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多品种的树木将如何分摊成本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多品种的树木将如何分摊成本

发布时间: 2022-08-19 09:08:17

⑴ 成本费用的分摊方法

第一种,平均分摊法。把一定时间内发生的费用平均摊到每个产品的成本中,它使费用的发生比较稳定、平均。平均费用分摊法是抵消利润、减轻纳税的最佳选择。

只需生产经营者不是短期经营而是长期从事某—一种经营活动,那么将一段时期内(如1年)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最大限度的平均。

就可以将这段时期获得的利润进行最大限度的平均,这样就不会出现某个阶段利润额及纳税额过高的现象。

第二种,实际费用摊销法。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摊销,多则多摊,少则少摊,没有就不摊,任其自然,这样就达不到避税的目的。

第三种,不规则摊销法。根据经营者需要进行费用摊销,可能将一笔费用集中摊入某一产品成本中,也可能在另一批产品中一分钱费用也不摊。这种方法最为灵活。

企业如果运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当企业的经营不太稳定,造成利润每月差别很大时,该方法可以起到平衡的作用,利润高时多摊,利润低时少摊,从而有效地避税。

(1)多品种的树木将如何分摊成本扩展阅读:

企业在进行费用分摊时应解决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如何实现最小利润支付;

二是在费用摊入成本时如何使其实现最大摊入。

企业费用开支包括劳务费用开支、管理费用开支、福利费用开支、各项杂费开支等。其中,劳务和管理费用开支最为普通,也是企业费用开支中两项最主要的内容。

劳务费用开支和管理费用开支有多种标准,但最小最低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它是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来决定的。

