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利润成本利润率各指什么
扩展阅读
bydg6调气门一般什么价格 2025-05-17 23:09:33

利润成本利润率各指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8-20 09:21:38

Ⅰ 什么是成本,利润率,利润,请举例说明,谢谢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假如销售某货物,售价100元,成本80元。

销售该货物的成本利润率=[(100-80)/80]*100%=25%

拓展资料: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其中,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并且利润是衡量企业优劣的一种重要标志,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利润按其构成的不同层次,可划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利润=收入-成本-费用。

分析企业利润居低不上或是流失的原因:

1.销售额不景气,利润受到间接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市场的不断扩大,客户的选择性随之增多,也直接影响了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受到挑拣,导致业绩降低。

2.费用成本不合理。最可怕的不是前期成本高,花钱多,而是没有把钱花在刀刃上,导致成本不够或是前期花销太高,后期没达到预期,便是得不偿失了。

3.时间分配,人员分配不均或是不合理,导致团队作战效率不高,一分钟能解决的事情用两分钟就是做事效率上的差异了。这其实也间接说明管理者在人才分配或是分工合作中出现不适配或是团队凝聚力不足的问题。

针对三个核心问题分析企业利润提升的三个关键:

1.增加销售额,有效制定不同方案区别产品,针对客户。并不是每一位客户都具有与之建立长久有益关系的价值,企业销售需要学会区别不同客户,把有限的产品及服务投入到长久客户的维持中,避免业绩的大量损失。

2.前期费用最大利用化,使其控制在合理范围。通过预算机制管控成本费用,预算是设计利润,直接影响了利润的大小发展。

3.提高团队效率,实现时间最短化。效率提高可以从前期选拔人才开始。假如一个岗位对于时间效率的要求很高,就不能用做事拖沓的人来干。哪个岗位用什么人,怎样匹配合适的人才去到合适的岗位,一个细节或许就能影响后面团队做事的效率。

Ⅱ 成本、利润、利润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利润÷成本×100%=利润率利润率常用百分比表示.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企业利润率的主要形式有:①销售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它表...

Ⅲ 一般我们说“成本利润率”中的“成本”和“利润”具体是指什么呢

进货价=售价-利润
利润=售价-进货价
或者
=售价*利润率
售价=进货价+利润
或者
=利润/利润率
利润率=利润/售价
利润=售价-进货价
=利润率*售价

Ⅳ 什么是成本利润率啊

成本利润率,指企业利润总额与销售制造成本总额的比率。

成本利润率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每一元销售制造成本可获得利润的多少。

成本费用总额等于营业成本加营业税金及附加加销售费用加管理费用加财务费用。

Ⅳ 什么是成本什么是利润举个例子!谢谢!

所谓成本,是指对象化了的费用,即以产品为对象计算分配的费用。比如企业本月共发生100万元生产费用,分摊到A、B、C三种产品头上,分别为30万元、60万元和10万元,这就变成A产品的生产成本为30万元、B产品的生产成本为60万元、C产品的生产成本为10万元。成本是与费用有密切联系的一个概念,只有将费用与营业收入相配比,以计算当期的利润时,才把成本列入费用这一大概念之中。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
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分配转入的间接费用
所谓利润,是指公司、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即收入与费用相抵后的差额,它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利润是公司、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是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收入大于费用,其净额为利润;如果收入小手费用,其净额为亏损。利润通常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几部分。营业利润是反映公司、企业营业活动的财务成果,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投资净收益反映公司、企业投资活动的财务成果,是投资收益和投资损失相抵后的余额;营业外收支净额是反映与公司、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那些活动所形成的收支,是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Ⅵ 成本、售价、折扣、利润、利润率之间的关系

