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假如进项55万(含税),销售75万,怎么计算成本
首先增值税如果是一般纳税人是不计入在成本当中。
其次售价与成本两者是无关的。
根据问题,进项55万(含税),并假设题主所提问题并没有指出是否为一般纳税人,则一般默认为一般纳税人,且是进项55万,也就是增值税是55万。目前增值税率货物与劳务增值税率为16%。则推算成本=55/16%=343.75万。
如果题主意思为55万是含税进价
则成本=55/(1+16%)=47.4137931034万
B. 销售税金的计算方法
销售税金及附加的计算公式为(销项税-进项税)×10%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含税销售收入/1+17%
进项税额=购入商品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以及支付的运费发票上的运费乘以7%
一般情况下,计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的有以下三项:
城建税=缴纳的增值税*7%
教育费附加=缴纳的增值税*0.03
地方教育附加=缴纳的增值税*1
C. 含税销售成本怎么算
摘要 含税价包含的是增值税即零售价,部分征收消费税的货物除了增值税也包含了消费税,但不包括价外费用,如包装,装卸费等,
D. 房地产估价里面的成本法算销售税费怎么算的
我公司刚入行的员工也提出过这个问题。
这里关键是要理解:重置成本的含义,
因为(1300+78+45.20+137.8)*5.65%中的(1300+78+45.20+137.8)并不是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1300+78+45.20+137.8)+销售税费
由依题意:销售中需支付的营业税等费率为重置成本的5.65%
所以计算过程应该是:销售税费=【(1300+78+45.20+137.8)+销售税费】x5.55%
上式计算式子整理后就成为:销售税费=(1300+78+45.20+137.8)x5.55%/(1-5.65%)
所以 图片中得公式是对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学习进步!
E. 进货价含税,销售价含税和不含税,分别怎么算成本,和利润
您好!如果您是一般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个进项发票是可以抵扣的,成本是不含税金额,销售收入是不含税金额。如果您是一般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或者您是小规模纳税人,成本是价税合计的。销售收入是不含税金额。利润根据您的已知条件就是收入减去成本。
F. 知道售价和利润率怎么算成本
知道售价和利润率求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售价÷(1+利润率)
基本计算公式:
1、理论销售价格总公式
商品理论销售价格=生产成本+流通费用+利润+税金
2、商品理论销售价格公式的展开
(1)生产成本=进价—生产利润—生产税金
(2)流通费用=运杂费+包装费+保管费+利息+商品损耗+经营管理费
(3)利润=生产利润+商业利润
(4)税金=生产税金+商业税金
理论销售价格=进价+运杂费+保管费+利息+商品损耗+经营管理费+商业利润+商业税金
3、商品理论销售总公式的推导
(1)利息=进货成本×周转天数×日利息率
(2)商品损耗=(进货成本+利息)/(1-损耗率)×损耗率
(3)进货成本=进价+运杂费+包装费+保管费
(4)经营管理费二商品理论销售价格×经营管理费率
(5)商业利润=商品理论销售价格×利润率
(6)商业税金=商品理论销售价格×税率商品理论销售价格
拓展资料:成本
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企业进行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货币计量,就表现为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工资费用等。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包括生产,也包括销售活动,因此在销售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质。
成本是为取得物质资源所需付出的经济价值。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购置各种生产资料或采购商品,而支付的价款和费用,就是购置成本或采购成本。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这些成本就转化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G. 关于销售的增值税如何计算
关于销售的增值税按以下计算:
销售额等于含税销售额除以(1+税率)。因增值税属于价外税,纳税人向购买方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收取的价款中不包含增值税税款,价款和增值税税款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也是分别注明的。
但在经济业务活动中,有的一般纳税人,如商品零售企业,将货物或应税劳务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小规模纳税人,则只能开具普通发票,而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另外,小规模纳税人发生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除通过税务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外,也只能开具普通发票,将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的价款和增值税税款合并定价并合并收取。这样,在计算应纳增值税税额时,应将含增值税的销售额换算成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 纳税人按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其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销售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纳税人应在事先确定采用何种折合率,确定后1年内不得变更。
第十六条 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第四条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一)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二)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三)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乘(1+成本利润率)
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额。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第十四条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除(1+税率)
H. 进货价含税,销售价含税和不含税,分别怎么算成本,和利润
1、货物的购进成本,也就是不含税金额
=240/(1+17%)=205.13
2、进项税额
=240/(1+17%)x17%=34.87
不含税销售时,销售毛利=300.00/(1+17%)—205.13=51.28
含税销售时,销售毛利=330.00/(1+17%)—205.13=76.92。
说明,无论是以含税价销售,还是以不含税价销售,都要计提销项税额。从以上计算结果来看,还是以含税价销售为好。
I. 怎样计算增值税成本
一、增值税是价外税,购进货物的增值税可以进行抵扣。上述计算均未考虑可以抵扣的进项税。正确的计算应该是:
(1)税前售价(110+5+5)×(1+20%)=132
在此基础上考虑增资额应纳税金,具体的计算为:
(2)(税前售价-购进货物能够取得抵扣发票的进项额)×17%=应该计入售价的增值税
上述二项合计为能够达到销售毛利20%的销售价格。
二、如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应直接计入存货成本,如是一般纳税人就不应入成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购入固定资产的增值税的税额应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J. 产品销售成本核算的方法
结转已售产品生产成本的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及个别计价法等。通常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已售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
在计算出已售产品的单位成本之后,就可据以算出当期的产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产品销售成本=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产品销售数量
(10)销售税金怎么算成本扩展阅读:
商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方式有分散结转和集中结转两种。
1、分散结转方式是按照库存商品明细账户逐一计算商品销售成本,逐笔登记结转的方式。这种方式计算工作量较大,但能提供每个品种的商品销售成本详细资料。
2、集中结转方式是按照库存商品明细账户的期末结存数量乘以进货单价,计算出期末结存金额,然后按大类汇总,在商品类目账上倒算出商品销售成本。
并进行集中结转,不再逐笔计算和结转每个品种的商品销售成本的方式。这种方式工作简化,但不能提供每一种商品的销售成本。
此外,对非商品销售的发出商品的计算和结转,包括加工商品发出、商品短缺等,采用随发生随结转的方式。对其计算的单价确定有两种方法:
一是采用逐日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按商品明细账的当日结存商品的单价计算;
二是采用定期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按期初结存商品的单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