拿劳务费用开支来说,任何一个企业生产经营中都有一个劳务使用最佳状态点。在这个最佳点上,劳动力和各种人员配备使企业利益最大而劳务费用最省。

因此,寻找发现这一最佳结合状态点是使用费用均摊法的基础。

⑵ 公司是园林种植业,销售一部分未长成的绿化树,结转这部分销售成本时应该怎么算啊之前从未有销售

《会计准则—生物资产》
第八条 自行栽培、营造、繁殖或养殖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
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的成本,包括在收获前耗用的
种子、肥料、农药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二)自行营造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郁闭前发
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
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三)自行繁殖的育肥畜的成本,包括出售前发生的饲料费、人
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四)水产养殖的动物和植物的成本,包括在出售或入库前耗用
的苗种、饲料、肥料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3
第九条 自行营造或繁殖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下
列规定确定:
(一)自行营造的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达到预定
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
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⑶ 种树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苗圃苗木生产成本的确认
参照《生物资产准则》,苗圃苗木属于《生物资产准则》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应按实际成本人账,苗圃苗木成本核算设“消耗性生物资产——某苗龄树种苗木”科目,核算各树种苗龄苗木发生的各项费用。
1.苗木的初始计量。(1)外购的苗木成本包括买价、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苗木的其他支出。(2)自行培育的苗木,其成本确定的一般原则是按照自行培育过程中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包括种子费、消毒药剂、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
2.苗木成本的计算期。“消耗性生物资产——树种苗龄苗木”科目,核算从处理种子催芽、整地、作床、播种、插条、育苗、换床、育大苗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以及到苗木出圃阶段田间管理发生的人工费、物料费。因此,苗木成本账设土地费、种苗费、人工费、材料费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苗木成本的计算与分配
苗木作为一种特殊存货,在未出圃前始终处于在产品状态,日常的田间管理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及其他杂费很大,如果按月进行苗木成本费用的分配势必会增加核算工作量。根据苗木生产及管理的季节性特点,按季度分配费用比较适合。以树种为对象,采取直接计入和分配计人相结合的方法,将生产费用计入各树种的生产费用明细账,凡是能够区分核算对象的费用应采取直接计入的方法,凡是能够采取适当分配标准进行分配的费用应尽可能采取正确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可供选择的分配方法有:
(1)整地、作床、播种、起苗等费用,按实际人工工日数作为分配标准;
(2)覆盖材料、肥料、药料等,按消耗定额作为分配标准;
(3)新播苗、换床苗的浇水费按受益系数作为分配标准;
(4)按苗床的面积平均分配,如受益程度接近的费用。计算方法:某品种苗龄苗木成本=某品种苗龄种苗费+可直接计入的成本费用+分配计人的间接费用,现举例说明如下。
亮河苗圃2008年二季度发生如下业务
树种 苗岭型 亩数 株数(千株) 工时
红松 S1-0 20 4774 2000
落叶松 S1-1 7 310 700
红皮云杉S2-0 16 315 1300
白桦 S1-0 3.5 152 600
黄菠萝 S1-0 2 113 400
发生的人工费是40000元,材料费38 000元,其他费用20 000元,发生的人工总工时5 000小时。
以发生的人工费为例,会计处理如下:
发生时,借:农业生产成本一人工费4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40 000
借:农业生产成本一材料费 38 000
贷:银行存款 38 000
借:农业生产成本—其他费用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支付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40 000
贷:现金40000
季末时,借:消耗性生物资产一红松Sl-O一人工费 16000
消耗性生物资产一落叶松S1-l—人工费 5 600
消耗性生物资产一红皮云杉S2-O—人工费 10400
消耗性生物资产一白桦S1一O一人工费4 800
消耗性生物资产一黄菠萝Sl一0一人工费 3 200
贷:农业生产成本一人工费40 000
材料费按消耗定额作为分配标准,其他费用按苗木面积分配。
#苗圃苗木出圃销售成本的确认
由于苗木生产成本的持续发生性,难以按一般企业所采用的存货发生方式结转成本。为了保证收入与费用的合理配比,同时又不增加太多工作量,可考虑平时按期初该苗木品种成本(定额成本)结转,在苗木成本分配的那个会计期末进行成本调整,即每季度末根据已分配的苗木成本与定额成本之间的差额调整苗木销售成本。会计处理如下:
按期初成本(定额成本)结转时,
借:农产品一某树种苗龄苗木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一某树种苗龄苗木
期末成本调整时,
借:农产品—某树种苗龄苗木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一某树种苗龄苗木
#关于苗圃苗木减值准备的计提
《生物资产准则》规定,企业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分树种苗龄,按其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存货跌价准备——消耗性生物资产。
#关于苗木的期末清查
苗木的期末清查与其他存货盘存一样,可采用永续盘存法,通过苗木生产明细账详细记录苗木的生产投入、发生数量和金额,随时结出苗木的成本及结余数量,每年实地盘存一次,并与账面结存数核对。考虑到苗木作为存货的特殊性,废苗是客观存在的,按实地检查苗木品种规格制定合理的年度苗木缺苗率,缺苗率之内的损失经主管领导、技术员、第三方验收确认后方可减少数量,并相应增加苗木的单位成本。缺苗率之外的损失计入“苗木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某树苗龄苗木。
总之,正确计算苗木产品成本,及时分析苗木成本费用变动的原因,对改善经营管理、挖掘增产节约潜力、降低成本、节约费用起到促进作用,对提高苗木质量和经济效益、增加资本积累有着积极的意义。

⑷ 公司院子种的树怎么核算

核算方法如下:
借:材料--树苗 10
材料--化肥 5
人工--工资 5
贷: 银行存款(或现金) 20
等到出售的时候(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树苗+化肥+人工) 20
贷:材料--树苗 10
材料--化肥 5
人工--工资 5
确认收入:
借: 银行存款(现金) 或者应收账款 (视交易方式而定)
贷: 其他业务收入 (卖出交易价格)
为了核算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收入和支出,企业应设置“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两个会计科目。该科目贷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收入,借方登记月末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去的其他业务收入,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甲公司对该项销售确认了销售收入。