1、售价==进价+进价×利润率;
2、利润率=(售价-进价)÷进价;
3、原价=标价;
4、进价=售价÷(1+利润率)
5、利润=售价-进价(成本价);
6、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7、获利款=售价额_进价额
拓展资料:
利润率的主要形式有:
1、销售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反映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关系。
2、成本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之比。它表明单位销售成本获得的利润,反映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3、产值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它表明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反映产值与利润的关系。
4、资金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资金获得的销售利润,反映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
基础公式: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公式,也是数学中最重要的解题思想。万变不离其宗,指的就是基础公式。也就是说,不论怎么变化,始终是围绕着基本公式,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套用基础公式。比如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底 x 高 ÷ 2 ,这就是个基础公式。在解题的过程中,不管底怎么求,不管底和什么有关系,也不管高怎么求,也不管高和什么有关系,最终目的就是冲着三角形面积=底 x 高 ÷ 2这个基础公式去的。 变形公式:变形公式就是从基础公式上演变而来的,只是把基础公式中的其它关系写了进来,简化后其实还是基础公式。
1、利润和售价、成本价(进价)、标价(原价)、折扣之间的关系: 基础公式:利润=售价-成本价 这个公式很好理解,利润,就是赚了的钱,售价,就是卖了多少钱,成本价,就是商品的进价。所以,利润,就是拿卖了的钱,减去进货时的钱,自然就是赚来的钱了。 变形公式:利润=标价 x 折扣 - 成本价: 这个关系也很好理解,也很贴近生活。现在商家都愿意用打折的方式来进行促销。所以售价就变成了“标价x折扣”了。我们知道,标价,又叫原价,又叫定价,指的就是还没有卖出去摆在店里的价钱,实际成交价往往是在这个基础上打个折扣。 其实“利润=标价 x 折扣 - 成本价”这个公式还是“利润=售价-成本价”演变过来的。

Ⅶ 经济学上,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分别用什么字母来表示

利润也称净利润或净收益,用字母p表示。

以W代表商品价值,k代表成本,以p代表利润,则商品价值的构成,即W=c+v+m=k+m,进一步变成W=k+p,亦即商品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利润。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利润是企业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的价值表现形式。产品的价值构成是c+v+m,c+v部分转化为生产成本,m部分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部分,转化为企业的利润。

社会主义利润的具体形式有:实现利润,即企业销售收入减去各项费用支出的余款;上缴利润,即按规定上缴给国家财政部门的利润;税后利润,即企业实现利润按国家规定上缴一定比例后留归企业的部分等等。(7)利润成本利润率各指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利润,是企业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的价值表现形式。产品的价值构成是c+v+m,c+v部分转化为生产成本,m部分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部分,转化为企业的利润。

社会主义利润的具体形式有:实现利润,即企业销售收入减去各项费用支出的余款;上缴利润,即按规定上缴给国家财政部门的利润;税后利润,即企业实现利润按国家规定上缴一定比例后留归企业的部分等等。

社会主义利润与资本主义利润有本质的区别,它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用于扩大社会主义再生产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是社会主义积累和社会消费基金的主要来源,也是衡量和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

经济利润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性竞争市场有着特别的用途,正数的利润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该市场,增加竞争并将市场均衡价格推低,把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排除在市场以外,达到长期均衡。

相反,负数的经济利润能将市场原有的部分企业淘汰,因为供给减少的缘故,市场均衡价格会被推高,同样地达到长期均衡。两种情况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经济利润在各个厂商消失,厂商的总收入相等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Ⅷ 利润和利润率有什么区别

利润和利润率的区别:利润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因此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率是利润与成本之间的.
拓展资料:
利润(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的余额)
利润是企业家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
利润的本质是企业盈利的表现形式,是全体职工的劳动成绩,企业为市场生产优质商品而得到利润,与剩余价值相比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润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成本而言的。因此,收益一旦转化为利润,利润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物质生产就被赚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6页),因而就具有了繁多的赚钱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的本质就是:它是资本的产物,同劳动完全无关,利润是资本的生命,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或现象形态,它表现为商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即资本家销售商品后所得的价格总额超过其预付资本量的余额。利润实际上来源于资本家用可变资本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即可变资本的增殖额。但却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增加额。
同时,因为剩余价值实现为货币是在商品的生产过程完成以后才出现的,它又进一步被看作是资本家为了生产商品所投入的全部预付资本即所用资本(包括尚不计入成本价格的那些固定资本)带来的。不仅如此,商品从生产过程进入流通过程,为了从事销售活动还要追加资本(包括纯粹流通费用),因此,剩余价值不仅被看作是在生产领域中的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而且还被看作是包括预付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全部资本共同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