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大棚如何恒温30度能降低成本
扩展阅读
牛蒡的籽价格如何 2025-05-20 00:14:03
口服祛疤产品哪个好 2025-05-20 00:00:13
中石油销售工资怎么样 2025-05-19 23:50:16

大棚如何恒温30度能降低成本

发布时间: 2022-09-19 19:53:51

㈠ 恒温大棚谁知道怎么做

你要建造什么样的恒温大棚,网上有卖恒温设备。
,对于养殖户来说是一种应对养殖环境进行加温或降温的设备。主要包括:养殖热泵机组、养殖散热器、养殖引风机、养殖电脑智能温控组成。相比于其他锅炉设备,它具有加温效率高、降温效果明显、节能 环保 全自动等优点,是目前养殖业比较专业的恒温设备。 本系统是为了改善我国养殖业加温或降温----现状而研制的自然能源的利用(空气能 和地热能)加自动调温设备。它综合了风暖升温快、水暖保温时间长的两方面优点于一身,以最经济的运行成本,向养殖户提供最佳恒温--温度条件。 本系统是由“主机”、“水温散热器”、“微电脑自控箱”及“引风机”等共同组成的、完整的养殖调温体系。具有冬季加温、夏季降温的双重功效。冬季利用地热源加温,更有节能、清洁、环保方便的特点。夏季压入地下水降温,具有恒温空调一样的功效。 主机 主机是水暖与风暖结合的整机,具有结构紧凑、美观、实用安全、环保节能清洁之特点。 加温方式为冷媒--主要加温方式、风道为辅助加温方式。 水温散热器 水温散热器分为两种A型(铝制),B型(铜制)。是由纯铝制造的散热器与低压轴流式风机组成的整机,具有冷、暖双重功效。 冬季接入热水成为暖风机,夏季接入冷冻水(也可以直接使用地下水)成为冷风机。 微电脑自控箱 热泵机组的自动控制部分,具有精确指控温差≤1℃。可有效控制主机升温和降温。在达到温度要求的同时还可以节约能源。可根据需要设定温度,以达到自控恒温的目的。 养殖温控热泵机组特点: 1.省时省力,随心随意.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贯彻与产品研发与生产制造的整个过程,科学合理的内部换热器设计,在正常运行中无须专人看管,极大降低工作量,省工省时,全自动微电脑自动控制运行,操作非常 方便. 2.绿色环保,高效节能 独特的高效螺旋套管换热器结构,可充分提高环境热能的利用率,比节能锅炉节能30-50%. 3.工艺精湛,真材实料.该机采用彩色喷粉烤漆板材和专用无缝焊接机数控冲床,内外部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㈡ 大棚最省钱的加温方法

棚内温度是变化的,尽管其变化有规律性,但要确定所有点的温度是非常困难的,也不符合实际。但是,如果具体到某一点,棚温多少就非常容易确定了,由这一个点的温度,我们便可推衍出其它点温度的大致情况。

一般来说,30℃是大多数茄果类蔬菜和瓜类蔬菜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上限,而在此基础上再提高2-3℃,使棚温达到32-33℃,就是我想跟大家探讨的棚温调控的主题。

首先,棚室内的温度计多挂在植株上部,白天不同部位的空气温度与所处高度基本成正相关,特别是植株繁茂与较高时,由于枝叶的遮荫作用,由生长点向地面测量,其温度下降梯度十分明显。一般地面温度可比生长点处的温度低3-7℃,若作物生长点处的温度在34℃左右,那么作物主体枝叶处的温度恰在27-30℃之间,处于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范围内。

其次,棚室栽培,覆盖地膜,土壤水分供应充足,从而加速了作物叶片的蒸腾作用,降低了叶片温度,其叶片温度,一般比空气温度低3-5℃,即使空气温度明显高于光合适温2-4℃时,其叶片温度仍处在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范围之内。

再次,提高棚内气温,利于地温的提高。若地温偏低不但不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生根量少,根系吸收能力差,生理活性低,而且还会引起多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甚至于烂根、死根,引起作物死亡。