⑸ 农业企业如何分摊土地租赁费 我单位新租了200亩田 每亩年租金1千元 刚种植了树木一大片 2012年末如何分摊

作为无形资产摊销。
20万元,平均摊销吧,每个月计16666.67元。

⑹ 分摊成本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费用泛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其分配方法5种,分别是: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ABC成本法。

具体来讲:
1、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分批法: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3、分步法: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4、分类法: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5、ABC成本法:是一种将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不按传统的方法,而是以“作业”为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间接费用,使成本的计算更加合理。

以上方法均是基于以下分摊成本五大原则:
1. 成本降低原则。成本管理要“以人为本”,只有获取利润,才能求得生存,并增加投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以求得发展,广大职工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因此,必须将全体员工都动员起来,真正做到全员重视成本,全员抓成本管理。
2. 有偿使用原则。有偿使用是指,企业把与生产经营相关的资源提供给阿米巴组织或个人使用,而阿米巴组织按照有偿使用合同的规定,一次或分年度向企业缴纳有偿使用费的行为。
3. 资源有效使用原则。企业的有效资源是指企业整个资源体系中,可以有效利用的部分。例如,企业拥有非常优秀的人才,但没有合理利用人才,就不构成有效的人力资源。这正是许多企业面临的困惑,一方面公司人才济济,但另一方面人浮于事,有效人力资源不足。可见,有效的人力资源的大小不是由人力资源的数量决定,而是由人力资源的质量,即人力资源的适用率和人才能力发挥率决定的。
4. 一致认同原则。公共费用分摊是开展经营活动的基础,直接决定了经营支出项目,进而对经营收益产生决定性影响,因而也决定了经营模式的认同程度。
5. 促进合作原则。公共费用分摊应当能促进组织之间的合作。

⑺ 我是会计新手,请教高手,苗圃成本怎么结转,苗圃刚建两个月,没有卖出树苗,每个月有工人工资,租赁费,

可以先归集生产成本费用。
设置生产成本科目;
二级科目设置
---直接材料--归集购入的苗木种子等等;
---直接人工费用 归集工人的工资等人工费用;
---直接物料费用 归集为生产购入的工具、农药、肥料等等
---其他费用 归集生产消耗的不属于上述科目的支出,如租赁费用、、、

属于管理人员的支出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不在生产成本科目核算。

待苗木可以销售时,取得收入的时候,按销售苗木占全部苗木的比例结转销售成本。

供参考。。

⑻ 多品种产品的成本如何核算

看老板的要求,是要一个一个计成本还是按分类计,做好每个产品的进销存记录,最简单的方法月底做好盘点工作就好办了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⑼ 资产评估中对于林场中的树木应该怎样评估

