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同期人工成本差异率怎么算
扩展阅读
如何检测电动工具的扭力 2025-05-16 15:41:37
石油干馏后有什么 2025-05-16 15:23:39
57分钻石是多少克拉 2025-05-16 15:18:08

同期人工成本差异率怎么算

发布时间: 2022-08-23 13:12:21

A. 成本差异的成本差异的计算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总成本-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标准总成本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1)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 -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产部门的原因,也有非生产部门的原因。材料用量差异的责任需要通过具体分析才能确定,但主要责任往往应由生产部门承担。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材料价格差异的形成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较为复杂。但由于它与采购部门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其主要责任部门是采购部门。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实际产量下的直接人工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实际产量下的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人工工时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1)直接人工效率差异――量差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 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人技术状况、工作环境和设备条件的好坏等,都会影响效率的高低,但其主要责任部门还是生产部门。
(2)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价差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形成原因亦较复杂,工资制度的变动、工人的升降级、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等,都将导致工资率差异。一般而言,这种差异的责任不在生产部门,劳动人事部门更应对其承担责任。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 实际产量下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1)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量差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式中,工时既可以是人工工时,也可以是机器工时,这取决于变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标准工时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总工时。
(2)耗费差异――价差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
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实际产量下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 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 - 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 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
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产量标准总工时。
(1)两差异法
两差异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部分
①耗费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②能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三差异法
三差异法将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能力差异 (又称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三种,其中,耗费差异与两差异法中的耗费差异概念和计算都相同。两差异中的能量差异进一步分解为: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
能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产量差异+效率差异
即:能量差异可以进一步分为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B. 人员总成本差异率平方和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08

C. 差异率怎么算

存货的差异率=(月初结存存货的成本差异+本月结存存货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计划成本)*100%,存货的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企业进行存货清查盘点编制,“存货盘存报告单”或“存货盘点表”,作为存货清查的原始凭证。

(3)同期人工成本差异率怎么算扩展阅读

依据“预盘时程计划表”去进行,而且依序找定储位区与储位逐一进行,最好把散落在其它储位(区)的存量找到,回归固定的储位。同时依照仓储整顿的观念,分辨出呆料与不良品(如有呆料与不良品必须移仓,则要求另立盘点单),把容器中的零星数整理补齐,弃区空容器,如此才有利于复盘作业。

盘点主持人也要每日盯紧“预盘时程计划表”,与呈上来的“盘点单”第3联互相勾稽,以控制进度,千万不可以“放牛吃草”.必要时要到仓库现场去察看确认。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盘点

D. 人工成本占收比如何计算

人工成本比重=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总成本*100%

人工成本是指在生产或施工过程中人工消耗或活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人工成本是工业或建筑产品价值的直接构成部分,也是工业产品成本或建筑安装工程成本的一个重要项目。

人工成本(人事费用)主要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4)同期人工成本差异率怎么算扩展阅读

科学合理的确定企业工人成本,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通过对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到产品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主要支出方向,及时有效地监督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改善费用的支出结构,节约成本,净化消耗,从而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有利于加快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们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较少的劳动投入,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调动积极性。

3、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消费政策的制定。

1)由于人工成本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因而它对于国家制定进出口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由于人工成本大部分转化为消费基金,对消费领域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时通过人工成本分析可以看出职工的收入状况和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国家制定人民生活水平政策。

E.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

对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如果存在不同等级工人混合使用的情况,则还可将其进一步分解,计算结构差异和效能差异,反映一定量的总工时中不同等级工人完成的工时所占比重的变动和工作效率变动,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结构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预定平均工资率
直接人工效能差异=∑(实际工时)×预定平均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的人工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人工标准成本
1.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人技术状况、工作环境和设备条件的好坏等,都会影响效率的高低,但其主要责任部门还是生产部门。
2.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形成原因亦较复杂,工资制度的变动、工人的升降级、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等等,都将导致工资率差异。一般而言,这种差异的责任不在生产部门,劳动人事部门更应对其承担责任。
例:新新机械厂加工A产品需车加工,其标准工资率为5元/工时,实际工资率为6元/工时,标准工时为500工时,实际工时为450工时,试求某产品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和效率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人工成本-标准人工成本=6×450-5×500=200(元)(U)
200元的逆差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6-5)×450=450(元)(U)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450-500)×5=-250(元)(F)

F. 平均人工成本怎样计算

计算公式为: 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 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人均人工成本,表示用人单位雇用一名职工所要支出的平均人工费用水平。这一指标可以用于一个企业,也可以用于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工成本水平。

即行业平均人工成本或社会平均人工成本。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发表的各国人工成本指标,就是按行业分类的平均人工成本额。

计算公式为: 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 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通过这一公式,可以分析企业间人工成本的结构差异,对各自竞争潜力和用工效率产生的影响,为调整人工成本使用方向和提高使用效益提供参照。

(6)同期人工成本差异率怎么算扩展阅读:

人工成本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分三类:一是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二是人工成本结构性指标;三是人工成本的效益指标。

1、总量指标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

由于不同企业职工人数不同,因此常用人均人工成本来反映企业人工成本水平的高低。该指标可以显示本企业职工平均收入的高低,企业聘用一名职工大致需要多少人工成本支出,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有多大等。

人均人工成本能够表示企业职工的工资和保险福利水平,也就能作为企业向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劳动力价格信号。企业要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吸引高素质的劳动者到企业来,就需要建立人均人工成本指标,以便企业对人工成本水平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和控制,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发展。

2、结构性指标

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其中,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是结构指标中的主要项目。

3、效益指标

人工成本效益指标(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是人工成本分析的核心指标,是进行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标,是一组能够将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相对数。

人工成本效益指标包括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指标。其中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为主要指标。

(1)劳动分配率,是指人工成本,总量与增加值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 。它反映分配关系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

(2)人事费用率,是指人工成本总量与销售(营业)收入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总价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

同时也表示企业职工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它的倒数表明每投入一个单位人工成本能够实现的销售收入。

(3)人工成本利润率,是指人工成本总额与利润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了企业人工成本投入的获利水平。

(4)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总额/总成本)×100%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反映活劳动对物化劳动的吸附程度,这一比值愈低,反映活劳动所推动的物化劳动愈大,反之,活劳动所推动的物化劳动愈小。

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有机构成高低和确定人工费用定额。由于各行业要素密集程度不同,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因此,不同行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这一指标可能差异很大。

G. 材料成本差异率怎么算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材料成本差异+当月入库成本差异)/(期初原材料计划成本+当月入库材料计划成本)× 100%

材料成本差异率是指材料成本差异额与材料计划成本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材料成本差异额,是指材料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正数表示超支差额率,负数表示节约差额率。

例题:
企业的存货按计划成本核算,期初甲材料库存数量为50吨,其单位计划成本为200元/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余额为100元,本月以210元/吨购入甲材料50吨,计算本期甲材料成本差异率。
甲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100+(210-200)x50]/[(50+50)x200]x100%=3%

H. 高人,请问人工成本率如何计算是人工成本总额/总成本还是人工成本/销售收入

一般的是人工成本总额除以总成本的比率,如果有特殊要求求销售人工成本率就是后面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