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主要是
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主要是小时计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如下:
1、第六十八条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2、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1)非全日制工资如何进成本扩展阅读
非全日制用工的相关明细
据了解,非全日制用工的存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1、适应企业降低人工成本、推进灵活用工的客观需要。非全日制用工的人工成本明显低于全日制用工,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采用包括非全日制用工在内的一些灵活用工形式。
2、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在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就业竞争压力较差的情况下,非全日制劳动在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有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减少失业现象。在劳动力大量过剩、劳动力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就业机会短缺的背景下,企业实行非全日制用工制度来招用职工,可以给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② 请问建筑劳务公司的民工工资如何计入成本内
摘要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哦
③ 用人单位如何采用非全日制用工管理模式
自今年社保和个税合并之后,很多之前采用最低档缴纳社保的公司陆续采用了根据上年度平均工资来实缴,增加了用工成本,中小企业颇感亚历山大!所以更愿意采用非全日制用工的管理模式来合理降低成本、规避风险。
那么企业如何采用非全日制用工来进行管理?
1.确定临时用工的岗位和人数,制定好工作流程及管理机制;
2.拟定非全日制用工协议并和工人签订非全日制用工协议而非劳动合同;
3.注意事项:
①非全日制用工每天不能超过4小时。每15天需要结算一次工资,工资需要根据现行的个税扣除来进行全年累计扣除;
②在不够买社保的情况下,建议给非全日制工作人员购买商业保险,规避用工风险;
如果关于怎么拟定非全日制用工协议或者对于非全日制工资核算个税等不清楚的朋友~可以私信我!
④ 企业工资进成本的条件
1,生产人员的工资进“制造费用”,月末分摊到成本
2,销售人员、管理人员等的工资进销售费用或者管理费用
3,在建工程人员工资进在建工程。
一般来说工资是进费用的,但是制造业特殊,生产人员工资通过制造费用后进成本。
⑤ 请问建筑劳务公司的民工工资如何计入成本内
1、自有的项目部的管理人员
借:间接费用--自由职工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
2、自有的项目部的工人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人工费(自有工人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
3、整建制承包给劳务队的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人工费(民工结算)
贷:应付账款--应付劳务费
施工企业的人工费怎么入成本?
做分录:借:工程施工成本—人工费,
贷:应付工资(或应付职工薪酬) 。把工资单附上。
发工资时借:应付工资(或应付职工薪酬),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5)非全日制工资如何进成本扩展阅读
签订劳动合同的民工,其工资按照单位员工工资的处理方式,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签订劳务合同的民工,其工资按照单位外购劳务的处理方式,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
企业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对发生的民工工资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科目。
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科目。
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因解除与民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⑥ 非全日制用工,所发的工资怎么账务处理呢
您好,一般情况下,按工资薪酬发放,并申报个税即可。
⑦ 对于非全日制的员工没有缴纳社保,怎么入账它的工资能入工资表做费用可以直接入劳务费么
只能进劳务费进行做账,企业同时每月申报税款时按雇工的劳务费总额减去800元后按20%代扣个税。做账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劳务费
贷: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没有缴纳五险的临时雇工,属于支付劳动报酬,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1、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
2、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 , 税率为20% 。
例如:A销售人员当月提成1800元,要交(1800-800)*20% = 200 元个税; 当月提成5000元,则要交5000*(1-20%)*20% = 800 元个税。
3、单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4、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不超过5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30%-2000。
5、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40%-7000。
(7)非全日制工资如何进成本扩展阅读:
根据会计制度、税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企业支付的劳务费支出,不构成工资总额,应当计入“管理费用——劳务费”科目,并不计提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不交纳各项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
在计算应交企业所得税时,劳务费应当在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劳务费扣除标准(注意,不是工资标准,如计税工资标准等)内,据实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