被骗的人都是傻瓜,傻瓜就应该被骗;同时骗子还善于操控人心。
有一个瘾君子,他的外甥女被校车撞死后,他不仅没有任何同情心,还觉得这是个机会,趁此去一家家敲开社区邻居的门,告诉每一个邻居这个惨剧,并拿出手机给他们看小外甥生前活泼可爱的照片,形成鲜明对比,以此操控邻居,获取他们的怜悯之心,然后提出希望对方捐出一笔钱帮助外甥一家,这自然让很多人慷慨解囊。
当一个人有这三个人格特征,同时再满足一个主客观条件,大概率就会成为一个骗子。客观上,有没有行骗的环境,有没有行骗的机会,比如一个公司的财务,如果监管不严、有漏洞,那他们就会蠢蠢欲动;主观上,有没有行骗的理由,比如缺钱、受到不公正待遇觉得不公平等等。一个有犯罪倾向的人,当发现有一个好机会后,就会找个理由来采取行动,甚至还会认为自己是迫不得已才这样做。
2、要进行逻辑思考
生活中,要多注意细节,通过细节进行逻辑推理,这样才能抓住客观现实,发现不合理的地方,避免被骗。比如一个人告诉你一只股票明天会大涨,既然有这样的好事,他为什么要告诉你呢?
3、要了解相关信息
无论是进入一个陌生领域,还是陌生人跟你套近乎,一定要事先了解相关信息,花点时间确认一下信息的真实性。比如当一个陌生人自称是你朋友的朋友,或者你们一起参加过某次活动,这时候你应该花点时间跟你的朋友,或者活动举办人确定一下信息。
4、要设定底线
骗子总是防不胜防的,想要防止被骗,或者减小被骗的损失,就一定要在每一次冒险的时候,为自己设定一条底线。所谓底线,就是你愿意承受、能够承受的最大损失。底线可以帮你一定程度上抵挡住别人的鼓动和诱惑。
另外,在诱惑面前,还要特别注意“再来一次”或者“最后试一次”这样的陷阱,要时常告诫自己:当有这种想法,或者别人这样鼓动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❺ 从经济人的角度出发,面对沉没成本最好的选择是
面对沉没成本最好的选择,一般就是放弃。
这更多的也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
❻ 要怎么样才能面对交易中的“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业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例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因此,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在项目决策时无需考虑。相对的,新增成本是决策相关成本,在项目决策时必须考虑。现实经济中,骑虎难下的投资项目比比皆是,到底是继续投资还是决然退出,总是令投资决策者左右为难。本文作者积多年的投资实务经验和研究,在该文中详细介绍了决策成本的概念,澄清了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区别,并提出了如何利用沉没成本建立企业竞争优势和减少沉没成本的办法。该文对于中国的行政总裁、财务经理和投资经理尤具启发意义,相信各位读完本文后,能在投资决策时拨开各类似是而非的成本因素的困扰,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定。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2000年8月决定今后民用飞机不再发展干线飞机,而转向发展支线飞机。这一决策立时引起广泛争议和反弹。该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于1992年签订合同合作生产MD90干线飞机。1997年项目全面展开,1999年双方合作制造的首架飞机成功试飞,2000年第二架飞机再次成功试飞,并且两架飞机很快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单机适航证。这显示中国在干线飞机制造和总装技术方面已达到90年代的国际水平,并具备了小批量生产能力。
❼ 为什么沉没成本是与决策无关的成本
因为沉没成本是已经发生的成本,是不可改变的成本。而决策的目的是对未来预期内的经营方式作出选择。决策过程中会考虑将要选择的经营方式会发生多少成本。而不会考虑实际已经形成的成本。已经形成的成本,无论我决策过程中选择哪种方案,都不能增加或减少这部分成本。这部分成本与经营决策没有关系。所以说,沉没成本是决策过程中的无关成本。
❽ 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及时止损—清醒认识、避免“沉没成本”陷阱
在经济学中,“被打翻的牛奶”称为“沉没成本”。所谓“沉没成本”就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所做出的决定,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在现阶段内无法改变或者无法补救的现象。
不管是部分“沉没成本”还是整体“沉没成本”,都已经是无法挽回的现实。管理者如何对待“沉没成本”,将大大影响到下属的情绪,甚至影响企业的利益。
