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本月入库成本是多少
扩展阅读
物业费计入费用什么明细 2025-07-29 19:53:03

本月入库成本是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8-25 01:54:15

⑴ 产品入库金额怎么计算

成本计算有两种办法:

1、正算,将原材料、工资、折旧等在生产成本账户归集,完工后转库存商品,售出后转主营业务成本。就是说,从开始往后一步步汇集与核算。

2、倒算,按照历史经验,计算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按比例结转。使用这种方法,要定期盘点,将差额补记到当期,否则越滚越多,最后账实严重不符。

(1)本月入库成本是多少扩展阅读

办理商品入库凭证签收、分发登帐手续。根据验收结果,由保管员在商品入库单上逐项按实签收,并注明实收数量和堆码仓位。其中一联加盖仓储企业印章后退还货主,作为仓储企业收货凭证,一联交货区记帐员登记“代管商品明细帐”,一联由保管员留存,登记“商品保管卡”。

在财会部门设有表处“代管商品物资”帐户情况下,商品入库凭证尚应增加一联送交财会部门,据以登记“代管商品物资”帐户。

⑵ 甲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3000元。本月入库材料计划成本150000元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3000+2000)/(100000+150000)=0.02
本月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额=(60000*0.02)+(15000*0.02)+(20000*0.02)=1900
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1900+60000+15000+20000=96900
1.借:原材料 150000
材料成本差异 2000
贷:银行存款 152000
2.借:生产成本 60000
制造费用 15000
管理费用 20000
贷:原材料 95000
3.调整为实际成本
借:生产费用 1200
制造费用 300
管理费用 4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1900

⑶ 材料入库的实际成本如何计算

材料入库成本包括买价(不含增值税)、运杂费、入价的税费、合理的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这里费用等单位实际成本是指生产单位产品而平均耗费的成本。
一般只要将总成本去除以总产量便能得到,是将总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摊给单位产品的费用,它反映同类产品的费用水平。
拓展资料
企业在进行材料平时核算业务中,既可以采用实际成本作价,也可采用计划成本作价。收料凭证要根据发粟价格及采购费用确定,其中能直接计入某种材料实际成本的,可以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的,可按一定标准在各种材料之间进行分摊。
至于发料凭证的计价,由于材料多系分批采购、分批领用,而每次实际成本又不相同,通常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多种,企业选定某种方法后,就不能随意改动。
估计成本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
根据经验和历史资料估算成本,如购进存货要花费买价、运杂费和仓储费等等;
没有历史资料,而根据技术资料测算的估计成本,如产品第一次投产的估计成本;
由于历史资料和技术资料细目过多,所以采用估算的办法来预计成本;
是预测、决策成本、在决策时,尽管成本并未实际发生,但根据相关的经济业务和事项,可以合理估算出可能发生的成本额。在财务会计中,估计成本往往是实际成本计算的一种手段。如计划成本和定额成本等,它们可以按成本项目分别估计,也可以按成本总额估计,通过对估计成本的调整,既能计算出实际成本,又能计算出估计成本的差异,便于成本控制、分析和考核,也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在管理会计中估计成本主要表现为预测和决策成本,也是机会成本的一种。这种成本可以有历史资料也可根本没有历史资料,估计的目的,是为了揭示成本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更有效地进行长短期的投资决策,同样能为企业成本控制和分析等提供依据。

⑷ 原材料单位成本计算表本期入库怎么算

入库成本包括买价(不含增值税)、运杂费、入价的税费、合理的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这里费用等单位成本是指生产单位产品而平均耗费的成本。一般只要将总成本去除以总产量便能得到,是将总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摊给单位产品的费用,它反映同类产品的费用水平。企业通常要按月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分别成本项目反映主要产品的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和本期实际单位成本。

⑸ 本月完工产品验收入库,成本38000,如何写会计分录

一、“本月完工产品验收入库,成本38000”。根据产品入库单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X产品 38 000
贷:生产成本——X产品 38 000
二、说明
1、“库存商品”科目反映和监督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其借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库存商品成本,贷方登记发出的库存商品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各种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2、“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该科目借方反映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贷方反映完工转出的产品成本,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加工完成的各项在产品的成本。
3、生产完工产品验收入库表明该批产品的生产过程结束,要将其生产成本从“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出。入库使库存商品增加,记入“库存商品”账户的借方。

