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影响劳动力成本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扩展阅读
中国直销产品有多少 2025-05-15 09:58:29

影响劳动力成本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 2022-08-27 02:55:28

❶ 8、 请你简述一下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因素有哪些

最重要的当然是劳动要素的价格,即工资
劳动要素的供给数量,处在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
另外,技术变化,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劳动力的流动性,以及经济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等。
建议你参考下西方经济学中的相关章节,成本论,和宏观经济的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章节。
在短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
生产成本,特别是生产成本中的工资成本.在长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能力,即经济潜力的增长.因此,供给管理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政策.
1、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生产函数常被用来分析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即:Q_=_f(L,K),它表明了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技术系数的概念反映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之间的配合比例关系,它可以划分为固定技术系数和可变技术系数。
2、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其对技术即生产函数的影响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划分为短期、长期与超长期。
3、工资率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在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率即单位时间内的工资水平,也就是劳动服务的价格,所以工资率是影响劳动力需求量的主导因素。通常情况下,在某一时点上,市场工资率越高,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就越少;工资率越低,则劳动力需求量就越大。
(1)影响劳动力成本的因素有哪些方面扩展阅读:
人才队伍总量持续稳定增长;人才的素质逐步提高;人才向第三产业过度集中;人才地域分布仍呈东强西弱态势,我国人才资源配置正处于历史性转折过程中,这是我国内地人才发展最主要的特点。
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才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无论是从人才的总量、高级人才的储备以及人才与经济结构发展有效配置等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❷ 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有哪些

一个企业里,影响成本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根据人力、物力、财力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当然影响企业成本的原因是多方面,以下仅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1、人力方面的成本因素:
人员超编导致人浮于事;定编不合理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人员能力不够导致素质不够、不胜任工作;劳动纪律松弛,生产效率低,安全生产存在隐患;人员轮班计划不合理,导致劳动效率低;人员培训效果差,导致的生产效能不达标。

2、物力方面的成本因素:
缺少消耗定额或定额不合理,导致生产产能跟不上;超储积压,导致生产过剩、原材料过剩;超期变质、失效导致的浪费;产品质量损失超标导致产品报废、不达标;设备生产能力过剩,导致产能出现闲置或浪费;设备磨损费用和修理保养费用;物流和物流损失;财产的安全及固定资产的。

3、财力方面的成本因素:
坏账损失和利息损失;罚金、滞纳金;缺少管理费定额或定额不合理;管理费超标;资金周转的成本;不合理的借贷与投资;资金沉淀的潜在损失;财务和成本的分析、核算不够准确;资金的流失(贪污、行贿、挪用)。

如何控制生产升本
1、产品投产前的控制
这部分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成本,加工工艺成本,物资采购成本,生产组织方式,材料定额与劳动定额水平等。这些内容对成本的影响最大,可以说产品总成本的60%取决于这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这项控制工作属于事前控制方式,在控制活动实施时真实的成本还没有发生,但它决定了成本将会怎样发生,它基本上决定了产品的成本水平。

2、制造过程中的控制
制造过程是成本实际形成的主要阶段。绝大部分的成本支出在这里发生,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动力、各种辅料的消耗、工序间物料运输费用、车间以及其它管理部门的费用支出。投产前控制的种种方案设想、控制措施能否在制造过程中贯彻实施,大部分的控制目标能否实现和这阶段的控制活动紧密相关,它主要属于始终控制方式。由于成本控制的核算信息很难做到及时,会给事中控制带来很多困难。

3、流通过程中的控制
包括产品包装、厂外运输、广告促销、销售机构开支和售后服务等费用。在目前强调加强企业市场管理职能的时候,很容易不顾成本地采取种种促销手段,反而抵消了利润增量,所以也要作定量分析。

❸ 劳动力价值主要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如何认识当代

劳动力价值的主要影响因素:
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就是工人维持他本人及其家属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过程。所以,劳动力价值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维持工人自身正常生活状况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为了维持自身的生活,必须消费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如食物、衣服、燃料、住房等等,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构成劳动力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维持工人家属、子女即劳动力的替补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工人总有一天会丧失劳动能力乃至死亡的,必须有新的劳动力来补充。因此,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中要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也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
3、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支出费用。要使劳动者施展自己的劳动力并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就需要经过一定的教育、培训,这要花费一定数量的物质资料。劳动力的教育费用因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不同而有多有少,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力所需的教育费用较高。
拓展:劳动力(labor power),人的劳动能力,蕴藏在人体中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劳动力作用于生产资料的过程。离开劳动力,生产资料本身是不可能创造任何东西的;但是,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发挥作用,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或文化科学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否则,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也是不能进行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劳动力和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既可以创造出物质财富,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在不同的社会中,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的方式不同,劳动力的使用状况也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通过购买商品的方式占有劳动力,促使劳动者进入生产过程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而创造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的结合与资本主义社会有所不同。
但是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二者的关系是:
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之外实际参加劳动人数-劳动年龄内不可能参加劳动人数。