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瞬息万变,投资决策上的失误也很难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实践及调查结果表明,人在做决策时往往处于一种亚理性状态。所以如何避免决策失误对管理者来说才是真正的考验。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避免更多的损失,甚至化被动为主动,将险境转化为企业发展机遇和动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比如:你买了一张非常不容易拿到的电影票,但是很不幸,外面下起瓢泼大雨。这张电影票价值50元,如果你不去看,这50元就打水漂了,变成了“沉没资本”。但是如果你选择去的话,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如:在电影院的餐饮费用,来回打车的费用以及因为大雨而消耗在路上的时间等。也就是说,您将花费更多有形和无形的成本来挽救“沉没成本”。
管理者之所以会陷入“沉没成本”的怪圈,不断的追加“错误投资”,原因主要是人们不服输,不愿面对现实的想法在作祟。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在“沉没成本”上投入更多的成本,还不如早点放弃,避免更大的损失。
(1)思维定式决策“沉没成本”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在做任何重大决定的时候,都要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不管是增添新的高 科技 设备,还是新产品的开发等。
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人的脑海中总会很快浮现出一个解决方案,而大脑的潜意识总会对这一方案非常重视,因而产生思维定式。这就体现管理者在做决定的时候,不能一意孤行,垄断决定权,而应该集思广益,耐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尽量对问题作出客观有效的分析,不掺杂太多私人感情。最后,综合大家的观点,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
(2)安于现状“沉没成本”
很多管理者在现状面前容易乱了脚步。作为一个管理者,你的决定很有可能就是企业前进的风向标。但是每个人在利益面前都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心态:要保护自己已经到手的利益,从而不再思考是否还有更具价值的利益等待开发。如何突破现状的迷雾,带领企业创造新的辉煌,是管理者应当深思的问题。为避免掉进“现状”的陷阱,管理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不忘自己的目标,随时检查自己是否陷入了“现状”的牢笼,止步不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原地踏步就等于退步,就已经具备了被现实淹没的可能。那些已经不能再跟上潮流产品和服务,那些已经落伍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那些已经残缺不全的市场意识和应变姿态,若不能随时更新,将很快丧失市场竞争力,也很有可能变成“沉没成本”。
(3)全员赞同“沉没成本”
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不管做什么决定,周围的员工都拍手称赞时,千万不能因此沾沾自喜,要看到“所有人都赞同”背后的问题:当所有人都赞同你的观点的时候,你就应当寻找新的员工了。因为已经没有人提反对意见供你做参考,他们要么是对这份工作不够了解,要么就是安于现状,不愿意思考。你所要做的就是招聘新的成员到公司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血液和能量。在没人反对的环境中做出错误决定的概率相当高。
“殷鉴未远,在夏后之世。”任何一项“沉没成本”的形成都不会是偶然的,其中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果处置得当,这些问题就会转为宝贵的经验,帮助管理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减少犯错误、走弯路的概率。牛奶之所以会被打翻,要么是因为牛奶的放置不合适,要么是当事人太粗心......管理者要做的就是找出导致错误的原因,在不脱离实际情况和摒弃主观意识前提下,总结经验,寻找突破点。
❾ 彻底放下一个人的好方法:放弃“沉没成本”
文/时光
-01-
前段时间读到一本名为《巴黎没有摩天轮》的书,里面有句很经典的话让我记忆犹新:曾经梦想的未来被打乱之后才明白,原来把自己的未来和另一个人绑在一起是件很可怕的事,一旦没有了另一个人,随之也就失去了未来。就算两个人的终点自己一个人到达了,最后也只有一种感觉:我曾经以为,站在这里的会是两个人。
每一个人,初涉感情时,都希望能和对方以相爱的形式走到最后。
那个时候,心里最浪漫的爱情,大概就是和心爱的人,从天晴乍破到暮雪白头,一起手牵手走过漫漫岁月,无论岁月如何蹉跎,只要和对方在一起,就像有无穷的力量,可以去面对一切暴风雨。