用材林林木资源资产评估
林木资源资产也称为立木资源资产,是森林资源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森林资源资产中产权交易最活跃的部分,也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最主要的内容。用材林是森林资源中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部分,在森林资源中面积最大、蓄积量最多。用材林根据其内部结构与经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同龄林与异龄林两大类,其林木资源资产也分为同龄林林木资源资产和异龄林林木资源资产。
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的规定,林木资产评估测算的方法主要有:市价法,包括市场法(市场价倒算法、现行市价法);收益现值法(收益净现值法、收获现值法、年金资本化法);成本法(序列需工数法、重置成本法)。
一、市场价倒算法
市场价倒算法又叫剩余价值法,它是将被评估林木资源资产皆伐后所得木材的市场销售总收入,扣除木材生产经营所消耗的成本(含税、费等)及应得的利润后,剩余的部分作为林木资源资产评估价值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5-1)
式中:E——评估值;
W——木材销售总收入;
C——木材生产经营成本;
F——木材生产经营段利润。
市场价倒算法是成、过熟龄林木资源资产评估的常用方法。该法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料较易获得,各工序的生产成本可依据现行的生产定额标准进行测算,木材价格、利润、税费等标准都较易收集。立木的蓄积、胸径和树高在资产核查中已确定,无须进行生长预测,财务的分析也不涉及到投资收益率和折现率等问题。该方法计算简单,测算结果最贴近市场,最易为林木资源资产的所有者、购买者所接受。
该法测算时关键的问题有:
1、合理确定木材的平均价格
在木材市场上,木材的交易价格是按口径、长度确定的,是规格化的产品价格。而在林木资源资产评估中,这种规格化的产品价格必须转化成某种材种或某类材种的平均价格。由于不同的林分所产出的同一材种的规格不同,其同一材种的平均售价将发生很大变化。在单片的成熟龄林分的评估中,必须根据待评估林分的胸径、树高、形数、材质,以单独确定材种的平均价格,而不能直接采用当地的材种平均价格。在大面积的评估中应根据近年来的交易价格和未来森林资源总体状况确定其材种的平均价格。
2、准确确定待评估林分各材种的出材率
构成立木资产的林木蓄积不是规格化的产品,不同林分的立木由于胸径、树高、形数和材质的不同,其不同材种的出材率有很大的差别。材种出材率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木材的总售价,税费的测算,使评估结果发生较大变化。
3、合理计算税费
在木材的交易中,虽然税费的标准有明确的规定,但各地的计税基价规定可能不同。税费收取的项目、幅度都可能不一样,有些企业可能还有政策性优惠。因此,其税费的数量必须依照当地调查的实际资料确定,而不能参照其他地区的标准进行。
4、合理确定木材生产经营成本
木材生产经营成本主要包括作业准备成本(伐区设计费、道路维修费等)、采伐成本(场地清理、采伐、打枝、造材、铲皮等费用)、集运成本(集材、短途运输费用)、销售费用(检尺、仓贮)、管理费用、不可预见费、税费等。这些成本的项目多,涉及的范围广,不同的山场成本不同,在单块小班的评估中必须根据小班的具体情况确定其成本,在大面积的评估中要以待评估资产的整体平均水平确定其成本。
5、合理确定木材生产经营利润:它包括采运段利润和销售段利润两部分。实际操作中主要考虑经营者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社会的平均利润率,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和资料的收集,综合确定每立方米林木的合理木材生产经营利润。
市场价倒算法主要用于成、过熟林的林木资源资产评估,但在一般的收益现值法、土地期望价法、收获现值法中,其林分主伐的预期收获的计算均是采用该法进行,它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最基本的方法。
例:成、过熟林林木资源资产评估
成、过熟林林木是可立即采伐或在近期内可采伐的林木,一般采用市场价倒算法或现行市价法。在林木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发育不充分、买卖交易不活跃及资金交易价格透明度低的地区,市场价倒算法是成、过熟林林木资源资产评估的首选方法。
例5-1:2008年某个体户拟转让10 hm2杉木林分,该林分经营类型为一杉中,年龄为28年,林分平均胸径为16cm,平均高为15m,蓄积为150m3/hm2,请评估该小班价值。
据调查相关技术经济指标为:
1、木材销价:杉原木900元/m3,杉综合750元/m3
2、税费计征价:杉木原木600元/m3,杉木综合材300元/m3。