一般来说,白天土壤5厘米深处温度可比棚内气温低5-7℃,夜间土壤5厘米深处的地温要比气温高3-5℃。据此可知,一天之中有多半时间棚内地温低于20℃,比瓜类、果菜类作物根系生长发育适宜的土壤温度23-25℃低3-5℃。

㈢ 大棚如何控温

蔬菜不同生育期对于温度的要求不同,要想调控好温度,先要掌握蔬菜的特性。根据其特性,选择合适的温度管理。
一、定植前降低温度来炼苗,定植后适当提温促缓苗。
首先,播种后覆盖地膜,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保持在15-20℃,苗床温度以25℃左右为宜。当有1/3种子破土时,应揭开地膜,防止烤苗。幼苗基本出齐后要适当降低温度,白天25-27℃,夜间12-15℃,地温20℃为宜。
其次,幼苗出土后,要注意根据生长需要进行调节,增强蔬菜的抗逆性。在蔬菜定植前5-7天进行低温炼苗,将苗床温度控制到比平时低3-5℃,增强幼苗的抗逆能力,提高幼苗定植后的成活率,促进缓苗。但应注意低温炼苗时,气温和地温都不能过低,长期过低的气温和地温,不但达不到炼苗效果,反而会影响根系的生理机能以及花芽分化的正常进行。低温炼苗这一段时间不要浇水,如果午间个别地方的苗子有萎蔫现象,在萎蔫的地方少浇点儿水,使苗缓过来即可。
再次,定植后,前5天菜农应适当提高温度,促进根系的生长,以利于缓苗,如将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夜间18-20℃。缓苗后,可将白天温度控制在20-28℃,夜间15-18℃,以促进植株花芽分化。
二、开花坐果期适当提高温度。
温度对蔬菜开花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影响花粉的活力及寿命,二是影响柱头的活性。
成熟的花粉自花药散发出来后有一定的存活时间,高温时花粉的代谢活动旺盛,营养物质消耗多,酶活性衰退快,从而加速了花粉的衰老和死亡。而柱头活力也关系到花粉落到柱头上之后能否萌发,花粉管能否正常生长等。冬季棚室蔬菜开花坐果不良、畸形果多,主要原因就是温度过低。
研究表明,黄瓜开花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愈高愈能促进开花和花药开裂,当棚内温度达到16℃以上时开花,花药在16.5-17℃开始开裂,适温为18-21℃。如果在开花前棚温过高,虽然花药能够开裂,但花朵只处于半开放状态;当棚内温度低于12.8℃时,黄瓜的开花及花药开裂都会停止,以致授粉受精不能正常进行。西红柿等茄果类开花所需温度稍高,白天应将棚温控制在20-30℃,夜间控制在15-20℃为宜,当棚内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都容易导致畸形花的形成。
茄果类蔬菜果实成熟的过程中白天需要温度保持在25-28℃,夜温大约在15-18℃;而瓜类蔬菜结果期温度要求白天大多在28-30℃,夜温控制在15-20℃。这样的温度条件,正好适合蔬菜营养物质向果实中积累。
除了要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进行温度调节以外,棚室内温度受天气、季节变化的影响也很大。在冬季连续阴雨天气下,棚室内的温度较低,没有白天温度的补充,夜间温度过低往往会造成蔬菜生长不良。而在夏季温度高、天气晴好时则需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避免小温差带来的营养消耗,出现徒长等情况。
低温季节棚室内的土温非常关键,不仅是夜间温度的来源,同时影响着根系的生长。一般来说,适宜大多数蔬菜根系生长的土壤温度在20℃左右。若土壤温度过低,那么根系停止生长甚至死亡,于栽培不利。那么土壤温度如何巧管理呢?
首先,白天尽可能提高棚室温度。在低温季节,为了保证夜间有足够的温度,白天的温度要适当增加2-3℃,让更多的热量传导入地面、墙体。
其次,减少不必要的遮挡。在低温季节建议及时将盖住地面的老叶去掉,不要在后墙栽培的作物,以免影响后墙储热。不建议全棚覆盖黑色地膜。
再次,菜农可以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提高地温。在大棚内使用生物反应堆后,可以利用秸秆产生的热量提高地温,同时促进气温的提高。研究表明,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大棚与不使用反应堆的大棚比较,棚内温度会高出2℃以上。

