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累计和本月合计怎么算
期初余额,既不加入累计,也不加入本月合计。
累计,指本年累计发生额;本月合计,指本月发生额的合计。一般是分借贷方分别计算
这两项都与余额无关。
㈡ 本期累计发生制造费用200000元,生产成本975000元,计算并结转本期生产车间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本期生产
借:库存商品 117.5万
贷:生产成本 97.5万
制造费用 20万
㈢ 生产成本明细账的本月费用累计怎么算
本月费用累计就是本月费用的累加,不算上月余额。
细帐的本月合计是本月发生额。本年的账本累计数是全年的发生额,余额要加上上期的余额,余额要加上上期的余额
明细帐的本月合计就是本月发生额合计,日记账每月累计一个本月合计。本年的账本累计数是全年的发生额,期末余额要加上上年结转余额
累计,不加入本月合计期初余额,指本月发生额的合计。一般是分借贷方分别计算
这两项都与余额无关
㈣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1)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法。采用这种结转方法时,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费用,应根据所耗半成品的数量乘以半成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由于各月所产半成品的单位成本不同,因而所耗半成品的单位成本要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计算。为了提高各步骤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在半成品月初余额较大,本月所耗半成品全部或者大部分是以前月份所产的情况下,本月所耗半成品费用也可按上月末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假定某工业企业的甲种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分别由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生产半成品,交半成品库验收;第二车间按照所需数量向半成品库领用。第二车间所耗半成品费用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位计算。两个车间月末的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其成本计算程序如下: ①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半成品交库单和第一车间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登记第一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根据第一车间的半成品交库单(单中所列半成品按交库数量和该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半成品单位成本计价),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自制半成品──甲种半成品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甲种产品 ②根据计价后的第一车间半成品交库单和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的领用单,登记自制半成品明细账。根据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的领用单(单中所列半成品按领用数量和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中的累计单位成本计价),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甲种产品 贷:自制半成品──甲种半成品 ③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半成品领用单、产成品交库单,以及第二车间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登记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根据第二车间产成品交库单(单中所列产成品按交库数量和该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产成品单位成本计价),编制结转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产成品──甲种产成品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甲种产品 (2)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法。采用这种结转方法时,半成品的日常收发均按计划单位成本核算。在半成品实际成本算出以后,再计算半成品的成本差异率,调整所耗半成品的成本差异率,调整所耗半成品成本差异。累计的成本差异、成本差异率和本月减少的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累计成本差异=累计实际成本-累计计划成本 累计成本差异率=累计成本差异÷累计计划成本×100% 本月减少的实际成本=本月减少的计划成本×(1+成本差异率) 本月所耗半成品应分配的成本差异=本月所耗半成品的计划成本×成本差异率 各个生产步骤领用上一生产步骤的半成品,相当于领用原材料。因此,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的核算,相当于各生产步骤领用原材料的核算。
㈤ 为什么我们计算产品成本的时候用的是累计生产费用呢
一般深计算产品成本的时候是根据收入成本匹配的原则来进行的,如果是用到累计生产费用的话,很有可能是按照分批法来结算生产成本的。
㈥ 如何计算生产成本
期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期发生生产费用 =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期末在产品成本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为了核算生产成本,可设置生产成本账户进行核算,并可以分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制造费用在未计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之前,应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中进行归集核算,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之中。
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减去期末在产品成本,便能计算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6)累计计划生产成本多少钱扩展阅读:
生产成本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成本是衡量生产消耗的补偿尺度,企业必须以产品销售收入抵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支出,才能确定盈利,因此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生产成本的控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生产成本法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用生产成本法计算成本时,只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当期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生产成本是工业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的总和。
企业原材料消耗水平,设备利用好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产品技术水平是否先进等,都会通过生产成本反映出来。换言之,生产成本的控制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效果。
㈦ 生产成本要如何计算
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计算: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加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它们的使用价值随之变成了另一种使用价值;直接人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可用工资额和福利费等计算;制造费用则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车辆及设备等设施及机物料和辅料,它们的耗用一部分是通过折旧方式计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过维修、定额费用、机物料耗用和辅料耗用等方式计入成本。
生产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成本,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企业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应于期(月)末,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在产出农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借记“农业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等科目。
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由农产品、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共同负担的费用,借记“农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农业生产成本”等科目。
期(月)末,可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对上述共同负担的费用进行分配,借记“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等科目,贷记“农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科目。
应由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负担的费用,应当采用合理的方法在农产品各品种之间进行分配;如有尚未收获的农产品,还应当在已收获和尚未收获的农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验收入库时,按其实际成本,借记“农产品”科目,贷记本科目(农产品)。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成本或尚未收获的农产品成本。
㈧ 综合结转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采用综合结转法,是将各生产步骤所耗用的
半成品成本
,综合记入各该步骤
产品成本
