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业绩效管理的主要指标
很多啊
一、财务方面:
1、评价经济效益指标
产品销量
销售原成差
边际贡献
利润额
2、资产运营状态指标
原材料周转天数
产成品周转天数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逾期应收帐款额
3、偿还负债能力指标
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营运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
4、衡量发展能力指标
营业额增长率
新产品百分比
高档产品比率
5、成本费用指标
吨产品可控销售费用
吨产品可控管理费用
吨产品制造费用
6、其他财务指标
产销率
分部门费用明细
二、顾客方面:
(一) 顾客核心成果量度
1、市场占有率
产品1市场占有率
产品2市场占有率
市场覆盖率
2、客户维系力
客户流失数
客户维系率
3、顾客取得力
新客户数
新客户销售量
新客户开发成本
4、顾客满意度
顾客满意率
客户投诉率
5、企业获利率
净毛利率
新产品获利率
新客户获利率
(二) 顾客价值主张
1、产品和服务特征
功能:产品的使用定位
一般需求
特定使用需求
质量:售出产品不良率
内在质量不良率
包装质量不良率
运输质量不良率
价格:价格行情指数
产品1
产品2
时间:按时交货率及服务响应
车皮最长到达时间
汽车运货最长到达时间
库房汽车发货效率
现场顾客最长等待时间
技术服务最迟到达时间
最长商务处理时间
2、顾客关系
顾客关系综合评价
对顾客的经营影响度
双向信息沟通
业代对客户的拜访次数
公司对客户的拜访次数
3、形象和商誉
包装形象
促销手段
广告支持
宣传品支持
产品诉求点
(三) 内部顾客服务
1.财务之于各部门
税收与资金筹划满意度
采购付款计划完成率
出纳、收款服务满意度
部门帐务满意度
会计报表准确性与及时性
报帐核销满意度
原成差、利润预测之准确性与及时性
存货管理
2.办公室之于各部门
文秘工作满意度
车辆管理满意度
行政后勤满意度
员工食堂满意度
信息系统满意度
安全保卫满意度
人事管理满意度
3.技术品管之于储运、生产、销售
原辅料检验满意度
生产过程控制满意度
产品质量控制满意度
计量工作满意度
质量事故处理满意度
ISO质量体系有效性
三、内部营运流程:
(一) 创新(改良)流程
新产品比例
独家产品比例
新产品上市速度
新产品计划进度
新产品设计质量
BET(收支平衡时间)
(二) 营运流程
1、采购环节
采购计划完成率
原料合格率
包装物合格率
辅料合格率
原料价格指数
车皮计划准确率
合同履约率
采购及时率
质量目标达成度
2、储运环节
原料吨装卸费
产品吨装卸费
零工费用
破袋回机比例
车皮接收满意度
车皮发出效率
集装箱发出效率
装运准确率
盈亏比率
仓储管理满意度
装卸队伍管理满意度
3、加工环节
技术方案满意度
生产计划完成率
技术参数执行率
产品出率
净生产率
单位产品电耗
安全运转率
工艺故障率
电气故障率
机械故障率
入库出库损耗比例
生产回机比例
4、检验环节
一次交验合格率
不合格产品数量
百万产品不合格率
成品合格率
5、销售环节
销售计划完成率
产品1比例
产品2比例
销售退货比例
滞销产品比例
不合格销售记录数
(三) 售后服务流程
对帐单签回率
收货确认单签回率
技术服务比例
技术服务满意率
退货速度
商务处理成本
四、学习与成长:
1、员工能力
员工满意度
员工离职率
员工流动率
行政管理员工培训率
生产技术员工培训率
业务人员培训率
事故发生率
员工生产率
2、资讯系统
信息系统支持流程能力
员工获取外界信息能力
员工获取内部数据能力
3、激励、授权、整合度
员工建议数
员工建议采纳数
重要流程的实际改进速率
临时工转正比例
新员工比例
员工晋升比例
员工发表论文数
个人与组织的整合度
团队的意识与绩效
‘贰’ 什么是成本指标
成本指标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最终的利润目标,与收入目标所对应的成本支出,就称为绩效目标的成本指标。是指设计方案采用后,矿山在生产和销售产品的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总和。它是最重要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能够比较集中地反映出企业资源利用情况、技术装备和利用程度、原材料消耗情况、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
拓展资料
企业文化:
1、首先,要有哲学的方法,从中国企业文化的现实出发,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把握企业文化各种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依据实践经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行科学的概括、总结。其次,要通过实践把所认知的企业文化的本质及一般的特征去伪存真,从而确定企业文化的本质。第三,要认识到企业文化不是单一的因素构成的,找出企业文化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因素及其与诸因素的关系。第四,要看到企业文化这个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发展中形成,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丰富和变化。