3、木材经营成本
(1)伐区设计费:按蓄积7元/m3
(2)检尺费:8元/ m3
(3)直接采伐成本:90元/m3;
(4)道路维护费;5元/m3
(5)短途运输成本:15元/m3
(6)销售费用:销售价的1%
(7)管理费:销售价的3%
(8)不可预见费:销售价的2%
4、税费
(1)育林费:按统一计征价的12%征收。
(2)维简费:按统一计征价的8%征收。
(3)森林植物检疫费:按调运木材统一计征价的0.2%征收。
(4)增值税:按不含税价的6%征收。
(5)城建税:按增值税额的5%征收。
(6)教育附加税:按增值税额的3%征收。
(7)所得税:按不含税价的2%征收。
5、经营利润率:直接木材生产成本的15%计算
6、投资收益率:6%
7、出材率:按待评估山场成熟林林木的平均胸径以及当地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杉木出材率70%(其中原木25%;综用材45%)
8、林地使用费:按新林价(杉原木160元)的30%计,综用材为原木林价的70%。
9、平均主伐年龄:杉木中径材平均主伐年龄为26年,
解:根据上述指标计算:
1、每立方米杉原木纯收入为:900-7÷0.7-8-90-5-15-900×(1%+3%+2%)-600×(12%+8%+0.2%)-900÷1.06×(6%×1.08+2%)-90×15%-160×30%=463.3元
2、每立方米杉综用材纯收入为:750-7÷0.7-8-90-5-15-750×(1%+3%+2%)-300×(12%+8%+0.2%)-750÷1.06×(6%×1.08+2%)-90×15%-160×30%×70%=409.3元
3、据此可计算该林分评估值为:10×150×(25%×463.3+45%×409.3)=450015元
为此,该林分评估值为450015元
二、现行市价法
现行市价法也称市场成交价比较法。它是将相同或类似的森林资源资产在目前市场上的实际成交价格作为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5-2)
式中:E一评估值;
K—林分质量调整系数;
Kb一物价调整系数,可以用评估基准日工价与参照案例交易时工价之比或评估基准日时某一规格的木材价格与参照案例交易时同一规格的木材价格之比;
G一参照物的市场交易价格(可按面积或按蓄积)。
现行市价法是一般资产评估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理论上它可以用于任何年龄阶段、任何形式的森林资源资产。该法的评估结果可信度高、说服力强、计算容易,但主要取决于收集到的参照案例的成交价的可靠程度。采用该法的必备条件是要求存在一个发育充分的、公开的森林资源资产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可以找到各种类型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参照案例。
使用现行市价法时关键的问题是:
1、合理选择评估的参照案例
现行市价法评估时,其评估的结果主要取决于所收集的参照案例的评估价格的合理程度,因此,选定几个合适的评估案例是使用该方法的关键所在。案例的林分状况应尽量与待评估林分相近,其交易时间应尽可能接近评估基准日。
2、正确确定林分质量调整系数与物价指数调整系数
由于森林资源资产不是规格产品,故其林分的质量差异极大,各参照案例的林分不可能与待评估林分完全一致,必须根据林分的蓄积、平均直径、地利等级等因子进行调整。此外,由于森林资源资产的市场发育不充分,要找多个近期的评估案例十分困难,而利用过去不同时期的评估案例必须根据当时的物价指数以及评估基准日的物价指数进行调整。
3、合理综合确定评估值
根据《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试行)》规定,使用现行市价法时必须选用三个以上的评估参照案例。应用不同评估案例测算的结果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此,必须根据待评估林分的实际情况,以及它与各个参照案例的林分的差异综合确定一个合理的评估值。
三、收益净现值法
收益净现值法是收益法的一种,它通过估算被评估的林木资产在未来经营期内各年的预期净收益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为现值,并累计求和得出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值的一种评估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5-3)
式中:En——n年生林木资源资产评估值;
At——第t年的年收益;
Ct——第t年的年成本支出;
u——经济寿命期;
i——折现率;
n——林分的年龄。
收益净现值法通常用于有经常性收益同时具有经济寿命的林木资产,如经济林林木资产。这些资产每年都有一定的收益,每年也要支出相应的成本,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寿命期。收益净现值法的测算需要预测经营期内未来各年度的经济收入和成本支出,其预测较为麻烦,在无法使用其他方法进行评估时才采用的方法。
