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人事成本统计哪些
扩展阅读
健康人的健康成本是多少 2025-05-19 21:32:06
中石油今天为什么跌 2025-05-19 21:19:08

人事成本统计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9-20 09:54:29

A. 请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工成本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人工成本(人事费用)主要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等。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

由于不同企业职工人数不同,因此常用人均人工成本来反映企业人工成本水平的高低。该指标可以显示本企业职工平均收入的高低,企业聘用一名职工大致需要多少人工成本支出,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有多大等。

人均人工成本能够表示企业职工的工资和保险福利水平,也就能作为企业向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劳动力价格信号。企业要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吸引高素质的劳动者到企业来,就需要建立人均人工成本指标,以便企业对人工成本水平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和控制,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发展。

(1)人事成本统计哪些扩展阅读

企业人工成本的分析是企业管理特别劳动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科学合理的确定企业工人成本,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通过对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可以瞭解到产品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主要支出方向,及时有效地监督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改善费用的支出结构,节约成本,净化消耗,从而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有利于加快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较少的劳动投入,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调动积极性。

3、有利于国家巨集观调控政策尤其是消费政策的制定。

1)由于人工成本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因而它对于国家制定进出口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由于人工成本大部分转化为消费基金,对消费领域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时通过人工成本分析可以看出职工的收入状况和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国家制定人民生活水平政策。

3)由于劳动力市场价格只要是由于人工成本来计算的,所以人工成本是制定劳动就业和劳动力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据。

4)由于人工成本构成中社会保险和福利费用致富与变化与国家的社会保险和福利政策紧密相连,它对于国家从整体上统筹考虑,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保障广大职工的利益,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B. 人事费用包括什么项目

人工成本(人事费用)主要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
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平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总额/同期人数
人工成本比重=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总成本*100%
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增加值*100%
人工成本亦称“劳动成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由投入劳动力要素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性报酬和福利性供给,是企业总成本的组成部分。

C. 人工成本包括哪些

人工成本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等七大项。

建筑安装工程的人工成本详细包括:

为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包括在现场直接为施工制作构件)的工人和在施工现场从事运输、配料的辅助工人的基本工资、附加工资、工资性津贴(如粮贴、冬煤津贴、副食补贴等)。

施工企业的人工成本详细包括:

工程预算人工成本、工程计划人工成本及工程实际人工成本等形式。在实际工作中,有关工业产品或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成本的发生额可通过直接归集或适当比例分配计算而得,并对有关成本帐户进行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

(3)人事成本统计哪些扩展阅读:

国际上通用的人工成本概念

1966年日内瓦第十一届国际劳动经济会议人工成本会议决议案通过的人工成本是指雇主在雇佣劳动力时产生的全部费用。

国际上通用的人工成本包括:已完成工作的工资;未工作而有报酬时间的工资;奖金与小费;食品饮料及此类支出;雇主负担的工作的住房费用;雇主支付雇员的社会保险支出;雇工对职业培训、福利服务和杂项费用的支出,如工人的交通费、工作服、健康恢复及视为人工成本的税收等。

我国的人工成本的概念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D. 人事月报需要统计哪些数据

通常来说,人事月度报表应包含以下内容(从人力资源六大模块来考虑):

1、招聘和变动:

本月录用人数(外聘、内聘)、到岗人数、人员流失率(分部门、分区域、分性别等)。

2、培训:

本月内训/外训次数、培训内容、培训人数、培训计划完成率人数、部门分布,培训覆盖率、培训费用统计。

3、绩效:

本月绩效较好的人员、较差的人员、各部门绩效的分布情况。

4、薪酬:

本月公司人工成本总额、部门人力成本总额、环比增长率、同比增长率;

5、劳动关系:

本月员工异动(升职、降职)情况、出勤情况、离职人员分析、劳动纠纷情况。

6、重大典型的专项人事活动情况通报:

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员工竞聘上岗选拔、职称申报和评审、人才引进计划、人才推荐计划等本月重大典型的人事活动。

(4)人事成本统计哪些扩展阅读:

人事工作指标:

一、人员数量指标:
1、按行政划分(总部、区域、分公司)

2、按性质划分(职能部门)

3、按时间划分(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平均人数-例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4、按职务划分(经理级、主管级、文员及员工级)

二、人员素质指标:

1、学历分布(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平均教育年限;

2、年龄分布(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岁以上);平均年龄;

