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预提成本进项税如何处理
扩展阅读
石油美元怎么买 2025-05-15 01:02:03
网络服务费用如何处理 2025-05-15 00:56:39
石油出口需要什么资质 2025-05-15 00:34:30

预提成本进项税如何处理

发布时间: 2022-08-29 08:15:53

Ⅰ 预提费用增值税怎么处理 会计视野

预提费用是按会计谨慎原则计提的准备金,并没有实际发生。税法对预提的是不认可的,也就不存在预提费用计算增值税的问题。

Ⅱ 预提费用可以进成本吗

是可以的。

1、预提时分录:

借:成本费用科目,根据受益对象确认

贷:其他应付款

2、支付时分录: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银行借款的利息是按季结算支付的,但利息费用应由支付利息前各月份的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共同负担。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付,是通过“预提费用”科目进行的。预提时,贷 (或增) 记该账户,费用支付时,借 (或减) 记该账户。

假如企业已经支出,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摊销、预付财产保险费、预付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租金、预付报刊订阅费、待摊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购买印花税票,国债和一次缴纳税额较多且需要分月摊销的税金等。

(2)预提成本进项税如何处理扩展阅读:

“预提费用”属于负债类账户。因为它预先提取,该支付而尚未支付的费用,成为企业的负债。该账户的贷方记录负债的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反映企业在期末某一时点所承担债务的实际数额。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不经常发生的核算单位,两账户可以合二为一,设置一个“待摊和预提费用”账户,借以简化核算手续。“待摊和预提费用”账户的余额应列示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差额,即以期末待摊费用大于预提费用的差额列为借方余额,而期末预提费用大于待摊费用的差额列为贷方余额。

Ⅲ 预提费用该如何处理

首先,看你预提费用的金额是不是正好10 000元,如果正好,则:
借:预提费用 10 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700
贷:银行存款 11 700

如果有差额,将差额轧入制造费用即可。

如原来预提了9 000元,则:
借:预提费用 9 000
借:制造费用 1 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700
贷:银行存款 11 700

如原来预提了11 000元,则:
借:预提费用 11 000
借:制造费用 -1 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700
贷:银行存款 11 700

Ⅳ 2021年的专用发票,放到上年度入账,进项税如何处理

此种情况,需要根据权责发生制,按业务的归属年度来判断:

1、如果属于2020年度业务,只是没有取得发票,企业需做预提费用处理,待次年取得发票,冲减预提费用,同时将进项税额抵扣在取得发票月份即可;

2、如果属于2021年度业务,只是在2020年度付款,企业需做预付账款处理,待次年取得发票,冲减预付账款,同时当月计入费用,进项税额抵扣在取得发票月份即可;

Ⅳ 费用做预提之后,发票再也开不来了,怎么做分录是要把预提冲掉吗冲掉之后往来也不平啊,少了进项税。

预提费用如果不能取得发票,也不需要再支付,直接冲掉就行,冲掉自然就平了
不知道你说的怎么不平,预提费用怎么又涉及进项税了?

Ⅵ 关于小企业预提费用涉及进项税,请老师帮忙看下

这挺好的,记账很规范了。
如果预提费用科目不能用了,就用往来科目也可以。工业企业年末预提费用科目一般不留余额时,年末的利息我也是这样处理,转入往来的。

Ⅶ 预提费用进项税抵扣问题

1、计提预提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预提费用
2、原材料已到,发票也收到,成本明确,按正确成本入账: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借:预提费用
贷:库存商品
4、如果少提则:
借:生产成本
贷:库存商品
5、如果多提则: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Ⅷ 预提成本造成的税会差异怎样进行账务处理

根据其影响的报表项目分别做出具体的会计处理。
例如,如果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造成的产生暂时性差异影响了其他综合收益,则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其他综合收益。
若产生暂时性差异是由于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免税合并)形成的,则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若产生暂时性差异是由于会计政策变更、前期重要差错更正形成的,则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或者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不确认差异结果的税会差异由于未对会计数据产生实质性影响,或者由于不符合税法税前扣除的原则。而且这些差异是在以后年度都不会消失,会形成永久性存在的差异。因此,不对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