选用该方法时必须注意:
1、各年度的收益和支出预测
各年度收益和支出的预测是年净收益现值法的基础,它们决定了评估的成败。因此,必须尽可能选用科学、可行的预测方法来进行预测,以满足评估的要求。预测的收益和成本都应按基准日的价格水平进行测算。
2、折现率的确定
收益现值法中折现率的大小对评估的结果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折现率中不应含通货膨胀因素,一则因为通货膨胀率变化不定,确定困难;二则在未来收益的预测中直接用评估基准日的价格较为方便,预测未来的价格较预测实物量更为困难。所以在收益现值法中采用的收益和成本都按基准日的价格水平进行测算,它们之间不存在通货膨胀率。但如果在未来各年的收益和成本的预测中已包括通货膨胀因素,则其折现率也应包括通货膨胀率。在确定折现率时要注意与预期收益的口径保持一致。
四、年金资本化法
年金资本化法是将被评估的森林资源资产每年的稳定收益作为资本投资的收益,再按适当的投资收益率求出资产的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5-4)
式中:E——评估值;
A——年平均纯收益额;
i——投资收益率。
该方法公式简单,要测定的因素少,计算方便,但它的使用有两个严格的前提条件:
l、待评估资产的年收入必须十分稳定;
2、待评估资产的经营期是无限的,它可以无限久地永续经营下去。
年金资本化法主要用于评估年纯收益稳定的森林资源资产,如花年毛竹林资源资产、均匀龄级结构的整体森林资源资产。该测算公式稍作改变也可以用来测算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林资源资产价值和异龄林资源资产价值。
该方法的合理应用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年平均纯收益测算的准确性,要认真测算各项收益、成本及成本的利润,将收益总额减去成本和成本的正常利润,剩余部分才是其纯收益;二是投资收益率必须是不含通货膨胀率的当地该类资产的投资的平均收益率。
五、收获现值法
收获现值法是根据同龄林生长特点提出的专门用于中龄林和近熟林林木资产的评估测算方法。该方法利用收获表预测的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在主伐时纯收益的折现值,扣除评估后到主伐期间所支出的营林生产成本(评估后第二年开始支出的成本)折现值的差额,作为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值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5-5)
式中:En——n年生林木资源资产评估值;
Au——参照林分u年主伐时的纯收入(指木材销售收入扣除采运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有关税费和木材经营的合理利润后的部分),即主伐时的林木资产价值;
Da,Db——参照林分第a、b年的间伐纯收入(n>a,b时,Da,Db=0);
i——投资收益率;
Ct——评估后到主伐期间的营林生产成本(主要是森林的管护成本);
K——林分质量调整系数。
收获现值法是评估中龄林和近熟林资产经常选用的方法。收获现值法的公式较复杂,需要预测和确定的项目多,计算也较为麻烦。但该方法是针对中龄林和近熟林造林年代已久,用重置成本易产生偏差,而离主伐又尚早,不能直接采用市场价倒算法的特点而提出的。该方法的提出解决了中龄林和近熟林资产评估的难点,将重置成本法评估的幼龄林资产与用市场价倒算法评估的成熟林资产的价格连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立木价格体系。该法的使用必须注意:
1、标准林分u年主伐时的纯收入预测
主伐时纯收入的预测值是收获现值法的关键数据,其测算通常先按收获表、生长模型或其他方法预测其主伐时的立木蓄积量,然后再按木材市场价倒算法计算出主伐时的纯收入(立木价值)。其采用的木材价格、生产定额、工价等技术经济指标均按评估基准日时的标准。
2、投资收益率的确定
由于收益和成本测算中均按评估基准日时的价格标准测算,因此,其投资收益率必须是扣除通货膨胀因子的该森林经营类型当地平均收益水平的投资收益率。
3、评估后到主伐期间的营林生产成本
评估后到主伐期间的营林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在一般的生产实践中间伐的成本在间伐纯收入计算时已扣除了,因此这一阶段的营林成本主要是按面积分摊的年森林管护成本(V),这一成本相对比较稳定。这样可用有限期年金的现值进行测算,
(5-6)
为便于计算可将(5-5)式简化为:
(5-7)
4、主伐时间u的确定
主伐时间u通常取该林分所属森林经营类型的主伐年龄的龄级下限。即主伐年龄为v级,龄级年限为5年时,u=21年。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ce45870101uq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