⑹ 本月末的库存商品成本为多少

本期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毛利率)。

结转库存商品成本的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等。大部分为加权平均法,如发出产品成本=(期初库存金额+本期入库金额)/(期初库存数量+本期入库数量)*发出产品数量
期末产品成本=期初库存金额+本期入库金额-本期出库金额。

(6)本月入库成本是多少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要清楚生产成本的定义,产品在生产过程当中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既然有费用的产生,就会有原材料和费用的借贷关系。

在生产过中,有固定资产的折旧,就会发生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

月末,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所产生的账务处理,也就是制造费用结转到不同产品的生产成本。

要注意的是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区分和联系。制造费用是直接或间接用于产品生产,不便于直接计入生产成本。但这些费用是在车间生产过程当中产生的。

⑺ 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00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70000元,成本

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780元_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0,超支(正数),“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0,节约(负数),“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收入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拓展资料
成本差异是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成本实际发生额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通过实际发生额与标准成本相比较,找出差异和发生差异的原因,作为考核降低成本的基础和改善企业今后经营活动的基础。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和制造标准费用,同标准成本的种类相对应,成本差异也分为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制造费用差异。
成本差异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以下类型:
(1)用量差异与价格差异 用量差异是反映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等要素实际用量消耗与标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一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是反映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等要素实际价格水平与标准价格水平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2)纯差异与混合差异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类差异在计算时都需要假定某个因素变动时,其他因素固定在一定基础上不变。把其他因素固定在标准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差异就是纯差异。 与纯差异相对立的差异就是混合差异。混合差异又叫联合差异,是指总差异扣除所有的纯差异后的剩余差异。
(3)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 有利差异,是指因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节约差。不利差异,则指因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超支差。但这里的有利与不利是相对的,并不是有利差异越大越好。例如,不能为了盲目追求成本的有利差异,而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4)可控差异与不可控差异 可控差异,是指与主观努力程度相联系而形成的差异,又叫主观差异。它是成本控制的重点所在。 不可控差异,是指与主观努力程度关系不大,主要受客观原因影响而形成的差异,又叫客观差异。

⑻ 入库的成本怎么计算

确定出每一种产品的总成本,然后用每一种产品的总成本/每种产品的产量。入库成本就是库存商品的生产成本或者购货成本,以及能够归属于入库产品达到入库前状态的直接成本,如运输途中的搬运费、储存费等。材料入库成本的五种实际计价在系统可以自动完成,它们的核算过程是通过单据的记账功能实现的。记账后,系统将所输入的入库单据登记存货明细账。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
【库存商品的成本】
1、购入的存货,其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包括挑选整理中发生的工、费支出和挑选整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数量损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和其他费用。
2、自制的存货,包括自制原材料、自制包装物、自制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及库存商品等,其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的各项实际支出。
3、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包括加工后的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其成本包括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加工的往返运输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

⑼ 某企业月初结存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90万元,当月入库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

材料成本差异率=(90-170)/(500+1100)=-0.05 当月生产领用甲材料的实际成本=1200×(1-0.05)=1140万元

1、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500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7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700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 000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元。

A、-145.45

B、145.45

C、-240

D、240

2、.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差45万元;当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差85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万元。

A、502.5

B、570

C、630

D、697.5

3、企业在材料收入的核算中,需在月末暂估入账并于下月初红字冲回的是()。

A、月末购货发票账单未到,但已入库的材料

B、月末购货发票账单已到,货款未付但已入库的材料

C、月末购货发票账单已到,货款已付且已入库的材料

D、月末购货发票账单已到,货款已付但未入库的材料

4、企业月初“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24 000元,本月购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76 000元,本月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5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月初贷方余额300元,本月购入材料的超支差4 300元,则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元。

A、-3 000

B、3 000

C、-3 450

D、3 450

5、某企业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2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35万元,计划成本为150万元,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80万元。当月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万元。

A、153

B、162

C、170

D、187

多选题

1、材料成本差异贷方核算的内容有()。

A、材料采购成本的节约额

B、材料采购成本的超支额

C、转出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D、转出发出材料的超支差异

2、“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核算的内容有()。

A、入库材料成本超支差异

B、入库材料成本节约差异

C、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D、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判断题

1、企业发出各种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可按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若发出的材料在发出时就要确定其实际成本,则也可按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

2、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的,无论是否验收入库,都要通过“材料采购”科目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