明细账的“原材料”、“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
成本项目
中。半成品成本的综合结转可以按
实际成本
结转,也可以按
计划成本
结转。因此,综合结转法,又有
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法
与按计划成本(或
定额成本
)综合结转法之分。
(1)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法。采用这种结转方法时,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费用,应根据所耗半成品的数量乘以半成品的实际
单位成本
计算。由于各月所产半成品的单位成本不同,因而所耗半成品的单位成本要采用
先进先出法
或
加权平均
法等方法计算。为了提高各步骤
成本计算
的及时性,在半成品月初余额较大,本月所耗半成品全部或者大部分是以前月份所产的情况下,本月所耗半成品费用也可按上月末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假定某工业企业的甲种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分别由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生产半成品,交半成品库验收;第二车间按照所需数量向半成品库领用。第二车间所耗半成品费用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位计算。两个车间月末的在产品均按
定额成本计价
。其成本计算程序如下:
①根据各种
费用分配表
、半成品交库单和第一车间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登记第一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根据第一车间的半成品交库单(单中所列半成品按交库数量和该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半成品单位成本计价),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的
会计分录
:
借:
自制半成品
──甲种半成品
贷:
基本生产成本
──第一车间──甲种产品
②根据计价后的第一车间半成品交库单和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的领用单,登记自制半成品明细账。根据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的领用单(单中所列半成品按领用数量和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中的累计单位成本计价),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甲种产品
贷:自制半成品──甲种半成品
③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半成品领用单、
产成品
交库单,以及第二车间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登记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根据第二车间产成品交库单(单中所列产成品按交库数量和该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产成品单位成本计价),编制结转
产成品成本
的会计分录:
借:产成品──甲种产成品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甲种产品
(2)
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法
。采用这种结转方法时,半成品的日常收发均按
计划单位
成本核算
。在半成品实际成本算出以后,再计算半成品的
成本差异
率,调整所耗半成品的成本差异率,调整所耗半成品成本差异。累计的成本差异、成本差异率和本月减少的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累计成本差异=累计实际成本-累计计划成本
累计成本差异率=累计成本差异÷累计计划成本×100%
本月减少的实际成本=本月减少的计划成本×(1+成本差异率)
本月所耗半成品应分配的成本差异=本月所耗半成品的计划成本×成本差异率
各个生产步骤领用上一生产步骤的半成品,相当于领用原材料。因此,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的核算,相当于各生产步骤领用原材料的核算。
㈨ 关于计划成本的计算
{1}借:原材料 12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 2040
贷:应收票据 14040
借:装卸费 75
贷:库存现金 75
{2}借:原材料 132*25=3300
贷:在途物资 132*25=3300
{3}借:在途物资 4300
增值税务 731
运费 96。8
装卸费 35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端口存款 5162.8
{5}借:生产成本 15000
制造费用 7500
管理费用 1000
销售费用 500
贷:原材料 24000
1.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12 000
-装卸费 75
应缴税金-增值税 2 040
贷:银行存款 14040
现金 75
借:原材料 -甲材料 12000
贷:物资采购-甲材料 12000
2.借:原材料 3300
贷:物资采购 3300
3.借:物资采购 4390
-装卸费 35
应缴税金-增值税 821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端口存款 5246
4.借:原材料 7500
贷:应付账款-暂估 7500
5.借:生产成本 15000
制造费用 7500
管理费用 1000
销售费用 500
贷:原材料 24000
本月计划总成本=12000+3300=15300
实际成本=12075+3270=15345
所以
借:材料成本差异 45
贷:材料采购 45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345+45/15300=-1.96%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 15000 *1.96%
制造费用 7500 *1.96%
管理费用 1000 *1.96%
销售费用 500 *1.96%
㈩ 综合结转法下如何计算产品成本
采用综合结转法,是将各生产步骤所耗用的半成品成本,综合记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原材料、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成本项目中。半成品成本的综合结转可以按实际成本结转,也可以按计划成本结转。因此,综合结转法,又有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法与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综合结转法之分。
(1)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法。采用这种结转方法时,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费用,应根据所耗半成品的数量乘以半成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由于各月所产半成品的单位成本不同,因而所耗半成品的单位成本要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计算。为了提高各步骤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在半成品月初余额较大,本月所耗半成品全部或者大部分是以前月份所产的情况下,本月所耗半成品费用也可按上月末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假定某工业企业的甲种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分别由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生产半成品,交半成品库验收;第二车间按照所需数量向半成品库领用。第二车间所耗半成品费用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位计算。两个车间月末的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其成本计算程序如下:
①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半成品交库单和第一车间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登记第一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根据第一车间的半成品交库单(单中所列半成品按交库数量和该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半成品单位成本计价),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借:自制半成品──甲种半成品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甲种产品
②根据计价后的第一车间半成品交库单和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的领用单,登记自制半成品明细账。根据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的领用单(单中所列半成品按领用数量和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中的累计单位成本计价),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甲种产品
贷:自制半成品──甲种半成品
③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半成品领用单、产成品交库单,以及第二车间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登记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根据第二车间产成品交库单(单中所列产成品按交库数量和该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产成品单位成本计价),编制结转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产成品──甲种产成品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甲种产品
(2)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法。采用这种结转方法时,半成品的日常收发均按计划单位成本核算。在半成品实际成本算出以后,再计算半成品的成本差异率,调整所耗半成品的成本差异率,调整所耗半成品成本差异。累计的成本差异、成本差异率和本月减少的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累计成本差异=累计实际成本-累计计划成本
累计成本差异率=累计成本差异÷累计计划成本×100%
本月减少的实际成本=本月减少的计划成本×(1+成本差异率)
本月所耗半成品应分配的成本差异=本月所耗半成品的计划成本×成本差异率
各个生产步骤领用上一生产步骤的半成品,相当于领用原材料。因此,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的核算,相当于各生产步骤领用原材料的核算。