㈣ 温室大棚夜间温度低最省钱的办法是什么

你好 棚内温度是变化的,尽管其变化有规律性,但要确定所有点的温度是非常困难的,也不符合实际。但是,如果具体到某一点,棚温多少就非常容易确定了,由这一个点的温度,我们便可推衍出其它点温度的大致情况。

一般来说,30℃是大多数茄果类蔬菜和瓜类蔬菜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上限,而在此基础上再提高2-3℃,使棚温达到32-33℃,就是我想跟大家探讨的棚温调控的主题。

那么,为什么要如此调控温度呢?通过菜农实际的生产操作来看,如此调控温度才能将棚温调控到最适宜蔬菜生长的范围内。

首先,棚室内的温度计多挂在植株上部,白天不同部位的空气温度与所处高度基本成正相关,特别是植株繁茂与较高时,由于枝叶的遮荫作用,由生长点向地面测量,其温度下降梯度十分明显。一般地面温度可比生长点处的温度低3-7℃,若作物生长点处的温度在34℃左右,那么作物主体枝叶处的温度恰在27-30℃之间,处于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范围内。

其次,棚室栽培,覆盖地膜,土壤水分供应充足,从而加速了作物叶片的蒸腾作用,降低了叶片温度,其叶片温度,一般比空气温度低3-5℃,即使空气温度明显高于光合适温2-4℃时,其叶片温度仍处在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范围之内。

再次,提高棚内气温,利于地温的提高。若地温偏低不但不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生根量少,根系吸收能力差,生理活性低,而且还会引起多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甚至于烂根、死根,引起作物死亡。

一般来说,白天土壤5厘米深处温度可比棚内气温低5-7℃,夜间土壤5厘米深处的地温要比气温高3-5℃。据此可知,一天之中有多半时间棚内地温低于20℃,比瓜类、果菜类作物根系生长发育适宜的土壤温度23-25℃低3-5℃。

而提高棚内气温,可显着提高地温,较高的地温,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加生根量、提高根系活性、促进根系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转化和利用。从而达到促进作物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品质的目的,
温室大棚一般采用三层覆盖,有些还要进行地面覆盖。三层覆盖即一层棚膜,一层二道膜,一层小棚膜。三层覆盖一般可使棚内比露地的夜晚最低气温高4.5℃左右。夜间小棚上覆盖草帘,保温性好,但操作较费工。
温室大棚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为使蔬菜不受低温危害,白天必须充分采光,以提高棚内温度,夜间要严密防寒保温。在棚温偏低时,棚内须增加覆盖物。当寒潮来临、气温降至0℃以下时,大棚内扣小棚,小棚覆盖草帘,夜间最低温度比不覆盖高2-4℃,闭封得好大棚可高出4-6℃。地面覆盖可增加土温、降低棚内湿度,采用畦面铺地膜、畦沟铺稻草的方法,成本轻、效果好。
根据温室大棚的原理,温室作物的生长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数、光照分布、光质都有关系。通常情况下,塑料温室大棚遇到连阴天,室内光照条件差,弱光已成为冬春季节温室生产的限制因素,为此增加室内光照量,延长光照时间是调节技术的主要目的。首先要有合理的温室结构,再有透光性好的覆盖材料,这是两个必须的条件。一般干净薄膜的透光损失为20%,如有污垢将损失20%,所以选择无滴、长寿、多功能薄膜是增加透光性的有效措施。长寿无滴膜是日光温室覆盖的理想材料,首先它具有无滴效果好,透光率比普通膜提高7%左右。其次是保温性能好,耐性强,机械强度高,比普通聚乙烯膜寿命长l倍以上。
目前生产中常用的降温方法是通风和适当遮荫两种方式。
我们首先谈一下湿度条件及调节技术。温室与露地湿度差别较大,其原因主要是空气交换受到抑制。温室的水分供应主要靠灌溉,传统的沟灌造成土壤湿度大,蒸散量增加,形成空气与土壤双方面高湿环境,一旦遇到低温条件,水汽又变成水滴沾在作物上,使温室盟霜霉病、晚疫病、早疫病等发病严重,往往会造成毁灭性灾害。
第二是根据对温室高湿环境,应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节。室内造成高湿原因是密闭所致,为了防止室温过高或湿度过大,应采用通风换气方法。如前面所述,一般采用自然通风,从调节通风口大小、时间和位置,达到降低室内湿度的目的。有条件的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效果更好。此外,温室内覆盖地膜,可使土壤水分蒸发最大大减少,有效降低空气湿度。采用微灌技术,控制灌水量起到节水且降低湿度的目的。