❹ 用微观经济学知识回答-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楼主你好。

总结如下。

(一)劳动力的市场供求状况
当劳动力供大于求时,其市场价格呈下降的趋势;当劳动力供小于求时,其市场价格呈上升趋势。所以,即使企业有了工资决策权,可以自主分配,职工的工资水平也不可能随意决定,而必然由各工种的市场劳动力的供应与劳动力的需求均衡所决定,这是关键性因素。
(二)货币币值的影响
劳动力价格既然要通过货币工资的形式表现,其标准水平就不能不受到货币规律的作用、当货币发行过多,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时,货币工资的名义标准就会提高;反之,货币发行过少,货币升值时,货币工资的名义标准就会下降。当然后者的可能性极小,如果出现此种情况,企事业单位会通过降薪裁员等途径加以解决。
(三)其他因素的影响
诸如国家政策,综合国力、企业效益差异等,对货币工资都会起到重大的影响,也是我们应当加以考虑的。

望采纳哦!O(∩_∩)O~

❺ 劳动成本包括哪些

劳动成本包括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培养教育劳动者的费用;补偿劳动者心理上负效用的费用;劳动者偏好。
一,劳动力机会成本是拟建项目占用的劳动力由于在本项目使用而不能再用于其他地方或享受闲暇时间而被迫放弃的价值,因根据项目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市场及就业状况.劳动力来源以及技术熟练程度等方面分析确定。
且机会成本就是生产材料及劳动力支出以外的决定你企业利润的因素成本,比如用同样的材料和人工本费生产同等产品,最后盈力不尽相同,就是因为产销时间,地点,渠道的不同而各异。
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的背后是就业面突然拓宽,人力资源出现短缺。其实影响劳动力成本的因素很多,人均GDP是一个因素,城市化率也是一个因素,但是这两者是在一定格局下影响人力资源的供求关系的。
对于发展中国家,一般都有国内市场狭小,产业发展依赖于发达国家市场的情况,所以在劳动力供给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就看海外市场的需求和引进产业所处的劳动力价格区间,产业不升级,劳动力价格上不去。
对于发达国家,要依靠本土市场,所以人均GDP和城市化率的提升,才能提升市场容量,进一步抬高劳动力收入。
三,而中国其实在两者之间,在八九十年代,产业处于低位,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特征,完全靠海外市场拉动经济发展,劳动力资源充分,劳动力成本低;而两千年后,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国内市场规模逐步释放出来,产业开始向内生需求转型,这样国内市场营销、物流等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口,工业化的红利提供了大量收入较高的岗位,于是从制造业中像海绵一样吸走劳动力,造成制造业劳动力资源短缺,于是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
其实中国目前国民的普遍教育水平高于一般的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差异如果快速弥合的话,会造成中国收入水平快速向发达国家靠拢。真实的经济是看基本面的,不是看曲线。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技术实力差异造成了客观的经济数据差异。

❻ 影响劳动力成本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供给和需求,人口的减少,就是属于供给量小了,人口的知识水平上升,以及对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就是属于对需求的增加。影响的因素太多了,我之举2个例子

❼ 当前中国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的原因

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深层原因

(一)劳动力成本上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宏观面来看,我国正进入一个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成本推动的压力趋于加大。1、劳动力价格,除了由供求关系导致的低成本外,也存在着体制和政策上人为压低劳动力成本的因素。随着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逐步落实,调整或改革不可避免,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即将成为过去。2、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后,多种生产要素价格走势都出现了拐点。价格的提升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土地价格大幅上升,能源、资源包括水资源价格也在大幅上升,最典型的还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改革开放之初,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纷纷进城打工,为城镇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能吸引众多外资来华淘金,内外资企业都曾经享受过廉价劳动力的盛宴。从20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20多年时间里,如果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农民工的工资几乎没有什么增长。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提出让全民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国家战略从不平衡转向平衡发展,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村村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农民增收了,如果工资不上涨,在城市打工不如回乡养猪、种白薯,便出现了“民工荒”。“民工荒”并不是指中国现在没有民工了,而是指如果继续按过去的价格支付工资,那些工作现在没人做了。也就是说,我国低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历史性的,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人均GDP提高了)的必然结果。此时。就算没有新法的推出,劳动力成本也一样上升,其他生产要素成本也存在同样的趋势。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输入型通货膨胀导致成本上升