但是,很多时候感情并不像是书写一个故事那么简单,那么多人在感情中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却还是没有办法把控两个人的结局。
所以,不少人要面对新的问题,那就是:到底该如何放下一个深爱过的人。
放下一个人,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就像有句话说的:“你越是想要忘记一个人,那么就越要想起和他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曾经在一起的时光那么美好,不管分手的时候多么难堪,但你越是想要刻意的去忘记,内心关于从前的记忆会越清晰。
-02-
但说到底,大多数人无法忘记一个人,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对于这段感情付出了太多的精力、时间甚至金钱,所以不甘心那么轻易的放弃。这也是感情中的“沉没成本”。
所谓“沉没成本”,通俗的来说,就是你已经做完了的事情,由此产生的成本。
很多人之所以在感情结束之后,放不下过去,其实并不是还有多爱,而是不甘心曾经付出了那么多,终究成为了一场空。
但这不是一个好现象,曾经发生的一切,就应该让它过去,如果始终因为不甘心而让自己陷在过去走不出来,那这一生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因此,要想彻底放下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到放弃“沉没成本”。
毕竟,沉没成本是你在感情中肯定会付出的,这就是一个不可控的成本,你付出了就没办法再收回,因此大可不必为此感到惋惜,否则你将会永远停留在这段感情里,为自己的不甘心而感到愤愤不平。
-03-
事实证明,光靠删除和拉黑是没有办法彻底放下一个人的,只有认清了“沉没成本”,将自己的百态摆正,才有可能继续朝前走。
这不是没有依据的空穴来风,而是很多人的经验:
大概每个人真心爱上一个人,都是抱着想要和对方走进婚姻殿堂的念头而交往着。
所以,这个人在你的心中是非常特别的,即便是有一天你们分道扬镳了,他对于你来说仍占了心中弥足珍贵的位置。
因此,你总是不停地怀念对方,总是想要去挽留他,所以才放不下。
韩通和他的前女友就是这般,前女友是他的初恋,从上班开始交往,他们互相见过对方最穷困潦倒的样子,他们也互相鼓励对方,才有了今时今日的成就,所以对于韩通来说前女友很重要。
即使分了手,他也关注着前女友的一切,只要前女友需要韩通总是会第一时间出现。
也许是心有不甘,也许是没有爱够,韩通总想着他们可能会和好,所以不断的付出,最终前女友享受着他给的一切,和别人携手走进婚姻殿堂,韩通这才明白不是他放不下,只是他太眷恋以前的感情。
放弃“沉没成本”,也就意味着凡事你应该向前看,不应该只惦记着往昔那些回忆。
毕竟,过去了的事就是过去了,说了结束必然有一个人是真的不爱了,所以你应该把你的精力投入其它事情中。
石颖是怎么放下前任的?就是因为她没有觉得以前付出的精力不值得。
当然,刚开始那段时间她也十分痛苦,她总是强迫自己不去想往日的事情,后来工作忙碌,她也没有时间去怀念以前的那些事、那个人。
偶尔工作空隙时,她也在做其他的事情。
渐渐的,忙碌的石颖已经不再去想前任了,偶尔和朋友聊天,朋友提到前男友,她也能很坦然的去面对,不再为往昔的付出感到惋惜。
《小王子》里有一句话:“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这才使你的玫瑰如此重要。”在感情中也是这样,因为你付出了所以这份感情就会在你心中变得无比重要,你越是想要收回什么,就越付出得多,就损失的越多。
刘鑫一直都很舍不得前女友,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不久,可从来都是刘鑫在主动付出,前女友只需要享受就可以了。
后来,前女友提出分手,刘鑫也一直舍不得的放开她,还是随传随到。
因为刚开始他觉得前女友和他说分手就是闹脾气,自己继续对她好,前女友还是会回心转意,直到最后人财两空,刘鑫才明白自己早该放弃这段感情,才不会失去太多。
-04-
要放下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你下定决定要埋葬过去,自然会找到放下的方法。
其实,你不是放不下那个人,而是放不下你付出的那些感情,这就是你在这段恋爱里投入的成本,但是你们选择了分开之后,这些成本就变成了“沉没成本”。
而“沉没成本”是无法挽回的东西,无论如何,你也得不到赔偿,感情也不会有转机。
所以,何不把怀念过去的精力用在眼前,试着去努力工作或者培养新爱好,或者去认识新的人……
当你不再把过去当做生命的全部,开启了全新的生活以后,真正的幸福就会朝你而来。
说白了,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你的不甘心,只会阻碍你重新得到幸福。
何不看开一点,当爱已成往事,何不以“断舍离”来处理这段感情?
断绝繁杂,简化生活;舍弃重负,安稳前行;脱离执念,放下是舵。
人这一生,唯有放下,才能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