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甲产品各批完工产品成本是多少
全部产品累计工时=8750+12152+2028=22930
工资及福利费累计分配率=183440/22930=8
制造费用累计分配率=55032/22930=2.4
1023批号:完工产品成本=79750+8750*8+8750*2.4=170750
2011批号:完工20件的原材料费用=108750/30*20=72500
完工产品所耗工时=12152/(20+10*80%)*20=8680
完工产品成本=72500+8680*8+8680*2.4=162772
3015批号:全部未完工,无完工产品。
B. 完工产品成本是一般会是销售收入的百分之多少
家用电器类快消品通常4倍关系,一些知名品牌可以做到7到8倍
目前市场,如果做纯电商,2倍或者2.5倍
线下和线上同时销售,3.5倍
举个例子,一个电饭锅,工厂生产出来物料成本是100元,那么输送给销售公司是1.6倍也就是160元,这60元就是工厂人工工资,运营费用和利润,发完工资和运营,利润估计只有160元的10%也就是赚16元。销售公司给经销商也就是门店,理应是售价的5折或者6折,比如售价是400元,那么给到经销商是200元。40元就是销售公司的人工工资,运营费用和利润。多数情况,这一级得的销售公司和工厂是同一老板。
门店售价就是400,或者有些优惠打8折就是320元出售。多出的200,或者130就是门店收入,门店看上去一台能赚200,但是门店每月可能只卖出200台,并且需要店铺租金,人员工资,余下的才是利润。 工厂看似差价只有60 ,利润只有16元,但是每月可出货几千几万台,量多。
目前大部分快消品都接近这个数值,服装比如T恤衫,多数可以达到10倍。成本20一件,卖200.
汽车15万售价,物料成本也在3到6万左右。 这是物料成本,不含人工和利润,不是出厂价。
进口产品不能用4倍算,比如奥迪Q7 国内售价68到96万,在美国售价是5万美金起,差不多是30万出头起卖。 若推算物料成本,也仅仅是15到20万出头。物料成本不含运费,运营费,利润
研发成本,就是在工厂那1.6倍里面,不同工厂不同算法,多数可以用1.6到2倍之间。
即便研发投入很多但是这一年没出成果,但是产品出厂系数还是按照1.6到2倍之间算,因为贵了,你就卖不动,产品最终还是由市场决定,而不是你的运营成本。你这一年的利润只能减少。
如果是高科技行业比如芯片,液晶屏,研发成本比较难算,或许投资数亿无成果也有可能。这就需要大量融资,找人投资,国家帮助
以上是粗算,另外涉及到税费和退税,这里无法举例
C.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
期初余额15000+本期领用材料50000元+发放工资20000元+提取折旧10000元+其他制造费用15000-期末余额20000=90000元
D. 求问完工产品成本如何计算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28000/(100+40)=200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200*100=20000
在产品直接材料:200*40=8000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10260/(100+40*50%)=85.5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85.5*100=8550
在产品直接人工:85.5*20=1710
制造费用分配率:5280/(100+40*50%)=44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44*100=4400
在产品制造费用:44*20=880
完工产品成本=20000+8550+4400=32950
在产品成本=8000+1710+880=10590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 32950贷:基本生产成本 32950
E. 完工产品总成本的计算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但是前两个数字是知道的?后面的是数字如何计算啊?
月末在产品成本:=期末库存的盘点数量*产品加权单价;
产品加权单价=(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数量+本月投入生产数量)
F. 完工产品成本如何计算
一、完工产品成本(制造成本),会计学术语,是指产品已全部完工时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总额。完工产品成本核算包括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和完工产品成本结转的核算。
二、方法:1、在清查中发产品盘亏和毁损时,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2、经过批准,对在产品盘盈进行处理时,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3、在处理在产品盘亏和毁损时,一律应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4、各月末的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
5、采用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时,某种产品当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当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6、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小、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等其他费用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7、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工资、制造费用等的分配,不适用于原材料费用的分配。
8、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本工序工时定额+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50%/产品工时定额
9、根据月初在产品费用、当月生产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的资料,完工产品费用=月初在产品费用+当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
10、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平均计算完工率;另一种是各工序分别测算完工率。
例子:某企业某车间月初在产品成本为2000元,本月耗用材料40000元,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是8000元,该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4000元,车间水电等费用4000元,月末在产品生产成本4400元,厂部预付半年报刊费1200(含本月)。该车间本月完工产品生产成本总额是多少?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2000+本月耗用材料40000+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8000+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4000+车间水电费4000-月末在产品成本4400=53600
G. 完工产品生产成本计算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2000+本月耗用材料40000+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8000+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4000+车间水电费4000-月末在产品成本4400=53600
H.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如何计算
好几种方式,看您情况: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二)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
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各月末在产品的成本固定不变。某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但在年末,在产品成本不应再按固定不变的金额计价,否则会使按固定金额计价的在产品成本与其实际成本有较大差异,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变化不大的产品或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三)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采用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只计算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且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产品。
(四)约当产量比例法,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应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将产品应负担的全部成本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如果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工时定额都相差不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也可按50%计算。
应当指出,在很多加工生产中,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如果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的,则按照各工序投入的材料成本在全部材料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五)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该种产品的全部成本(如果有月末在产品,包括月初在产品成本在内)减去按定额成本计算的月末在产品成本,余额作为完工产品成本;每月生产成本脱离定额的节约差异或超支差异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
这种方法是事先经过调查研究、技术测定或按定额资料,对各个加工阶段上的在产品直接确定一个单位定额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是很大的产品。
这种方法如下: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
完工产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成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六)定额比例法,
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按照两者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比例分配,其中直接材料成本,按直接材料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比例分配。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可以按各该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也可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人工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