2008年3月底,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猪肉涨56%,牛肉涨49%,蔬菜涨32%,大米涨23%,食用油涨20%……在基本生活消费品特别是食品价格大涨的带动下,同年2月份的整体物价上升5.1%。与此同时,涨价潮带动了加薪潮,汇丰银行、长江实业、太古集团等多家大公司宣布加薪,且幅度高于通胀率。大部分公私机构也跟随加薪。2008年3月27日消息:因为需求旺盛以及泰铢走强。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上涨。泰国100%B级大米报价为每吨720~730美元;破碎率5%大米报价为每吨710~715美元。蒸谷米报价为700美元。而2007年12月26日的报价为390美元,涨幅近80%。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全球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中国、印度还有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对全球初级产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导致初级产品进入一个成本上升的周期。在我国对外开放度已经较高、初级产品对外依赖性加大的背景下。全球初级产品价格的上升必然导致国内初级产品价格的上升。从而推动企业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❽ 简述影响劳动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

劳动供给量,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定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而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几个主要因素有:工资水平,劳动力对闲暇的偏好等。
劳动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家庭用工作代替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增加;同时,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收入效应的作用,家庭需要更多的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减少,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增加;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减少。一般规律是,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达以某个较高水平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因此,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4-2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❾ 如何控制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成本是在短期内最容易被加以控制的,与设备、基础设施、原材料等相比,工资水平、雇佣人数可以非常迅速地加以调整,也正因为其容易,所以降低工资水平和工资支出对很多企业便成为最简单的降低成本的首选措施,而且其降低成本的努力也往往止于此。但是,劳动力成本并不简单地等于企业所支付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工资水平只是劳动力成本所包含的一个因素,还要考虑现有劳动力的产出水平。以一家制造企业为例,其劳动力工资水平高出同行约12%,但是其劳动力产出则高出同行约46%,相对于如此高的劳动生产率,只多支付了12%的工资,实际上这部分高出的工资水平,起到了降低该企业的总体劳动力成本低作用。所以,劳动力成本的概念,并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资支出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企业为获得期望绩效成果所支付的投入和实际产出密切相关,如果要对此部分成本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至少应当以一种综合的视角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仅仅从一个角度入手。
劳动力成本,对于企业的业绩影响是否真的如此巨大?换而言之,我们所自豪的后发优势(低廉的劳动力),是否真得为中国队企业带来了真正的竞争优势?至少目前看来,并没有足够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个。廉价的劳动力,更多的意义是为中国企业赢得了某些产业的进入机会,在这些产业中(往往以加工、制造为主),直接的劳动力成本在整个创造价值的环节中所占比例极小,在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也同样很微薄,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看,都很难看出这种“优势”能够带来什么样光明的前景。如此低微的企业和个人所得,几乎很难保证对于未来所进行的必要投资,缺少这样的投资,就无法获得未来竞争的必备能力和资源。一段时间的低劳动力工资水平策略,是为了保证获得发展的时间,而倘若无法在高价买入的这段时间内形成有效的积累和优势,那么就只会沿着下滑的曲线进一步坠落。劳动力成本并非企业成功的必然条件,企业的成功从来不会依赖某一单个要素的成功,只可能是诸多要素综合协调的成功。

❿ 1、请你简述一下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因素有哪些

1、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生产函数常被用来分析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即:Q = f(L,K),它表明了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技术系数的概念反映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之间的配合比例关系,它可以划分为固定技术系数和可变技术系数。

2、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其对技术即生产函数的影响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划分为短期、长期与超长期。

3、工资率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在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率即单位时间内的工资水平,也就是劳动服务的价格,所以工资率是影响劳动力需求量的主导因素。通常情况下,在某一时点上,市场工资率越高,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就越少;工资率越低,则劳动力需求量就越大。

(10)影响劳动力成本的因素有哪些方面扩展阅读:

人才队伍总量持续稳定增长;人才的素质逐步提高;人才向第三产业过度集中;人才地域分布仍呈东强西弱态势,我国人才资源配置正处于历史性转折过程中,这是我国内地人才发展最主要的特点。

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才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无论是从人才的总量、高级人才的储备以及人才与经济结构发展有效配置等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