3、通常统计人员素质指标时,与人员数量指标结合进行二元组合统计。

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1、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制度工日(工时)×100%;

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四、劳动报酬指标:

1、工资总额与平均工资(一般按某个范围统计-总部、区域、城市公司);

2、薪金占人力资源成本、销售额比重;

3、固定与变动薪酬比,用于衡量激励水平;

4、薪金范围分布(某一薪金级别人数分布)。

五、人员流动指标:

1、流失率=报告期流失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100%

2、同批雇员留存率及损失率(通常用于衡量核心员工的稳定性)
留存率=留下人数/初始人数*100%
损失率=损失人数/初始人数*100%

3、流失人员工龄分布

4、流失人员原因统计分布

5、新进员工比率=报告期入职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100%

E. 人事费用包括什么项目

人工成本(人事费用)主要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
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平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总额/同期人数
人工成本比重=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总成本*100%
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增加值*100%
人工成本亦称“劳动成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由投入劳动力要素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性报酬和福利性供给,是企业总成本的组成部分。

F. 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如何计算

随着现在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建立起新的会计制度,合理的界定人力资源成本范围,规范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列支制度,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进入新的阶段。我国的一些行业和企业已经开展对人力资源成本的统计工作,但许多企业对人力资源成本仍没有完整的概念,未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总量控制和核算,更缺乏对人力资源成本的分析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议我国企业应该如何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从而制定正确的人力资本投资策略。 一、人力资源成本的产生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赚取利润,管理的核心是人,企业最应努力挖掘的潜力是人力投入与产出的潜力。在当今日益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决策者们不得不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和对人力资源成本及其价值的研究。我们国内许多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也越来越认识到知识员工与传统体力工人相区别,不再是传统的“被管理者”,不应再被视为简单的成本,而是和资金一样被看作企业的重要“资本”和宝贵“资源”。但是,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可以创造价值的资本,必然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成本——即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是通过计算的方法来反映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的行为所引起的经济价值。即一个企业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创造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获得、开发、使用、保障必要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离职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综合源成本控制策略。 人力资源成本依据人力资源成本与员工的相关性来分,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实际发生的费用,如招聘费用、培训费用等;间接成本则指以时间、数量和质量等形式反映出来的成本,如因政策失误、工作业绩的低下而造成的损失等。对与企业来说,间接成本虽然难以用货币来准确衡量,但他的意义和影响往往会高于直接成本。而人力资源成本的产生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的: 1、人力资源获得成本,其包括人员的招聘费用(广告费、设摊费、面试费、资料费、培训费等);选拔费用(面谈、测试、体检等);录用及安置费(录取手续非及调动补偿费等)。 2、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即要使员工达到符合具体工作岗位要求的业务水平和提高其工作技能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员工上岗教育成本、岗位培训及脱产学习成本等。 3、使用成本包括维持成本和保障成本即薪资总额、办公费用、分摊管理成本、各种货币福利等。 4、员工离职成本包括离职前低效成本和空职成本即由于员工的离职而影响到某职位空缺可能使某项工作或任务的完成受到不良影响而造成的损失。 二、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计量模式 人力资源会计的第一项基本假设便是:人是有价值的组织资源,承认人力资源具有价值是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石。人力资源价值是人力资源在组织中的预期服务期间内所能提供未来服务的估计现值,是企业组织对人力资源投资产生的效益。如果把人力资源成本看作是人力资源的投入价值,人力资源价值便是产出价值。人力资源投入值和产出值互为因果。没有投入值,产出值难以维持,甚至下降,而产出值的提高会诱导和促使投入值增加,以达到更大的产出值。人力资源成本是为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而产生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使用成本、开发成本和离职成本。对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有以下几种方法: 1、历史成本法--将企业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各项实际支出作为人力资源的成本。采用这种方法,要按照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在各会计期末将人力资源资本性投资部分确认为人力资源的成本,同时还应根据人力资产成本的耗用情况,对已经形成的人力资产成本进行摊销。这种方法其数据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能使人力资源会计与非人力资源会计在计价原则上保持一致,使两种信息具有可比性;其缺点是人力资源的实际价值可能大于历史成本,而且人力资源的增值和摊销与人力资源的实际能力增减不一致,从而致使信息使用者根据会计报表上的数据分析人力资源时,与实际产生偏差。 2、重置成本法--将现时物价条件下重置某一特定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支出作为人力资源的成本。人力资源重置成本包括职务重置成本和个人重置成本。职务重置成本是从职位角度计量企业在现时条件下取得和培训特定职位要求的人力资源所必须付出的费用支出;个人重置成本是从个人角度计量企业在现时条件下取得和培训具有同等服务能力的人力资源所必须付出的费用支出。这种方法考虑了人力资源价值的变化,反映了人力资源的现时价值,但由于按重置成本对人力资源估价,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使信息的可比性下降。 3、机会成本法--在人力资源方案中,如果选用某一方案,就必须放弃投资于其他方案的机会收益。这些放弃的机会收益,就是选择该方案的机会成本。 由于人力资源是企业组织中特殊的“人性”资源,具备资源的基本属性:主动性、活力易变性和适应性,因此,和企业组织中其他资源相比,难以量化。在计量人力资源价值时,除计量人力资源的货币价值外,还应用一定的方法来计量人力资源的非货币性价值。在此仅从管理会计角度出发,主要介绍人力资源价值的货币计量模式。下面以工资为例,探讨人力资源价值的货币计量。 1、未来收益或工资报酬折现模式。该模式由巴鲁克?列夫和阿巴?施瓦茨提出。在运用的时候,它要求预计职工在被录用期间内的全部工资报酬并进行折现,据以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 2、未来盈利贴现法。由巴鲁克?列夫和阿巴?施瓦茨为了弥补“未来收益或工资报酬折现模式”的缺陷而提出。 企业应该开多高的价格来招聘人才,才能做到既吸引优秀人才又不至于使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过高呢?这是一个与使用成本的合理控制有关的问题。如前所述,使用成本可看作企业购买人力资源的服务而支付的价款。根据价值规律,在一个正常,成熟的人才市场中,人力资源的价格应由其价值和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 人力资源的价值指人力资源为组织提供的有效的能力。人力资源的价值无疑产生于过去以及现在对人力资源所进行的各项投资,故我们可以把这一价值看作是由生产、发展、维护、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所决定,即一个人的经济价值由形成其目前的身体状况和知识、技能水平所投入的各种生活资料的价格、健康保健投资、教育培训以及放弃其他工作的机会成本等决定。