2、企业文化的内涵具体包括如下一些因素:价值观、行为准则、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为生产经营管理而形成的观念的总和。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论,它强调管理中的软要素,其核心涵义是企业价值观。
3、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它表明各个要素如何链接,形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模式。即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形态。
‘叁’ 项目管理6个绩效指标是什么
1、成本:即项目必须是所能负担的起。
2、时间:即项目经理总要关注一个问题,就是项目将在什么时候完成。
3、质量:项目产品必须符合目标。
4、范围:项目交付的到底是什么,项目经理要杜绝范围蔓延。
5、风险:所有项目都伴随着风险,到底准备承担多大风险,如何应对风险。
6、收益:这个是PRINCE2比PMP更为关注的,也就是为什么做这个项目,项目经理必须要对项目的投资目的有清晰的认识,要确保项目交付与其期望回报保持一致。
项目管理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产品界面上的数据分静态和动态2种,静态数据一般是客户端写死,动态数据一般是接口传的。对于界面的动态数据,可以单独列一个表格,标明数据名称、数据格式以及数据的溢出空值状态。
如果是比较大的项目,可以用Xmind列出产品的总体信息结构,也就是产品涉及到的全部字段。服务端开发可以通过参考你的字段表,很便捷地创建数据结构,开发接口,从而加快项目进度。
‘肆’ 成本的指标有哪两个
成本指标主要有一个,即成本考核指标,保括所有的商品以及产品的总成本计划指标;一单位的产品成本计划指标;能够比较的产品的成本降低计划指标。
实际上成本指标并不只有两个。为了能够对企业的成本情况进行考察与衡量,中国总共使用了以下三种类型的成本考核指标: 即所有的商品以及产品的总成本计划指标;一单位的产品成本计划指标;能够比较的产品的成本降低计划指标。成本考核指标,是指衡量对目标成本的实现情况和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结果进行的全面审核、评价的单位或方法。全部商品产品总成本计划指标;二是单位产品成本计划指标;三是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指标,即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和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这是成本的主要考核指标,计算方法如下: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100%在进行成本考核时,还应计算出下面两个实际指标: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实际成本降低额/∑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100%。
拓展资料:
1、 成本指标就是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了企业在当期发生的所有成本费用所带来的收益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l00%其中,成本费用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如果能够获得其他业务支出数据的,还应当包括其他业务支出数据。如果无法获得其他业务支出数据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变为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利润))×l00%,需要指出的是,成本费用利润率中的利润,应当是指营业利润,而非利润总额。
‘伍’ 绩效目标申报表中的效益指标有哪些
①产品销售率。它可以反映产品生产已实现销售的程度。
②资金利税率。它可以反映企业资金运用的经济效益。
③成本利润率。它可以反映单位生产投入所带来的利润额,即降低成本的经济效益。
④净产值率。它可以反映企业物化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
⑤全员劳动生产率。它可以反映活劳动的使用效益。
⑥流动资金周转率。它可以反映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
‘陆’ 项目成本指标三级指标怎么填
成本指标的三级指标包括:
1、成本计划的数量指标:按子项汇总的工程项目计划总成本指标;按分部汇总的各单位工程计划成本指标;按人工、材料、机具等各主要生产要素划分的计划成本指标。
2、成本计划的质量指标:设计预算成本计划降低率=设计预算总成本计划降低额÷设计预算总成本;责任目标成本计划降低率=责任目标总成本计划降低额÷责任目标总成本。
3、成本计划的效益指标:设计预算总成本计划降低额=设计预算总成本-计划总成本;责任目标总成本计划降低额=责任目标总成本-计划总成本。
是项目或技术应用(成果转化)、推广或服务中所产生的业务收入。
产出指标:反映根据既定目标,相关预算资金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情况。可进一步细分为:
1、数量指标:反映项目计划完成的产品或服务数量, 通常用绝对数表示。如举办培训的班次,培训学员的人次,新增设备数量等。
2、质量指标:反映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达到的标准、水平和效果,如培训合格率,研究成果验收通过率等。
3、时效指标:反映预期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及时程度和效率情况,如培训完成时间,研究成果发布时间等。
‘柒’ 成本指标的三级指标有哪些,请列举出来
1.成本计划的数量指标
(1)按子项汇总的工程项目计划总成本指标。
(2)按分部汇总的各单位工程(或子项目)计划成本指标。
(3)按人工、材料、机具等各主要生产要素划分的计划成本指标。
2.成本计划的质量指标,如项目总成本降低率
(1)设计预算成本计划降低率=设计预算总成本计划降低额/设计预算总成本。
(2)责任目标成本计划降低率=责任目标总成本计划降低额/责任目标总成本。
3.成本计划的效益指标,如项目成本降低额
(1)设计预算总成本计划降低额=设计预算总成本-计划总成本。
(2)责任目标总成本计划降低额=责任目标总成本-计划总成本。
成本
成本是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的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的分类:1、根据应用情况可以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2、根据形成的时间可以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3、根据生产经营的范围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4、根据与决策的关系可以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降低企业成本的方法包括节约企业的材料消耗、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实行定额成本的管理、加强企业成本的预算控制以及实施全面的成本管理模式等。
收益
收益是指来自企业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会计收益是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以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销售收入,减去为实际销售收入所支出的成本得出的。这些经济业务,既包括外部交易,也包括内部交易。与外界的业务活动使企业的资产或负债发生转移,由于它通常是直接的货币收支,因而其量度一般也是确切的。企业内部的资产之使用或转移,由于是非直接的货币收支,因而其量度通常并不确切。按照传统会计观点,市场价格或预期价格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价值变动不包括在内部资产转移之列。当发生交易时,旧资产的价格通常转移到新资产中,这便是计量收益的交易法。交易法自然而然地会推导出在销售或交易时确定收益这一程序以及会计中成本转移惯例。
2、会计收益是建立在会计分期的假设之上的,它指的是某一特定期间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早期的会计收益是根据现金收付制来计算的,而现代的会计收益则是按权责发生制划分当期收入和费用,在进行了恰当的配比后计算出来的。不过,以现金制确定的收益更易于被使用者所接受。
‘捌’ 简答题成本指标有哪两个
首先,需明白成本指标是什么?
就是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了企业在当期发生的所有成本费用所带来的收益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l00%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如果能够获得其他业务支出数据的,还应当包括其他业务支出数据。
如果无法获得其他业务支出数据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变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利润))×l00%
需要指出的是,成本费用利润率中的利润,应当是指营业利润,而非利润总额。
这是因为:
1、利润总额中除了包括营业专利润以外,还包括了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等非营业性收入在内。
2、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是用于反映属企业的正常的营业活动获利能力,因此,成本费用只包括与营业活动有关的成本及费用,即营业利润前发生的各类成本及费用。
所以,基于上述原因,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中的利润,应当使用营业利润,而非利润总额。
经济指标在反映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数量表现时,是以理论经济学所确定的经济范畴的涵义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