据我们多年的研究发现冬春季为了维持温室内一定温度水平,保证蔬菜正常生长温度,必要时就需要加温。我国目前的日光温室,从结构上是作了大的改善,达到了优化结构,充分利用了自然界的光和热。提高了透光率和保温性的目的。好的温室结构在冬春寒冷季节能保持最低温度在8℃以上,已经是发挥了最大潜力,外界的条件必须是晴天多,阴天少,寒流时间短,而黄瓜、番茄、辣椒等喜温性蔬菜正常生长发育应在2O℃以上,最低也在12℃以上,8℃左右仅是维持喜温性蔬菜的生命条件。这种温度持续不能过长,否则蔬菜生长将受到影响。
加温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各有优缺点,效果也不同,主要加温方法有火道加温,这种加温方法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费工费力,适合于一家一户温室的短期补温,目前仍受到广大农的欢迎。其它加温设施成本较高,如暖气加温!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㈤ 如何使蔬菜大棚保持恒温

使蔬菜大棚保持恒温的方法:

  1. 设备配置

    1)连栋温室,需要安装外遮阳、内保温、天窗、湿帘风机、暖气等必要的环境控制设备;

    2)日光温室,需要安装保温被,薄膜需要预留通风口,如有由条件可以安装湿帘风机系统和加温系统;

  2. 控制配置,需要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单元和电控柜等,以保证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启动或者关闭环境控制系统。

㈥ 东北大棚怎么取暖能解约成本

在零下37度的东北大棚取暖,还是很棘手的问题。

您要种植反季节果蔬,就一定要保证室温在20度以上才可以。

冬天,在37℃温室大棚取暖,毕竟是在几千平米的车间需要花费不少的采暖器,还要易于清洗,不然诺大的空间,还有机器工作,容易堆积灰尘,打扫起来也麻烦,而高频焊翅片管采暖和光排管采暖正是人们所需要的。工业翅片管暖气片是近几年开发研制的一种由翅片管、光管插接焊为一体的散热效能高、承压高、节能的一种暖气片,它的规格型号分为40--114不等,主要使用于温室、大型厂房车间、办公一体车间、车站、机场、煤矿,由于管径粗,容水量大,散热量高,外围翅导热效果好,是一般散热器散热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能在成本上大大节约,是众多工业取暖的理想选择。