G. 人力资源成本包括哪些方面

人力资源成本可以分为获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 、保障成本和离职成本等五大类。

1、人力资源的获得成本

人力资源获得成本是组织在招募和录取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招募成本、选择成本、录用成本、安置成本等四种。

2、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组织还需要对已获得的人力资源进行培训,以使他们具有预期的、合乎具体工作岗位要求的业务水平。

这种为提高员工的技能而发生的费用称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是组织为提高员工的生产技术能力,为增加组织人力资产的价值而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上岗前教育成本、岗位培训成本、脱产培训成本等。

3、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是组织在使用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维持成本、奖励成本、调剂成本等。


4、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

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是保障人力资源在暂时或长期丧失使用价值时的生存权而必须支付的费用,包括劳动事故保障、健康保障、退休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费用。

5、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

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是由于员工离开组织而产生的成本,包括离职补偿成本、离职前低效成本、空职成本等。

H. 人事费用包括什么项目

人事费用,又称人工成本,主要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事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

人事费用亦称劳动成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由投入劳动力要素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性报酬和福利性供给,是企业总成本的组成部分。

I. 人工成本包括哪些

人工成本主要包括:

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

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9)人事成本统计哪些扩展阅读:

人工成本亦称“劳动成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由投入劳动力要素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性报酬和福利性供给,是企业总成本的组成部分。

平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总额/同期人数;

人工成本比重=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总成本*100%;

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增加值*100%;

J. 人力成本包括哪些内容

人力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者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的总和。

简单来讲,人力成本的管控不是要减少人力成本的绝对值,因为绝对值必然随社会的进步逐步提高。因此,对人力成本的管控是要降低人力成本在总体成本中的比重,增强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

对人力成本的管控要降低人力成本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增强员工成本的支付能力;对人力成本的管控是要降低人力成本在企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即降低劳动分配率,增强人力资源的开发能力。

人力成本上升

据了解,市统计局对379家重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企业统计调查年报进行数据分析,这些企业占全市交通物流业营业收入总量80%以上。“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78.20亿元,同比增长23.5%。但是利润空间却十分有限。全年实现营业利润49.29亿元,同比下降22.3%。

379家企业中亏损的有115家,营利10万元以下的企业有65家,亏损及微利企业比重达47.5%。”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从今年以来监测的数据看,企业盈利水平还是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