您可以参考下,很适用于农业大棚采暖适用。

㈦ 如何使用空调实现大棚恒温

如何稳定室温
做温室大棚的都知道,室温的稳定很重要,室温稳定才能保证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实际的情况是,要做到室温的稳定,其实是挺困难的。尤其是晚上的时候,因为不能时刻关注大棚温度,所以室温很难稳定!以色列的温室对于室温的控制,是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决定的。在系统设定好大棚温度的标准值,系统通过室温传感器实时监测大棚的温度情况,当大棚温度低于标准值,系统就能自动打开温控系统,调控大棚的温度。大室温达到了标准值,系统又能自动关闭温控系统,通过有实时的数据作为参考,实现大棚温度的自动化控制。
如何灌溉施肥
大棚温度可以自动控制,灌溉施肥同样也可以实现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到大棚的水分和氮磷钾数据,根据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数据控制灌溉和施肥,当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低于标准值,系统就自动打开灌溉和施肥的系统;当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达到了标准值,系统又能关闭灌溉和施肥的系统。通过有实时的数据支撑,不但节省了人力成本,而且可以在保证农作物养分和水分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约灌溉水和化肥的使用!
遮阳板、通风
遮阳板和通风也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智能温室的通风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系统监测大棚外的温度,当室外温度接近于室内温度,系统就自动打开遮阳板和风机,保证温室内的空气质量。另一种通过传感器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根据空气的质量来控制通风。

㈧ 大棚应该如何保温、增温都有什么好的保温措施

我们可以将温室后墙的厚度从底部2.2米和顶部1.3米增加到底部3.2米和顶部2.2米,侧墙的厚度从底部2.5米和顶部1.1米增加到底部3.5米和顶部2.0米。使用这种方法,温室的温度至少可以提高2-3度。增加覆盖棉帘的厚度。温室加热块使用起来比较方便,用打火机就能点燃。据了解,现在常见的加热块分为助燃照明和助燃块照明两种。不同品牌的采暖块重量不一样,燃烧时间、每亩地的用量也不太一样。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㈨ 大棚最省钱的加温方法

一、常用的增温方法

盖棉被,搭二膜,酒精炉,日光灯等等,这些都是常见的增温方法,冷棚,暖棚里都会用到。用酒精炉、日光灯这两种方法比较省钱,七八分地的大棚里一晚上需要花十块钱左右,增温效果也可以,一般天气情况下,这两种方法可以选一种来增温。

冬天大棚增温方法多,哪种方法最实用?农户快来看看吧
二、新型增温设备来提升温度

冬天难免会有极端天气,特别是晚上,最低温度到了零度,或者有些大棚面积大,常规的一些增温方法不能快速增温。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其他的增温设备,比如增温块,暖风机,还有电锅炉加热等方法。

冬天大棚增温方法多,哪种方法最实用?农户快来看看吧
1、增温块

增温块一般在大棚里需要用三四块,升温需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适合面积小的棚里,一晚上的成本二三十块钱。相比点玉米芯来增温,燃烧增温块是一种安全又不影响作物生长的方法,但是面积比较大,又高的棚里不适用,即使增加用量,可能也达不到增温的效果,反而多花钱。

冬天大棚增温方法多,哪种方法最实用?农户快来看看吧
2、暖风机

暖风机有的是借助柴油燃烧,暖风机的大小有不同,比如30千瓦的规格,一晚上能增温8℃,而且增温的速度也很快,一个小时内温度就能提升。

但是用柴油也有缺点,烧油量大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大棚里只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对植株生长有益,一氧化碳过量时也会对植株生长有抑制作用。

冬天大棚增温方法多,哪种方法最实用?农户快来看看吧
还有一种是用电的暖风机,增温快,20千瓦的一个小时需要二十度电,大小不一样,耗电量也不同。

结合暖风机的优点和缺点来说,增温快速,消耗大,在极端天气来时,适合用这种方法,快速提升温度,又不至于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

冬天大棚增温方法多,哪种方法最实用?农户快来看看吧
每一种增温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在使用上也有局限性。农户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增温设备,省钱的同时又能保证作物的生长,保持夜间温度在蔬菜适宜的生长区间。

1、酒精炉、日光灯这些比较省钱,有一定的增温效果。增温块适合占地面积小的大棚,作为日常增温的方法。

2、暖风机、增温机这些设备,投入比较多,而且用一次成本也不低,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棚面积大,极冷天气来时,快速地提升温度。

㈩ 温室大棚是怎么控制温度的

一般的日光温室仅仅依靠阳光辐射提高温度,靠塑料薄膜聚集热量。温度调节可以通过调整入射阳光的量和通风完成。
没有阳光的天气要靠草苫覆盖保温。也有的采用烧煤采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